•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钱名世与年羹尧:因功高盖主而走向不同的命运
...靠着殿试第三这个含金量及高的敲门砖顺理成章地进入了翰林院,并担任了翰林院编修。而早在他乡试的时候,他还认识了后来叱咤风云的大将军年羹尧,并和年羹尧建立了不错的交情。雍正继位的第二年,年羹尧率大军西征,...……更多
三朝的文字狱,热衷于皇权专制的封建专制王朝的产物
...但雍正认为年羹尧居功藐上,心怀不轨,于是起了个头。翰林院庶吉士徐骏,是康熙朝刑部尚书徐乾学的儿子,也是顾炎武的甥孙。雍正八年(1730年),徐骏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写成“狴”字,雍正见了,马上把徐...……更多
张廷玉的亲弟弟,真实历史中是怎样的命运
...年中进士,入仕清朝,他是当科第二名榜眼,上来就是授翰林院编修,入值南书房,迁侍讲学士,直接成为皇帝近臣,完全走的是父亲、兄长的老路。正常情况下,张廷璐只要资历到了,当上宰相也是毫无问题,可惜,他前面有...……更多
乾隆三巨头:和珅、纪晓岚、刘墉的权力与命运
...,权倾朝野,最后却因贪污腐败而被处死;纪晓岚从一名翰林院庶吉士升到四库馆总纂官,文思敏捷,最后却因为参与《四库全书》的编纂而被贬谪;刘墉从一名翰林院编修升到户部尚书,为政清廉,最后因为办理刘公案而受到...……更多
聊聊曹魏时期名士的儒道兼治
...路。他通过会通孔老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魏晋玄学统一名教和自然的中心课题,从而为后来的玄学思想奠定了基础。在早期名士中,以裴徽、傅嘏、苟粲、钟会为代表的士人更加突出了玄学思想。他们从“言意之辨”到“本末...……更多
...”。康熙十七年(1678年),受康熙帝召见,“赋诗称旨,改翰林院侍讲,迁侍读,入仕南书房”。康熙皇帝还下诏要王士祯进呈诗稿,王士祯遂选录300篇诗作进奉,定名《御览集》。后升礼部主事、国子监祭酒、左都御史。当时,...……更多
以名士富绅知名的“锡翰林胡同”
...十一岁考中举人,十年后又以殿试二甲第四十名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又过数年,胞弟锳珍也考中进士入京为官,使沈阳锡翰林胡同以出兄弟两进士为全城人羡慕。1919年,72岁的锡均病逝,锡翰林胡同却并未因此淡出人们记忆...……更多
东汉末年士人为何表现出种种怪异荒诞的行为
...相继嬗代,忠于故主不接受现政权者都逃不过身灭家亡的命运。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曾“以天下为己任”的士人纷纷屈从于强权,由忠贞不二变为尸位素餐,避祸远嫌。但他们的内心又十分痛苦,愤懑无法言语,故而表现出种种...……更多
2022-12-20 10:51士人,荒诞,怪异,行为
雍正皇帝登基后,为什么很多太监都想报复孙诏成
...饱读诗书,是学富五车的大才子,考中进士以后就进入了翰林院。古代“学而优则仕”,书生们在考中进士以后,通常会进入翰林院做一些比较清贵的职位,随后便是到地方或者部门担任实职,视成就如何逐步提拔。 通常来说...……更多
雍正到底有没有杀三阿哥弘时
...时的决裂是有个过程的。弘时年幼时,雍正特意将56岁的翰林院编修王懋竑安排在三阿哥身边,辅导弘时的学习,希望弘时在师傅的教导下,能学有所成。这也说明雍正与弘时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水火不容的。雍正与弘时究竟是因...……更多
多亏了张廷玉,他才能从死囚转身成为一代名臣
...径:买官,比如李卫就是通过纳捐出仕的。 大家都知道翰林院中的学士都是知识分子中的精英,也是社会地位最高的群体。要想进入翰林院,必须有过硬的才华,通过科举才能考入。然清朝时期,唯有满族人是不需要经过科举...……更多
年羹尧:野心勃勃的朝臣,从忠诚到背叛的蜕变
...的本领,却因为在朝中无人,身为进士的他只能被安排到翰林院担任着一些不重要的职务。野心勃勃的年羹尧不甘心自己的才能被埋没,所以在翰林院任职期间,他一直在打听和寻找可以让自己出人头地的机会。那时,翰林院的...……更多
简介清朝榜眼张廷璐
...应乡试中举;五十七年赴会试中一甲第二名(榜眼)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入值南书房,迁侍讲学士。雍正元年(1723),出督河南学政,因罢试事坐落职;旋即又重新授为国子侍讲,擢国子祭酒,迁詹事府少詹事;七年,擢江苏学政;十年...……更多
张廷玉贪污近36万两白银,乾隆为什么不敢动他?
...卷,称赞道:“此子应在一甲!”这一年,张廷玉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后被提拔为翰林院检讨,担任《亲征平定朔北略》的纂修官。康熙四十三年,张英辞去相位,告老还乡。张廷玉子承父业,开始伴驾左右:“穷边绝漠...……更多
雍正的3大宠臣中,为何只有李卫被高度信任?
...氏,本来是当地的大地主,这点从后来李卫捐资1700两当翰林院修撰就能看出来,康熙年间徐州唯一的文状元李蟠就和李卫是亲戚,本来李卫是能作为一个富家子弟过完奢靡的一生的,但是对于李卫而言,当官才是人生新的挑战...……更多
年羹尧当初如果收敛自大 雍正还会不会除掉他
...期就得到了康熙帝的重用。21岁时,年羹尧中进士,进入翰林院;28岁时,官阶至四品,并多次担任了四川,广东的乡试考官,同年甚至升至内阁学士;39岁时,她任四川巡抚,成为封疆大吏。年羹尧之所以官途顺畅,升迁如此之快...……更多
...枚毕竟是在满人的政府里做官,不会满文的他,很快就被翰林院踢了出来,最后只在溧水等地当了个七品芝麻县官。但从小熟读圣贤书的袁枚立志,自己虽做不成国之栋梁,但做个优秀的县令还是绰绰有余!于是,年仅26岁的袁枚...……更多
...尧少年高第,康熙39年,21岁的年羹尧便中进士,同年入翰林院学习。三年后通过散馆考试成功留馆,任职翰林院检讨,是从七品官。康熙44年,年羹尧以翰林院检讨的身份,作为钦差担任四川乡试主考官,时年二十六七岁。后升...……更多
康熙年间的张廷玉已初展才华,曾经伴君行遍天下
... 康熙三十九年,张廷玉中庚辰科三甲第152名进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同年的进士还有著名的年羹尧。康熙四十二年,张廷玉被授为翰林院检讨,开始担任《亲征平定朔北略》一书的纂修官。康熙四十三年四月,奉命入值南书...……更多
张廷玉为何被除去配享太庙的殊荣
...尚书,又子承父业做了皇子们的老师,紧接着又先后做了翰林院掌院学士、监管翰林院、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和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务,算得上是官运亨通。青云直上的背后,是张廷玉忘我的工作精神。工作狂雍正常常一天处理海...……更多
雍正还是亲王时,对年侧福晋的宠爱有多深?
...才识。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授职翰林院检讨。曾多次担任四川、广东乡试考官,逐渐升任至内阁学士。年羹尧被康熙皇帝外放四川巡抚时,还不到30岁,就已成为封疆大吏了。△康熙皇帝在年羹尧任职四川...……更多
...元芳你怎么看’’?在1720年张廷玉被升为礼部侍郎兼任翰林院学士进入帝国的决策高层,就在张廷玉愿肝脑涂地报答康熙的知遇之恩的时候,两年以后康熙突然驾崩,这时候张廷玉刚满50岁正是一位官员的巅峰年纪。不过这也不...……更多
2022-12-21 11:08乾隆
张廷玉被康熙连贬三级,回家却“偷着乐”是为何?
...基本无望,但康熙帝深知他的才能,于是破格让他留在了翰林院任职,授为翰林院庶吉士,与其父二人同朝为官。 崭露头角,冉冉新星入朝后的张廷玉并未倚仗父亲的身份,反而是一步步从底层干起。在初入仕途三年后,又被...……更多
科举考试:古代的公平选拔与官场变革
...家如此费神费力吗?答案是值得。因为他们任职的地方是翰林院。翰林院由唐朝建立,一开始只是供皇帝玩乐并没有纳入官职之中。可是晚唐之后,翰林院就成为为皇帝起草重要文书的场所之一,变成了天子的“私人助理。”这...……更多
张廷玉为何能深受康雍二帝的信任
...打小就勤奋好学,康熙三十九年中进士,康熙四十三年以翰林院检讨入值南书房。在南书房的日子里,张廷玉兢兢业业,深得康熙宠爱,之后出巡总是把他呆在身边随同。康熙五十一年,授会试同考官,康熙五十五年,授内阁学...……更多
...京城,这天是康熙十一年(1672年)的重阳节。父亲张英刚任翰林院编修,长兄廷瓒乡试未中,正在加倍刻苦攻读。家中书香萦回,日子虽清苦却充实。教育是桐城世家的头等大事。各家既是乡邻,又常互为姻亲,一时才俊结集,砥...……更多
清朝第一总督尹继善的显赫官场生涯
...元年(1723),尹继善进京参加礼部考试,中进士,进入翰林院。觐见时,雍正帝一见其人,就对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尹继善赞不绝口,令其充日讲起居注官,随侍左右。从此,尹继善开始了漫长而显赫的仕宦生涯。雍正五年...……更多
年羹尧从雍正的恩人到逆臣贼子赐令自尽,全是自己作的
...了三甲榜单的最后十名中,并在接下来的朝考中将其选入翰林院深造,也正因此,在接下来三年的时间里,年羹尧得以远离朝堂纷争,潜心钻研学识。康熙皇帝玄烨年羹尧在离开翰林院时被任命为翰林检讨,担任地方乡试的主考...……更多
2022-12-22 16:08雍正,恩人
清朝最幸运的大臣是谁呢
...乾隆八年,授阿克敦为镶蓝旗满洲都统;十年,阿克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十一年,授刑部尚书。乾隆十三年,命他为协办大学士。可是乾隆帝很快又解除了阿克敦协办大学士的职位,授给傅恒了。就在这年四月的一天,乾隆皇...……更多
张廷玉:清朝三朝老臣的荣辱人生
...。康熙三十九年,张廷玉顺利考中进士,并在不久后选入翰林院,成了一名庶吉士。后来又在南书房出任过仕讲学士和内阁学士。光是看他所担任的这些官职,就能看出张廷玉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然而,张廷玉的这些职务都是...……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静音护考,高考加油!祝全国所有考生,前路皆坦途,金榜有题名!
2024年高考倒计时1天!相信那些你认真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少年且踏浪,乘梦越山海,看长路,定不负!愿你们所求皆所愿,前路皆坦途
2024-06-06 19:49:00
为何史书没有兵马俑的任何记载
在中国考古界,兵马俑的发现,那就相当于一枚重磅炮弹。放眼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出土文物能够与兵马俑媲美的,因此,它也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2024-06-06 19:53:00
聊聊春秋以后的战国时代
春秋以后,又二百五十七年,天下才归于统一。就是从前四七八年起,到前二二二年止,称为战国时代。战国时代的形势,便是春秋时代号称大国的晋
2024-06-06 19:53:00
从晋文公的屡次结婚,看春秋战国的婚姻
说到我国先秦历史,就不得不提晋文公重耳,他是春秋五霸之一,在外流亡19年,回国后励精图治,终于成就了一番霸业。此人的婚姻情况也同样精彩
2024-06-06 19:58:00
聊聊中国古代的理财达人-范蠡
(商圣范蠡/图片源自网络)散去的不过是身外之物,收获的却是人们的赞许与贤德口碑有两个成语大家都耳熟能详:第一个是东施效颦
2024-06-06 19:58:00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让我们认识了荆轲,了解了荆轲刺秦的故事。荆轲成了家喻户晓的大英雄、义士、豪杰,可以说荆轲刺秦这件事成就了荆轲的千古之名
2024-06-06 19:59:00
白起都忌惮的战国名将是谁,可惜死的太早
秦国作为战国七雄当中的赢家,它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都是屈指可数的。如果说凭借这样便能让其它国家屈服的话,拿还真是不可能的
2024-06-06 20:00:00
楚国前期的国君有多艰苦奋斗,后期的国君就有多昏庸
楚国,东周是著名的诸侯国。在春秋和战国时期,楚国的疆域机会一直是最大的,实力也一直很强盛。秦灭六国的时候,有人说楚国最冤
2024-06-06 20:01:00
为何说楚国灭亡,不是楚王无能,而是屈景昭三族树大根深
将历史的目光放到战国末期的平舆,秦国和楚国各几十万大军阵列于此,展开了一场关乎楚国生存还是毁灭的决战。相持许久的楚军因战线过长
2024-06-06 20:03:00
聊聊春秋末期大乱斗
古语有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所以,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秦楚两国是一对不共戴天的死敌。但在春秋中晚期,秦楚之间的和睦关系远远超过古代闻名遐迩的“秦晋之好”
2024-06-06 20:06:00
《山河月明》中恩爱的秦王夫妇,历史上却是悲剧
前言《山河月明》中秦王妃一边当着朱元璋的儿媳妇,一边还给远在漠北的哥哥王保保送情报,不知道后续被发现会怎么样。另外剧中秦王夫妇感情颇深
2024-06-06 20:10:00
为何说宋国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相对滑稽的位置上
提起宋国,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宋襄公。宋襄公和敌人讲仁义,楚国人让其让出渡口好列阵,宋襄公居然真照办,结果楚兵渡河以后立即把宋军打得大败
2024-06-06 20:25:00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这首《临江仙·给丁玲同志》是毛泽东同志写给著名女作家丁玲的赞美诗
2024-06-06 20:27:00
聊聊秦灭六国之战及其启示
西周灭商,实行封建体制,分封宗室子弟、异姓功臣、圣贤后裔等为诸侯王,建立数百个诸侯国。经过春秋近三百年弱肉强食的兼并战争
2024-06-06 20:28:00
楚打宋国,晋国:不准投降,我会救你,但鞭长莫及
晋楚争霸晋楚争霸春秋战国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那就是春秋是晋楚争霸,战国是五国联合起来阻止秦国统一,齐国辅佐秦国完成统一
2024-06-06 20: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