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司马光的智慧与勇气:从砸缸救人到著书立说
...过从历史层面来看司马光,他是一位很正直的人,而且《资治通鉴》便是出自他之手,而且用的是楷书编写,当时苏轼称他为“司马牛”,可见小时候救人的事也不会假。如果咱们遇到这样的事,我想很多人也会被吓楞,不知道...……更多
暑期亲子研学、避暑康养特色线路供您选游
...,并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也为其后来主编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基础。杜甫、白居易、陆游、刘禹锡等文人骚客也来此留下串串足迹和精彩诗篇。“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把最豪的才情...……更多
...公无私。最后,司马光在65岁时,完成了自己的代表作《资治通鉴》,也因此与司马迁并称为“史学两司马”,受到后人尊敬。 ……更多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出处】(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一》【原典】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更多
历史上的司马光是什么人
...的名誉差使。他在洛阳闲居15年,努力編纂完名垂千古的《资治通鉴》。后来,宋神宗逝世,宋哲宗继位,又让司马光出山作宰相。他尽管已是67岁的人了,身体又不好,但仍以惊人的毅力,日理万机,不辞劳苦。同时,克勤克俭一如昔。由...……更多
一代贤后长孙皇后为何总带一包毒药在身边
长孙皇后身边带毒药?这事儿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写到的:因取衣中毒药以示上曰:“妾于陛下不豫之日,誓以死从乘舆,不能当吕后之地耳。---《资治通鉴》这是啥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长孙皇后在临终前,从衣服...……更多
班昭:史上最全才的女人,为兄请命续写汉书
...传》、《国语》作者左丘明,撰写《三国志》的陈寿,《资治通鉴》的司马光,最著名的史学家莫过于《史记》编撰者司马迁了。有谁能记得《汉书》的整理者,我国史上第一位女史学家班昭!再问一个问题,我国史上著名的女...……更多
聊聊历史上君子之交的典范:王安石与司马光
...帝的信任,却得以安然全身而退,远离庙堂全身心投入《资治通鉴》的编撰。然而,王安石的新政改革推行并不顺利,还因此触动了皇亲贵胄的利益,招致朝野强烈不满,群起弹劾,致使神宗最终对他失去耐心,惨遭免职。送走...……更多
苏轼、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他们是什么关系?
...散文八大家之中的人物,司马光则是著名史学家,著有《资治通鉴》,这些只是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而在大宋朝廷之中他们则是各自派系的代言人。四人中资格最老的是欧阳修,欧阳修是“庆历新政”运动中的改革派,但是...……更多
司马光7岁砸缸救人,小时候聪明伶俐,长大后却变得不懂得变通
...可让人忽视的政治家,他在文坛上也有所成就,他主撰《资治通鉴》。那时与他一样属于文坛泰斗的有很多人,比如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这些人物的名字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课本上,其实他们都是宋神宗期间的人,而苏轼可...……更多
司马光评价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是什么意思?
...:“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司马光曾在自己的《资治通鉴》中这样评价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他认为汉武帝的过失是不亚于秦始皇的,只是没有让西汉像秦朝那样最终走向灭亡而已。之所以这么说...……更多
司马光不仅会砸缸,而且固执己见被称大宋头铁“第一人”
...知,就是这样一位破瓮救友的神童,在步入政坛后修撰《资治通鉴》,官居宰执,谥号文正,可谓是位极人臣。但是司马光最为人称道的不是他的政绩而是他的德行,终其一生,宁折不弯,从一而终,不愧是是大宋头铁“第一人...……更多
盘点史书中武将的七大神迹,刘裕独驱千人是否真实?
...什么说刘裕是历史上个人武力值最高的武将,就是因为《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一十一》中记载了这么一段:“(刘裕)遇贼数千人,即迎击之,从者皆死,裕坠岸下。贼临岸欲下,裕奋长刀仰斫杀数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更多
唐太宗李世民实行德政,为什么会遭到史家的质疑?
...的死囚增加了100名,达到390人。唐太宗的仁慈还感动了《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资治通鉴》中,死囚人数也是390人。司马光比欧阳修小12岁,比《旧唐书》的作者刘昫(xù)小132岁。刘昫(887-946年)是五代时期的人,比唐...……更多
欧阳修编撰《新五代史》
...且修撰人员大多有亲身经历,存史价值很高。司马光撰《资治通鉴》,胡三省作《通鉴注》,皆注意利用薛史,明朝修《永乐大典》时也多录其文,都是出于对其史料的信赖。因《永乐大典》已散佚,现存不足原本的4%,辑佚本...……更多
司马光:德才兼备的历史学家与政治家
...后他的才能,也得到了施展,其中最让大家熟悉的就是《资治通鉴》了。一、才华横溢除了司马光小时候做的一些事情以外,他之所以很聪明,是因为小的时候就受到了家庭良好的教育,更是比较喜欢读书的一个男孩子,也让他...……更多
...》训诫后人;他才华横溢,胸怀古今,留下了千古巨著《资治通鉴》。但是看似如此完美的一位能臣,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却褒贬不一。许多人认为,司马光图有“贤臣”之名,事实上却是一个刚愎自用、一意孤行的保守文人。尤...……更多
导致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是谁
...光。司马光,字君实。没错,就是那个砸过大缸,写过《资治通鉴》当过一朝宰相,大名鼎鼎的史学家和政治家。司马光属于旧党派系官员,作为一个典型的直男,他坚定认为,新党人士,都是一群没褪毛的猴子。所以在他四十...……更多
宋朝没有装人的大缸,司马光砸啥
...聪慧机智的司马光也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财富,那就是《资治通鉴》,如今再去较真他到底有没有砸缸、砸的到底是不是缸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在生活中,让我们去还原真正的历史是很困难的,有些历史往往在某一时间段我们认...……更多
王安石和司马光为什么要联手将苏东坡送上断头台
...司马光,完成了一个大学者的使命——主编了史学著作《资治通鉴》,是史学界仅次于司马迁《史记》的第二座高峰。而最不幸的,不是改革家王安石,他至少在北宋的政坛上留下了他的烙印,最不幸的当是大文豪苏东坡。在中...……更多
魏文侯魏斯的故事之:停猎守信
《资治通鉴》开篇23个字:“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这一年,是公元前403年,是三家分晋的节点年,也是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了战国时代。《资治通鉴》起于公元前403年,止于公元...……更多
详细介绍宋英宗赵曙
...此大加赞赏。治平三年(1066年),赵曙命司马光设局专修《资治通鉴》。赵曙同意司马光选聘助手成立书局编写历代君臣事迹的请求,批示将书局设在崇文院内,特允许其借调龙图阁、天章阁、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的书籍...……更多
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为何执意斩杀一位无辜女孩
...光的狠毒在政治上体现地淋漓尽致,如果不是他编纂了《资治通鉴》流传后世,或许很少人会觉得他是个好官…… ……更多
王安石为何逼司马光写了19年的书?
...,因为他从始至终,都很反对变法。尤其是他在编写了《资治通鉴》以后,对变法的事情更加深恶痛绝。这是两个人之间政治立场上的差别,绝对不是个人私仇。总结:司马光和王安石的关系,属于君子之交。司马光和王安石的...……更多
为何司马光会大骂李世民呢
...世民在这件事上的行事表达了鄙视与讽刺。司马光也在《资治通鉴》里明确的指责说:李世民,他不仅亲手杀兄弟,没感到羞耻,而且还娶了弟媳,世上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那么,李世民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呢?有专家...……更多
聊聊北宋的两位大拗人
...场所),潜心着书立说。历经15年,他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成为历史上不朽的杰作。由此可见,司马光将自己“狂妄”、“固执”的政治理想寄托在他的文字和他所建造的建筑中。例如“好好门”。当然,每个人看到...……更多
他11岁就为大唐立下战功,吐蕃视他为眼中钉
...平等人做的还要更好。至于其中的缘由,司马光在他的《资治通鉴》中有语:瑊性谦谨,虽位穷将相,无自矜大之色,每贡物必躬自阅视……。这也体现了在骁勇善战的武将本色背后,浑瑊细心、聪慧的一面,这些都值得我们后...……更多
...为春秋时期的左丘明所著,是解说《春秋》的,又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东周及各诸侯国之间的历史事件,汉代以后多称《左传》,为“十三经”之一。《左传》长于记事,记叙细致详明,文笔生动优美,有做人规范,有治...……更多
秦国打到了魏国首都,魏王被杀,魏国就此灭亡
...大军伐楚。至于王翦,主动请了病假,休假养生去了。《资治通鉴》这段记载出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司马迁犯了一个错,和李信同行的秦国将领并不是蒙恬,而是蒙恬的父亲蒙武,司马光把这个小错误照抄了下来,实际...……更多
曹操被司马光定义为雄杰,袁绍为何不是?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把东汉末一些有实力的有能力的军阀称之为雄杰。所谓“雄杰”,通过分析,可知,是指那些尽管也心怀叵测,但必定是可以用君臣名义对他们进行约束的那一类人。曹操被司马光定义为雄杰开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84年黄巾起义发生后,在起义军的强大攻击面前,东汉政府慌得一塌糊涂。为保住摇摇欲坠的统治,他们在抽调武装力量进行镇压的同时
2024-06-01 09:25:00
“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在我国历史中,诞生了无数的朝代,自然在这些朝代当中就有许多贤明的君主治国有方,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2024-06-01 17:53:00
吕雉,字娥姁,大家通常都称呼她为汉高后、吕后、吕太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优秀的女政治家。由于吕后卓越的政治贡献,她还被太史公司马迁记载到了《史记·吕后本纪》之中
2024-06-01 17:54:00
外戚侵权这种事情,在战国时期的一些国家中就已经出现了这种现象了,而且这也是一种曲折稳固皇权的办法。吕后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
2024-06-01 17:55:00
通过我国古代的历史,可以看出,历朝历代短则在数十年、长则在数百年之内,大都会迎来衰败没落的结局,这似乎已经是成为了一种定律
2024-06-01 17:57:00
《元史》有记载:“大宁和众县何千妻柏都赛儿,夫亡以身殉葬,旌其门。”殉葬制度是奴隶制社会所产生的没有人性的制度,后来奴隶制社会被废除
2024-06-01 17:57:00
在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审美文化。汉代皇宫在挑选后宫妃子时,喜欢瓜子型的女人,而唐代则喜欢有点微胖的女人。但不管如何挑选
2024-06-01 17:58:00
万历十年,万历亲政,万历帝亲政之初对师傅张居正可谓极度赞美,给其无限荣誉,但一年后,张的荣誉全部被剥夺,再一年,张家被抄家
2024-06-01 18:13:00
秦朝灭,汉朝立,刘邦在建立汉朝的过程中,他的众多沛县老乡出力甚多。刘邦称帝后,也没亏待众人,萧何、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等都皆得到了重用
2024-06-01 18:12:00
老婆跑了,丈夫就上门去接,这是一般小户人家的常态。但是如果这丈夫是皇帝,或者后备皇帝、准备当皇帝,还能照这样子吗?就像一般结婚
2024-06-01 18:13:00
黄忠阵斩夏侯渊带来的震撼,不在这件事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划时代意义:“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完全可以形容此战后的刘备
2024-06-01 18:14:00
在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这样因为皇室宗亲们对皇帝不满而引起的乱世,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七国之乱”的发起人刘濞这个人的人生经历?秦末时期
2024-06-01 18:14:00
她历经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四代,从一个普通农家女,到入宫为婢,再到母仪天下,最后权倾朝野,一生充满传奇!出身普通,幼时父亲早亡人的命运实在是妙不可言
2024-06-01 18:17:00
刘邦的皇后吕雉在历史上的评价比较极端,《汉书》中认为:“高帝与吕后共定天下。”但是在另外一些史学家眼中,吕雉却是一个祸乱朝政的皇后
2024-06-01 18:18:00
之前介绍过蜀汉的蜀汉的黄权、黄崇父子。黄权跟随刘备东征,失败后被迫降魏,刘备却没有惩罚其家属,依然给予优待。蜀汉灭亡前夕
2024-06-01 18: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