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北宋的两位大拗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4 15:0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八扇屏孩子》中有一句话:司马文公其实是有破瓮救儿子之计的。司马文公年轻的时候很聪明,年老的时候依然很聪明,年老的时候更是厉害。他是一位将载入史册的伟大人物。那么,司马文恭是谁?

司马文恭有一个拯救儿子的计划。

司马文公就是司马光,因为司马光死后被追谥为文国公。故事很简单,就是一群孩子在玩耍时掉进了一个瓮里。但由于“司马光砸缸”太受欢迎,所以没有人说“司马光砸瓮”。一个孩子掉进瓮里。如果不能及时获救,他可能会被淹死。孩子们非常焦虑和害怕。这时,7岁的司马光捡起一块大石头,把瓮砸碎了。

聊聊北宋的两位大拗人

故事很简单,有人说多么简单。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有人真的知道该怎么做吗?不必要!有很多人“要钱而不是命”。

当我们听新闻时,我们经常会听到不负责任的父母把孩子放在车里的事情。因为有些人的车很贵,或者可能不是自己家的,警察不会允许他们砸窗户。或者如果有紧急情况需要销毁某些东西,一些成年人不会允许。有时救援时间会被延误。

所以,司马光砸缸不仅体现了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冷静的孩子,而且是一个理性的人,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重要的。但也许如果他过于理性,他就会成为一个“偏执者”,甚至是一个“污名主义者”。

固执、偏执的人有很多,我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

司马光砸缸砸瓮

关于司马光砸的是“缸”还是“瓮”,其实没有必要争论。但也有人坚持引用经文,说司马光砸的不是缸而是瓮。其实,过去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故事,有人用更通俗的说法来谈论它。

聊聊北宋的两位大拗人

虽然瓮和缸在形状上有很大区别,但缸是上厚下窄,而瓮是短粗腹大。但材质和用途都是相似的。用途也不同。家里的水箱大多是用来盛水的。瓮是用来腌制咸菜和盛酒的。过去的生活并不美好。人们喜欢一些腌制食品,因为它们易于保存。他们通常喝腌菜来煮粥或其他东西。

我今年44岁。追溯到三十多年前,很多农村家庭都有“泡菜缸”,我们也称之为“泡菜缸”。但老人们说起来就会说:“那叫瓮,不叫缸”。然而,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仍然说“vat”。

原因是日常用语不需要严肃。并不是人们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司马文恭在清末写的《八扇屏》中,曾有破瓮救子之计。”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聊聊北宋的两位大拗人

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有的人教导我们,“夫”就是我们以前所说的“太监”。但人们仍然说“老公,老公,我爱你”,人们不注重“教导”。其实,这是一种固执的心态。这样的人,其实与北宋的“二顽臣”司马光、王安石颇为相似。

司马光、王安石的固执,就是确定一个观点,无论有多少人反对,都坚持下去。别人撞墙才回头,他却撞墙了还要往前冲。他仍然会固执到墙被打破或者自己的头被打破或打破。

北宋时期出现了很多文人。司马光和王安石是两个典型代表。

不要害怕乌云遮住你的眼睛,因为你处于最高水平

两人之所以被称为敖相公,是因为他们在改革问题上的决心非常坚定。

王安石说,对于那些反对改革的人,无论他们是对是错,无论是想支持还是反对,只要说改革不好,他们就说“走”。

聊聊北宋的两位大拗人

对于支持变法的人,司马光也说了同样的话。无论改革的初衷是什么,哪些部分改革是正确的、哪些部分只是执行上的偏差造成的,问题还是不断出现。只要说改革是可取的,那就是“出局”。

在诗歌方面,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将他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诗曰:“山上千寻塔,听鸡鸣,见日出,不怕浮云遮目,元神在顶。”

这首诗质朴通俗,颇有白居易的风格。尤其是最后两句,与苏轼《题西林壁》相似:“放眼望去,山水横流,侧有岭峰,远近高低不一,不知真面目”。庐山,但我就是感觉自己就在这座山里。”

两者对比,可以看出两个人写诗时的心情完全不同。那么,下一首《大家》就展现了王安石坚定的意志:

大家都在竞争,这不是我的快乐,也不是我的病。

赞叹声甚大,贤德不智,但四国传言仍圣。

聊聊北宋的两位大拗人

这首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就有非常明显的“骄傲”之意!这就像有人常说:“没有人比我更了解”。

后两句的核心是王安石把自己比作周公,旦就是周公旦。我想,被很多反对变法的人推崇的人,就是王莽这样的人。这就是典型的“打击面太宽”。后来王安石问:王莽是圣人吗?然后他对人们对他自己的改革的攻击进行了回应:那些被很多人赞扬的观点和那些被很多人赞扬的观点是否正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固执的人往往非常重视自己所做事情的正义性。

再看司马光也是如此。

《杜乐园故事》中的宣战

1071年4月,因与王安石、宋神宗发生矛盾,被调往洛阳任伤员。司马光也很识时务,在洛阳买了二十多亩地(不是一处)作为居住地。此后,他先后修建华安(一亩)、叠石别墅(不详)、“都园”(二十亩,主要居住、读书、写字的场所),潜心着书立说。

历经15年,他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成为历史上不朽的杰作。由此可见,司马光将自己“狂妄”、“固执”的政治理想寄托在他的文字和他所建造的建筑中。例如“好好门”。当然,每个人看到这三个字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感受。在我眼里,这是对“安静”中“浩浩”的讽刺,是一种“从众”。

聊聊北宋的两位大拗人

在建筑上,“杜乐园”的建设展现了自己的“坚韧”、“固执”、“扭曲”精神。正如他在《杜媛媛故事》中所说:孟子说:“独乐不如与众乐;与少人乐,不如与众乐。”王公伟人的幸福,是穷人所无法企及的!曰:“吃菜,喝水,曲臂歇其上,乐哉。”

颇有一种“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气场。

他在《孤乐园记》中甚至说:“圣人之乐,愚人所不能及。鹪鹩在林中筑巢,不过是枝条;老鼠若饮江水,也只不过是一根树枝而已。”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吃饱,这就是迂回。”

这句话的精神意义无非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和而不同”。表明他反对宋神宗弥合他与王安石之间分歧的意图。这是非常明显的。

司马光认为王安石的做法是错误的。既然已经无法挽回,他就不愿意“伪装”或者“暗中出击”。他宁愿做个闲职,写书,偷偷结交志同道合的人。

最厉害的其实是最后一句话:“匡叟喜欢的东西是卑微卑鄙的,是被世人抛弃的,就算给别人,别人不拿又如何能好?有一定是愿意分享这份喜悦的人。”,然后再拜祭,你还敢这样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4 17: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如果穿越到宋朝,你会支持王安石变法吗
...我想我会更支持王安石,而不会支持其实我也非常喜欢的司马光。因为王安石带来了经济的发展,让口袋里的钱更多了,肚子能稍吃饱了,而司马光却总拿着道德对经济说事,守着穷日子,得过且过
2024-05-21 19:36:00
司马光竟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罪人,曾一手葬送北宋王朝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客中初夏》司马光作为我国大街小巷都知晓的人物,也是深刻印在了人们脑海当中的那个砸缸少年,作为家喻户晓的少年人物,打小便展现出了过人的冷
2023-01-10 22:16:00
为何总说古代文人误国
司马光是保守势力的代表,不思进取。司马光研究了一辈子历史,却懒得总结。历史上的一切改革都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但他却反对改革。司马光一出任宰相,就废除了王安石实行了十几年的变法,导致
2024-04-23 17:35:00
北宋改革风云:王安石与司马光的政见较量与反思
王安石和司马光都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二人同朝为官时私交甚笃,在才情和上也都是相互欣赏的,但二人在政见上有着极大的分歧,甚至发展到后期连同朝为官都难以做到。两人同样都是少年
2024-05-11 10:00:00
熙宁元年之争:司马光与王安石的经济理念对决
...空虚,上奏皇帝请求不要赏赐。这次上书引起了王安石和司马光的争论。司马光认为:现在国家缺钱,上层应该以身作则,节省花钱。王安石则认为:\"节省这么一点赏赐,并不能让国家富裕起来
2024-02-15 19:13:00
北宋名臣司马光是一个极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他除了担任北宋宰相以外,还因砸缸而家喻户晓。历史的司马光,曾经是一个“顽固派”,有些人可能会质疑:当年能聪明到去砸缸,可见此人头脑灵活,怎
2024-05-24 06:57:00
王安石变法失败,为什么认为他是罪魁祸首?
...支持变法的宋神宗去世(1085年)而宣告结束。不久,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反对派以秋风扫落叶似的将变法内容全部废除了,变法以失败告终。王安石(公元1021年-1086年),北宋著名
2023-07-24 15:42:00
司马光和王安石有什么恩怨,为何司马光要竭力反对他?三个原因
司马光和王安石都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一个写了一本流传千古的史书《资治通鉴》,一个是强硬的改革家,那么一个写书的文人和一个改革家怎么会搅在一起,司马光和王安石究竟有什么恩怨,导
2024-10-02 16:56:00
王安石为何逼司马光写了19年的书?
司马光和王安石就是一对冤家,但是这两位可不是为了私人利益而争斗,主要是为了自己的政治方针。私底下,其实他们还是很好的朋友。王安石是个改革派,一看就是留洋回来的洋学生,看什么旧的东
2023-11-10 15:4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