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11岁就为大唐立下战功,吐蕃视他为眼中钉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5 21:54:00 来源:戏说三国

引言隋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的关系并不融洽,直到李渊建立大唐这种局面才有所改善。到了唐太宗时期,他亲自到灵州的铁勒部落招降铁勒部族,还为少数民族建了"六州七府",唐朝名将浑瑊就出生在其中的皋兰州,后来唐高宗李治又设置了更多安置区域,用以安置归顺的西北少数民族,而浑氏家族的人有许多人在皋兰州担任官员。十一岁在战场崭露头角浑瑊的父亲本就是一个武将,战功无数,官至宁朔郡王,浑瑊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喜欢排兵布阵舞刀弄枪。他11岁的时候父亲带他参加例检的冬季边防工程,因为队伍里只有他一个小孩子,所以很惹人注意。朔方节度使张奇丘还开玩笑说他是一个没有断奶的孩子,结果后来浑瑊的表现让他大吃一惊。

他11岁就为大唐立下战功,吐蕃视他为眼中钉

刚开始浑瑊通过了为少年设置的军功跳荡功,两年后他参与了龙驹岛战役,立下不小的功劳很快在军中崭露头角,获得上司的赏识当上了果毅将军,头一次真正率领军队深入到敌军境内,靠着自己的勇敢指挥,大破敌军,战功多的数都数不过来,朝廷赐予他中郎将的职位。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曾有着一箭射死叛军骁将李立节的事迹。随后跟在郭子仪身边奋力和叛军搏斗,以功被提拔成武峰军使。在和仆固怀恩平定史朝义的时候更是所有将士中立功最多的,因此又官拜太常卿。后来仆固怀恩不满于朝廷对有功之臣的打压和猜忌,与回讫和吐蕃等小国勾结,把矛头指向了大唐。浑瑊很会审时度势,面对这种局面他把自己的兵权交给郭子仪,向朝廷表明自己的忠贞不二。其实浑瑊的这一举动也不难理解,因为仆固怀恩率领的叛军杀死了时任朔方节度使的浑瑊父亲浑释之,朝廷让浑瑊做了朔方行营兵马使,在郭子仪的带领下平息仆固怀恩等人的谋反,之后郭子仪就顶替了浑瑊父亲的职位做了朔方节度使。

他11岁就为大唐立下战功,吐蕃视他为眼中钉

此后的几年里仆固怀恩的军队给唐朝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好在都被郭子仪一一化解,最后这场战争随着仆固怀恩的死矛盾逐渐削弱,吐蕃撤退而结束,大唐的又一次危机被解除了。唐代宗打算讨伐反叛的华州节度使周智光,可这个消息送不到郭子仪和浑瑊那里去,因为代宗和郭子仪之间的必经之路是周智光的地盘,想尽一切办法终于把密诏安全送到郭子仪手里。郭子仪派浑瑊前去讨伐,浑瑊很快平息战乱,因为他的威名太盛,周智光的部下一听主帅是他,已经没有了反叛之心,一个一个的都投降了。周智光被贬为澄州刺史,其他投降的人官职不变,可周智光根本就不服从,浑瑊派人取了他的首级,把他的儿子腰斩,自此周智光反叛被彻底平息。

他11岁就为大唐立下战功,吐蕃视他为眼中钉

看得出来,浑瑊是非常有才能的一个将领,难怪朝廷和郭子仪都对他非常重视。他军功累积被封为太子宾客,率部驻守奉天,奉天是大唐的西大门,有他在猖狂的吐蕃根本进不来。唐德宗继位后,试图改变因为内乱带来的困扰,希望权利从地方回归到朝廷。于是开始削藩,第一个开刀的就是郭子仪,解除了他的兵权,浑瑊也被明升暗降给了一个闲职。因为唐德宗的削藩触及到了藩镇的利益,尤其是一些节度使去世以后,他们的儿子自任留后节度使,但事实上这个职位的任命必须得朝廷认可,没有军功和经验根本不可能胜任,特别是唐朝的节度使相当于封疆大吏,朝廷肯定在选人上非常重视。这场削藩的结果就是好几个想做节度使的人包括李希烈在内因为没有得逞,就集合起来起兵造反,而这场仗打了整整五年。

他11岁就为大唐立下战功,吐蕃视他为眼中钉

平定叛乱,收复失地,得皇帝信任更加令人担忧的一点是,唐德宗虽然庙号为德宗,但却并不是一位明君圣主,甚至可以说是一位空有其表的君王。除了刚即位时尚能强明自任之外,随即便成了昏聩之君,十分贪婪,肆意搜刮民脂民膏,这也导致怨声载道。而在他在位第四年,唐德宗调兵遣将剿灭淮宁军节度使李希烈之时,士兵因为赏赐问题发生了哗变,甚至连都城长安也被兵士占领,史称泾原兵变。泾源兵变的发生让本来就历经内乱的大唐雪上加霜,叛军随即拥立太尉朱泚为帝,而此时在唐德宗身边失意许久的一批政客和将领也纷纷站队选择拥立朱泚。

他11岁就为大唐立下战功,吐蕃视他为眼中钉

有了这么多人的支持,朱泚自然不甘如此,在建立起新的朝廷,自称大秦皇帝之后,他带兵攻打逃到了奉天的唐德宗。此时的唐德宗刚刚逃到奉天,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朱泚就来了,我们故事中的主人公浑瑊沉寂了这么久终于再次出现在了能够改变唐王朝历史的政治舞台之上,有他在,将士们心里有了靠山,军心很快稳定下来。唐德宗给了浑瑊最大的权利,兵力调遣官员认命都由他掌握,临行前唐德宗心里明白这一次浑瑊去九死一生,弄不好这就是皇帝和臣子之间的最后一面,皇帝泪流满面,浑瑊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最终浑瑊的部队守住了奉天,大破叛军,等到李怀光率领的援军来到时,战事已经到了尾声,朱泚撤出奉天退到长安。

他11岁就为大唐立下战功,吐蕃视他为眼中钉

李怀光和浑瑊前来收复长安,谁知道李怀光居然和朱泚勾结到一起反唐,浑瑊的处境非常危险。浑瑊并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人,他想尽办法激励士气,甚至长安附近的唐军都愿意受他差遣,李怀光的部下都不愿意跟着他反叛,被孤立的李怀光自己先跑了,朱泚成了孤军奋战,没了抵抗浑瑊的实力。朱泚被杀,浑瑊等人顺利收复长安,后来又去歼灭了李怀光,他为大唐的安定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11岁就为大唐立下战功,吐蕃视他为眼中钉

因为浑瑊的存在,吐蕃赞普甚至直言他是心腹大患,也是因此而不敢进犯大唐。于是,吐蕃方面就想办法破坏浑瑊和皇帝的关系,可经历过生死之战之后,唐德宗对浑瑊无比信任,多少的猜忌和离间都没能改变他对大唐和皇帝的忠诚,君臣之间的信任深得后世称赞。吐蕃眼见阴谋没有得逞,就决意放手一搏,打算杀了他。吐蕃先是假意和大唐结盟,准备在宴会上动手,而大唐在历经了诸多战事之后也有和平之心,不做堤防,便选择前往平凉会盟。但一到平凉,吐蕃的伏兵尽出,浑瑊身经百战又怎么会怕,他抢得一匹马,顺利的逃离了险境,返回了大唐。但是与他同行的扈从则死伤惨重。

他11岁就为大唐立下战功,吐蕃视他为眼中钉

他为此深感自责,向皇帝请罪,皇帝并没有怪罪他,而是给他兵力让他攻打吐蕃,保护大唐和百姓安危,所有的一切他都做的非常好,深受百姓爱戴和皇帝信任。直至799年,64岁的浑瑊去世。他去世后唐德宗非常悲痛甚至痛苦落泪,在赠他太师的基础上,就连浑瑊的儿子也获得了封赏。小结对于浑瑊的评价,赵元一在《奉天录》中将他比之陈平、谢安石一般的人物,罗隐、李商隐、苏轼等人也是不吝美言。浑瑊的一生,也确实值得称道。11岁便能初显其名,一生中更是平安史之乱,攻仆固怀恩,御吐蕃可谓是战功赫赫。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在立下赫赫战功的同时,他却能做到不为君主所疑,这一点比之陈平等人做的还要更好。至于其中的缘由,司马光在他的《资治通鉴》中有语:瑊性谦谨,虽位穷将相,无自矜大之色,每贡物必躬自阅视……。这也体现了在骁勇善战的武将本色背后,浑瑊细心、聪慧的一面,这些都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他11岁就为大唐立下战功,吐蕃视他为眼中钉

如何能够如浑瑊一般变得优秀,同时还能不为君上所疑?这个问题,是我们生活、工作中都要面对的问题,至于答案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我们便可以窥见一斑。作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这本书是史书,更是权谋之书、帝王之书。在其中记载的1300多年的历史中,涵盖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极其全面。宋神宗更是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之意,命名为《资治通鉴》。后世之中,曾国藩、伟人等都对此书推崇备至,也正是以书中的历史人物为鉴,他们才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6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仆固怀恩从大唐忠魂到第一叛逆,这是怎么回事?
...。在化解了仆固怀恩攻势后,功高震主的郭子仪成了大唐眼中钉,被无数构陷后,又一次赋闲回家。听闻此事的仆固怀恩,又在公元765年9月,纠集回纥、吐蕃、吐谷浑、党项、奴剌联军数十万
2023-04-16 11:40:00
...固怀恩只得选择叛乱,并声称唐代宗、郭子仪已死,引诱吐蕃、回纥、党项入侵唐朝,但都被郭子仪大败。唐代宗以郭子仪为尚书令,郭子仪恳辞不受,代宗又命五百骑兵持戟护卫,想强令郭子仪就
2024-07-01 14:54:00
...被朝廷猜忌,一怒之下,起兵造反。仆固怀恩游说回纥、吐蕃等西北少数民族军队共计30万人,分3路,杀气腾腾地朝唐都长安奔来。刚刚经历了战乱之苦的大唐王朝,又一次面临灭国的危险。此
2024-06-08 06:15:00
唐朝十大名将为何没有苏定方?十大名将都有谁?
...王,世称”韦南康“。韦皋在蜀地二十一年,和南诏,拒吐蕃。史称其“数出师,凡破吐蕃四十八万,禽杀节度、都督、城主、笼官千五百,斩首五万余级,获牛羊二十五万,收器械六百三十万,其
2023-07-02 11:12:00
为什么说唐代宗李豫是一个生不逢时的皇帝?
...之乱中唐朝征调西北戍军参加平叛,致使边镇空虚,西部吐蕃乘虚入侵,陷掠河西、陇右之地,而此时在李豫的身边是新的宦官程元振,他虽然帮助李豫除掉了专权误国的李辅国,但没有人会料到它
2023-05-06 14:13:00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三百多里,西域诸国震慑降服。后来更是东平百济,南镇吐蕃,纵横万里,对现今中国版图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 另外,苏定方还是一员难得的猛将。20岁时阵斩张金称,大败杨公卿,38
2023-09-09 18:43:00
盘点十大中唐名将、四大中兴之君
...绛州,平定太原、绛州兵变;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击溃吐蕃,稳定关中。郭子仪历任兵部尚书、门下平章事、代国公、汾阳王,被唐德宗尊为“尚父”。去世后,追赠太师,谥号忠武。郭子仪画像
2023-04-25 10:42:00
大唐晋升最迅速的军队,所有将士一次连升七级
...的侄子,可以说是名门之后。当时唐朝的西部边境一直有吐蕃军在骚扰,入侵的迹象非常明显。所以为了抵御吐蕃的入侵,朝廷便派了郭昕前去巡抚河西、安西等地。结果之后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
2023-05-30 08:30:00
唐代宗下诏“勤王”,李光弼为何拒绝奉诏
...丹人,智勇双全。早年,李光弼追随王忠嗣,征讨西域、吐蕃,立下战功,深受主帅赏识。王忠嗣直言:“他日能接替我职位的,就是你了。”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下诏求良将,郭子仪
2024-07-11 17: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迁安:“胜迹千秋”书法展 笔墨传承黄帝文化
图为胜迹千秋主题书法展开幕现场。郭宝强摄河北新闻网讯(梁玉水、郭宝强)金秋送爽,翰墨飘香,10月24日,河北省迁安市“弘扬黄帝文化凝聚城市精神”主题系列活动之“胜迹千秋”书法展在迁安市博物馆开展
2025-10-25 07:15:00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金卓)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携手湖南卫视
2025-10-24 14:40:00
大河网讯 郑州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建立的第一个都城——亳都,距今已有3600年历史。郑州商城的发现,今年正值七十春秋。10月23日
2025-10-24 15:23:00
张立奎作品全国巡展(临沂)系列报道四 | 重大题材作品
学术支持: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单位:临沂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临沂市美术家协会协办单位: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大众报业集团临沂新闻大厦北京龙族环球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北京玖玖文投艺术品有限公司北京海天高视国际文化传媒5A画廊承办机构
2025-10-24 16:00:00
千年繁茂一杏花
位于杏花岭区胜利街的“天”字桥 牛利敏 摄杏花岭区坐落于太原市中心腹地,西临汾河,东倚台地,自古便是山环水绕、人杰地灵的文明沃土
2025-10-24 21:29:00
鸠杖映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山西博物院珍藏的一件北魏木雕鸠鸟,以无声的纹理,诉说着千年前与重阳节敬老传统深深交织的历史故事。这件出土于山西大同东郊
2025-10-24 22:00: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活力运河①|运河古城 赫赫“大名”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近年来,大运河河北段保护传承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2025-10-24 08:17:00
涤尽尘心悟画禅 ——记巾帼画家柳咏絮
柳咏絮先生柳咏絮先生1937年出生于江西玉山,自幼受父亲柳子谷的熏染,矢志翰墨,深得其父绘画之三昧。她对中国画往圣先贤
2025-10-24 08:59:00
国际友人到访无棣古城 李之仪诗词架起文化交流桥梁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芳近日,来自俄罗斯、尼泊尔等国家的国际友人到访山东省无棣县,参观了闻名遐迩的无棣古城及其中的李之仪文化馆
2025-10-23 21:51:00
【大风影像】藏在秦岭北麓的元代建筑——化羊庙
化羊庙始建于宋,坐南面北,明宣德元年(1426年)至清宣统二年(1910年)曾多次重修,原建筑自头天门始,倚山逐步上升
2025-10-23 22:23:00
重走支前路 | “打完这一仗,我就回家” 她用一生守候丈夫这句话
大皖新闻讯 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里庄严肃穆,22.5米高的烈士纪念碑直插云霄,“淮海战役双堆集歼灭战烈士纪念碑”鎏金大字在秋日厚重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5-10-23 23:01:00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