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09 18:43:00 来源:戏说三国

大唐,一个万国来朝风华绝代的朝代,名将辈出,将星璀璨,论起武将的质量和数量,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首屈一指,今天我们将以功绩、能力、后世影响为主要参考标准,对其中最负盛名的34位名将进行排名。一、李靖

古之名将“韩白李岳”中的李,唐宋武庙十哲之一。

李靖虽然大器晚成,但早年就被韩擒虎誉为有韩白之能,被牛弘赞为有王佐之才,46岁投靠李渊一飞冲天,二十余年打遍天下无敌手。

李靖战术多变,是史上著名的战略战术大师,平萧铣之战,“以速为神”,仅两月余就荡平了江陵。灭东部突厥一战,率骁骑三千,夜袭定襄,后又“兵不厌诈”,顶风冒雪突袭碛口。攻吐谷浑,转战千里,不到两月就兵不血刃破可汗牙帐,俘其妻子。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李靖虽然以闪电战为主,貌似简单直接,但都是谋定后动,算无遗策,还没开战,对手就基本没戏了。

另外,李靖才兼文武,著有《李靖六军镜》等多部兵书,是史上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其中《李卫公问对》为《武经七书》之一,对后世兵学的发展有极其重大的影响。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二、徐世绩

徐世绩少年成名,17岁参加瓦岗军,22岁就阵斩隋朝名将张须陀,刚满27岁时,就已经帮助李世民统一天下,成为凌烟阁24功臣中最年轻的一位。

徐世绩是李世民留给李治的顾命大臣,全面负责国家的对外战略。他坚定执行了太宗既定的扩张政策,而且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可以说,高宗朝规模空前的疆域,徐世绩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另外,相比李靖苏烈的大器晚成,徐世绩自616年灭张须陀至以75岁高龄挂帅灭高句丽,他的统帅生涯有38年,是唐朝历史上军事生涯最辉煌的战将,也是唐朝历史上出将入相第一人。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三、苏定方

史上灭国擒主的代表人物,高宗朝开疆扩土的主要战将,武庙72将之一。

苏定方出道很早,15岁时就随父率乡兵讨贼,“数先登陷阵”,投奔窦建德后,“每有战功”。李靖夜袭定襄时,苏定方率精骑200突袭突厥牙帐,骇得颉利单骑奔逃。

可惜由于“靖军无纲纪”成为背锅侠,沉默了整整25年,直到远征高句丽,63岁的苏定方才再次被弃用,结果就是一发不可收拾。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鹰娑川之战,苏定方五百破阵,追击西突厥溃军二十里。曳咥河之战,率唐回联军一万余人战败西突厥十万骑兵。疏勒叛乱,又率军在海拔七千多米的高原,一昼夜强行军三百多里,西域诸国震慑降服。后来更是东平百济,南镇吐蕃,纵横万里,对现今中国版图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

另外,苏定方还是一员难得的猛将。20岁时阵斩张金称,大败杨公卿,38岁突袭颉利牙帐,63岁鹰娑川五百破阵,65岁在帕米尔高原奔袭千里,67岁率一千骑兵突入8万吐蕃大军,阵斩吐蕃副相。

“老不以筋骨为能”貌似在苏定方身上失去了效用。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四、郭子仪

如果问谁是历史上最完美之人,郭子仪绝对是呼声最高的人之一。论长寿,享85岁高龄;论富贵,封王拜相,四朝元老,被肃宗尊为“尚父”;论善终,没有兔死狗烹,寿终正寝;论家庭,有八子七女,儿孙满堂;论为人,谦逊大度,有容人之量。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论战功更是鲜有人可比。他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三大首功之将,参与指挥了攻克河北之战、收复两京之战等重大战役;安史之乱后,又单骑退回纥,二复长安;威服叛将,平定河东。史书说他“再造王室,勋高一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肃宗赞他:“国家再造,卿力也!”

唯一的憾事是邺城之战替鱼朝恩背锅,以至于军事能力不太为世人所认可。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五、李光弼

中唐最具军事才华的名将,“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太原之战,妙招迭出,灵活运用了石炮、地道、火牛、心理战等战略战术,将守城艺术发挥到极致。最终以不满万人的弱卒对抗史思明的10万大军,不仅守住了太原城,还杀伤叛军的有生力量七万余众,使唐军由战略防御转为进攻。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河阳之战,攻守兼备,先是果断弃守已失去战略地位的洛阳,改为驻守“三位一体”的河阳,随后心理战完败史思明,以500母马赚良马千匹。又料敌机先,以铁叉战术完败燕军的火攻之术。最终以3万朔方军对史思明的10万精锐,斩首万级,溺死万人,诱降叛军猛将高廷晖和李日越,使史思明吐血而归。

不过,李光弼晚年为程元振、鱼朝恩等所谗,拥兵不朝,声名受损,这与老成谋国、号称“中唐定海神针”的郭子仪是不能相比的。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六、李孝恭

李唐宗室、凌烟功臣第2、武庙72将。

李孝恭的战功主要体现在四件事上:招抚巴蜀、不杀朱粲、攻灭萧铣以及平辅公祏之乱。

虽然很多人认为南平萧铣是李靖之功,但不妨这样想,当时的李渊很不喜欢李靖,而且多次要除之而后快,要不是有李孝恭一直保他,并且给他机会,李靖可能早就成刀下亡魂了。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所以,与其说李孝恭的功劳来自李靖,不如说李靖的功劳来自李孝恭,没有李孝恭,李靖哪有机会施展才华,这正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道理!

另外,李孝恭虽然功劳盖世,却没有受“功高盖主”之害,他一生受到李渊父子的厚爱,在他去世的时候,李世民还亲自举哀,哭之甚恸。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七、薛仁贵

隋唐史上人气最高的武将,不仅有各种版本的《薛家将》评书演义,还有“良策息干戈”、“神勇收辽东”、“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传说。

正史中,他是跃马辽东斩将夺旗的白袍小将,被李世民评为:“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他是天山脚下发三箭射死三将的神射手,“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另外,他还是一名博学多才的文官,著有《周易新注本义》十四卷,使后人研读《周易》变得简明易读,堪称一部划时代的学术研究巨著。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八、韦皋

大唐南康郡王,史称其有诸葛遗风。

韦皋最出名的一战当属维州之战,当时吐蕃攻麟州甚急,唐廷不能抵挡。韦皋在西南开辟第二战场,实施“围魏救赵”之策,他率步骑五万,分九路攻入吐蕃,三个月内击溃蕃军16万,攻下城池七座、军镇5座,焚毁堡垒150个,最终迫使吐蕃从西北前线调兵南下。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最终吐蕃大相论莽热率领的10万大军被韦皋以1000多人引入埋伏圈,蕃军几乎全军覆没,论莽热也在乱军中被俘,唐蕃攻守易势。

韦皋出镇蜀地二十一年,执行联南诏击吐蕃的战略,保障了西南边陲的安定,又重启南方丝绸之路,推动了唐与南诏及东南亚各国的交流,“功烈为西南剧”。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九、郭昕

大唐铁血郡王,安史之乱后,坚守天山南北整整三十五年,最后弹尽粮绝,以身殉国。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十、张义潮

大唐南阳郡公,晚唐名将,曾率沙州人民起义,驱逐盘踞河西地区上百年的吐蕃,以大唐节帅之名克复瓜、沙等十一州,民族英雄。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十一、李晟

正史中的“万人敌”,武庙名将之一,擅长骑射,勇武绝伦。

安史之乱爆发时李晟27岁,仅是西北边镇的一员裨将,没能赶上平乱。但之后的20年,他坐镇西北边陲,多次击败党项、吐蕃的入侵,为郭子仪、李光弼后第一良将。

李晟的功绩主要有三:生擒吐蕃堡帅慕容谷钟,解灵州之围;平定河朔三镇叛乱;平定朱泚之乱,收复长安。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另外,李晟也曾封王拜相,他不仅是大唐的西平郡王,还曾担任过尚书左仆射、中书令,史书称他“器伟雄才”、“长于应变”、“治世能臣”。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十二、刘仁轨

大唐乐城郡公,初为小吏,因杖杀飞扬跋扈的折冲都尉鲁宁被太宗认为是不惧强权,升为给事中,后因得罪李义府被贬。苏定方征讨百济时,刘仁轨奉命督海运。百济平定后,刘仁轨又自请留守百济。

后来,倭国助百济王复位,中日爆发白江口之战,刘仁轨成为唐军总指挥,唐军四战四捷,以两万余人重创倭兵四万余众,毁船四百余艘。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战后数百年,日本再也不敢挑衅中国,而且一直不间断的派使臣向唐朝朝贡、学习,文武天皇制定的《大宝律令》就是仿照唐律而成,而日本的奈良城也是仿造长安所建,到唐朝末年,日本几乎成了唐朝一个“具体而微”的翻版。

白江口之战彻底打服了日本。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十三、尉迟恭

两大门神之一,武庙名将,凌烟阁功臣中排名第一的武将。

尉迟恭是史上有名的单挑高手:在榆窠一槊击倒单雄信,以无刃槊对李元吉,三夺其槊。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身为李世民的近卫将军,尉迟恭还有多次贴身肉搏的经历,比如讨伐刘黑闼时,尉迟恭“率壮士犯围而入,大破贼阵。”灭窦建德时,一人执槊,“前后杀十数人”。李世民大赞:“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史书称之为“万人之敌”。

论武勇,尉迟恭在大唐名将中稳居前二。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十四、王忠嗣

原名王训,李隆基假子,盛唐名将,战功赫赫。玉川战役,轻骑偷袭吐蕃;北伐契丹,桑干河之战三战三捷;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阵斩吐蕃两王子。40岁就身兼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统帅20余万锐卒,控地万里。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王忠嗣还有一项贡献是很多名将难以企及的,就是他提拔的很多将领,如郭子仪、李光弼、李晟等,都在之后的“安史之乱”中,成为平叛,维系大唐统治的中流砥柱。从这一方面讲,他就是盛唐第一名将。

可惜后来,王忠嗣因不愿执行玄宗强攻石堡城的战略,被撸夺军权,罢官免职。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十五、郭元振

武庙名将之一,山西阳曲人。曾向武则天献离间计,除去吐蕃大相论钦陵。后治理凉州,路不拾遗。都护安西,北御突厥、西击吐蕃,拓境一千五百里,出将入相,功盖一时。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可惜,骊山讲武时,因为初登基的李隆基为了在军中树立威信,就被以“军容不整”之罪流放,抑郁而死。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十六、秦琼

史书中说,李世民每战,遇敌将“震耀出入以夸众者,辄命叔宝往取之”,秦琼“跃马挺枪刺于万众中,莫不如志。”

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无一失手,还不止一次,秦琼绝对是大唐第一猛将。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可惜,秦琼英年早逝,且除了美良川之战外,缺少为帅的经历,否则入选武庙不在话下。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十七、唐休璟

武庙名将之一,收复安西四镇,洪源谷之战大破吐蕃,为武周朝诸将之首。

唐休璟文武兼资,武则天曾当着满朝文武评价他:“谙练边事,卿等十不当一也!”宋祁更是称当时“宰相文武兼者”唯有李靖、郭元振、唐休璟三人而已!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唐休璟唯一令人诟病的一点就是他曾恋栈不去。武周后期,年过80的他本应退休,但他却还想继续执政,受到时人讥讽。李旦复位后的次年,由于年龄实在太大,唐休璟才不得不退休,一年后病逝,享年86岁。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十八、仆固怀恩

平定安史之乱的三大首功将之一,史书说他“善战识戎情”,从平安史,常为先锋,与贼百战,功高威重,抱马肚过河,九死一生。

而且,安史之乱中,仆固怀恩一家死难达46人,可谓满门忠烈。他曾出使回纥借兵,并嫁二女和亲;同罗之战中,其子仆固玢兵败投降,后乘机逃回,仆固怀恩不但怒斥其子,还于阵前将其斩首,可谓“大义灭亲”。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然而这样一位忠勇之士,却遭皇帝猜忌、宦官陷害,致使怒而反唐,最后为郭子仪所败,暴死于鸣沙城。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十九、王玄策

史上最负盛名的外交家之一,与西汉的陈汤、东汉的班超齐名。

王玄策曾三次出使印度,第二次出使时,遭遇中天竺的偷袭,除王玄策、蒋师仁外从骑皆遇难,王玄策逃脱后,北上尼泊尔,以大唐天子的名义向吐蕃借兵7000,又檄召各藩属国,得泥婆罗兵一千,随后率兵直扑中天竺。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在茶博和罗城外,王玄策“火牛阵”大败中天竺数万象军,随后又强攻和罗城月余,最终和罗城兵溃城破,王玄策又一路追击,斩杀天竺兵将三千,溺毙一万,俘一万一千,五百八十座城邑投降,最终生擒叛王阿罗那顺,献俘于长安。

王玄策凭一己之力攻灭中天竺,史称立下“世界史上空前绝后奇功”。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二十、高骈

渤海郡王高骈,被誉为“大唐最后的名将”,其最大的功绩是从南诏手中收复安南全境,修筑大罗城,奠定了现代越南首都河内的基础。

另外,高骈文武兼资,不仅“幼好为诗,雅有奇藻”,而且书法水平不俗。明人丁仪的《诗学渊源》称“(骈)诗情挺拔,善为壮语”,他也被认为是晚唐勋臣中最有文才者,有“落雕侍御”之誉。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然而高骈在历史上却毁誉参半,因为晚年玩宼崇妖,包藏祸心,致使上下离心,为部将毕师铎囚杀,从而入了《叛臣列传》,被世人唾骂。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二十一、杨思勖

大唐虢国公,宦官名将,唐朝个人武力最著的宦官。

杨思勖的成名之战是在景龙政变中单人独骑吓退敌军。当时他只是中宗身边的一名小宦官,他见叛军势大,皇宫内又没有将领敢挑大梁,于是主动请缨上阵。

在接下来的平叛中,杨思勖一马当先,直接将叛军先锋大将野乎利斩于马下,然后又砍瓜切菜一般连斩数人,叛军溃散奔逃,杨公公一战成名。随后被中宗连升五级,迁为左监门卫将军。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杨思勖真正的军事才华直到六十多岁时才得以展现。开元初年,他率军平定安南、五溪、邕州、泷州叛乱,维护了唐朝在岭南的统治。

杨思勖因军功最后官至骠骑大将军兼左骁卫大将军、上柱国,地位和宠信都超过了高力士。新旧唐书的宦官传,均把他放在第一位,杨思勖才是唐代正史中的第一宦官。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二十二、王孝杰

大唐耿国公,历史上因相貌免于一死的传奇人物。

大非川之战后,吐蕃屡次犯边,于是高宗令洮河道总管李敬玄率18万唐军,并刘审礼、王孝杰、黑齿常之等一干名将,出征高原,结果毫无作战经验的李敬玄在青海湖畔大败,李敬玄“狼狈却走”,前锋军主帅刘审礼、副将王孝杰被俘。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结果,刘审礼被摧残致死,王孝杰却因为貌类吐蕃赞普之父,被毫发无损的送回了大唐,“赞普见之,曰‘貌类吾父’,厚加敬礼,由是免死,寻得归。”

当然吐蕃很快就因此付出了代价,不久王孝杰就击败突厥吐蕃联军,收复了安西四镇,又征讨后突厥,逼使默啜可汗请降,成为武周朝当红炸子鸡。

不过,王孝杰的结局并不美妙。他后来在讨伐契丹可汗孙万荣时,孤军深入,寡不敌众,兵败坠谷而死。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二十三、黑齿常之

黑齿常之是百济西部人,骁勇多智略,高丽亡国,归顺唐廷。击吐蕃、破突厥,威震朔漠。为人敦信重义,有古名将之风。后为酷吏周兴构陷,坐罪下狱,自缢而亡,时年六十。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二十四、张仁愿

大唐韩国公,盛唐名将,武庙名将。

张仁愿文武全才,曾任殿中侍御史,检校幽州都督,屡次击退突厥的进犯,中宗继位后,迁为朔方军大总管,防御突厥。期间建立三受降城体系取漠南,极大的削弱了后突厥汗国的国力。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景龙二年,张仁愿拜相,任同中书门下三品、左卫大将军,加镇军大将军。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二十五、高仙芝

中唐五大神将之一,一生战功赫赫。击败吐蕃,智取小勃律;进攻石国,生俘其国王和部众;与大食的怛罗斯一战,以寡敌众,差一点反败为胜。

安史之乱时,与封常清稳守潼关,叛军不得寸进,后被宦官边令诚所谗,被李隆基赐死于两军阵前。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二十六、哥舒翰

西突厥十姓部落之一的突骑施族,大唐西平郡王,天宝名将,唐一代进攻吐蕃最辉煌者,被吐蕃和大食称赞为“山地之王”。

哥舒翰一生击吐蕃,屠石堡,无坚不摧,战功赫赫,可惜安史之乱时,替代高仙芝守潼关,被李隆基乱命“恸哭出关”,与叛军野战,结果在灵宝之战中兵败被俘,屈身贼庭,晚节不保,为贼所害。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二十七、程知节

演义中的混世魔王,活了一百多岁的第一福将,正史中的大唐宿国公,凌烟阁名将。

正史中的程咬金虽然没有“三板斧”,但也是一盖世猛将。史书说他,年青时就骁勇异常,善于马上击槊。

隋末天下大乱,盗贼蜂起,程咬金聚众数百,捍卫乡里。后来李密起兵,程咬金成为其麾下四骠骑之一,密公常对人言:“此八千人可当百万军。”邙山之战时,裴行俨被流矢所中,滚落马下,程咬金一骑先行,往救之,“杀数人,与行俨乘一骑,世充军披靡。”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归入李世民帐下后,程咬金又成为秦王府左三统军,玄甲铁骑四队长之一,每战冲锋在前,举旗先登。

与其他三位队长尉迟恭、秦琼、翟长孙一样,身为近卫将军,程咬金也少有单独统兵的机会,唯一一次,就是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讨伐西突厥,结果还被王文度所惑,逗留不进,屠城取财,被高宗连坐免官。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二十八、李嗣业

历史上著名的“陌刀将”,大唐武威郡王,壮勇绝伦,每战必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又被称为“神通大将”。安史之乱时,跟随广平王李豫收复长安,跟随郭子仪收复洛阳,与张镐等收复河南、河东两道,战功赫赫。后于围攻相州时,中箭重伤而死。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二十九、侯君集

玄武门之变的最主要幕后谋划者,师从李靖的大唐开国名将。曾参与灭东部突厥,破吐谷浑之役,率军灭高昌,封陈国公。

后因卷入太子谋反事件,坐罪处死。

侯君集人品堪忧,曾因李靖未倾囊相授就诬告其谋反,李世民问其故,李靖答曰:“君集意不在人,必将反矣。”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三十、浑瑊

大唐咸宁郡王,宋武庙名将。先后为李光弼、郭子仪、仆固怀恩的部将,大小数十战,军功最盛。史书说他精通骑射、武功过人,时人常将其与金日磾相提并论。

浑瑊的主要战绩有五:14岁时参与石堡城之战,收复龙驹岛,“勇冠诸军”;九门之战中,阵斩安史叛军骁将李立节,参与收复两京之战;仆固怀恩叛乱时,率精骑二百冲阵,大破吐蕃;转战西北,大破东部突厥叶护阿布思;泾原兵变时,血战奉天,收复咸阳。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唯一的遗憾是主持平凉会盟时,由于疏于防备,遭吐蕃伏击,匹马逃归。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三十一、张巡

大唐邓国公,史上有数的守城名将。

张巡领导的睢阳之战既是一场经典的守城之战,也是关乎大唐命运的关键之战。叛军若是攻克睢阳,往下就可一览平川,大唐东南半壁、主要的税赋来源,将尽落敌手,“睢阳在则江南在,江南在则大唐在。”

于是在睢阳城下,6800名唐军将士与18万安史叛军拉锯10个月,大小400战,斩将300,卒十余万。但终因城小粮少,最终城陷身俘,不屈遇害。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不过,张巡的坚守为唐军的反攻争取了时间,在睢阳陷落后仅10天唐军就收复了东京洛阳,叛军再也无力南下,张巡可谓是“守一城而捍天下”。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三十二、李愬

字元直,李晟第八子,大唐凉国公。

李愬一生仅有一战,但一战就奠定了他在军事史上的地位,因为“雪夜入蔡州”在史学界,尤其是军迷心中是教科书般奇袭战的巅峰存在。唐以后的将领但凡有了奇袭的念头,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借鉴雪夜袭蔡州的经验。如果成功了,朝野上下都会称赞有李元直的风采。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三十三、屈突通

大唐蒋国公,开国名将,凌烟功臣第12位。

屈突通原为隋将,降唐后屡次为李世民背锅,灭王世充被评为战功第一。

正史中唐朝34名将排名榜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三十四、李祎

大唐信安郡王,李世民曾孙,神武军的创建者,开元名将,曾指挥石堡城之战,大破吐蕃,后又在枹白山之战大破奚和契丹。

评价:功绩★★,能力★★,后世影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9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盘点十大中唐名将、四大中兴之君
...、藩镇割据导致权力平衡等客观条件,而是要归功于那些名将贤君。中唐十大名将第一、汾阳郡王郭子仪郭子仪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三大首功之将,中唐诸将皆受过郭子仪领导,他是名副其实的中唐名
2023-04-25 10:42:00
...利的战争机器。朝廷“赏赐珍宝,不可胜计”。苏定方在正史上一直都是一个正面人物,为大唐开疆扩土立下了赫赫战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流传下来的小说评书却与正史洽好相反。把苏家写成了
2024-05-30 06:14:00
大唐出自夷狄的四大名将
...顾望,用能功绩光明,为天子倚信。”而立功立事,无愧名将之称。一、智勇忠恕——契苾何力契苾何力复姓契苾名何力,甘肃武威人,铁勒族。本铁勒别部酋长,率部奉表内附,拜左领军将军。为
2022-12-31 23:14:00
中国古代哪个朝代名将最多?有哪些典故?
...,这两个朝代的文治武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名将自然也是最多的。秦末乱世,刘邦与项羽联手灭秦,开启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兵仙韩信则是刘邦手下的头号名将,他被萧何被称为国士无
2023-07-08 05:21:00
唐朝十大名将为何没有苏定方?十大名将都有谁?
唐朝十大名将,战功赫赫,前五人为大唐开疆拓土立不世之功,后五人为大唐稳定平定患难有守土之功。TOP、10凉国公李愬公元816年,任左散骑常侍、邓州刺史、御史大夫、随唐邓三州节度使
2023-07-02 11:12:00
盘点唐代10大有为之君
...其治下的大唐可是最为强盛的时期之一。内有贤臣,外有名将,将大唐国土区域推向了巅峰,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三十二年。即位之初,李治勤勉执政,
2024-05-08 19:58:00
...期,战争几乎贯穿了大唐289年的历史,因此涌现出无数的名将,如果只能遴选十个,争议一定会非常大。我挥动“砍刀”,保留如下十位,供大家探讨:李靖、李勣、苏定方、王忠嗣、哥舒翰、
2024-01-31 21:58:00
...吐蕃,吐蕃君臣大惧,想出一个鸿门宴的计策,“大唐的名将不过就是李晟、马燧和浑瑊三人,不除掉他们,终为吐蕃的心腹大患”。吐蕃尚结赞几次向大唐乞和,要求与大唐会盟。李晟劝说唐德宗
2023-10-07 21:15:00
大唐战将王忠嗣半生征战,却栽在了小人手里
...被贬后抑郁而终。宰相李林甫王忠嗣,又叫王训,是唐朝名将王海宾之子,忠嗣其实是唐玄宗所赐之名,希望他能够忠于大唐,像父亲一样骁勇善战,王忠嗣后来用一生证明了自己对唐朝的忠心。关
2023-07-05 05: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