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才者,德之资也 德者,才之帅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29 03: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出处】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一》

【原典】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释义】

春秋末年,晋国大夫智宣子荀申错误地选择了多才少德的智伯荀瑶为继承人,结果导致其家族遭到灭族之祸。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对此颇为感慨,在《资治通鉴》中评论道:“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他还提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才能是德行的凭借,德行是才能的统帅。

关于才与德,司马光定义为:“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他进一步提出,“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根据圣人、君子、愚人、小人不同的划定标准,司马光提出了发人深省的观点:“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司马光主张首选德才兼备者,有德无才者次之,无德无才者又次之,最不可用的就是有才无德的小人。司马光认为,“挟才以为恶者”,恶“无不至矣”。

【启悟】

德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品行之要,也是为官从政之本,更是社会和谐安定的关键。《尚书》中说,“敬天保民”“以德配天”。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坚持以德治国、治家、治身,都是历久弥新的传统。

“德”是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在素质。作为党员干部,应当不断加强修养,提升党员干部之德。要把慎独慎微作为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的守则,时刻牢记“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守纪律、讲规矩,将党纪国法铭刻在心,牢记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时刻约束自己、警醒自己。

“才”是一种能力,是干部立业之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种新知识、新情况、新事物层出不穷,党员干部的工作内容也日新月异,正因为如此,只有不断提升各方面的能力,才能胜任工作。这就需要党员干部不断提高学习意识,全面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也要不畏艰难、勇挑重担,在火热的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

干部的德与才,二者缺一不可。一名干部如果只有工作能力强但德行缺失,必然得不到群众的认可。而如果只有品德而能力不足,同样称不上合格的干部。党员干部唯有把干净和担当、勤奋和廉洁统一起来,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才能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袁宝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9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历史上君子之交的典范:王安石与司马光
...解尊重至上,以诚相待,和而不同。在历史上,王安石同司马光的关系,便是君子之交的典范,而他们之间的矛盾亦是君子之争。司马光与王安石都蒙受过欧阳修的教诲和举荐,又同与北宋大诗人梅
2024-05-21 09:48:00
司马光如何看待韩信之死
...也是有勇有谋之人,难道他就没提前想到自己的下场吗?司马光就曾评价韩信,认为他的失败还是因为没能看透刘邦的为人。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司马光究竟是如何看待此事的,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2023-05-19 16:36:00
王安石与司马光:北宋的两位贤相与他们的改革之争
...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涑水先生司马光。这两位在北宋时期分别担任丞相,成为神宗心中的贤臣,既是挚友又是政敌。王安石,公元1021年十一月十二日,江西临川出生
2023-12-16 01:32:00
范祖禹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了结交京师权贵,范祖禹在汴京象姑馆服侍达官贵人,得司马光、王安石赏识。司马光修撰《资治通鉴》,范祖禹负责唐代部分的撰写工作。在洛阳十五年,一心撰写《资治通鉴》,不事进取,赢得
2023-06-04 15:18:00
宋神宗熙宁年间变法争议:王安石与苏轼的政见之争
...生机,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当变法遭到司马光、苏轼等人的反对、两派彼此生隙之时,两方首要人物只限于政见争端,没有使用小人手段进行打压,如苏轼因“乌台诗案”下狱,王
2023-11-20 15:05:00
蔡京能受到王安石的青睐,也能讨司马光的欢心,确实不一般
...他一方面恢复了王安石变法的诸多内容,一方面加大了对司马光、苏轼等反对派的打击力度,“重得罪者千余人,或至三四谪徙,天下冤之”。这是王安石时代所不曾有过的。在神宗时期,王安石同
2023-01-07 17:14:00
战国一国君明察秋毫,被司马光吐槽“管得宽”,你觉得谁有道理?
导语:司马光批评了卫嗣君好察微隐,说白了就是管得太宽太细。作为一名管理者,而且还是高级管理者,要逐层管理还是事必躬亲?作为国君还要亲自过问县令以及关市,过于关注细节而忽视了全局,
2024-02-25 23:44:00
司马光的文学成就:不仅有《资治通鉴》还有奇书 《温公家范》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可谓是传承千年的经典,而司马光本人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除了幼年砸缸救人的故事千年不衰外,其著作《资治通鉴》更被后世标榜为“不可不看的千古奇书
2023-05-06 11:29:00
...不成方圆。”守规矩、明礼法历来是好家风的基本要求。司马光在《居家杂仪》中提出:“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郑氏规范》规定,出仕做官的子孙,一旦被发现有不遵法
2024-10-28 22: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