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清朝入关与剃发易服:统治汉人的文化策略
1664年,清军在吴三桂的带领下,攻入山海关,历史上也将这一年称作顺治元年,多尔衮为了巩固满清对汉人的统治,就在清军入关后,接连下达了三道命令,既剃发、易服、缠足,也就是说男人要把自己前面那块头发剃掉并将...……更多
...旗装没有什么两样了。清朝非旗人男子服饰而且在经历剃发易服之后,清朝男性汉人不仅仅易服,还要剃金钱鼠尾辫。服饰发型相辅相成,剃发易服后的男性旗人和男性民人的服饰发型已经区别不大了,所以形成不了所谓的清汉...……更多
清朝入关后要求百姓必须留辫子,秃头的人怎么办
剃发易服令是清初的暴政之一,清朝入关后,摄政王多尔衮以顺治皇帝的名义颁布剃发易服令,要求天下汉民必须剃发留满洲人的金钱鼠尾发型,穿满洲服饰,并且设定了严苛的律法来约束汉民执行剃发易服令,也就是“留发...……更多
清朝剃发易服政策下的五类特例
...统治,推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其中就包括强迫汉人剃发易服。这种政策的目的,就是要让汉人认同满族文化,从而巩固清朝的统治地位。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五类人却不受这个规定的限制,他们依然能够穿着汉族的服饰...……更多
比较明清服饰的审美演变
...对民众的控制程度和吸引程度,就如清军入关之际的“剃发易服”,尽管明朝遗老和汉人不愿意屈从于满清政府,所以不愿意剪掉受之父母的头发。然而,一段时间过后,在满清政府的压力下,大多数人还是剪掉了头发,这就表...……更多
剃发易服:满清统治下汉族人的文化抗争
...其他一些地方的南明小军阀,每占领一地,必推一个“剃发易服”的政策。所谓的剃发,就是让汉族人向满族人学习,把头发四周都剃掉,中间只留下很细的一绺小辫;易服就是把汉族人的传统服饰“上衣下裳”变成了“长袍马...……更多
满清剃发令:对汉人信仰与自信的打击
...会动荡,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清军入关之后多次颁布“剃发易服令”,造成严重的后果明朝是最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王朝,明朝最后一个君主朱由检去世之后,李自成攻破京城没过几天就被清朝军队打败,中国历史中最后一个王...……更多
清朝为什么会允许道士保留汉族衣冠发式
...人进行镇压,巩固清朝的阶级统治,满人开始强迫汉人剃发易服。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自古以来对于衣冠服饰身体发肤非常注重,剃发易服,无异于斩断文化之根,令每一个有血性的人分外不...……更多
清朝女性如何区分满汉?有个部位截然不同,看一眼就绝对不会认错
...自满清入关中原后为同化各地汉人,强行下令要求后者剃发易服。他们这样做的出发点虽是为了维护其统治,但随着时间推移,连着好几代汉人被强制剃发易服后,难道就不会带来满汉不分的问题吗?毕竟在统治者看来,“满汉...……更多
剃发易服令的幕后推手孙之獬的悲剧人生
...该都没人想到吧!一开始我也很惊讶,在清朝刚刚推行剃发易服的时候,有很多汉族人因此丧命,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背后,居然是一个汉族人做的,他踩着所有的汉族人的脊梁骨位极人臣。在满清入关中原后,多尔衮下...……更多
第一位进入大清后宫的汉人妃子,禁忌于她而言只是摆设
...振,不废而废,不多久便逝世了。由此可知,满清对“剪发易服”是十分重视的,可以视为国禁,然而,这一项禁忌,对于一个人却例外,她便是湘妹子今天要和各位讲的第一位进入大清后宫的汉人妃子石氏。石氏,从她的姓氏...……更多
清朝大兴“文字狱”对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加上江南学子众多,大多数人都心怀大明,对满清“剃发易服”的政策极其排斥。清朝为了镇压反清思想,巩固统治,便决定将矛头指向汉人的中坚力量——知识分子,而文字狱显然是对汉族知识分子进行打击和镇压的好办法...……更多
剃发易服的幕后功臣孙志燮,结局令人拍手称赞
孙志燮是明末清初我们中华民族的丑角。他是辅佐满清,开启我国民族200多年屈辱历史的重要角色。今天的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满族灭亡中国后,中华民族的男子不得不在脑后扎辫子一样的辫子,这种屈辱一直持续到满族灭...……更多
为什么有怎么多人要反清复明
...,主要是因为其统治方式的简单粗暴。在全国各地推行剃发易服,使得华夏衣冠绝于世间。行跪拜礼、八旗制度等又让汉人感觉到较之明朝,这是大大的退步。当时的汉人为抵制满清的这些举措,发动的反抗,又遭到了当局残酷...……更多
精准的历史预言背后到底隐藏了怎样的逻辑
...了李自成的桃子,最终初步取得了统治权,然后其奉行剃发易服的民族压迫政策,引发南方各地的强烈抵抗,清王朝凭借武力血腥屠杀才镇住局面。也就是说,清王朝的执政合法性天生有两个漏洞,第一是取天下太巧,第二则是...……更多
历史上真实的清朝人并非都是“阴阳头、牛尾辫”
...加真实一些。韩国影视剧中出现的“金钱鼠尾”发式“剃发易服”——清朝发式的政治化清朝入关之初,对于发式、服饰其实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清世祖顺治帝福临正式在紫禁城君临天下时,阙下站班的大臣中有穿旗装的、有穿...……更多
孙之獬与剃发令:历史的罪人与民族精神的背离
...偏偏只有满清时期例外,八旗入关后强迫各民族都要“剃发易服”,一切以“满人”装束为标准。正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一行为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史载因“剃发令”而惨死者何止千万?更让人接受不...……更多
匈奴对汉文化的敬仰与对待俘虏的策略
...因此,匈奴人对汉文化有着深深的敬意和羡慕。他们欣赏汉人的智慧、技术和先进的文明成果。这种对汉文化的敬仰和欣赏,使得他们在战争中对待汉将时,往往采取更加宽容和尊重的态度。其次,匈奴对待俘虏的策略也是他们...……更多
他们生活在深山三百余年,自称为最纯正的汉人
...统治彻底结束了。 清兵入关后,首先便要求所有汉人剃发易服,并将他们当作奴役使唤,稍有不从便会遭到屠戮,因此一些明朝百姓选择斗争到底,但是清朝成立已经成了无法改变的事实,因此这些明朝百姓选择进入深山之中...……更多
孙之獬:明朝末年第一大汉奸,剃发易服的倡导者
...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孙之獬上书》剃发易服 多尔衮孙之獬的上书戳中了当时清廷实权者多尔衮的软肋,他知道汉族的同化能力太强、女真的金朝就是典型的例子、有必要对汉人进行“精神阉割”,于是在孙之...……更多
明末清初的叛臣,一份奏折害死百万汉人
...期,满臣与汉臣上朝皆分列而站,汉臣里只有孙之獬是剃发易服的,当他想站在满臣的阵营里,满臣自恃高汉人一等,怎么可能让汉人与之同一阵列,孙之獬只好向汉臣的阵营里靠,但汉臣又觉得既然你那么会溜须拍马,都剃发...……更多
满清剃发令始于万历朝,因为一位汉臣最后酿成全国性惨案
...,八旗将士如果沙场裹尸,要将发辫带回故土厚葬。▲剃发易服1618年,努尔哈赤率军攻破辽阳城后,将全城百姓聚集,明令:自髡剃不杀。在强大的武力面前,当地百姓只得屈服。从此,这一招就成了投降满清(包括后金时期...……更多
...,而是充满对“现世”的关怀。—方面,在清廷严酷的剃发易服令下,有“看来不改是僧家”[20]的例外,遗民可藉以保节;另—方面,托于僧寺以待恢复之日。可见遗民之逃禅是决然有所寄寓的。游幕是一种介于仕隐间的选择...……更多
古人对头发有多重视?为了头发可以跟人“玩命”的地步
...所欲,对发型有着严格规定。最广为人知的是清朝的“剃发易服”,在此之前,还有个女真人建立的国家,曾强制要求汉民剃发易服,此国便是金国。金太宗完颜晟就曾严令:禁民汉服,削发不如式者,死。金国占了北宋大片国...……更多
太平军为什么叫“长毛”
...道多少人头滚滚而落。经过了近十年的高压政策,终于让汉人们习惯了这个发型,从此有了一个定时理发的“好”习惯。 可是当风云在次变幻的时候,太平天国的军民打破了满清的禁锢,重新留起了长发、穿起了汉唐古装,却...……更多
从金钱鼠尾到阴阳头,了解满清辫子的变化史
...治。于是乎多尔衮一声令下,满清开始实行大规模的“剃发易服”,限定汉人在10日之内剃发易服,否则“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我们可以想象的到听到诏令的汉人们是如何感觉不可置信,荒谬绝伦。满族人一方面对这种...……更多
朱元璋能成功,洪秀全为什么失败了
...生活都难以为继。并且元朝政府还划分人的等级高低,将汉人划分在最底层的位置,带有强烈的民族歧视性质,这两种情况使底层汉人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正所谓有压迫就有反抗,于是在元朝末年,许多没有活路的农民为...……更多
朱元璋对南北风俗的改革与影响
...式为基准,统一发型。这其实与明朝灭亡后,清朝强制剃发易服如出一辙。只不过,强制的内容不一样。在朱元璋的严令下,这项工作完成得颇为顺利,从此男人在头顶留发髻就变成了传统,甚至为了保卫这个传统,在清朝初年...……更多
客家人与普通的汉人有何不同
客家人是中原汉人南迁形成的族系,但南迁的汉人都是客家人吗?正在祭祀的客家人谈起客家人,人们通常联想到的是他们在商界的发展。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由于客家人里有很多人从事商业,行走天...……更多
...科普!主打的就是一个不吹不黑!满清入关时,实行了剃发易服政策,这个我们多少已经有所了解。但这其中有一个问题,关内人视剃发结辫为洪水猛兽,但是女真人自己为什么喜欢剃发留辫子呢?剃发易服而且不管是宋金时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建文四年,随着建文帝的不知所踪,标志着建文朝彻底统治结束。永乐第二年改年号为永乐元年,紧接着分封功臣。他没有把自个的妻子忘记到九霄云外
2024-06-29 20:04:00
1975年,考古专家在湖1北云梦睡虎地发现了一座秦朝古墓,墓主为秦代官吏“喜”。更大的惊喜是,在这一古墓之中,发现了1155枚秦代竹简
2024-06-29 20:01:00
洪武九年的时候,徐氏就被册封为燕王妃。一切都在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去世而得到改变,年轻的建文皇帝继位。此人虽然性格仁厚
2024-06-29 20:04:00
早就杀青的电视剧江山纪还没有播出,让许多人激动的心开始心潮澎湃。去年的时候改叫山河明月,主要讲述的就是明成祖朱棣波澜壮阔的一生
2024-06-29 20:03:00
种植了之后,秦朝官府还要负责管理,不能松懈,在《秦律十八种·田律》中也有记载:雨为〈澍〉,及诱(秀)粟,辄以书言〈澍〉稼
2024-06-29 20:03:00
种:稻、麻亩用二斗大半斗,禾、麦亩一斗,黍、荅亩大半斗,叔(菽)亩半斗。利田畴(土地肥沃),其有不尽(到)此数者,可?(也)
2024-06-29 20:02:00
历史上对于朱棣皇后徐氏的名字存在争议,有人叫徐妙云,后来直接干脆称明成祖仁孝皇后徐氏。她的身份可不一般,父亲是明朝初年赫赫有名的开国第一名将徐达
2024-06-29 20:03:00
明史记载徐皇后跟朱棣虽然是指腹为婚,却并不是先结婚后恩爱。正式结婚前,朱棣跟徐皇后早就结伴了三年。彼此都认识了对方,都为双方的才能所敬仰
2024-06-29 20:04:00
众所周知,战争打的是后勤,虽然有所特例,但往往后勤优者更容易获胜。根据史书记载,一个秦军每月口粮大约40斤,如果以王翦攻楚60万人为例
2024-06-29 20:01:00
永乐五年七月初四的那一天,徐皇后去世。明太宗实录记载:“徐皇后病危的时候,朱棣前去探视。徐皇后嘱咐朱棣:”现如今天下太平
2024-06-29 20:05:00
史料记载:“上之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他只想能有更多时间和武则天在一起,他当时并没有办法给武则天什么名分
2024-06-29 20:06:00
在这段时间,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与众不同,她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深通权谋,是个标准的政客,在孤立无援的皇宫大内
2024-06-29 20:08:00
武则天是开国元勋武士彟的次女,十四岁的时候,因为出落得亭亭玉立,被李世民相中,就这么样进入了后宫。起初,武则天也有满腔的抱负
2024-06-29 20:05:00
恰巧李治想要废立皇后,而在其中,李治发现了武则天的政治才能,搞政治是需要天赋的。在李治、武则天的共同策划下,他们招揽自己的亲信
2024-06-29 20:07:00
哪怕权力落到武则天手中,等到百年之后,武则天也会将权力移交给李家。于是乎,李治心安了,他不再犹豫,而是将军国大事的裁决权交给了武则天
2024-06-29 2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