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什么有怎么多人要反清复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30 16:1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清朝康熙帝统治时期的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几个疑神疑鬼,神色凝重的人在犄角旮旯相遇了,气氛顿时就紧张了起来,不自知彼此之间是敌是友。其中一人说到:“地镇高岗,一派溪山千古秀!”另外一人回道:“门朝大海,三河峡水万年流!”对完暗号,双方立马缓和起来,还有说有笑!“大家一起匡扶大明,今年中秋之夜,就潜入宫去,宰了鞑子的皇帝。”

为什么有怎么多人要反清复明

这一幕,大家想必耳熟能详了,很快就能联想到金庸先生的《鹿鼎记》,而其中的暗号正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天地会的“摩斯密码”,用来联络同志,分辨敌我的。

金庸先生的其他作品《书剑恩仇录》、《雪山飞狐》都有反清复明的情节。要说金庸有着鲜明的“华夷之辨”,却也是站不住脚的。《天龙八部》里面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乔峰是契丹人,而且《天龙八部》的背景是宋朝,汉人文明的巅峰,金庸并没有褒宋贬辽。在《倚天屠龙记》里,也没有特殊写汉人反元复宋。

这种现象,不能以狭隘的观点看待,需要从元、清两朝的制度以及背景入手。

反清复明如火如荼

1644年满清入关之后,南明小朝廷,原先的李自成、张献忠的余部,据守台湾坚持抗清的郑氏父子,再到“三藩之乱”的发起人吴三桂和“金粉”们耳熟能详的天地会,乃至于远在朝鲜半岛的李朝孝宗,都先后或明或暗地进行着抗清活动,而且——口号还全都是“反清复明”。

为什么有怎么多人要反清复明

甚至在清末,朝鲜民间文人的文学作品中,还出现过“崇祯二百六十五年”字样。

清朝激起这么大规模的反抗,主要是因为其统治方式的简单粗暴。

在全国各地推行剃发易服,使得华夏衣冠绝于世间。行跪拜礼、八旗制度等又让汉人感觉到较之明朝,这是大大的退步。

当时的汉人为抵制满清的这些举措,发动的反抗,又遭到了当局残酷镇,压。江南地区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都是血淋淋的事实。

反元复宋的昙花一现

满清与蒙元,都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且完成大一统的朝代。不同于反清复明的此起彼伏,反元复宋运动却寥寥无几。

印象深刻的应该是在元朝末年,开河变钞,民怨沸腾,引发了红巾军起义,红巾军领袖韩山童自称宋徽宗八世孙,起义军骨干刘福通自称南宋名将刘光世后人。起义军甚至打出了“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的旗号。

为什么有怎么多人要反清复明

但韩山童又自称明王,起义军的宗教色彩也很浓厚,起义发动后,就不再提“反元复宋”了,而是“以明斗暗”,很明显,红巾军高层认识到,利用宗教号召信徒,相比利用所谓的故国情怀,有更大的号召力和吸引力。

元清与宋明的迭代背景

按说,宋朝最为富庶,百姓生活最为安定,士大夫的地位也最高。宋朝的影响力不弱于明朝,为何很少见反元复宋的活动?

为什么有怎么多人要反清复明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既要从蒙元和满清比较,又要考虑到宋与明的不同。

首先,满清取代的明朝,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在整个中国都有影响力,蒙元取代的南宋,则是一个偏安于江南的政权,当时的北方是女真建立的金国,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明朝灭亡的时候,崇祯帝吊死煤山,死得很悲惨,宋朝的末代帝王和大臣陆秀夫一起投江,也足够壮烈。但不同的是,忽必烈礼遇在临安主动投降的宋恭帝,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拉拢汉人士大夫的一个很强烈的信号。明朝帝王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崇祯死后,南明的帝王下场一个比一个凄惨,朱三太子一直是困扰康熙皇帝的梦魇。

为什么有怎么多人要反清复明

与宋朝皇室赵孟頫(fǔ)在元朝初年出仕不同,满清则因为自己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因此对明朝宗室怕得要命,所以清初对明朝宗室实行血腥的屠杀政策,朱明皇室哪怕是出于自保,也得与满清对抗。

在古代,皇帝不仅仅是一个人,更是一个符号,这背后的号召力是很大的。朱明皇室成员就是“反清复明”的精神领袖,赵宋皇室则很早就被元朝统战,你即使喊“反元复宋”,人家也不会跟着你起哄。

满清与蒙元的统治方式

与满清几乎是将自己的影响力渗透入汉人社会的各个层面不同,蒙元并没有做太多的尝试。

虽然在近百年的元朝,传统汉族士子赖以晋升的科举只举行了十六次,而且录取的士子在官场上也得不到重用,但是蒙元时期,商业环境较好,广大汉族百姓依然可以保持旧有的风俗和生活习惯。

同时,虽然当时汉族社会地位低下,但是阶级差异依然还是最主要的——汉族地主的社会地位绝对远高于各族奴仆;此外,各个阶层的民族之间文化融合的程度不好,相比后世的清朝,文化冲突没有那么激烈。

为什么有怎么多人要反清复明

比如著名的元代杂剧家关汉卿在《窦娥冤》中,塑造了欺男霸女的流氓张驴儿形象。张驴儿这个名字,在元朝是典型的蒙古族或色目人的起名风格。

关汉卿敢于这么写,颇有种“我骂你你也听不懂”的意思;而这种事在清朝,似乎是不大可能的。

满清皇帝虽然汉文化水平很高,但这却成了他们揣测汉人士大夫心理活动,动辄以“文字狱”迫,害文人的手段。

即便进入上层建筑的汉人士大夫,地位一般也在满族官员之下,地方督抚一类的封疆大吏,清一色全是满族人,直到太平天国时期,胡林翼才成为了第一位汉人巡抚。

这种与汉人社会格格不入的统治方式,导致了“反清复明”运动的兴起。

满清还修改涂抹历代古书。凡是反对封建礼教、反抗满人统治,甚至不利于清朝形象的书籍都被彻底删改。

例如,在《四库全书》中,岳飞的《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就被改成了“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

为什么有怎么多人要反清复明

究其原因是因为岳飞跟满人的同族——女真建立的金是敌对关系,又在其诗词中明显表达出了蔑视的态度,不可以被清朝树立为正面形象。

与蒙元几乎撒手不管不同,满清的统治方式毫无疑问更容易引起汉人的反抗。

蒙元存在时间较短,拒绝汉化的同时,又懒得在全国施加自己的影响力,所以很痛快地就被明朝取代;满清在部分汉化的同时,延长了自己的统治时间,又由于汉化不彻底,所以激起了此起彼伏的反抗。

相比元朝的“呼喇喇似大厦倾”,清朝更像是得了慢性病一般,连拐带喘地拖了二百余年。

既然如此,反清组织不断在民间施加影响,也就不奇怪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30 19: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满人是如何令汉八旗为他们卖命打天下的?
...果不是这样,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也不会得到那么多人响应。四、晋升渠道向汉人敞开1629年(天聪三年)8月皇太极下令开科,凡“诸贝勒以下及满、汉、蒙古家都有生员,俱令考试”
2025-04-16 00:47:00
是什么让汉族儿女前仆后继的反清复明
...骨铮铮的大明朝就此结束了,而崇祯皇帝的死,也代表着汉人的最后一位皇帝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2023-05-17 14:33:00
清朝建立时为何得到汉族百姓支持?因为这两项措施收买人心
...王受马士英拥戴,入南京城建立南明政权,若能得到天下汉人的支持,大有与清廷分庭抗礼之势。归根结底,清朝统治者进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尽可能地争取民心,先站稳脚跟,宏图大业可留
2023-05-22 04:55:00
明末清初的叛臣,一份奏折害死百万汉人
...不可赦,此人虽然没有直接挥刀杀戮,但却因为他,无数汉人命丧黄泉,整个中华沦为地狱,此人便是孙之獬。孙之獬,山东省淄川县人士,明熹宗天启二年的进士。后来,崇祯皇帝继位,开始清算
2023-02-28 11:44:00
康熙帝一边哭着祭拜朱元璋,一边把朱家后人斩草除根
...会治理江山。即使清朝贵族歧视汉族,可是皇帝依旧需要汉人来带他。所以为了得到汉人的尊敬和忠心,有些面子工程还是要做给他们看的。”古时候,一个王朝的衰败会让整个皇室家族被外侵者屠
2024-10-17 13:06:00
清朝为什么一直有“反清复明”的人存在
...“反清复明”的组织代表,一点也不夸张。清朝的确有很多人对统治者不满!所谓的“反清复明”用今天的话来说,只是一些人为了满足自己需求的一种手段,而康熙就是受害者,事实也确实如此,
2023-05-13 14:56:00
他是汉人的荣耀,大明虽灭,可他仍在为国尽忠
...回天,在煤山自缢,至此,明朝灭亡。明朝灭亡的时候,汉人将领李定国依旧在战斗,可以说,他是汉人王朝最后的荣耀,可惜近年来因为一些无脑的电视剧他被严重抹黑。李定国出生于1621年
2023-01-17 21:48:00
摧毁明朝的不是李自成也不是清朝,而是这个不为人知的真相
...代,比元灭宋时还要多。自满清建国开始,始终都不断有汉人投靠满清,与民族为敌,沦为汉奸。比如在满清建国初期就投敌的范文程,这家伙18岁考了明朝的秀才后,可能是觉得明朝人才太多自
2022-12-23 20:02:00
满族统治的大清王朝,为何最后被汉文化同化了?
...有皇室的那一部分人们是满族人,而民间的大部分人则是汉人。初来乍到的满族统治者们刚开始还想的要用满族的管理方式来管理江山,但是奈何这片土地的人民打心底里无法接受,时间久了,慢慢
2023-01-14 10: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