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客家人与普通的汉人有何不同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2 11:0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客家人是中原汉人南迁形成的族系,但南迁的汉人都是客家人吗?

客家人与普通的汉人有何不同

正在祭祀的客家人

谈起客家人,人们通常联想到的是他们在商界的发展。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由于客家人里有很多人从事商业,行走天下,做出了不菲的成就,所以他们被誉为“东方犹太人”。但是很多人对客家人还是有很多困惑:“客家人到底是指哪些人?”“客家人与普通的汉人有何不同?”就让本文带大家走进客家人的世界吧!

一、客从中原来,但来者并非都是客

客家人自中原而来,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了,但这并不代表着所有从中原来的都是客家人。根据罗香林先生的考证,在历史上汉族经历了许多次大迁徙,但真正和客家先民有关的主要有五次大规模迁徙:

客家人与普通的汉人有何不同

客家围楼

第一次大迁徙是在晋代。“八王之乱”(公元299年-306年)导致西晋社会大动荡,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元气大伤。此时的西晋已处于强弩之末,南匈奴刘渊见此趁机割据了并州地区,并在304年建立汉赵。到了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刘聪(刘渊第四子)弑杀长兄刘和,称帝后不到半年,便亲率匈奴军队进攻西晋,攻陷西晋国都洛阳,俘掳晋怀帝及王公大臣,并大肆抢掠杀戮,史称“永嘉之乱”。连同此后的少数民族涌入中原“五胡乱华”,中原地区的汉人处境非常危险。由此中原地区的许多汉人纷纷渡黄河南下,涌入长江以南地区。为了和原住民有所区分,这批南迁的汉人便被称为“客家”人。这是“客家人”第一次出现在历史上。

客家人与普通的汉人有何不同

汉赵烈宗刘聪画像

第二次迁徙是在唐代。先是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灾难,迫使中原汉人南逃避乱。再是黄巢起义导致皇室宗亲人人自危,带头南逃。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率光、寿二州(今河南潢川县、安徽寿县等地)农民起义军南下江西等地。这些百姓、皇室宗亲以及起义军南下,主要辗转于赣东南、闽西南、粤东北多地,使赣闽粤一带客家人口激增。

第三次迁徙是因为北宋南渡以及后面的蒙古人南下。这段时间里,金人破汴梁,掳去徽、钦二帝,一众宋人追随宋高宗赵构南下建立了南宋。而后蒙古人南下进攻南宋,又有大量江浙等地的宋人南逃。这一次迁徙的终点较前两次更靠南,进入了粤东、粤北地区。

客家人与普通的汉人有何不同

宋高宗赵构

第四次迁徙是在明末清初。由于赣闽粤等华东、华南地区的人口繁衍过多,而这些地区又山多地少,生存资源不足以支撑如此多的人口,适逢四川、广西、湖南等地因为战乱、瘟疫以及自然灾害等导致人口骤减,在政府强制组织和民间自发组织下百姓向这些地界迁移,当时人称“西迁运动”,这一期间还出现了“湖广填四川”等谚语。

最后一次比较大规模的迁徙是在“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天国的战火烧遍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大部分太平军为客家人,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清政府对客家人进行压迫。为了躲避战乱带来的生活困难和压迫,大量客家人迁移到了海南甚至更远的南亚地区。

客家人与普通的汉人有何不同

以上是客家人的五次大迁徙,但会有人好奇:难道客家人就是南下的汉人吗?南下的人就一定被认作是客家人吗?

其实不然,客家人并不全是南迁的汉人,而是以“中原汉族中的南迁移民”为主体,“同化和融合了其迁移途中及其定居之所的有关土著居民而形成的一个民系共同体”(王东先生观点)。作为汉民族八大民系(分别是北方、吴、赣、湘、粤、闽北、闽南、客家)中重要的一支,客家人有他们独特的文化。

二、“在路上”的客家人——独特的客家文化

潘逸阳在为罗勇的《客家赣州》一书中作序道:“客家是个热爱历史、创造历史的族群,客家人是一群永远在赶路、永远不安于现状、永远不断进取的开拓者。”千百年来,客家人一直“在路上”,他们在迁徙、在抗争、在发展,从未停下脚步。

客家人与普通的汉人有何不同

客家酒娘

在迁徙的过程中,他们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传统,崇尚诗礼传家,将传统的习俗、语言、信仰和观念等代代传承,在他们之间至今还流传着“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祖训。另一方面,客家人又善于借鉴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优良部分。以建筑为例,客家人在建造土楼时,既没有忘记建造宗庙以祭祀祖先,又在满足防御的需求下创造出了围屋。

客家人与普通的汉人有何不同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的六炮楼围屋

在抗争的路程上,客家人时常遭到当地土著居民的排斥。在客家人刚刚迁移至赣闽粤时,土著居民常常袭扰客家人。但是客家人讲究一个“义”字,在多次被土著居民袭扰后,他们意识到要在一片新的客居地定居下来,就必须得团结互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天下客家是一家”的观念。

客家人抗争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武斗,如明末清初,珠江三角洲地区因为垦拓土地而引发了土客矛盾,到最后上升到了地方武装冲突。另一种是文斗,在明末清初以及更后,社会上有很多人对客家人产生了极大的误解和偏见,认为他们算不上汉人,又不是粤人,将他们称为“客贼”。这极大地刺激了客家人,他们开始从文化方面撰文著书来阐明客家文化,为的就是为客家人除去污名。值得注意的是,客家人在为自己正名的过程中,并没有采取“以牙还牙”的方法去污名化其他民系、民族,而是塑造客家人本身的正面形象。如此做法既为客家人洗清了污名,又没有节外生枝,这样明智的做法很值得推崇。

客家人与普通的汉人有何不同

今日祈福的客家人

在发展的过程里,客家人以自觉的意识来应对社会变迁。前面谈到的客家人崇尚诗礼传家就是一个方面,客家人一向是看重读书人的,从古至今,客家人往往会集中全宗族力量来培养子孙后代,让他们学习知识考取功名,以达到发展宗族的目的。据说客家人祠堂前面立着的石旗杆数量,就是这个客家宗族有多少人考取功名的标志。为了加强客家人的联谊,通过相互合作促进发展,如今的客家人还会定期举办全世界范围内的恳亲大会,借助每一个客家人的力量把客家文化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文化。

在南迁的路上,客家人经历了许多的磨难与挑战,面对历史的变迁,客家人坚持着传承与创新,这使得他们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客家文化。不论是以往还是现在,客家人一直“在路上”。他们崇文重教、脚踏实干、认祖归宗,无论客家人身在何方,祠堂永远是他们的根,这就是客家精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2 14: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胡人汉化的客家人他们是什么人后裔
作为客家人,我谈一谈对客家人的认识。我到过福建的龙岩地区,见过永定的围楼;我到过广东梅州和韶关地区;我到过江西的赣南。这几个地方相隔很远,有五百公里以上。我和每个地方的当地人都有
2023-02-03 11:05:00
客家话和河南话能不能互相通话
客家话确实是源自古代中原地区的一种方言。客家人先祖在离开中原之后,无论是客家话还是古代河南话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现在两者直接通话挺难的。不过准确点说,客家人应该能听得懂河南
2024-05-09 19:09:00
客从河洛来丨“粤”读家书 客家儿郎在洛邑打卡归家
...,通过联合世界上不同地区的关庙进行文化联谊与交流。客家人捐献的匾额、楹联。 “洛阳关林、湖北当阳关陵、山西运城关帝庙、周口关帝庙、福建东山关帝庙已经成为福建及台湾地区客家人
2024-10-24 20:35:00
食在三明 | 客家小吃:一饮一啄间的客家味道
...人民日报数字福建“客家在哪里?”每每听到这个问题,客家人无一不被问倒。凡有中国人之处必有客家人。魂牵天下的客家人,走到哪里,就扎根在哪里。客家人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迁徙的历史
2023-04-22 21:21:00
大余烫皮客家味
...皮也就随之被带到各地,很快名闻大江南北。大余烫皮是客家人创造性加工的大米制品,以优质大米、天然颜料、本地香料等为原料,经浸泡、磨浆、蒸熟、晒干、烹饪等工序制作而成,有色泽鲜亮
2023-08-28 04:39:00
非遗|赣州客家银饰:一刀一錾锻造“古老”之美
...与闽、粤、赣客家地区婚嫁习俗的“厚”之风密不可分。客家人一生的婚、丧、寿、诞、年、时、节、庆中,银器是必不可少的“点睛”之物。赣南地区,南迁的中原汉人,与当地土著百越漫长的互
2024-04-17 18:08:00
非遗|刘显章:赣南传统建筑的“点睛师”
...寄托深意,是中华文化园地中的一朵奇葩。而客家匾额是客家人表达喜好、义理、情感的文学形式,是中国古典文化一个灵动的缩影,是建筑物的灵魂和眼睛。匾额之美有关资料记载,客家木雕是一
2024-08-09 18:15:00
太平军为什么叫“长毛”
...中,没有向满人低头。而太平天国起义之初,这群苗族的客家人占了绝大部分,比如杨秀清、萧朝贵、石达开等人都是苗族的客家人,不过,他们有可能是熟苗。所以,在起义的时候,太平军中有很
2023-11-17 11:10:00
张颂文:广东人如何学好普通话?
...张颂文的家乡在广东省韶关市,这里,80%以上的人口都是客家人,客家方言是这里使用人口最多、分布地域最广的方言。除了客家话,这里的人还讲粤语、瑶话、土话,甚至有水上人家的疍家话
2023-02-02 13: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永远铭记!先烈的事迹依然振聋发聩、震撼人心
江南时报讯 清明节前夕,苏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和烈士寻亲志愿者及烈士亲属来到苏州市相城区烈士纪念馆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2025-04-03 14:10:00
书存金石气 艺游翰墨间——评高建书法篆刻艺术
鲁网4月3日讯在当代书坛,走流美一路的人不少,而走古朴浑重一路的,却不是很多,高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探索者。他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段玉鹏先生学习篆刻
2025-04-03 14:56:00
闪耀吧!中华宝藏丨二里头有位琢玉成礼的“少年”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我们不仅展示文物的物质之美
2025-04-03 15:30:00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