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县令也可以世袭吗?朝代更替县令却不变
我们在很多古装剧当中看到这样的一个官职,那就是县令。在历朝历代当中,县令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职位。因为正是他们的存在,才让高高在上的帝位可以免于一些烦心事,前提是一个好的县令。县令要对整个县的治安负责...……更多
古代这个家族连任了890年县令,改朝换代也不受影响
县令指的是一县之长,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在历史上有过不少有名的县令,比如说陶渊明、狄仁杰之类的。《职官典·郡县》有记载:县令者,政令之长也,正五品;这个官算是比较小的了,但县令这个位置还是比较重要的,...……更多
中国古代第一大家族,当了890年县令不受改朝换代影响
引言有关县令,有一句词是那么说的:破家县令。啥意思呢?就是,县令这一个官职尽管小,则是一方的父母官,假如他胡作非为的话,也足以使很多人身败名裂。因此历代王朝的皇上都很注重县令这一个岗位,因为这些人置...……更多
孔子后人:继承圣哲荣耀,世袭官职的特权人生
...的“特权官职”自宋朝开始,孔子故里曲阜这个小县城的县令一职,就由当代的“衍圣公”来担任。然而能登上“至圣”宗室的“衍圣公”,往往还身兼朝中的要职如翰林学士等,时常在中央任官不得归乡。为此,县令的实际工...……更多
唯一能跟孔家叫板的大家族,一直延续了2000年
...生奉为圣地,还被朝廷专门保护起来,并让孔子后代担任县令,另外,孔家人是不用向朝廷交任何赋税的。这种特权延续了千年,很难有一个世袭家族能像孔家一样在任何一个朝代长盛不衰,除了下面笔者要说到的这个家族。 ...……更多
中国历史上最牛家族,垄断县令600多年,皇帝也无可奈何
中国关于县令的选拔制度,随着朝代的更迭都会有所不同,比如秦朝时郡县制、汉代是察举制、隋朝是科举制,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有一个县的县令,不管朝代怎么变化,县令都是他们家的,而这家人究...……更多
这个家族历经2500余年不衰落,在每个朝代都高官厚禄
...文宣王、大成至圣文宣先师等。之后,孔子后裔就受封为世袭贵族,从封君到封侯,等级各异,名目繁多,实属罕见。自公元1055年,宋仁宗封孔府主人为世袭\"衍圣公\"之后的800多年间,孔氏家族一直享受着这种荣誉。威严、气...……更多
这个家族从汉朝到民国,不管朝代如何更迭都是高官厚禄
...年,汉高祖刘邦封孔子的第8世孙孔腾为奉祀君,享受“世袭爵位”,自此以后历朝历代皇帝都保持了这个传统,让孔子嫡系后代“封官封爵”,这么做其实也是有目的的,并不是单纯地尊敬孔子,而是想拉拢孔子后代,毕竟全...……更多
县令与宰相:权力较量,相互制衡
...宰相衣锦还乡,不再拥有至高权利,但其地位还是远远在县令之上。 县令是一县之长,虽然是七品芝麻官,可却有“县太爷”的称号,天高皇帝远,县令称第一,无疑是地头蛇般的存在,不过在唐中期之前,县令的出身通常比...……更多
刘秀家族是怎么从皇族成为平民的
...,担任了巨鹿都尉,刘回生了个儿子叫刘钦,担任了南顿县令,刘钦就是刘秀的父亲。所以,刘秀的世系是这样的:汉高帝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长沙定王刘发→舂陵节侯刘买→郁林太守刘外→巨鹿都尉刘回→南顿县...……更多
孔子到底信不信鬼神
...的是人山人海,每年都要花掉一大笔钱。有一次,吴县的县令(年代太久远已经忘记县令的姓名了)外出,正好碰上做神会。便命游行的队伍停下,询问究竟,人们告诉了他。县令又得知做神会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禁大怒...……更多
古代10个官员如何管理一个县的几十万百姓?
...一个县里有多少官员,管理多少人的问题了。以秦为例,县令(县人口大于1万户为县令,否则为县长)是一县的最高管理者,限制极少,郡守通过每年的考核及平时的检查,对县令(长)、的工作进行考察。一个县与中央政府...……更多
孔氏家族:中国历史上2500年不衰的传奇家族
...宣王、大成太圣文宣显士等等。此后,孔子的后裔被封为世袭贵族,级别不同,名号不同,从王到诸侯,实属罕见。自公元1055年,宋仁宗皇帝封孔氏世袭大师为“衍圣公”以来,孔氏家族一直享有这一殊荣已有800多年。孔府大...……更多
孔子后人衍圣公:何以历经多朝而不衰
1055年至1935年间,孔子后裔一直世袭圣公爵位。无论他们走到哪里,孔家的光环都会给他们带来各种优待。它历经多个朝代的坚持背后,不仅有孔子所倡导的为世人推崇的儒家思想,还有孔子后人的“悟性”。历代孔子子孙的秘...……更多
刘邦一首诗流行千年背后的故事
...泽乡起义之后全国各地纷纷掀起了起义的浪潮。恰好沛县县令也想从中分一杯羹,于是安排手下的萧何在四周招集人才,胸怀大志的刘邦自然也参与其中。本来已经一切准备就绪,然而这位县令却改变了想法,他认为起义太过危...……更多
子路提拔子羔引争议,孔子怒斥‘误人子弟’
...子路做了鲁国季氏宰,位高权重,想要提拔学弟子羔当费县令。孔子听后大骂道:“你个竖子,想误人子弟啊!”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个孔子不看好的学生,却成了当官最久、活得最长寿的好官。子路只比孔子小9岁,因勇猛过...……更多
宰相作为百官之首,退休到地方会接受县令的管理吗?
...握大权的最高官员如果到了年龄告老还乡了,当地的小官县令有权利对他们进行管理吗?“退休”的宰相和地方小县令之间,谁的权力更大呢?一、古代官员的“退休”制度古时候的朝堂官员“退休”称为“致仕”,也即俗称的...……更多
清朝最坑人的职位,头衔虽大权力竟不如县令
...坑人的职位,头衔听起来非常牛,真正的权力还不如一个县令!很多人觉得清朝的官服比较丑,是因为他的帽子比较丑,而且在帽子这么丑的情况下,又穿上那么丑的官服,所以看起来整体上都是比较丑的。可能也是由于清朝的...……更多
知县与县令:权力、职责及待遇的差异
...论是在电视剧还是在一些历史刊物上,我们能经常听见\"县令\",\"知县\"的称呼。这两种称谓有什么不同?大家可能认为并没有啥区别,我们也没有细细追寻其中的差别。其实在追溯到县这一区域划分的制度,我们在听到县这个...……更多
古代没银行又不能转账,地方县官工资是怎么发的?
...工资,一张银行卡解决,在古代并没有这么方便的条件。县令踏上漫漫寻薪路,要面对的是崎岖的地形,遥远的目的地,一路上舟车劳顿累到不行,说不定还会碰到几个不要命的山贼。到了目j的地还可能遇到发工资程序多、发...……更多
战国七雄的逐鹿之战:赵齐王巧施离间,桂陵之围
...们也不再听从。“周室已衰,天下归心不一!”邻近的荥阳县令李公看着天边乌云密布,心中默默感叹。他仰望着西周旧都方向,脑海里浮现出周武王伐纣的场景。当年周武王兴师东征,各方诸侯纷纷前来朝贺新王,盛世一时。谁能想到...……更多
古代外地官员都会告老还乡,朝中重臣回到老家后,如何与县令相处
...这样一个问题,朝中大臣致仕回到老家之后,他和当地的县令该如何相处呢?尤其是一些朝中的重臣。首先官员回到家之后,朝廷依旧会供养着他们,有的朝代皇帝还会派人定期去看望他们,他们和地方官相处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更多
丞相告老还乡之后,与地方县令谁的官职更大
...发生什么?他们回到地方的他们,与地方的行政长官——县令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秦汉时期的宰相制度宰相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管仲作为“春秋第一相”,是宰相这个职位的起源,这个时期的宰相一般都是士大夫一类的...……更多
孔子家族危机:差点绝后,政府派军队保护产房
...人身上首先开始。所谓“衍圣公”,是指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位居公爵爵位。其实孔德成是在孔令贻去世后才出生的(孔德成1920年出生)。当孔令贻的侧室产下孔德成时,为了防止有人偷换婴儿或者出现意外,当时的北...……更多
吕公慧眼识人,拒绝县令求亲主动把女儿许配给刘邦
...儿吕雉嫁给刘邦。这让在场的众人都感到惊讶。因为沛县县令曾经向吕公求过亲,想要娶吕雉为妻。县令可比亭长高得多了。但吕公拒绝了他。而现在,他却主动把女儿许配给了一个一无所有的刘邦。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吕公...……更多
板桥古镇古建亮化工程丨一枝一叶总关情,一丝一缕摄人心
...。一窗斜阳下,一杯香茗前,带着一份闲心,细品着范县县令郑板桥的“诗书画”三绝。河南范县,近临梁山、东望孔儒,文化底蕴深厚,是“糊涂”县令郑板桥为官五年的地方,他的诗、书、画享誉中外。范县板桥古镇就是要...……更多
刘邦为什么会被吕公赏识
...把自己的女儿吕雉许给了40多岁还要打光棍的刘邦,沛县县令曾向吕公的女儿提亲,县令比亭子要大得多,但吕公不同意,偏偏把女儿嫁给了一无所有的刘邦,这是为什么?1、刘邦的相貌《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更多
唐朝初年的闹剧:高昙晟杀县令立尼姑为皇后
...戎县的一个僧人,唐朝武德元年,即公元618年。怀戎县的县令举行祭祀活动。当时县令请的是僧人高昙晟以及五十名和尚。就在法事进行到一半的时候,高昙晟跳出来直接将县令杀了。县令杀了以后,县衙里面的士兵都不敢动。...……更多
宰相和县令,到底谁的权力更大呢
...政治舞台上威风八面的重臣。而与他相对的是当地的一位县令,刚刚上任不久,正面临着新的责任和挑战。那么,在权力的对比中,宰相和县令,到底谁的权力更大呢?赵博告别了京城的繁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觉得在宦海...……更多
知县、县令分别是什么职位呢?这两个官职又是谁大谁小呢
...较低的官职却很少有人关注。作为地方官的代表,知县和县令经常有人搞不懂,甚至经常有人会将二者混为一谈。但其实这两个官职,别看只有一个字不同,他们的来源、发展、代表的意思却不太相同。那么到底知县、县令分别...……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端午假期成都兴起文博热:聆听古今中外历史回声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成都6月11日电 题:端午假期成都兴起文博热:聆听古今中外历史回声作者 单鹏今年端午假期与“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不期而遇
2024-06-11 10:40:00
清香扑鼻的香水、精致好闻的香薰构成了现代人对于“香”的记忆与认知。然而,这一缕缕袅袅的香烟,已经穿过了千年历程,从悠悠远古而来
2024-06-11 08:08:00
盘一盘扬州古代『高考』那些事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清代扬州出了361名进士,状元巷探花巷今犹在盘一盘扬州古代『高考』那些事状元巷。孔生 摄扬州书院博物馆
2024-06-11 08:09:00
端午节期间,各大超市、商场,各种蔬果
本文转自:皖西日报端午节期间,各大超市、商场,各种蔬果肉食等货物供应充足、新鲜、齐全,满足市民不同的需求,尤其是本地水果大量上市
2024-06-11 08:14:00
国际档案日宣传氛围浓
本文转自:菏泽日报6月7日,市档案局、市档案馆以“筑梦现代化·奋斗兰台人”为主题,在牡丹广场组织开展“6·9”国际档案日集中宣传活动
2024-06-11 09:05:00
突发讣告,西泠印社名誉社长去世!
大皖新闻讯 6月10日,中国美术学院官微发布消息,著名书法篆刻艺术家、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名誉社长刘江先生
2024-06-11 09:12:00
用照片“讲述”柳州的故事
本文转自:柳州日报“2023档案在记录”新闻图片 与档案文献展开展用照片“讲述”柳州的故事日报消息 (全媒体记者周仟仟报道摄影)6月9日是第17个国际档案日
2024-06-11 09:38:00
关中哪四塞战事多
关中,西起宝鸡,东至三门峡,南接秦岭,北临黄土高原,东西长达三百千米。关中腹地为渭河、泾河、北洛河三河形成的冲积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
2024-06-11 09:50:00
永安寺起义前后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贾晓明《&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6月11日 &nbsp第&
2024-06-11 01:37:00
硝烟中诞生的上党银号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屈欣《&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6月11日 &nbsp第&
2024-06-11 01:37:00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新华社记者 李思远 冯源 喻珮《工人日报》(2024年06月11日 01版)“时维五月兮,节届端阳……竞渡龙舟兮
2024-06-11 02:00:00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深挖历史经典产业文化内涵浙东运河首开黄酒旅游航线记者 金燕翔 共享联盟·绍兴 谢顺杰本报柯桥6月10日电 (记者 金燕翔 共享联盟·绍兴 谢顺杰) 6月10日下午
2024-06-11 05:41:00
央媒看太原6月6日,《光明日报》以《屏风画中见精美壁上笔墨展生活太原公布一唐代“树下人物图”壁画墓考古信息》为题,报道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公布的太原乱石滩唐代壁画墓的考古发掘资料
2024-06-11 06:50:00
缙云丨刘运勇:遥远的宁厂盐镇
遥远的宁厂盐镇文/刘运勇巫溪县宁厂镇产盐,据县志记载,先秦有袁氏逐鹿,至县北宝源山麓,鹿隐而显出一洞。追逐者掬水解渴,水味咸重如卤
2024-06-11 07:02:00
倾听时光留下的声音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倾听时光留下的声音——贺州西约街历史文化街区走笔本报记者 夏晓云 通讯员 谭小荣扫码看贺州西约街俯瞰西约街历史文化街区
2024-06-11 07: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