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10个官员如何管理一个县的几十万百姓?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22 05:35:00 来源:戏说三国

导语:古代的县和我们如今的一个县是不同的,如今我们每个县有庞大的人口与复杂且完整的行政系统,而古代并没有如今这发达的行政系统与信息传递。那么古代的县是什么样的?

古代10个官员如何管理一个县的几十万百姓?

公元前221年,始皇帝一统六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国家,废分封,立郡县。从此,县正式进入了我国的行政系统,那么一个县有多少官员,多少人口?首先,要回答这个问题,要划清时间,在秦以前,郡县制出现之前,是不存在县的,自然也就不存在一个县里有多少官员,管理多少人的问题了。

以秦为例,县令(县人口大于1万户为县令,否则为县长)是一县的最高管理者,限制极少,郡守通过每年的考核及平时的检查,对县令(长)、的工作进行考察。

古代10个官员如何管理一个县的几十万百姓?

一个县与中央政府的联系全靠县令(长)。所有寒门弟子科举后的考核方法一般都是发配作县令。通过政绩进行考核,处理好与当地人民的关系就显得极其重要。在朝代繁荣时期,官场普遍比朝代末期清廉,所以每个朝代繁华时期人民的生活也会比较好,反之,到了末期也会比较腐败,人民生活也会比较难受。

古代10个官员如何管理一个县的几十万百姓?

古代一个县所管理的人口数量,以秦朝为例,秦初全国将近2000万人口,36郡,之后秦约41郡,2500万人口,1100县左右,平均一个县,2.3万人,当然也有人口稠密的中原一带,也有人口稀少的百越,长城一带,分布并不均匀。

古代10个官员如何管理一个县的几十万百姓?

明朝万历年间全国有2亿多人,有1427个县,平均下来就是一个县18万左右,同样在人口稠密的河南,南北直隶等省,一个县不止20万,如果在人口稀疏的西南,西北,东北一带,一个县的人口可能会少于10万。

不同县的等级也不一样,朱元璋时期的每年缴纳粮食10万石以上为上县,县令6品,6万石以下为中县,3万石以下为下县,为7品。

在农业社会中,稳定的农业生产成为影响朝代繁荣的重要因素在战争年代及朝代初期人口会比较少,经过战争的洗礼,人口会自然变少,等到稳定朝代的中期,人口会自然变多。以西汉为例,由于长期战乱人口锐减,西汉建立时人口仅剩1300万,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至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全国人口约有3600万。

古代10个官员如何管理一个县的几十万百姓?

古代一个县的官员数量是不一样的。同样以秦和明为例,县按大小设令或长,县令(长)主持一县的行政,下设丞、尉二职。丞是县令(长)的佐助官。尉掌一县之甲兵,负责治安。这是秦时的行政系统,简简单单。到了明之后还需要邮差大使一人,副使一人,税课司大使一人,巡检司大使一人。明朝的行政机构明显更复杂。

古代10个官员如何管理一个县的几十万百姓?

县以下设置乡、里和亭。乡可以理解为现在的乡镇一级行政组织,主要为县令做四件事:一是征兵,二是收税,三是狱讼,四是看守粮食。乡的管理者主要有三老(主要负责教育),有秩(主要负责祭祀)、啬夫(主要负责狱讼)和游徼(主要负责收税)。里类似于现在的村,是乡的下一级机构。

里的长官是里典,副长官为田典,一个负责组织农业生产,一个负责农业规划。亭主要管理军务,和乡平级,隶属于县尉管辖。亭的长官叫亭长,专门负责地方治安管理,同时兼职政府特派使者的临时保镖。两亭相距大约10里。当时秦末有个著名的亭长,他的名字叫刘邦。

古代10个官员如何管理一个县的几十万百姓?

县里所有事都由县令主持,然后分发下去,由县丞发给底下的人进行处理,比如收税,由县丞联系乡的游徼,由游徼收上来,然后县丞核对数量,确认正确,然后由县令安排县内的小吏运至中央。

我国古代的农业社会收税由粮食代替,且不只有赋税,还有徭役,要去国家工作,比如清末重要的徭役,大部分人都被拉去修长城和阿房宫。

古代10个官员如何管理一个县的几十万百姓?

之后就是要处理狱讼案件了,有的朝代根据律法,有的朝代根据人情世故,古代有部分不完善的律法,譬如《大明律》。这时就是县政府一些打下手的小吏出手的时候了,比如捕头,捕快,衙役之类,一般人数不会太多。

古代10个官员如何管理一个县的几十万百姓?

然后就是教育了,每年都会进行县试,选出优秀的童生,进行后面的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每个县都会出现各种一些问题,总有一些人交不起税,遇到游徼处理不了的事就需要县令去解决了,如果遇到一些特别的县令与特别的案件,可能县令会用自己的俸禄去帮忙交税。这样的县令也会被称为当地的父母官。

总结下来,一个县的管理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不同的县人口不同,有多有少。一个县至少需要一名县丞,县尉,到了后续朝代,可能会需要捕头、捕快等。不会多于10个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2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知县与县令:权力、职责及待遇的差异
...是在古代,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这一生能遇见的官员都是微乎其微,更别说是什么高官达人。在现如今,最低一级国家行政机关便是乡政府镇政府。而在中国古代,最低的国家行政机关便是
2023-09-05 21:43:00
县令也可以世袭吗?朝代更替县令却不变
...社会持续了几千年。按道理讲,每个朝代更换之后,那么官员肯定都会发生变动。但是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个家族,他们作为一个县的县令,而且是“世袭”的。各个朝代的帝王也不敢对这个职位有撤
2024-04-24 09:57:00
唐朝县令都有哪些职责呢
...易等方面,须以全县富裕、安稳为己任,与上下级的政府官员一起齐心协力、合作共进,不负县百姓的期望,完成带领县区百姓脱贫脱困、发家致富的任务。此外,身为一方父母官,县令的重要职责
2022-12-30 11:20:00
宰相作为百官之首,退休到地方会接受县令的管理吗?
...除了皇帝之外最高地位的存在。那么这种掌握大权的最高官员如果到了年龄告老还乡了,当地的小官县令有权利对他们进行管理吗?“退休”的宰相和地方小县令之间,谁的权力更大呢?一、古代官
2023-02-21 21:14:00
知县、县令分别是什么职位呢?这两个官职又是谁大谁小呢
...在收集到了足够的情报后,郑板桥开始整顿官场,杜绝了官员们行贿,将之前的行贿的官员拿下,在他的大刀阔斧下,范县官场终于被肃清,积压的陈年冤案也被一一审理。郑板桥影视剧中形象
2024-04-13 20:31:00
古代县令和知县相比 哪一个官职更大呢
...都有记载。到了唐朝,偶尔会出现县令空置,由县里其他官员临时代理县令的情况,这时,这个官员就被称为“知县事”,这也是“知县”一词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总的来说,从秦汉到隋唐,一县
2022-12-30 14:55:00
明清时期的官吏与基层管理:保甲制度的实施
...乡镇、县、市、省等多个层级组成,不同的层级有不同的官员负责管理,这才能使我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保持安定有序。但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可没有如此详细的地域划分,往往是很少的官吏
2023-11-15 15:18:00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都重视反腐,来聊聊古代皇帝们的反腐奇招
...大特例,堪称古代反腐的“非常”之举。在这些常规选拔官员制度之外,不少朝代还结合朝情,推出一些“本朝特色”官员选拔手段。南汉皇帝选官“阉然后用”在公元10世纪的五代十国时期,曾
2023-07-05 12:34:00
包拯年薪百万?宋朝高薪养廉,士大夫的高工资让人眼馋
...还要啥自行车?一、包拯的收入也算是顶尖水平了,普通官员日子还是很苦的。由此可见,包拯这样的大清官,真实收入高到吓人。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包拯的身份,人家是开封府尹、龙图阁学士,正
2023-04-18 10: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