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关中,西起宝鸡,东至三门峡,南接秦岭,北临黄土高原,东西长达三百千米。关中腹地为渭河、泾河、北洛河三河形成的冲积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三河及其支流纵横分布,土地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
图-关中四塞(函谷关与潼关为不同时期的四塞之一)
周公旦对关中的评价是:“被[pī]山带河,沃野千里,天下形胜,莫过于此。”
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对秦惠文王评价关中:“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
关中四面有山河为之险阻,几处重要的交通孔道,又立关以守之。苏秦说的关中四塞,是秦国东部的函谷关、东南的武关、西南的大散关、西北的萧关。
图-秦国的关中四塞
函谷关扼崤函之险,控制关中与中原的往来通道;武关控秦岭东段之险,扼守着关中东南方向的进入通道;大散关扼秦岭西端之险,控制着关中与汉中、巴蜀之间的交通咽喉;萧关扼陇山之险,守备着关中西北通道。四塞险固,闭关可以自守,出关可以进取。形势有利,就出关进取;形势不利,则闭关自守。
【函谷关】
四关之中,尤以函谷关名气最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句话最初是指关中平原的东大门函谷关,形容地势极其险要,易守难攻。
历史上的函谷关一共有三座,分别是:秦函谷关、汉函谷关、三国曹魏函谷关,本文将主要讲秦函谷关。
从纵向的格局来看,函谷关附近从北到南有太行山脉的支脉中条山、黄河、秦岭的支脉崤山,整体上拱卫关中。
而横向沟通长安和洛阳的古道,东起崤山,西至华山,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称为崤函古道。崤函古道东段,即函谷道,在稠桑原上。
函谷关城位于函谷东边的入口处,号称“丸泥可塞”,足见其险要。函谷关口东边还有弘农河(弘农涧、涧河)向北流入黄河,要过函谷关,得先过弘农河。这样的形胜之地,确实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战国秦孝公时,秦国从魏国夺取黄河南岸,秦人重修函谷关。东方的军队要进入关中,就要先渡过弘农涧,攻击函谷关,所谓叩关而攻秦。
秦国依仗函谷关,退可保八百里秦川不失,进可以出兵伊洛,争雄天下。正是有了函谷关这样的险关,秦才能在关东六国的联合攻击下立于不败之地,并在时机成熟时东出而横扫天下。
一关在手,可挡十万雄兵,这么狭窄的空间里,再多的兵都难以展开。西汉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于是六国之士,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公元前317年,魏、赵、韩、齐、楚五国合纵攻秦,楚、齐退出后,魏、赵、韩二十余万大军,兵临函谷关。修鱼之战,三晋从函谷关败退,一路被秦军斩首八万。
公元前298年至公元前296年,齐、韩、魏三国连横攻秦,齐国名将匡章,魏国名将公孙喜,韩国名将暴鸢,在关外苦战三年,攻破函谷关。
函谷关虽险,毕竟只是一座关城,并非不可破。吴起曾说过“在德不在险”,在一个王朝衰落时,再险固的关塞也不管用。秦末刘邦自知函谷关难攻,避而南走武关,入关中灭秦。
【武关】
武关位于今陕西商洛丹凤县,汉水支流丹江自西北向东南穿越秦岭东段山地,切穿一条狭长的低谷地带,成为秦岭东段南北往来的一条通道,武关在丹江的支流武关河上。丹江通道向西北上行,越秦岭分水岭后,可至陕西蓝田,兵临长安;向东南下行,即至南阳盆地。武关则在通道东南出口依险而立,扼守为关中东南门户。
战国时武关以东是楚国,以西是秦国,武关扼秦楚之交,据山川之险,是“秦楚咽喉”、“关中锁钥”。武关山水环绕,险阻天成。关城北倚少习岩崖,南临武关河绝涧,关城向南突出,东、西、南三面环河。
武关河发源于秦岭的支脉蟒岭,从北往南注入丹江,长约116.7千米。
公元前312年,蓝田之战,楚国令尹昭滑统领五十万楚军从武关方向出征关中。上柱国景翠统领十万先锋军,短短几天之内,连克武关和商於之地,到达关中南部的蓝田城外。随着秦军大将樗里疾和楚军令尹昭滑的主力抵达,三十万秦军和五十万楚军对峙蓝田。
图-蓝田之战
当战争进入白热化时,韩国名将暴鸢[yuān]统领十二万人马,攻战楚国南阳宛城,并挥师南下,有沿着汉水去取楚国郢都的势头。魏军名将公孙喜统领十余万大军,从大梁出发,攻入楚国北境,攻克楚国北部重镇召陵。韩魏在背后狠狠捅了两刀,楚国不得已全面撤军,蓝田之战功败垂成。
公元前207年,刘邦军团六万九千大军开动,兵分三路。第一路,刘邦亲率己军一万九千,再加友军四万五千,西进武关,目标是入关中灭秦。第二路,郦商率本部四千余人,兵发郧关,目标是占领汉中郡。第三路,张平率一千人马留守胡阳,目标是伺机发展,牵制南阳太守吕齮和王陵。
刘邦破武关,入峣关,登上城头,在太阳的余晖下,可见关中被[pī]山带河,金城汤池,内心慷慨激昂。
刘邦军团至咸阳东侧的灞上,秦王子婴乘坐白马素车,穿宽大白色缟衣,将白色纽带系在颈上,奉着传国玉玺和氏璧,在轵道之旁投降。
【大散关】
关中与汉中之间,有四条道,从东往西依次是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故道。大散关位于今陕西宝鸡,在故道的北端当道依险而立。
大散关是关中与汉中、巴蜀之间的咽喉,为南北必争之地。北方不得散关,无以图汉中、巴蜀;南方不得大散关,则无以图关中。
大散关的关口海拔约1200多米,两侧有崖壁对峙,诸峰峥嵘,南北深谷陡峭,号称“一线天”。楼船夜雪瓜洲度,铁马秋风大散关。
公元前206年,关中南郑城外,大将军韩信高坐马背上,一身盔甲策马前行,外披泥黄披风,迎风拂扬,好一股睥睨天下的雄姿,风采如天将降临。
韩信领灌婴率军民开山凿石,插木搭桥,抢修子午道的栈道。其中傥骆道和褒斜道年久失修,子午道烧掉了部分栈道,故道是比较理想的北上路线,这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
韩信令将军曹参作为先锋,踏上故道,攻占陇西郡的下辨。樊哙率一军沿祁山道,佯装攻击上邽。将军郦商便率军北上,沿故道而上,攻破大散关,北上攻击陈仓。陈仓是秦国的雍都,章邯雍王的名称就来源于此,是秦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都城,这里有秦国宗庙,附近埋着十几位秦国国君。
韩信自汉中拜大将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灭三秦;瓦罂[yīng]渡黄河灭西魏、代国;越太行山灭赵国;隔空迫降燕国;过济水灭齐国;垓下之战十面埋伏破项羽,无敌于秦末汉初。
【萧关】
萧关,又称陇山关,地处黄河支流清水河上游,位于今宁夏固原南部。陇山山脉横亘于黄土高原上,两侧分为陇西高原和陇东高原,为关中西北之屏障。
自陇山以西、以北进入关中的通道,主要是渭河、泾河等河流切穿的河谷低地。渭河方向山势较险峻,泾河方向相对较平。萧关即在陇山山口依险而立,扼守自泾河进入关中的通道。
战国末秦国为抵御匈奴,依险而立修筑萧关,进可沿清水河北上进入黄河干流,攻击匈奴控制的宁夏平原(西套平原),退可扼守进入关中的通道。匈奴如果突破萧关,可以向东攻破朝那,进入泾河流域,直插关中腹地;也可以沿陇山北部六盘山与崆峒山之间的孔道南下,进入渭水的支流千河,南趋关中西部。
萧关是防御西北游牧民族进犯的前哨,在秦汉时期主要防匈奴,隋唐时期主要防突厥、吐蕃,北宋时主要防西夏。
公元前166年冬,匈奴老上单于听信中行说之言,亲率骑兵十四万,从河套地区攻入北地郡。匈奴大军连破萧关、朝那城,杀北地都尉(军职四品)孙卬,掳掠人口、牛羊骏马甚多。
随后匈奴兵分两路,一路沿巍峨的六盘山、陇山南下,攻克回中宫,放火烧毁。第二路在泾河上游掳掠,骑哨抵达甘泉宫附近。一时烽烟四起,汉朝骑哨往来告急,警报一日数十次。
回中宫是秦国的一座宫城,历任秦王避暑地之一,城池面积约0.3平方千米。甘泉宫也是秦国修建的,秦始皇曾扩建此宫,因距离咸阳近,规模庞大,面积约6平方千米。甘泉宫匈奴人是很难打下来的,但此处出现匈奴骑哨,关中震动。
汉文帝登坛拜将,一口气拜了八位将军,领兵北击匈奴。
老上单于的大军盘踞北地郡已有月余,闻汉兵到来,便徐徐退出萧关塞外。匈奴掳掠人畜财物,满载而去。
此战秦国名将李信的后代李广和堂弟李蔡初次上阵,两人便展出生平本领,箭无虚发,杀敌甚多。汉文帝召李广李蔡同入宫为羽林郎,赐李广彤弓一把,彤矢一百。
图-潼关取代函谷关后的关中四塞
关中山河四塞,南有秦岭横亘,西有陇山延绵,北有黄土高原,东有华山、淆山及晋西南山地,更兼有黄河环绕,可谓山川环抱,气势团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1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