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这个家族从汉朝到民国,不管朝代如何更迭都是高官厚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7 19:43:00 来源:戏说三国

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里写过这样一句话:“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意思说贾宝玉家用白玉砌成厅堂,用黄金做马,形容其家族十分富有,白玉和黄金哪里都是。然而俗语“富不过三代”大家都听过,贾府最后也走向衰落。

这个家族从汉朝到民国,不管朝代如何更迭都是高官厚禄

不过在中国历史上,不管朝代如何更替,他们家族都是高官俸禄、名门望族,究竟是谁呢?——孔子家族。

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学说是我们全中国学生从小学起的,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都是出自于他,人们称他为“孔圣人”。

这个家族从汉朝到民国,不管朝代如何更迭都是高官厚禄

当年,汉高祖刘邦封孔子的第8世孙孔腾为奉祀君,享受“世袭爵位”,自此以后历朝历代皇帝都保持了这个传统,让孔子嫡系后代“封官封爵”,这么做其实也是有目的的,并不是单纯地尊敬孔子,而是想拉拢孔子后代,毕竟全天下读书人都很尊重孔子,有利于维护统治者的形象。

到了公元1055年,宋仁宗更甚,封孔子的后代为“衍圣公”,定位世袭“公爵”,按照“公侯伯子男”的排位顺序,公爵是最高级别的爵位,普通人想都不敢想,这一流传,就是800多年。

这个家族从汉朝到民国,不管朝代如何更迭都是高官厚禄

而且皇帝们对孔子家族的奖赏远远不止于此,到明朝后期,4品“衍圣公”升级到1品,位列文官之首,并且孔子家族后人享受“免赋税、免徭役”特权,而且还不断扩大孔府的规模,经过历朝历代的修建,孔府成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豪华的府邸。

当年清朝被推翻,“大总统”袁世凯还宣布保持“衍圣公”的称号,并且孔子家族后裔所有待遇照旧。直到1935年,民国才取消了这些规定,只承认孔子在中国的地位,却没有实际的“福利”。

这个家族从汉朝到民国,不管朝代如何更迭都是高官厚禄

虽然孔子这个人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但他的思想是无处不在的。比如我们今天还在说的“小康”社会,其实就来自于他,讲究“天下为家”,所有人相亲相爱、如同兄弟,还要讲究“礼、仁、信、义”,几千年前的古人有如此思想境界,真是让人佩服!

这个家族从汉朝到民国,不管朝代如何更迭都是高官厚禄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并不是所有孔家后人都像孔子那样有作为,但他们却几千年来享受如此高级别的待遇,这也是为人所诟病的事情,你们怎么看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7 21: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这个家族历经2500余年不衰落,在每个朝代都高官厚禄
中国历史悠久,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兴盛大族,他们往往历经数个朝代而不衰,诸如晋朝的谢、王大家族,唐宋时期的李、赵家族,明清时期的朱、爱新觉罗家族,和两千年的历史比起来,这些显赫家族的
2023-05-19 10:25:00
宋朝的优待政策:高官厚禄与文人吸引力
提起宋朝,我们第一感觉就是宋朝非常的弱,还有一个感觉就是非常的有钱。据说最高峰的时候GDP达到占比世界70%以上。那么而且百姓生活非常富足,一日三餐就是从宋朝开始的。据说在东京汴
2023-10-23 15:00:00
中国古代第一大家族,当了890年县令不受改朝换代影响
...。中国最牛的县令家族,一家人当了890年县令,完全不受朝代影响。古时候的朝野不比现如今的政界要轻松多少,可以得到一个好的官职,对古时候的文人墨客而言是堪比登天,这些人在那时候
2024-05-09 19:49:00
为什么晋朝皇帝要收藏王莽头颅呢?它究竟有何特别之处
...色的演技,一路升职,逐渐成为皇帝身边的人。如此高官厚禄,也不能让王莽满足,他甚至开始觊觎皇帝的龙椅。“胸中有惊雷而面如平湖”,就是王莽真实的写照,即使对现状再不满足,他也会装
2023-03-12 21:22:00
手下贪生怕死,刘备为何给他高官厚禄
三分天下诸葛亮,刘备在刚刚起兵之时并没有什么本事,除了他手下的武将是当时豪杰之外,谋臣则很一般。起初刘备根本没有战略,他只是亦步亦趋地生存着,刚开始投靠了18路诸侯,之后投靠陶谦
2024-06-09 10:42:00
县令也可以世袭吗?朝代更替县令却不变
...代结束,我国的封建社会持续了几千年。按道理讲,每个朝代更换之后,那么官员肯定都会发生变动。但是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个家族,他们作为一个县的县令,而且是“世袭”的。各个朝代的帝王也
2024-04-24 09:57:00
孔子单独会见南子,引起弟子不满,孔子为何指天发誓
...子谢过卫灵公后,就离开了王宫。虽然听起来依然是高官厚禄,但是孔子的脸上却看不到一丝笑容。弟子不解,问道:“老师,卫灵公不是已经答应许您和鲁国一样的俸禄了,为什么你还不开心呢?
2024-06-11 10:59:00
朱元璋承认蒙元为正统,对后世造成了什么影响
...来说,不论那个种族的到来,他们不照样磕头作揖,高官厚禄吗?如今56个民族是一家,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喜欢谈正统、谈大汉主义、对朱元璋承认蒙元的正统地位发出那么强烈的谴责和疑问呢?
2022-12-24 10:59:00
...实际上,孔子和孟子的伟大从来不是因为他们放弃了高官厚禄,而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观念在当时的时代非常先进,其中一些观念至今仍有指导意义。问题在于,孔子和孟子也有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他
2025-02-27 08: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