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国古代第一大家族,当了890年县令不受改朝换代影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9 19:49:00 来源:戏说三国

引言

有关县令,有一句词是那么说的:破家县令。啥意思呢?就是,县令这一个官职尽管小,则是一方的父母官,假如他胡作非为的话,也足以使很多人身败名裂。因此历代王朝的皇上都很注重县令这一个岗位,因为这些人置身农村基层,最贴近老百姓,代表了皇室的个人形象,选人不得粗心大意。中国最牛的县令家族,一家人当了890年县令,完全不受朝代影响。

中国古代第一大家族,当了890年县令不受改朝换代影响

古时候的朝野不比现如今的政界要轻松多少,可以得到一个好的官职,对古时候的文人墨客而言是堪比登天,这些人在那时候根据科举制得到官职之后,尽管在政界上的起始点不低,可是在那时候能变成一名科举制度的状元,得到的仅仅一个六品的官职,次之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也只是得到了正七品的官职。

很多人对此印象不太好,但是七品官职早就可以改为县令了,虽然这个官职被很多人称为“芝麻官”,但也是掌管一方水土的高官,换句话说,如果想在古代改为县令,至少必须在科举制中名列前三。

时局的变化并不是每一位高官都能长久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但在中国历史上却有一个最强大的县令家族,他们一家人在县令这一位子上呆了整整890年,完全不受朝代更替和战争的影响,比中国历史上所有朝代都要悠久得多。

中国古代第一大家族,当了890年县令不受改朝换代影响

孔子和孔家

大家都了解,古时候的封建社会历史时间难以超出300年,汉代分为了东汉西汉,唐代仅有289年,哪一个大家族比得上皇室还强大呢?

当然例如,孔家和孔子是对中国中华传统文化危害最长远的圣人,尽管他健在时儒学并不会受到诸侯国们钟爱,但大一统的皇朝创建起来后,儒学却开拓创新,紧跟了时代潮流,变成了皇上们非常喜欢的官方理论。相比之下,秦代受法律学影响更多一点,汉代就彻底是被儒学侵润的皇朝了。

一代名儒董仲舒将儒家思想发扬后,孔氏家族的影响力也就持续提高。孔子作为祖先,被历史皇帝追封、崇敬,在汉代孔子是“成宣尼公”、在唐代孔子是“先圣”,在宋代孔子是“至圣文宣王”、清朝孔子是“大德至圣文宣先师”。不难看出,皇上十分注重孔子的文化艺术影响。

中国古代第一大家族,当了890年县令不受改朝换代影响

古时候的宗族文化很牢固,一个大家族一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般的大家族即使做官作宰、钟鸣鼎食,过去了几十年、几百年仍然会没落,基本上没有例外。

唯一的例外是孔家,由于孔子和儒学的影响力高,孔子的后人也被各代执政者格外照顾,这些人世世代代住在曲阜,承传儒学。

曲阜是鲁国的国都,也是孔子的家乡。曲阜有孔庙、孔府、孔林、孔子家祠,每一个都代表了孔子、儒学的影响力。

因而,曲阜的县令选任毫无疑问不可以随便,因为汉朝时孔子就变成了我国的公神,孔门儒士也拥有一种相近宗教信仰特性的真实身份:神的后人。

中国古代第一大家族,当了890年县令不受改朝换代影响

县令大家族孔子家族

为了表明对孔子的重视,曲阜尽管仅仅一个县,却历年来被奉为“东方圣城”。汉代立下了一条铁律,官职不得承袭,后人沿用。

最初,也没有人想过要让孔子子孙后代出任县令那些的,直至唐代这类状况发生了转变。唐懿宗当政时,充分考虑孔子后代的真实身份,认为“孔子后人不适合使别人统摄”。

但是孔氏家族的嫡子孙比较忙,要承担许许多多的祭拜、大家族和对外开放琐碎,哪能抽开身还当县令呢?

中国古代第一大家族,当了890年县令不受改朝换代影响

唐懿宗咸道七年(866年),朝中降旨封孔子的第40代孙孔续做曲阜的县令,还特殊规定此后曲阜县令都让孔家人出任,世袭罔替。这样一来,孔门既掌文化艺术,也掌社会治安。

那样就不会有孔门和地方矛盾的难题了。而孔门很注重自身的真实身份,一定也不会在地区上胡作非为,损害祖上个人形象。

这类状况一直持续到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才宣布完毕,即便中间由于战争的原因暂时中断,也迅速恢复正常。孔家变成中国最强的“县令大家族”,垄断性曲阜地区,彻底不会受到时代影响。

中国古代第一大家族,当了890年县令不受改朝换代影响

孔家人的特权

此外,孔家人到清朝时还具有一种权力,那便是曲阜的县令由衍圣公担任,而且承袭。到明代时,由于衍圣公太忙了,终日忙着祭拜、传扬儒家文化等公共行政,压根没时间顾及衙门里的事儿,就举荐族人出任曲阜县令。以后一直到清代,曲阜县令一直全是孔家人。

从清朝至清代的600年里,曲阜县令一直在孔家人手上,期间也是有一段主题曲。

曲阜世以孔氏裔孙为令。世庙时,有不胜任者,议改流官。诸重臣谓先前代小故事,即不职,当择智者以易,何至一人废几百年星光盛典,遂复世职如故,惟令抚按考选,曲阜令故不上计。

中国古代第一大家族,当了890年县令不受改朝换代影响

明朝嘉靖年,有一个曲阜县令,他是个非常懒散的人,引起了朝中许多重臣的不满,有人提出意见,不让孔家继承曲阜县令,也就是全国其他地区的人,按下派,选贤良。

此语嘉靖年间马上招来了众多的抵制,大部分重臣觉得它是破坏规矩,十分欠妥,这一个县令不达标,还可以在孔氏家族另择贤良者嘛。

最后嘉靖皇帝认为为了一个小县令犯不着冒天下之大不韪,因此下旨曲阜县令或是让孔家人当,但以后要考评功绩,以催促孔家人不能无所作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00: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这个家族连任了890年县令,改朝换代也不受影响
县令指的是一县之长,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在历史上有过不少有名的县令,比如说陶渊明、狄仁杰之类的。《职官典·郡县》有记载:县令者,政令之长也,正五品;这个官算是比较小的了,但县令这
2023-01-20 16:12:00
县令也可以世袭吗?朝代更替县令却不变
我们在很多古装剧当中看到这样的一个官职,那就是县令。在历朝历代当中,县令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职位。因为正是他们的存在,才让高高在上的帝位可以免于一些烦心事,前提是一个好的县令。县令
2024-04-24 09:57:00
孔子后人:继承圣哲荣耀,世袭官职的特权人生
...的“特权官职”自宋朝开始,孔子故里曲阜这个小县城的县令一职,就由当代的“衍圣公”来担任。然而能登上“至圣”宗室的“衍圣公”,往往还身兼朝中的要职如翰林学士等,时常在中央任官不
2023-12-08 14:42:00
中国历史上最牛家族,垄断县令600多年,皇帝也无可奈何
中国关于县令的选拔制度,随着朝代的更迭都会有所不同,比如秦朝时郡县制、汉代是察举制、隋朝是科举制,然而凡事都有例外,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有一个县的县令,不管朝代怎么变化,县令都是
2023-01-08 12:35:00
宰相和县令,到底谁的权力更大呢
...政治舞台上威风八面的重臣。而与他相对的是当地的一位县令,刚刚上任不久,正面临着新的责任和挑战。那么,在权力的对比中,宰相和县令,到底谁的权力更大呢?赵博告别了京城的繁华,回到
2024-01-14 21:06:00
古代中国县令与知县职责、权力和地位的对比
在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官员的称谓多种多样,其中县令和知县是两个较为常见的职位。虽然这两个职位在名称上略有相似,但在职责、权力、地位等方面是否存在区别呢?一、背景介绍在古代中国,地方
2023-11-01 07:48:00
县令与宰相:权力较量,相互制衡
...宰相衣锦还乡,不再拥有至高权利,但其地位还是远远在县令之上。 县令是一县之长,虽然是七品芝麻官,可却有“县太爷”的称号,天高皇帝远,县令称第一,无疑是地头蛇般的存在,不过在
2023-09-23 13:05:00
唯一能跟孔家叫板的大家族,一直延续了2000年
...生奉为圣地,还被朝廷专门保护起来,并让孔子后代担任县令,另外,孔家人是不用向朝廷交任何赋税的。这种特权延续了千年,很难有一个世袭家族能像孔家一样在任何一个朝代长盛不衰,除了下
2023-02-18 18:57:00
知县、县令分别是什么职位呢?这两个官职又是谁大谁小呢
...较低的官职却很少有人关注。作为地方官的代表,知县和县令经常有人搞不懂,甚至经常有人会将二者混为一谈。但其实这两个官职,别看只有一个字不同,他们的来源、发展、代表的意思却不太相
2024-04-13 20: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