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外地官员都会告老还乡,朝中重臣回到老家后,如何与县令相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4 23:42:00 来源:精彩生活

古人讲究一个衣锦还乡,从字面意思便很好理解,富贵以后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古时候朝中的大臣们到了退休的年纪,基本也都会选择回到老家。

很多人可能以为在京城里做官的人,他们便会举家搬迁,从此世世代代留在了那里,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只要不是本身就是京城之人,其余人全都会回老家。

官位做的越大越是如此,尤其是朝廷重臣,基本都会远离朝廷,回到老家养老,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可不是为了衣锦还乡。

回家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宗族意识之类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明哲保身,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在位的时候都要小心皇帝,更何况退休了呢?

古代外地官员都会告老还乡,朝中重臣回到老家后,如何与县令相处

皇帝的心思一般人可是猜不透的,可能上一秒还很正常,下一秒便是满门抄斩,大臣还担任官职的时候,自然是会得罪不少人。

当他退下的时候便要小心伺机报复,小人一个谗言便被杀了头很正常,所以他们会尽可能的远离朝廷,尤其是一些重臣。

这些人在退下之后,绝对是不敢在外人面前谈国事的,而且也不会和朝中之人私下来往,皇帝都会派人盯着,如果真的干了这些事,皇帝也会想一想这人是什么意思。

可是这些事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远离是最好的办法,值得一提是如果是一些重要的大臣辞职回乡了,皇帝依旧会派人盯着,有些人皇帝还不让他离开。

古代外地官员都会告老还乡,朝中重臣回到老家后,如何与县令相处

古时候管这个叫致仕,致仕有着严格的要求,年龄和身体状况是重要的标准,同时根据级别和品阶的不同也有不一样的规定。

那么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问题,朝中大臣致仕回到老家之后,他和当地的县令该如何相处呢?尤其是一些朝中的重臣。

首先官员回到家之后,朝廷依旧会供养着他们,有的朝代皇帝还会派人定期去看望他们,他们和地方官相处有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井水不犯河水。

互相谁也不去干扰谁,致仕的大臣情商都很高,尤其是那些官位很高的大臣都很聪明,他们知道自己即使远离皇帝,一个不小心依旧会丢了脑袋,所以他们绝对不会生出事端。

古代外地官员都会告老还乡,朝中重臣回到老家后,如何与县令相处

地方的县令最多是去拜访一下,有些人还会闭门谢客,就是免得引人多想,即使两人来往,也都是私底下的,不会让其他人知道。

那些致仕的大臣也不会拿着自己曾经的身份来压着县令,有趣的是,历史上也有不少双方起了冲突的例子,一般发生这样的事,皇帝是两个人都处理。

告老还乡的大臣,聪明的都会约束家人的行为,否则其家人仗着有他,可能会做一些出格的事,传到皇帝耳朵里那可不是小事。

如果说大臣在老家犯了法,也是要严肃处理的,只不过本地县令没有资格处理,他只需要上报,有朝廷出面处理即可。退休的官员对于县令来说是一个香饽饽,不说别的仅人脉就足够吸引人了。总而言之,退休的官员想要好好生存也是一门学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5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田文镜是康熙和雍正时期的大臣,后期尤其受雍正宠待。田文镜在康熙死时,他的官职只是县令。到了雍正时才平步青云,成了雍正的心腹之臣。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他本来是
2023-03-14 20:56:00
在古代,退休的宰相与地方县令谁的权力大?
...人共同完成。宰相的权力削弱后,当宰相退休回家时,与县令相比,谁更胜一筹呢?王安石一步一步成为宰相王安石从小就十分喜爱读书,在其他的孩童都在嬉戏玩耍的时候,王安石就已经抱着《诗
2023-09-11 22:38:00
清朝官员如果不想干了,能不能随便向皇帝提交辞呈
...上提交辞呈,皇帝也要权衡再三才会决定。毕竟一个朝廷重臣在其岗位上工作多年,能力和经验都是十分突出的,若是随意再安排一个人顶替不一定还能做得这么好。 所以说,清朝时期的皇帝们
2024-04-26 20:52:00
聊聊东晋时期重臣、名士——诸葛恢
诸葛恢(284年—345年),字道明,琅琊阳都人。东晋时期重臣、名士,曹魏司空诸葛诞之孙,东吴右将军诸葛靓之子。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诸
2023-06-15 16:25:00
古代宰相将军隐退还乡,在家乡的地位如何,和县令谁更大?
...之塔?在告老还乡后又如何面对身边的落差?将军宰相等重臣隐退后,其地位与地方的县令比又如何呢?仔细了解之后,结论可能大出你所料。致仕制度的起源与发展致仕制度发源于商周,并在汉代
2024-02-23 22:03:00
明朝是反腐最严重的朝代,为什么明朝还是贪腐不断
...鸾大臣最开始进入内阁工作时,他有修洁的名声。他身为重臣时,巡察边境,可以对边疆地区文官武将有生杀大权。此时翟鸾巡察时,官员们都“橐键郊迎”,“馈遗不赀”,他巡察结束时,是什么
2023-05-20 11:31:00
古代的宰相将军隐退还乡后怎么生活
...的权力也全部上交了,但只要跟他关系好的人依然是朝廷重臣,有权有势,这些卸职的宰相将军也可间接享受到这种权力。告老还乡前努力铺路下面,再讲一下这些老臣是如何为自己铺路的。其实,
2023-09-16 19:47:00
三国“最悲剧”的托孤重臣,最终把吴国推向灭亡
后孙权时代二十八年间吴国动乱迭起、政局动荡,孙休在执政后似有推出方案、重振国势的志向,但受其个人格局的限制,没有有效的治国措施,而他所重用的濮阳兴、张布等人也实在缺乏应有的政治素
2023-02-27 21:01:00
三朝重臣张廷玉,晚年为何生活坎坷
在封建王朝中,官员们十分讲究资历,一个官员在如果做官时间很长,即使官职不高,也会受到尊重。而如果一个官员经历过好几个皇帝,又任重要的职位,那么这个官员的地位就连皇上都要尊重。在清
2023-01-11 15: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