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包拯是如何一路升官直至三思死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
...推荐和提拔,不过,包拯官运不错,一路生官直至三思死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一、历史选择了包拯作为清官代言人包拯生于宋真宗时期,长于宋仁宗时期,这两位皇帝都不是气吞山河的政治强人,他们...……更多
孝子、谏官与清官:包拯的道德形象与历史地位
...短短几年,包拯就从一个小小的知县跃升到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宋朝以“孝”治天下,这也成为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包拯正好符合这个重要条件,所以才能获得火速提拔。而且包拯为人刚直清廉,非常适合在御史台...……更多
包拯:坐镇开封的公正使者,不畏权贵、清正廉明的典范
...走一方砚台。1043年,包拯来到开封,担任殿中丞,并在御史中丞王拱辰举荐下,担任监察御史里行。二、直言敢谏不久,包拯正式被任命为监察御史,成为一名谏官。包拯向朝廷提出不少建议,比如请求朝廷重视门下封驳的制...……更多
‘唾面自干’的皇帝:宋仁宗的仁政与包容
...,直唾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汝岂不知包拯是御史中丞乎?”最终这件事就这么结束了,包拯也没有受到责难。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一直表现的都很“怂”。比如说一次科举考试,一位考生居然在试卷的策论中痛斥...……更多
...一位清官的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历久弥新——他就是包拯。人们常以“包青天”称呼他,赞其公正无私,铁面无私。公元1062年,这位传奇的清官病逝,留给世人无尽的传说。包拯一生,身处乱世,却能清正廉洁,令人敬仰...……更多
包拯:北宋时期的名臣与清廉为官的典范
...正职。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升谏议大夫(从四品)、权任御史中丞(正四品)。嘉祐六年(1061年),任给事中,三司使,皆为四品官,四日后,升任枢密副使,官秩正二品,这是包拯为官几十年来当过的最大的官。枢密院,为北宋管...……更多
包拯为何要将自己最得力的帮手公孙策斩首?
...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更多
2022-12-15 17:22包拯,公孙,得力,帮手
包拯斩过最大的官是什么官
...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更多
卖房引发的北宋官场地震,两个宰相级高官被撤职
...为啥?包大人出手了,哪个包大人?包青天包拯! 作为御史中丞的包拯果断上疏弹劾张方平:追刘保衡债的主要就是你张方平,贱买人家房子的也是你张方平,焉知在这过程中你张方平没有仗势欺人,有没有不正当的交易关系...……更多
历史上他比包拯更厉害,也是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包拯是北宋仁宗时期的名臣,为官期间历任端州知府、殿中丞、监察御史、三司户部判官、京东转运使、工部员外郎等职,最高至龙图阁直学士,所以民间一直尊称为“包龙图”。包拯...……更多
宋朝成也台谏,败也台谏,为何宋朝的台谏制度“变了味”?
...青天”之誉的名臣包拯,据《宋史·包拯传》记载:“权御史中丞……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之”。再以宋仁宗明道年间的废后事件为例,宰相吕夷简因私怨支持皇帝废郭后,孔道辅与范仲淹率领台谏官员极力反...……更多
包拯:铁面无私的清官形象与遗嘱之谜
...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包拯自年少时就逐渐声名鹊起。二十八岁那年,包拯考中进士,但他并没有立即入朝为官,大展宏图,而是百善孝为先,本着“父母在,不远游”...……更多
揭秘历史上包拯的最后结局
...和愤怒的是,包拯上奏让宋仁宗早立太子。包拯晚年还是御史中丞的时候,面圣奏事,问仁宗:皇太子的位空那么久了,天下人都很担心,皇上为什么一直不立太子啊?仁宗很生气,什么天下人担心,是你担心的吧。你担心什么...……更多
包拯的儿子5岁封官8岁晋级,用一生造福百姓
...而且他本人又廉洁勤政。于是先后担任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的位置,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年),包綖调任潭州通判,前途无限。可才47岁的他却在路上病逝,只到黄州附近。有人打开他的包袱却惊讶了,他的包袱...……更多
宋朝武将有多惨?武将狄青与包拯齐名,有武曲星之美誉却无人知晓
...,早在狄青任枢密副使时文官对他的猜忌就已经产生了,御史中丞王举正就认为狄青出身行伍而位至执政,本朝所无恐四方轻朝廷这样的担忧层出不穷,右司谏贾黯上书皇帝论奏狄青升官有四不可,御史韩贽等人亦皆附和以至于...……更多
同起于金榜,究竟有一种怎样的魔力
...臣,却稳居朝堂。他出仕26年,历任开封知府、三司使、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位,平均一年升官一次。要知道,宋代官员通常是三年一任,而包拯一路高歌猛进,这种升官的轨迹,不像是一个经常得罪人的谏官,倒像是一个...……更多
唐宋明清四位神探,只有三位名副其实
...在明朝时期,刘伯温与狄仁杰的职位相差不大。刘伯温是御史中丞。管着司法审判的,因此说刘伯温是神探,估计也没有多少人会有异议。那么最后一位就有很大的争议了,估计很多人不认同此人的神探之名。最后一位就是宰相...……更多
如果包拯重回开封府
...年后,也就是公元1058年6月,包拯升为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正是这一年多的时间,包拯不畏权贵、整顿吏风,改革诉讼制度,为冤屈者大开方便之门。“开封有个包青天”!从此,包拯清正廉明、铁面无私的“青天”形...……更多
聊聊被大臣逼着过继的悲催皇帝宋仁宗
...范镇开了头,大臣们前仆后继都纷纷上书请求皇帝立嗣,御史中丞張昪、殿中侍御史赵抃、殿中丞、集賢校理、通判并州司馬光、知制誥吴奎、殿中侍御史呂景初、翰林學士歐陽修、宰相文彥博、富弼等等。 其中張昪、趙抃、...……更多
这几个历史冷知识非常有意思,你知道的不超过三个
...。虽然包拯没有担任过正一品的高官,但他的开封府尹、御史中丞职位也不低,都是正二品的品级。据记载,包拯任开封府尹的时候,年薪共21878贯,按照现在的购买力换算,年薪超过一千万。可以想见包拯的身家之厚。要不古...……更多
简介北宋时期官员宋祁
...周武王所封的宋国君主微子,到了晚唐唐昭宗之时,时任御史中丞的高祖宋绅,因其言语不当而获罪,被罢免其官,遂举家迁于雍丘县双塔乡(今河南商丘民权县)。北宋天圣二年(1024年),宋祁与其兄宋庠同举进士,礼部本拟定宋...……更多
海瑞与包拯:古代清官的不同境遇
包拯和海瑞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清官,为官一生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但是二人的官场履历却差别甚大,包拯有宋仁宗这样的明君在,得以人尽其才,晚年做到了枢密副使这样的正二品高官。而海瑞,先是冒死上《治安疏》言...……更多
“一国两府”竟是汉武帝提出来的
...的副手。御史大夫的副手有两个,一个叫御史丞,一个叫御史中丞。虽不过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汉制,官衔前面有“中”字的,都在皇宫里办公,御史中丞也一样。 实际上,御史中丞就是御史府驻宫办事处主任。这样的...……更多
唐介为何会被人称为真御史
...”这些建议,“帝悉开纳之。”宋英宗即位,升任唐介为御史中丞。他特意召见唐介道:“您在先朝有正直声望,所以朕才重用您!”唐介谦逊回答:“陛下过奖!自古寻求天下大治的明君,并非要找到惊世骇俗的治国之术,最重...……更多
了解一下历经三朝的老臣富弼的一生
...王佐之才,宰相之器”,甚至还把富弼的文章推荐给时任御史中丞的晏殊。而御史中丞晏殊读到富弼的文章,大喜过望,击节赞叹,问范仲淹:“这位洛阳才子可曾婚配?”范仲淹回答:“尚未婚配。”晏殊连连颔首微笑。后来...……更多
秦桧的亲信何铸,冒死为岳飞申冤,让历史记住了他
...很多年,政声不俗,敢说敢言,后入京任秘书郎。当时的御史中丞廖刚对何铸刮目相看,认为他是品行高尚、为人正直、勇于言事的好官,适合做拾遗补缺之官,向皇帝推荐他任御史。宋徽宗因此任他为监察御史,不久改任殿中...……更多
严延年最后的结局如何
...。田延年辩解说自己没有冲撞。当时汉宣帝把这件事交给御史中丞办理,御史中丞却反过来弹劾严延年,说你既然知道田延年冲撞皇帝侍卫的车,为什么不立刻发送文书,让宫门的守卫拦住他,而是让他随便出入。御史中丞的意...……更多
包拯:北宋清官的典范与他的防盗墓智慧
...,谱写了许多值得骄傲的篇章。今天笔者为大家介绍一下包拯。他是北宋最著名的官员。曾任开封府知府、龙图阁直学士。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包拯和关羽一样,基本上是神圣的。包拯的生活中有很多奇怪的事情。今天我们来...……更多
唐宋元明清五朝,最厉害的文官分别都是谁?
...故事就是来自张九龄年幼时在石头塘读书的经历。宋朝:包拯包拯长大后,也极为孝顺父母。与包拯同时代的欧阳修,曾经弹劾包拯“素少学问”。这里的“学问”,主要不是指读书和文化水平,而是指不懂人情世故。欧阳修其...……更多
清代前期的朝政监察措施“风闻言事”,对大清有什么影响?
...外,如《昭明文选》卷四十“弹事”栏载南齐永明年间,御史中丞沈约弹劾王源与满氏联姻、受满氏聘钱五万事,即因“风闻”;《陈书·徐陵传》御史中丞刘孝仪与陵先有隙,以“风闻”劾陵在县赃汙。宋、齐、梁、陈诸朝,...……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2024-06-24 21:55:00
朱元璋的子孙真的吃垮了大明江山吗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以史为鉴,太祖制定了一套封藩制度,并从洪武三年开始
2024-06-24 21:55:00
诸葛亮并没有杀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记载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故事,以至于至今的民间戏曲,和人们的口口相传都认为诸葛亮真的斩了马谡
2024-06-24 21:56:00
明朝阉党焦芳,为何最后竟能善终
焦芳,字孟阳,河南泌阳县人(今属河南驻马店),明朝阁臣、阉党。明朝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2024-06-24 21:57:00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57:00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
2024-06-24 22:00: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1:00
嘉靖的3个皇后为何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嘉靖从小就很聪明,父亲教他读书,几次下来他就会背诵了,后来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便让他学习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对各种礼仪和规范流程十分熟悉
2024-06-24 22:02:00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