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卖房引发的北宋官场地震,两个宰相级高官被撤职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3-05 23:09:00 来源:戏说三国

这是北宋仁宗嘉祐四年,也就是公元1059年,这天开封府接到了一起诉讼案,一个姓刘的老太太状告自己的侄儿刘保衡与无赖、二流子等交好,游手好闲,损坏老刘家的祖产(“亡赖豪纵,坏刘氏产”)。

卖房引发的北宋官场地震,两个宰相级高官被撤职

老刘家是个富豪家庭,刘保衡在开封经营了一家大型的酒场来销售酒。北宋朝廷原本对酒类的生产和销售都是国家直接掌控,但很快就因为官员们敷衍了事、工作效率不高等情况导致酿出来的酒口感糟糕,老百姓压根就不接受,迫于无奈之下北宋朝廷只能将酒坊的酿酒和经营权承包出去,而承包者每年需要向政府提供一定的费用。

卖房引发的北宋官场地震,两个宰相级高官被撤职

承包制度还设计的颇为人性化,实行的是“扑买”制度,您听的复杂,其实就是拍卖的前身,承包人们纷纷提供自己的报价,高价者得。但有个问题,酒场听起来是赚钱,但有人可能过于乐观的估计收益,所以盲目的给出过高的标价导致收不回成本,反而欠了政府的钱。

刘保衡老兄就是这么个悲催人物,也不知道他是投标价给的太高还是不善经营,很快就亏了大本,欠了朝廷将近1000贯钱(约600~1000两白银)!

卖房引发的北宋官场地震,两个宰相级高官被撤职

1000贯钱可不是个小数目,专门负责这方面的官员当然要来找刘保衡的麻烦。无奈之下刘保衡只能卖掉老刘家的祖屋(京城中的一处住宅)来还债,房子很快就卖了出去,刘保衡交钱之后人债两清。

整个流程没什么问题,欠债还钱,没钱卖房抵债,那为什么刘老太要状告自己的侄儿呢?因为刘老太说刘保衡不是刘家的子孙,所以他无权卖掉刘家的祖宅,

我们也不知道刘保衡是刘家的养子还是其他,但开封府经过调查发现刘老太说的是实话,这就代表刘保衡并不具备卖掉刘家祖业的权利,于是宣布刘保衡卖房无效,责令他将钱款退给买房人,而买房人则将房子退还刘家。

卖房引发的北宋官场地震,两个宰相级高官被撤职

这事儿本来也没啥,不过开封府官员们在审案时又发现一个问题,购买老刘家祖宅的不是别人,正是三司使张方平(也就是负责追债的主要官员)。

卖房引发的北宋官场地震,两个宰相级高官被撤职

这里我们又要讨论一下开封府的房价了,房价这个玩意是从古至今都是折磨人的“小妖精”,咱们以北宋为例,北宋初年一套豪宅的市场价在五千贯以上,当年北宋宰相向敏中曾经以五千贯购买了薛安上的宅子,结果被薛安上的继母告了一状,向敏中的宰相帽子就丢了!可见当时人们认为五千贯买一套宅子实在是太便宜了,两人肯定涉及贿赂和猫腻。随着时间的推移,仁宗年间房价肯定节节攀升,老刘家的这套祖宅值多少钱咱们想想都知道。

刘保衡欠着朝廷的钱急于出手,于是将这套房子以一千贯左右贱卖,而张方平老哥近水楼台先得月,用做梦都不敢想的价钱把这套豪宅买下,占了这么个大便宜估计老张做梦都能笑醒。

可没等张方平高兴多久就被刘老太给搅碎了美梦,得,这下房子没买成,全开封府的人都知道了三司使张大人贱买了刘保衡的房产。

卖房引发的北宋官场地震,两个宰相级高官被撤职

这下糟了,为啥?包大人出手了,哪个包大人?包青天包拯!

作为御史中丞的包拯果断上疏弹劾张方平:追刘保衡债的主要就是你张方平,贱买人家房子的也是你张方平,焉知在这过程中你张方平没有仗势欺人,有没有不正当的交易关系?弹劾了还不算,包大人直接跑到宰相富弼那里“诟责宰相,指陈前三司使张方平过失,怒宰相不早罢之”。

也就是说包大人喷了张方平还不过瘾,连带着把富弼也大大的责备了一番。

包大人出手了,其他的御史言官们也纷纷上疏,于是乎张方平老兄三司使的位子还没有坐热就灰溜溜的外放当官了。官位是丢了,更糟糕的是贱买房产成了老张一生的污点,在几年后他再次回到朝廷中枢担任重要职务时还被人指指点点曾经的“贪鄙”罪行……

卖房引发的北宋官场地震,两个宰相级高官被撤职

卖个宅子导致一个宰相级的高官下台您可能想不到吧?但这还只是个开始,这三司使还得有人来当啊!于是宋仁宗任命宋祁继任三司使。不过这个命令包拯再一次强烈反对,为什么?因为宋祁这货在益州当官花钱就大手大脚的,经常花天酒地,这样不知收敛的人怎么能够掌管市场方面?更何况宋祁的老哥现在当着执政的宰相嘞,应当避嫌啊!

宋仁宗说包黑子你烦不烦啊?朕就不听!包拯说您不听我就一直说,说道您听为止!而其他谏官们也说宋祁这人实在是太能花钱,而且以前当官的时候就有劣迹,这样有生活作风问题的人来掌管国家的财政那不是送羊入虎口么?

卖房引发的北宋官场地震,两个宰相级高官被撤职

宋祁的哥哥宋庠也劝宋仁宗,自己现在当着宰相,弟弟又掌管着国家财政,这确实是不合适,希望皇上您把弟弟安排到地方上去吧,于是宋祁还没在三司使的位置上坐热,又被赶到郑州去当知州了(宋祁表示我简直哭晕在厕所!),这货心里可瞄着宰相的位子呢,三司使位高权重距离宰相也就一步,好好干干凭着资历也能熬成宰相,可一被外放这仕途算是到了头了,以后再想进朝廷中枢千难万难,所以宰相也成了宋祁一生的心病,只要是听到朝廷认命谁谁谁为宰相,宋祁都怅然若失。

不过这也是您自己作的,您要不花钱如此奢靡,挪用公产人家也不至于弹劾你嘛!

这样一来在包大人的弹劾下三司使足足换了两任,其实还不止…….早在张方平之前担任三司使的是宋仁宗信任的外戚张尧佐,这小子更不是个玩意儿,担任了四个职务,贪污受贿搞的一团糟,包拯为了弹劾这个货连唾沫星子都喷到宋仁宗的脸上去了!宋仁宗不胜其烦终于免去了张尧佐的三司使之位。

这下宋祁也走了,宋仁宗想了想,张尧佐当三司使你包拯觉得不合适,张方平被你弹劾走了,宋祁当三司使你还是觉得不合适,那干脆你老包来当三司使咯!于是仁宗下令:“权御史中丞包拯为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

这下消停了吧?

卖房引发的北宋官场地震,两个宰相级高官被撤职

消停?您想的太简单了!翰林学士欧阳修就炸了,而且炸的很彻底,他马上上疏反对此事,理由如下:御史的职务本来就是监察政府,考核官员的存在,你爱怎么喷怎么喷没人说,但现在问题是他包拯把三司使的官员们弹劾下台自己上位了,那别人会怎么想?即使包拯的确是大公无私清廉正直,但“逐其人而代其位”这种行为你要说没啥猫腻谁会信呢!而且陛下您任命包拯为三司使的这种行为也是开了个坏头,弹劾了别人自己能上那他们不得眼睛血红的盯着朝廷的官员们没事也给你找点事来做啊!

所以欧阳修说陛下您封他一个再大的官,就算是宰相我们也没话说,但您唯独不可以封他为三司使,这叫避嫌!而且欧阳修还狠狠地嘲讽了包拯一波:“拯性好刚,天姿峭直,然素少学问,朝廷事体或有不思……况如拯者,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但其学问不深,思虑不熟,而处之乖当,其人亦可惜也。”也就是说包黑子这人没能力,学问也不过关,做事毛毛躁躁的,这样的人怎么能当三司使呢?

而包拯也知道了欧阳修的弹劾,于是乎包大人提出辞职并待在家不上班,不过仁宗皇帝没有听欧阳修的劝谏,过了一段时间还是让老包当上了三司使。

这事儿我不做评论,欧阳修的这封弹劾是出于公心还是夹着私怨?弹劾包拯是不是为好朋友张方平、宋祁鸣不平?这些具体的情况我们不得而知,这种政治上的避嫌是否要得?我也希望和大家讨论一下。

卖房引发的北宋官场地震,两个宰相级高官被撤职

不过刘保衡卖房案这件事儿还没完,开封府在审理案件时又把宰相富弼的女婿,扬州知州冯京给拉出来了,老冯又作了什么死呢?在开封时老冯和刘保衡是邻居,有一次冯京找刘保衡借钱,用自家的铜器当抵押,刘保衡虽然经营酒场但早就欠了一屁股债,手头上也没有什么余钱,不过宰相的女婿自己又不敢得罪,于是乎只能用自家的银器当钱借给了冯京,这虽然是小事,但说出去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冯京在御史弹劾自己之前主动请求降职,被外放到了庐州,从繁华的大都市降到小地方,冯京估计也是哭笑不得吧!

刘保衡老兄可能也想不到,自己因为没钱卖房竟然导致了两任三司使被弹劾、宰相女婿自请弹劾,执政宋痒被批评,包拯被欧阳修弹劾……两任三司使下马,一个大郡知州降职的官场大地震,要不是仁宗最后坚持让包拯当三司使,不然短短时间连着更换四个宰相级的高官!北宋官场的政治风气可见一斑,这要是搁在明太祖年间,这就不是降职能够解决的事情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7 01: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包拯为什么能够不断高升
...个职位非常有意思,值得说一下。谏议大夫在唐代原本是宰相下属的一类官职,是宰相与皇帝沟通的中介。一般谏议大夫是负责批评皇帝的,他们是由低级官吏升任,一般选择名望高、资历浅的人。
2023-01-02 15:42:00
白居易外放做官,好兄弟元稹却当宰相,元稹的干部履历表值得思考
...绕不开的核心人物。相较于仕途中规中矩的白居易,当上宰相的元稹,他的干部履历表则非常出奇。为官逃不过写材料,为大官者善于写材料。从一个角度来说,能写材料不仅仅说明文笔出众,更多
2025-05-07 16:20:00
万石君石奋:一个被忽视的历史人物
...。不久,万石君一家又迎来了考验,小儿子石庆被提拔为宰相了。在以往,当宰相是个非常荣耀的事,然而在汉武帝时期却不是。因为汉武帝建立了内朝,架空了宰相领导的外朝。宰相参与不了决策
2023-11-19 21:51:00
宋朝为什么会出现\
...大将军桑进兴,也因为贪污军粮而被处死。 当时宋朝的宰相赵普也差点被罢免,当时赵普命令自己的手下去买木材来为自己家用,结果手底下的人把木材偷去贩卖,赵普偷偷买木材是为了不让皇
2024-05-09 19:27:00
...史的面目出现,而内容却是粗制滥造,违背史实远矣。《宰相刘罗锅》是较早的清宫剧,片中的刘墉是乾隆朝传奇宰相,一生大起大落,甚至做过看门的小吏,可谓宦海浮沉。而这部剧其实从名字上
2023-05-09 09:50:00
古代宰相将军隐退还乡,在家乡的地位如何,和县令谁更大?
...下权力之塔?在告老还乡后又如何面对身边的落差?将军宰相等重臣隐退后,其地位与地方的县令比又如何呢?仔细了解之后,结论可能大出你所料。致仕制度的起源与发展致仕制度发源于商周,并
2024-02-23 22:03:00
田千秋起先只是籍籍无名,为何后来成了一朝宰相
...本是齐国的田氏后裔,起先只是籍籍无名,后来成了一朝宰相,可见一个人的际遇除了自身的实力还是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田千秋,出生年月不详,《汉书》中称他为“车千秋”。这是由于他后
2023-05-09 06:37:00
康熙27年官场大地震,四个宰相四个尚书受到处置,牵扯无数官员
...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竟然有如此之大的胆量,弹劾相当于宰相的大学士?奏章中他又究章写了什么,竟然引发了一一场几乎波及所有官员的大地震?我们都知道康熙朝有两个最著名的宰相——索额图
2022-12-24 13:17:00
明朝宰相李廷机:123次辞职背后的无奈
...绍的一个人,所处的境况却恰恰不同,他在明朝已经位居宰相的高官,却在5年内向皇帝申请了123次辞职,但是却一次也没有成功。外面的人想往进挤却进不来,而里面的人想出去却怎么也出不
2024-02-26 13: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观高清影像 探秘应县木塔木构奇迹
郭苑甫 摄“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展于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30余幅高清影像,系统梳理应县木塔的建筑遗存
2025-09-22 07:2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