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田千秋起先只是籍籍无名,为何后来成了一朝宰相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9 06:3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他本是齐国的田氏后裔,起先只是籍籍无名,后来成了一朝宰相,可见一个人的际遇除了自身的实力还是要有天时、地利、人和。

田千秋,出生年月不详,《汉书》中称他为“车千秋”。这是由于他后来因年老行动不便,汉昭帝特许他乘坐小车上朝议事,所以尊称其为“车千秋”。我们今天就来说田千秋的故事。田千秋是战国时候齐国田氏的后裔,他的祖辈先人在汉初时被徙居长陵(今陕西咸阳附近)。至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之前,他一直都是一个无人理会的小人物,任职于高陵(高祖刘邦的陵墓),做了一个管理陵寝的小官。

田千秋起先只是籍籍无名,为何后来成了一朝宰相

征和年间是一个多事之秋,巫蛊妖风不断地吹,不断有人被抓,不断有人被杀。直到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妖风刮到了卫太子刘据那里,惊慌失措的卫太子情急之下杀掉蛊惑武帝的小人江充,起兵造反,大战数日最终不敌,出逃之后不久便引颈自杀了。看着国家正在一步步滑向深渊,必须有人站出来说话。当时第一个站出来的是壶关三老(相当于乡镇基层干部)令狐茂,他慷慨陈词,极力为出逃的太子辩护(此时太子还未自杀),希望皇帝大人能宽心慰意,原谅自己儿子的过失,不要让太子久逃在外。

当时依旧怒气难消的皇帝看了令狐茂的上书,虽有所感悟,却迟迟不下令赦免太子的罪过。也就在上书之后不久,卫太子行踪泄露,被迫上吊自杀。卫太子的死使得朝野上下舆论一片哗然,在持续发酵的白色恐怖中汉武帝似乎也有所悔意。征和三年,时任高酸寝的小官田千秋毅然决定上书,为死去的卫太子鸣冤申辩。如果在上书中直接点名批评皇帝是不可取的,把皇帝惹恼了,那就不好了,因为勇敢也是要讲策略的。所以田千秋想了一个很巧妙的方法。“陛下,依臣之见,儿子把玩了父亲的军队(子弄父兵),其罪过最多就是打顿板子(罪当答)。天子的儿子因为过失杀人,何罪之有?”而在奏章的结尾处,田千秋加上最关键也是最精彩的一句话。“臣曾经梦见一个白头发的老翁,是他教我这么说的!”

奏章虽然简短却极其精悍。送上不久,就得到了回应。汉武帝急召田千秋覲见,对他说:“父子之间的事情外人是很难说清楚的,而君一语道破,使我感悟。这其实是高皇帝(汉高祖刘邦)的英灵让您来教导我的,您应该成为我的大臣来辅佐我啊!”言罢,当即下诏拜田千秋为大鸿胪(九卿高官),并将江充全家灭族,把散播谗言的小太监苏文抓了起来,活活烧死在横桥之上,那些曾在太子出逃之后,对太子兵刃相加的人也都一律处死。长期原地踏步的田千秋因此一日擢为高官,但他不知道,他的好运远未就此结束。几个月之后的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时任丞相刘屈牦因与贰师将军李广利谋划立昌邑王刘为太子而下狱灭族。丞相大位空缺,汉武帝毫不犹豫地将此重任给了官场新人田千秋,并封他为“富民侯”(西汉惯例,丞相必须封侯),以示国家思富养民之期望。

既无从政经历,又无朝中同党,朝廷上下对这位“空降”下来的丞相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质疑,就连匈奴单于也大发感慨:“汉朝的丞相不是贤人啊,随随便便个人上书就得到了。”但田千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他能自居丞相大位,并非只靠一封上书。作为“理阴阳,顺四时”的丞相,他曾数次建议汉武帝“施恩惠、缓刑法”,由巫蛊事件造成的白色恐怖也在他的劝谏之下得以缓解。他封号中的“富民”二字,也反映了汉武帝统治后期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他主持之下的外朝,朝廷工作得到理顺,官员们各司其职,朝廷上下被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不大声宣誓改革,只是默默做好手头的工作,可见,有时候不折腾就是最好的折腾。

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作为示相,田千秋虽没有在五作宫中得到星帝的当面喊托,但在汉武帝的遗中却明确写着,命相田千秋为五人辅政班子成员。因为汉武帝相信,在他去世之后的汉帝国,需要这样一位敦厚有智的示相来协助儿子治理大下。一个年幼的皇帝,五位状定的辅政大臣。这是一个看上去非常合适的搭配方式但也只是看上去而已。后世人们评价汉武帝托孤得人,才得以避兔了汉朝重走秦朝的老路,其实只要用心观察,就能发现原因也并非如此简单。

在五位辅政大臣中,大体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以需光为首,企日和上官桀副的内朝辅政体系1另一深是由丞相田千秋和御史大夫桑弘羊组成的外朝辅政体系。由此可见,当时汉武帝选此五人也是煞费了一番苦心的。他为了保证政令的有效传达,特意安排了这个内外兼顾的辅政格局。事实证明,这个轴政体系只成功运转了四年,而四年之后争权夺利的激烈程度,是汉武帝无论如何都没有预料到的。其实,矛盾的萌芽,在五人辅政体系组成的那一天就已经埋下。

首先说说内朝辅政体系。霍光、金日哪、上官,三人都是因为长期担任皇帝待从近臣,深受武帝信任而得以最终被选派为辅政大臣的,而且数学课上老师告诉过我们: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在政治上也不例外。他们三人的最大特点是忠心、谨慎,这是作为一名辅政大臣的先决条件。所以说此三人能够辅政,其每个人的性格起了很大作用,但性格这东西是说不准的,无数的事件都告诉我们,无论它曾经表现出怎样的儒弱、驯服和逆来顺受,一且有了机会,它就会立即恢复本来面口,特别是在拥有大权之后。

三人长期担任内待,交际圈子比较小,在朝中的地位和人望都十分有限,特别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之前空降下来一名示相,大家忍了,现在又突然空降了一个大司马大将军,这谁受得了?在三人之中唯一一位担任过九卿之类高官的上官桀也只是一个太仆面已,虽说内朝的设立起于汉武帝“以小制大”的需要,但这是存在一个最重要条件的,那就是一个有权威的君主的存在,如今先皇去世,新皇帝只是个八岁的孩子,想要让朝野上下心甘情愿的听话办事是很难的。代行皇帝职权的霍光在初掌大权之后屡屡碰壁就是明证。

再来看外朝辅政体系。外朝参与辅政的是整个外朝的领袖人物,丞相和御史大夫。田千秋刚刚接任丞相不久,虽说官职很高,但大家心里对这位“空降兵”却极其不买账,孑然一身的田千秋也没有自己的小团体,基本算是一个“光杆”,只得唯唯诺诺而已。御史大夫桑弘羊,在受命辅政之前曾长期奋斗在经济战线,虽说一度被降职留任长达八九年,但汉武帝仍然对这位经济学家寄予厚望,希望他发挥特长,能在将来的工作中继续发光发热。让他们参加辅政,也是汉武帝精心安排的力求平衡各方的一种方案。

但在有着深厚政治斗争传统的中国官场,力量的平衡也就意味着权力斗争的派系化。外朝的两位大哥级人物在整个辅政体系中却是排在最后,这很难让他们心理平衡,特别是自认为有功于国家的桑弘羊。此时的他,已经是一位六十八岁的老人陪伴汉武帝一生,历经官场沉浮,你要让他倚老而不卖老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以霍光的性格,也是绝对不会允许他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的。

虽说这个辅政格局存在着很多问题,但也确是一个豪华阵容,五位辅政大臣都绝非等闲之辈,他们都在这深不见底的官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可以算得上个个人精,生肖都是属狐理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作为钦点的辅政大臣,谁也不愿意开这第一枪,所以,至少在当时,这也是一个十分高效的辅政团体。而且即便日后他们打得不可开交,武帝的决策依然不失其英明之处,至少对其中一个人,他没有看错。好了,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全部内容了,感谢您的阅读,我们下个故事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9 09: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侍卫,但是他只对皇帝说了一句话之后,就被皇帝调任为宰相了,那么他到底说了什么呢?车千秋原名田千秋,祖上也是阔过的,是田齐王室,但齐国被秦国灭亡后,田齐宗室也就成了平民,虽然秦
2024-05-25 19:29:00
田千秋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一座思子宫,建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来祭奠刘据。不久后宰相刘屈氂的职务被汉武帝罢免,田千秋升任为丞相,封为富民侯,时在征和三年。纵观历朝历代,能像田千秋一样,仅凭一纸上书,就从微
2023-06-11 13:56:00
十三个丞相六个横死,在汉武帝手下做宰相越无能越安全
...孩子甚至整个家族的性命。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汉武帝的宰相们的悲惨生活:第一任丞相卫绾只给汉武帝当了不到一年丞相,当时还是汉武帝的奶奶窦太后(其实应该叫太皇太后,但是汉朝就那么叫
2023-05-06 05:54:00
盘点汉武帝在位时,最危险的官职
...祸冤死狱中。十二、刘屈氂(被杀)刘屈氂是西汉宗室,宰相,汉景帝刘启之孙,汉武帝刘彻之侄,中山靖王刘胜之子。汉武帝在位时,刘屈氂官至左丞相,封澎侯。征和三年(前90年),刘屈氂
2024-06-01 20:20:00
汉武帝凭什么如此青睐田千秋
...,几个月时间,被提拔为国务院总理,打死你也不信。田千秋就创造了这样的神话,他本是汉武帝时期,高祖陵寝的郎官,以科长类比,都已经算是抬高他了。征和三年,田千秋给汉武帝上了一份奏
2024-04-26 22:30:00
汉昭帝继位疑云:汉武帝如何为幼主布下重重保障?
...的,说话也是最没有分量的。然而,他的职务是丞相。而宰相,是理论上的汉朝百官之首。就连后来霍光废黜刘贺的时候,人人都知道在朝堂上说了算的是霍光,做主废黜皇帝的是霍光,但是在废帝
2024-02-29 20:14:00
给汉武帝做丞相有多难?他任命的丞相,比前几代所有丞相加起来多
...解决了。但这些事情,和石庆基本上没啥关系。石庆这个宰相,其实就是一个摆设。汉武帝之所以让他做宰相,也是因为他本人比较厚道,不会去抢权。大概是因为之前庄青翟和张汤的斗法,让汉武
2023-07-08 12:30:00
一守墓小官只因对汉武帝说了一段话,一夜间跃升为汉朝丞
...经验教训。这个后来者,便是守卫汉高祖陵寝的郎官,田千秋。班固在《汉书》中评价田千秋“无他才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就是说此人没有什么大的才能,更没有什么战功资历,但从田千秋随
2023-03-07 13:10:00
田千秋是如何从守墓人到帝国丞相的
...起源于西汉,而在西汉有一位最著名的守陵人,他就是田千秋。田家虽为战国时田齐的后裔,但到西汉时期,已经没落到供奉高祖陵寝的地步。田千秋之所以名垂千秋,不是因为他守陵守的好,更不
2023-08-07 20:4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