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朝为什么会出现"带病提拔"的现象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9 19:2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宋朝为什么会出现带病提拔的现象呢

宋朝是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经济最发达的一个朝代,但是在宋朝却出现了"带病提拔"的现象,"带病提拔"是什么意思呢,并不是表面意思生了病还要收到提拔,而是指在选拔官员的过程中出现的不正之风,被人们称为"带病提拔",也是指一些官员在升官的过程中还在贪污,也就是边腐边升。而在宋朝为什么会出现"带病提拔"的现象呢?

一、宋朝吏治的先污后浊

1、宋太祖强势反腐

肃贪倡廉是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的,乃至现在国家主席也都十分注重贪官污吏,对于那些贪官都是处以严重的刑法。所以宋朝也不例外,特别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了解这个人物的人都知道赵匡胤曾在民间基层待过几年,深知百姓的疾苦,所以在赵匡胤建国之后为了稳定民心,开始大规模的反腐倡廉。

就在建隆二年的四月,商河县的县令李瑶因为贪污,被宋太祖直接下令乱棍打死。在一个月后供奉官李继诏因为监守自盗,去偷偷卖了官府的官船,将卖船所得的钱财收入囊中,结果可想而知被宋太祖下令处死,李继诏就是典型的要钱不要命。乾德以前主要是针对那些小官小吏,乾德以后就主要盯紧那些地位较高的上层官员,在宋太祖来看,这些高级官员的危害比那些小官的危害更重,规模更大。

在乾德四年五月光禄少卿郭玘,因为贪污而被处死,这个时候大宋王朝才建立七年。乾德五年九月,仓部员外郎陈郾,因为贪污而被处死。三年后的开宝三年十一月,负责监管军粮仓库的将军石延祚,与相关官吏监守自盗,贪污军粮。两个月后,右千牛卫大将军桑进兴,也因为贪污军粮而被处死。

宋朝为什么会出现带病提拔的现象呢

当时宋朝的宰相赵普也差点被罢免,当时赵普命令自己的手下去买木材来为自己家用,结果手底下的人把木材偷去贩卖,赵普偷偷买木材是为了不让皇帝知道,而赵普的手下偷木材去卖是为了不让赵普知道,在后来赵普的手下公然举着赵普的名号在街上贩卖,被人告发,宋太祖当即就发怒了,说要罢免赵普的宰相职位,后面没有办法,只把赵普的手下全部处理了。

如果靠宋太祖一个人来处理这些贪官污吏是不可能的,这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监察部门的办案人员。而正因为主管贪污,也导致了其中的官员出现了贪污现象。在开宝五年的三月份,因为收受他人钱财而被处死的殿中侍御史张穆。

张穆当时主要对皇帝直接负责,有着检察百官的职责,而这样一个皇帝身边最近的人居然都贪污了,如果不处理好那么其他的贪污人员会更加猖狂,宋太祖直接出手,处死了张穆,也利用张穆来杀鸡儆猴,提醒那些人悬崖勒马。宋太祖对于这些贪官污吏绝不手软,能处以死刑绝不有任何余地。所以太祖和太宗对贪污方面严惩不贷,所以宋朝前期官场状态良好。

在当时不能只指宋微宗,还有当时一心想着变法的王安石,在仁宗死后,王安石激进变法,为了变法不惜动用那些个人品质有问题的官员,在宋神宗过后王安石变法之后,腐败之风开始流行,到了徽宗时期更是到达了顶峰。一个国家的风气与否决定了国家的存亡。

二、奸臣是怎样上位的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没有哪一个人能够通过外貌来判断这个人的品行如何,通常的判断就是这个长得像一个坏人,但其实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坏人从外貌是看不出来的,脸上也不会写着我是坏人这几个字,这些人会隐藏自己的想法潜伏在皇帝的身边,寻找机会。

宋朝为什么会出现带病提拔的现象呢

1、通过骗取高管的信任然后慢慢取得高位

宋朝著名的蔡京就是典型的例子,力主变法的宋神宗驾崩,其母高太后垂帘听政,召回已经休息了十五年的司马光回来继续处理朝廷,当时司马光盲目的废除熙宁变法,还有废除的其中一些制度也引起了一些其他的声音。

司马光当时还伤害了苏轼和范仲淹的儿子等人,盲目的听信了蔡京的话,认为蔡京是一个好人。蔡京对司马光做出的任何决策都是给出了自己支持的意见,不论这个决策正确与否,只要能讨好司马光。

2、利用亲缘关系博得官位

这个典型例子就是蔡京的儿子蔡攸,如此精明的蔡京却也生出了一个连进士都没有考中的无赖,丝毫没有学到父亲的精明。当时蔡攸凭借父亲蔡京的宰相之位,短短几年时间就从进士爬到了三品高官的位置。还有南宋后期奸臣贾似道则通过自己的姐姐一步一步爬上了宰相的位置,当时的贾似道已经是"带病"人却还是被人举荐做官。

3、当时在南宋晚期和北宋晚期最常见的通过和那些巴结那些位高权重的官员来获取官位。当时的宰相史弥选,就有一个县官万昕很巴结他,有一次万昕就给梁成透露说史弥远很讨厌真的秀,梁成就说自己能进御史台就能把真德秀弹劾下台,万昕把这话转告给了史弥远,果然进入御史台的梁成把真德秀弹劾下台了,而巴结上这样一个权臣的梁成膨胀了贪污受贿,提拔那些"带病"的官员。

宋朝为什么会出现带病提拔的现象呢

4、当时通过得到一个官职很容易,只要有钱就可以,有钱能使鬼推磨,当时宋朝晚期被奸臣控制下的官场腐败不堪。当时那些下级官员向高官支付大笔赃款,而这些赃款从哪里来,也是贪污受贿得来的,这就是典型的"带病提拔"。

三、为何"带病"官员还能够被提拔重用呢?

1、由于当时国家的形式和国家政治方面必须要提拔这些"带病"的官员在宋朝就把蔡京作为例子。

在宋徽宗元年,当朝宰相为了得到绝对的控制权,和另一位韩忠彦宰相闹得那是一个不可开交,这个时候韩忠彦就想起了当初被贬在定州做知州的蔡京,说起蔡京也是一位亦正亦邪的人物,名声很不好,说蔡京不好他又当的宰相,反正蔡京无论是谄媚奉迎,还是见风使舵,还是心狠手辣,还是颠倒黑白都做得游刃有余。

韩忠彦想要把蔡京调回翰林院担任承旨,想蔡京做自己的左膀右臂,这个时候的蔡京已经是负面影响缠身,多次受到朝廷大臣的弹劾,说蔡京恶行昭著,韩忠彦聪明反被聪明误,把野心很重的蔡京引了进来。没过几个月曾布和韩忠彦两个闹得两败俱伤,蔡京也就坐享了渔翁之利,取代了韩忠彦的位置。

2、由于当时的皇帝过于荒淫无道,在政治上毫无作为,性格懦弱,才给了那些有心之人可乘之机,也是导致那些权臣提拔那些"带病"官员的机会。宋朝当时的皇帝在政治上没有一点天分,更没有当时管理国家的能力,皇帝又知道贪图享乐,不管理朝政,权利也就被官员所控制,也就出现了皇帝权利被架空。

宋朝为什么会出现带病提拔的现象呢

在宋徽宗时期就是典型的例子,宋徽宗荒淫无度,不理朝政,这样情况下的朝廷可想而知,奸臣当道。而蔡京知道宋徽宗的品行,就极力的讨好宋徽宗,了解宋徽宗的喜好,投其所好。蔡京因为知道宋徽宗喜欢园林,就去让人修建"花石纲"和"艮岳"。

为了让宋徽宗高兴,蔡京常常从国库中支取银两,基本上每次都要用上几十几百两,到大多都是入了蔡京的腰包,蔡京还和当时的主持花石纲的建造的朱勔,两人狼狈为奸提拔了许多"带病"的官员

3、当时官场的腐败,在官场上不过两类人,一是君子,二是自私自利满足自己私欲的小人。一个官场的腐败与否,决定因素就是君子多还是小人多。北宋神宗之前也出现了个别的贪官,但都处理了。如果小人当权,官场必将是腐败、黑暗,所以这样的官场"带病提拔"才是常态,而那些出淤泥而不染的官员若是能够被提拔那才是有问题了。

那个时候朝廷被坏人所掌控,那些小官小吏都可以蹭着朝纲混乱的时候大捞一笔。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做出一番成绩,就只有和那些贪官一起同流合污,要么就自行淘汰出局。当时那个社会上皇帝的不理朝政也是引起官场腐败一个诱因。

宋朝为什么会出现带病提拔的现象呢

在历史有很多在官场上不得意的人,见到了官场的黑暗,知道自己在这种情况下是永远不能够出头的,就比如陶渊明,在官场不得志就自己退休下乡去种田了,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还有著名的诗人孟浩然,孟浩然生性善良儒雅,但是终生没有得志,怀才不遇,有满腔的报复都不能实现。

宋朝出现后期"带病提拔"也是导致后面宋朝走向灭亡的重要因素,官场的黑暗也是因为统治者的管理不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9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高宗赵构与赵匡胤后代的皇位传承
...儿何至此耶!”赵德昭死后两年,太平兴国六年(981),宋太祖赵匡胤的最后一个儿子、时年仅仅23岁的秦王赵德芳,也跟他的父亲赵匡胤一样,在睡眠中突然莫名其妙死去,史书对此的记载
2024-02-04 20:00:00
赵匡胤传位弟弟百年后,皇位再次回到赵匡胤的后代手里
...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的局面。公元986年十月十九日夜,宋太祖赵匡胤病重,让下人将晋王赵光义叫来议事,期间将所有的下人支了出去,据说二人在议事的时候,下人们看见屋里烛影摇动,仿
2023-03-07 13:03:00
宋朝一直想收回的失地,宋徽宗准备开战却被很多人阻止
...燕云十六州北宋建立后,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宋太祖、太宗两兄弟基本完成了中原的统一,结束了五朝十国的分裂。然而,赵大、赵二兄弟一直担心石敬瑭时期割让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国
2023-02-25 19:25:00
宋徽宗赵佶: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与误国的皇帝
...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建立了赵宋王朝,史称北宋。宋太祖赵匡胤鉴于当时一些将领、节度使可能拥兵自重而影响新朝统治的前车之鉴,采纳了宰相赵普谏言,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使兵、将
2023-11-04 08:12:00
宋徽宗夜会汴京第一网红李师师,是谁给他打的掩护
...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宋太祖赵匡胤登基之后,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下令废除了夜间的“宵禁”,一下子引爆了京城的夜生活。宵禁是封建王朝时期管理城市的
2024-04-29 15:39:00
宰相劝宋太祖不要给大臣兵权,为何赵匡胤不听
为清除藩镇割据的流弊,宋太祖登基后不久,便将兵权从功臣宿将手中收了回来。然而在此事后不久,宋太祖又差一点“自废武功”,准备让名将符彦卿重掌兵权,若不是宰相赵普说了句重话提醒他,恐
2023-01-05 16:38:00
宋太祖与宋太宗:兄弟情与皇位争夺
...什么。可到了第二天早上,赵光义就宣布赵匡胤驾崩了。宋太祖赵匡胤在位16年,享年49岁,谁是赵匡胤的继承人?宋太祖当时赵匡胤有两个儿子在世,次子赵德昭25岁,四子赵德芳17岁。
2023-09-18 06:14:00
宋太宗赵光义不招人喜欢的原因:皇位来路不正,人品不敢恭维
...也不失为一个有抱负心的守成之君。在历史评价上虽不如宋太祖和宋仁宗,但却非亡国之君宋徽宗和宋钦宗等人可比。
2023-07-08 13:16:00
赵普拥立赵匡胤登基有功,又解决了藩镇之祸,为何却被罢相了?
...迎接至崇元殿,黄昏时分,举行了禅让仪式,赵点检成了宋太祖,赵普也从一介谋士,成了大宋的宰相。相才独运一次太祖问计于赵普,我想让天下止戈,安定长久,有什么计策吗?赵普回答天下分
2025-02-09 14:0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舍身护村的阎有来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阎有来烈士的家乡娄烦县范家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娄烦县汾河水库上游的石峡沟中,有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石峡温泉”
2025-08-08 08:10: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⑤|家家都是堡垒户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侯艳宁插画:赵燕杰 张培培 宋瑶
2025-08-08 08:27:00
“续元金方”的兴起地 · 心意行药号
心意行药号始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清代医药大师李长灵创立。一百多年来,历经四代传承,以药酒技艺著称于世,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5-08-08 10:18:00
山河铭记|桐城发现新四军伏击战关键电报,实证歼灭意大利人史实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发现一则新四军在桐城歼灭意大利人的电报,该电报对发生在桐城的范家岗伏击战有详细地描述
2025-08-08 15:14:00
大禹文化①丨大禹是神还是人?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08 16:50:00
“逃”暑热
《逃暑帖》《暑热帖》任淡如绍圣二年(1095)的盛夏,米芾不堪酷热,逃暑于山,他给好友章惇写信,道:“我今避暑于山中,甚为安心舒适
2025-08-08 17:18:00
五代显德五年舍利铜塔
萧山博物馆馆藏文物显德五年舍利铜塔之一五代显德五年舍利铜塔是萧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两座铜塔分别于1966年、1967年出土于萧山祇园寺的东
2025-08-08 17:19:00
长留学士住西湖
西泠印社“岁青岩”西泠印社“四照阁”孤山“四照亭” 孤山岁寒崖《新建苏文忠公祠记》吴山“感花岩” 净慈寺东坡问茶亭孤山“白苏二公祠”杭州历史上能被称作“西湖长”的
2025-08-08 17:49:00
“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系列活动 第六期精彩回顾
8月8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精心策划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系列活动第六期顺利举行。走进张养浩纪念馆,展厅内的古籍拓片
2025-08-08 22:39: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明初定都南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都城建设,对今天的南京依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大历史的叙事中
2025-08-08 07:46:00
十余年访古积累大量一手资料 100张照片,打开南京“成长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从山脉到水系,从古建筑到石刻,从秦汉以前到近现代……古都南京,文学昌盛、人物俊彦,各种历史遗迹如珠玑般散落在大街小巷
2025-08-08 07:46:00
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后代向潍坊捐赠集中营日军指挥官手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王钟玉8月7日,潍县集中营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办。英国籍人士保罗·基尔布莱德及家人将其岳父——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罗伯特・杰里米
2025-08-07 23:41: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