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赵光义上位后,随即开始实施一系列斩草除根计划。在陈桥兵变中,赵匡胤被军队中的故交好友“聚义十兄弟”等人拥立为帝,赵匡胤暴毙时,“聚义十兄弟”中,大将王审琦等已死,石守信等已被解除兵权,此时仍然掌握军权的赵匡胤的爱将,还有李继勋和杨信。赵光义上位后,先是解除了李继勋北都大名守将的职务,一个月后,李继勋蹊跷死亡;随后,“下毒高手”赵光义又到杨信家“探望”,第二天,杨信也死了。在铲除赵匡胤的遗留大将后,赵光义又开始对皇族下手。
赵匡胤共有五兄弟,赵匡胤排行老二,赵光义排行老三;赵匡胤死的时候,他的弟弟、老四魏王赵廷美也还活着,并且年轻康健。
另外,赵匡胤共有4个儿子,但长子和三子都早亡,只有二儿子燕王赵德昭,以及四儿子秦王赵德芳活了下来。赵匡胤暴毙时,赵德昭已经26岁,赵德芳也有18岁了。这些人,都是赵光义身边赤裸裸的威胁。
赵匡胤死后三年多,太平兴国四年(979),宋太宗在平定北汉后,下令进攻辽国,企图一鼓作气收复燕云地区。但在高梁河之战中,宋太宗中箭受伤,落荒而逃,当时,整个军队群龙无首。在此情况下,军队中一些将领,主张拥戴正在军中的赵德昭为帝,事情没有成功。不久,宋太宗赵光义回到军队中,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震怒。
返回开封后,赵光义一直故意不对征伐北汉的将士进行封赏,赵德昭于是便向赵光义建议,应该进行封赏,没想到赵光义却暴怒地指着赵德昭说:“等你做了皇帝,你再赏赐也不晚!”赵德昭听后忧惧恐极,返回王府后,遂“取割果刀自刎”。赵光义听说后,前去查看,“哭着”说:“痴儿何至此耶!”
赵德昭死后两年,太平兴国六年(981),宋太祖赵匡胤的最后一个儿子、时年仅仅23岁的秦王赵德芳,也跟他的父亲赵匡胤一样,在睡眠中突然莫名其妙死去,史书对此的记载是:“寝疾薨。”没有记载“下毒高手”赵光义的文字,但死法跟赵匡胤一模一样。
赵匡胤两个儿子相继暴死后,赵匡胤和赵光义两人的弟弟赵廷美,“始不自安”。
太平兴国七年(982),宋太宗赵光义又指使亲信、大臣柴禹锡等人“告发”赵廷美有“阴谋”,朝中有人好做事,况且是老大的授意,随后赵廷美随后被贬黜到房州(今湖北房县),最终年纪轻轻,仅38岁的赵廷美“忧悸成疾而卒”。
至此,对赵光义有皇位威胁的人,终于被一一铲除。
马屁拍的好是可以保命的。在赵光义上位前,一直跟赵光义有矛盾、主张要抑制晋王(赵光义)势力的宰相赵普,则一直活在恐惧忧虑之中。太平兴国六年(981),擅长拍马屁的赵普突然“提醒”赵光义说:现在天下传言很多(意思是说赵光义得位不正),但当时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的生母)不是有遗言说,让先皇赵匡胤百年后,再传位给你吗,官家你怎么不向天下人公布呢?
这个所谓的遗言,就是赵普为了迎合赵光义而杜撰出来的,后世流传很广的“金匮之盟”。
看到赵普这么“识相”,还编制了一个子虚乌有的故事来替自己遮掩,赵光义也不再追究什么,于是将赵普再次提拔做了宰相。后来赵光义对赵普说:“我之前差点就想杀了你!”(“朕几欲诛卿!”)
当然,马屁拍得这么到位,那就算了吧。
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四月,赵匡胤的宋皇后也去世了。对此,宋太宗赵光义故意不给发丧,也不让群臣临丧,翰林学士王禹偁私下跟群臣讨论这件事,说宋皇后曾经母仪天下,还是要“遵用旧礼”发丧。对此赵光义震怒,马上将王禹偁贬黜为滁州知州,驱逐出京。
两年后,至道三年(997),做了21年皇帝的赵光义最终去世。他死后,北宋的帝位,一直在他这一脉传承,但没想到的是,1127年“靖康之变”后,北宋皇室几乎被金兵掳掠殆尽,赵光义的子孙几乎被一扫而空。
在此情况下,宋徽宗的第九子、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仓皇登位,是为宋高宗。在南宋初期的乱世中,宋高宗年仅3岁的亲生儿子赵旉,在苗刘兵变后受到惊吓而死,此后,宋高宗一直没有生育。
或许是感觉到了一种天意,最终,宋高宗赵构特地从民间挑选了一名赵匡胤的第七代孙,也就是莫名其妙死去的秦王赵德芳的六代孙赵伯琮(后改名赵眘)进行抚养,并立为太子。这就是南宋的第二位皇帝:宋孝宗。
此后,从宋孝宗开始一直到南宋灭亡,南宋的皇位都是由赵匡胤一系的子孙继承,冥冥之中,历史又反转轮回。
一切,难道都是天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5 06: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