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海瑞与包拯:古代清官的不同境遇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1 15:00:00 来源:戏说三国

包拯和海瑞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清官,为官一生光明磊落,大公无私。但是二人的官场履历却差别甚大,包拯有宋仁宗这样的明君在,得以人尽其才,晚年做到了枢密副使这样的正二品高官。

而海瑞,先是冒死上《治安疏》言辞批评嘉靖帝,遭受牢狱之灾差点被处死,海瑞一生经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几乎都不得重用,最高只做过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这样的三品官,死后才被追赠为太子太保。

先说说海瑞,海瑞号刚峰,一生刚直不阿,不畏权贵,性格比较偏执,在官场上难以圆润变通。在海瑞四十多年的宦海生涯里,经常遭到政敌的攻忤弹劾,万历皇帝想重用他,但受到阁臣的一再阻挠,最后还远离北京政治中心,到南京当官去了。

身历四朝,难入内阁

海瑞与包拯:古代清官的不同境遇

海瑞地方官履历比较丰富,当过浙江淳安知县,江西兴国知县,而兴国正是奸相严嵩的老家,海瑞虽在兴国知县任上政绩出色,吏部拟提升他为嘉兴通判,但由于海瑞坦率正直不谄媚严嵩党羽鄢懋卿等人,结果又被降级为兴国州判官。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海瑞任户部云南司主事。

海瑞与包拯:古代清官的不同境遇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海瑞买好棺材,以死上《治安疏》,轰动朝野,举朝震惊。该份奏折,言辞极为激烈,毫不留情的批评了世宗迷信方术、奢侈糜烂生活、长期怠政等弊端。世宗愤懑难平,将海瑞下诏狱论死,内阁首辅徐阶和刑部尚书黄光升等阁臣积极营救他。最终在世宗去世后,即位的穆宗隆庆皇帝大赦天下,赦免了以海瑞为代表的所有谏言忠臣。

隆庆年间,海瑞依然没有得到多少重用,先后当任过尚宝丞(专门管理皇帝御玺、印鉴的官员)、通政司左、右通政,都是四品的边缘官职,隆庆三年(1570年),海瑞以正四品右佥都御史官职,外放地方任应天巡抚,所辖州县皆是江浙皖富庶之地。但是海瑞上任还不到一年,又遭政敌排挤弹劾,这一次连穆宗都不敢再用他了,改任南京粮储这一闲职。

海瑞与包拯:古代清官的不同境遇

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非常忌惮海瑞,一直没有重用他。万历十二年(1584年)张居正去世后,神宗皇帝开始起用海瑞,召海瑞为南京右佥都御史。人还没到任,又改为南京吏部右侍郎(正三品),当时海瑞年已七十二岁,耄耄之年也没有什么当官的激情了,于是上疏力辞不就,神宗不允,海瑞依然以南京右都御史(正三品)负责都察院事,万历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逝于南京任所,朝廷追赠海瑞太子太保,谥忠介,肯定了他一生的功绩。

相比海瑞坎坷的官场生涯,包拯的仕途就显得顺利得多了,包拯的官职,是一步步的递升,而且官场生涯近四十年,所历官职无数,能做到枢密副使这样的二品大员,实至名归。

明主贤臣,国之幸事

海瑞与包拯:古代清官的不同境遇

和海瑞不同,包拯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考中进士,初授大理评事,此后长期在地方任职,当过建昌(今江西九江永修县)知县、天长知县、端州(今广东肇庆)知府等地方官、庆历五年(1045年)还代表北宋出使契丹。包拯的履历,基本上概括是多出外官,少入中枢。地方官任职时间之长,实属少见。

包拯当过最知名的官,应该就是权知开封府尹。权知,是暂代之意,宋朝初期的官员,以朝廷临时差派某地的名义治事,在官衔前面往往会带“知”字。“知”为主持之意,其暂时代者称权知,由于在北宋时期,开封(汴京、东京)为北宋国都,地位超然,非皇子勋戚任之不可,包拯在开封府尹任上三年,一直是权知,但对开封府有实际管理权。

海瑞与包拯:古代清官的不同境遇

包拯生活的年代,正是北宋国力最鼎盛的时期,宋仁宗赵祯在历史上评价非常高,是一个明君。包拯得遇明君,如鱼得水,他的官场生涯,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只是升迁速度比较慢,而且多居外官远离中枢,所以也避免了卷入官员之间的勾心斗角、拉帮结派,因此,包拯一路走来,远比海瑞顺利的多。

嘉祐六年(1061年),包拯升任给事中,并正式担任三司使。不久即拜枢密副使,旋即调任礼部侍郎,固辞不受。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包拯病逝于任所,仁宗亲临吊唁,并为其辍朝一日,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枢密副使是包拯当过最大的官,正二品级。枢密院是北宋最高军事机构,枢密使其地位与丞相无异,包拯的枢密副使,实际上就等同于副丞相,实属位高权重。

海瑞与包拯:古代清官的不同境遇

纵观包拯和海瑞二人的官场生涯,包拯是极为幸运的,两人都是当官的好料子,海瑞的不幸在于贤臣不能择主而适,而明朝官场又极度黑暗,朋比为奸、拉帮结派、勾心斗角、互相排挤,海瑞作为底层出身的官员要想往上爬实在是难事。而包拯,得遇宋仁宗这样的明君,虽然在地方官历练二十余年,但北宋的官场远没有明朝那么复杂,宋仁宗知人善任,包拯得以一步步往上迁,北宋是一个重文轻武的王朝,像包拯这样的清廉正直之文官,不会被埋没。

包拯当任的枢密副使是实实在在的京官,是中枢要员,相比包拯,海瑞这个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就显得名不副实了,自明成祖迁都北京以来,明朝实行两京制,南京有和北京一样的行政机构,但是,南京的领导班子远非北京可比,海瑞的这个都察院右都御史更像是个闲差,含金量远不能和包拯的枢密副使可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1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两大“青天”
包拯(999—1062)和海瑞(1514—1587)都是古代官场晚出道的典型。前者虽然28岁就中了进士,但为了尽孝,十年后才步入仕途,后者实在是科举怎么考都考不好,熬到了40岁,
2023-01-05 16:16:00
这两位都是青天大老爷,包拯留名千古海瑞却鲜为人知
提到青天大老爷这个称号,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想到包拯这个形象。毕竟近年来以包拯为主题的电视剧铺天盖地,从各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这位大官人是如何清正廉洁。但提及海瑞,相信很少有人知道他是
2023-05-10 18:49:00
为何海瑞的敌人拼命助他升官呢
...代王朝,清官真是少得可怜,最有名气的可能就是北宋的包拯了,他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形象如今早已深入人心,在很多小说、戏曲、影视剧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而另一位名气不下于包拯的清官
2023-05-15 15:04:00
公正无私,为民造福:五位名垂青史的清廉官员传奇
...,我们还有清廉之官,只不过数量少一点罢了。第五位:包拯包拯铁面无私、公正廉洁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他不附权贵,敢于与贪官奸臣做斗争;他亲民爱民,处处为老百姓谋福利。包拯一生深受
2024-05-03 16:51:00
他性格耿直到敢骂皇帝昏庸,皇帝咬牙切齿却不敢杀他
...个没有私心、心系百姓的大清官,甚至清朝官方都把他和包拯合称为“北包拯,南海瑞”。对于海瑞,与他同时代的人常常敬佩他秋毫不犯的精神和气节,却没有敢效仿他的做法,并不是不想做清官
2023-06-15 12:49:00
聊聊历史上最著名的清官海瑞
...权,以其刚正和正义,在民间有着很大的影响,他几乎与包拯包青天齐名。《海瑞罢官》这部剧是由当时北京市副市长、著名历史学家吴晗写的一出历史剧,说的是海瑞微服出访,为民作主,处死权
2023-11-09 10:29:00
史上七位擅长断案的人,他被人奉为神
...,犹亲自审察,一丝不苟,慎之又慎。第二:包黑炭——包拯包拯北宋名臣。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
2023-07-06 13:37:00
海瑞一生清廉,五位老婆有两个老婆因他而死
在古代有很多的清官,其中以宋朝的包拯和明朝的海瑞最为人们所熟知。这些清官都是两袖清风、刚正不阿的人,是平民百姓心中的青天大老爷。例如海瑞在兴县当县令的时候,就被当地百姓称为海青天
2023-01-01 16:03:00
明代第一清官海瑞,真的名副其实吗
...我们说起历史上的清官,一定能在第一时间想到狄仁杰、包拯、海瑞。可是我觉得,海瑞这个人大体上是清廉的,但是他迂腐不化,让他在政绩上有不少污点的。比如被一些逐利小人利用去压榨富人
2023-01-01 16: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