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与形式
明代家世背景可考究的进士六千余名,其中有一半是平民出身,可见科举确实是一把通往成功的阶梯,有效地促进社会流动(SocialMobility),微寒的家族非常有机会经由科举向上爬升。但考中科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古语有云:...……更多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宋代科举对官学教育的影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于维系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政治与经济状况的影响下,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自太祖...……更多
科举的改革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两项与文才有关,其他则有关个人品德与体格。▲唐代读书人剧照 唐朝则只有六个常设科目,就本质而言都属于“文才秀美”和“学业优敏”两科的范畴,至于隋朝科举中有关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更多
清朝一考生殿试时写了八个字,获得皇帝钦点状元
...变命运。古时候的科举考试和现在最为公平的高考,都是读书人人生道路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如今有很多偏远山区的孩子,通过努力学习考上大学,最终走出了困住数代人的山村,在大城市工作生活。古时候的读书人更是一心想...……更多
在古代考中进士就能做官吗?科举考试的利与弊是什么?
科举考试对于出身于寻常百姓家庭的读书人来说,科举考试是他们实现人生跨越的一次机会,同时也是走进官场的唯一正途渠道。他们在科举考试之路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寒窗苦读数十载,因此古代还有“一榜定终身”的说...……更多
清朝时期的七品知县能够面见皇上吗?
...主事,当然倒数的基本就外放了,不留在京城。在清朝,读书人想要成为一名知县,确实需要历经一系列的考核环节。这些考核环节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合称“科举考试六步”。县试:通常在县府进行,...……更多
聊聊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说明考生已经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前面一系列的考试。而且读书人总是有些骄矜的,想显得自己矜持些,不想表现得太过急躁。偏偏贡院放榜的官员们,并不会放过这些学子和百姓们的心情,放榜的顺序,经常是从第六名开始顺次...……更多
古代科举考场上怎么夹带小抄?这个行为有多严重?
...局,其中的角色之一程仁清,原本是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读书人,因科举考试不顺利,永远失去了参加后续考试的资格,堕落成只认钱财、不讲道义的讼师(后来人格有转变)。他科举失意,根由在于被人诬陷考试时夹带小抄。...……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各级功名详解
...占据的特殊地位和巨大份额。所谓“学而优则仕”,清代读书人的终极梦想就是通过科技考试进入仕途,于官场施展政治抱负,赢得青史留名。在诸多影视作品的演绎中,诸如秀才、举人、进士等科甲功名的出现概率极高,让我...……更多
宋太宗科举制度之完善,进士有贡献吗
...个家族的社会地位和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等因素,体现了读书人控制选拔的野心。在隋炀帝之前,选拔人才采用的是世袭制,这种制度太不利于选拔真正有文化、有见识的人才。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发展,科举制度逐渐摆脱了弊端...……更多
宋朝科举制的繁荣与防舞弊措施
...了朝谢制度,让及第举人皆为天子门生。此举不仅增加了读书人的优越感,还巩固了中央集权,实为上上策。此后创设了殿试,与唐朝时的解试、省试一起形成了三级考试制度。另外,创设了特奏名制度,将殿试或省试落选的举...……更多
从南北榜到定额取士,明朝如何保证科举的公平性?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从中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读书人的社会地位很高。但是无论在哪个朝代,文人读书不光是为了学习知识,受人敬仰,更加是为了加官进爵,光宗耀祖,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出生平民人家的读书...……更多
宋代科举屡考不中者也可得到“特奏制”,成宋朝的国策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更多
古代读书人为什么都会想考取功名呢
...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等,这些都直观反映了古代读书人的心态。古代读书人的这种心态可以理解,毕竟生活在封建社会中,尤其是家中贫寒的学子,科举考试是他们实现人生转变的唯一机会,很多人一辈子都只考取了一...……更多
五代十国时期科举考试作弊现象及其应对措施
...每个地方的一些科举政策也是不一样的。有些地方比如说读书人比较多的,生产力比较发达的地方,自然录取人数也是要多一点的,那么在一些生产力并不是很发达的城市,自然录取人数也是要少一点的。所以很多考生为了自己...……更多
清末只会考试的读书人是谁
...睡觉了。最初看到这故事的时候,原本以为只是张岱调侃读书人的笑话,并非实有其事。可是后来看了张岱同时代的史学家谈迁的《北游录》,才知道当时的社会上,还真有这样的士人。此人姓丁名宾,不仅中了进士,后来官还...……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时期,秀才和进士是相等的,而且秀才也是非常难考的,读书人能够考中进士的成功率非常低,以至于最后,秀才这一科目没多久就去除了。从此之后,秀才便成为所有参加考试的人的统称。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考试科目也在...……更多
...公元1644年)抓住时机入关后迅速开设科举,收揽了中原读书人的归附之心,帮助这个原本偏居东北一隅的少数民族争权稳定关内局面,使清朝一举成为有皇帝以来中国最长寿的单一王朝,而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废除科举...……更多
清朝时期食物科举制度:五种人无缘金榜题名
从封建王朝诞生一来,进入朝廷做官都是读书人的向往。在科举制度没有发明之前,人们想要进入朝廷做官,只能靠月旦评,或者是别人的举荐。隋朝时期科举被发明,可惜的都是在这个朝代,科举并没有完全的落时。直到到...……更多
陈安之死:朱元璋时代的科举冤案
以前考清华北大并不比现在难。读书人是全国唯一能通过考试的人。他什么都差,但学习不好。科举考试是穷书生唯一出人头地的机会。方法,为了拥护读书人,有的人吃了麸皮厚的蔬菜,倾家荡产,有的人甚至参加科举考试...……更多
...情绪似乎有些过于夸张。实际上,对于真正投身于科举的读书人来说,状元的荣誉犹如天方夜谭,每三年才有一个机会,而且,考试本身就非常艰难,不是人人都能够有机会参加的。只有真正参与过科举的读书人,才能领略到其...……更多
墨水惩罚:古代科举制度的奇葩法律
...升到了国家法律的阶层。这还要追溯到隋朝时期,当时的读书人如果想用“十年寒窗苦“来换取功名仕途,决定参加科举考试,就必须先做好“喝墨水”的准备;《隋书·礼仪志》记载“书迹滥劣者,饮墨水一升”,简单的翻译...……更多
谁的朝代只有37年,制度却影响1300年
...队伍隶属唐朝礼部,奉命到地方收受贡品后归来。队尾的读书人则是他们在返回途中遇到的同路人——这些读书人此番来到长安,是为了参加可以改变命运的科举考试。随着这些读书人进入长安,科举制在这一年迎来了重大变革...……更多
历史上的“举孝廉”制度是如何产生的?
...了一半以上。 汉武帝中后期为官之人基本上都是民间的读书人,后来举孝廉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现象:“按照户口多少进行一定的比例划分”,与现代的高考录取比率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在这里我们先要区分一个概念性问...……更多
明朝为何是科举制的鼎盛期
...却是明朝。或许你会想到明朝的“八股取士”严重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那为何科举制反而在明朝发展到鼎盛期呢?这就要说说洪武末期的一个科举案子,和明朝前几任皇帝对科举取士的进一步改制和完善。对于科举制的起源时...……更多
中国古代“学霸省”是哪一个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考试是众多读书人进入官场的必经之路,几乎每一个读书人的目标,都是能够一举中第,所以每年进士、举人、秀才的录取比例其实极低,可以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为过。...……更多
科举考试:古代的公平选拔与官场变革
...演变成为唐代主考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更加被读书人看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数进士出身。考生主要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乡贡进入京城参与考试的通称为举人。 宋代的科举制继承唐朝,同时由于...……更多
李白的另类寻官路,想做官却又没有参加科举
...流的说法有三种:一、李白不屑参加科举考试自古以来,读书人皆有自己的傲气,更何况是李白这样的大才子,在文化圈中影响力已经很大,粉丝遍布商界、政界,不少社会名流皆是其忠实粉丝,所以他不屑跟普通的读书人一样...……更多
古代科举之路:状元背后的辛酸与机遇
...丰收,那些沉甸甸的收获就是他们为之努力的目标,对于读书人来说,金榜题名就是他们的愿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都是插花游街马蹄轻的荣耀时刻人们都觉得读书人只有考上了状元才能叫咸鱼大翻身,当看到《儒林外史》中的...……更多
古代高考有多难?考官出题刁难学生被革职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人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在科举制度最为完善的明清时代,县、府、院...……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走进珲春古城村寺庙址 聆听中华文明的回声
走进珲春古城村寺庙址,聆听中华文明的回声。珲春古城村寺庙址,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三家子满族乡古城村东侧,地处图们江支流珲春河冲积平原
2024-05-14 16:31:00
【名家专栏】周必素:遵义和播州
要说杨氏,必须说遵义,更要说播州。 遵义,包括乌江西北的大部分区域,秦以前为鄨国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2024-05-14 14:12:00
刀笔从心——朱培尔、魏广君、李晖书画印三人展
出品人张冀学术支持京华印社公益支持北京华亚艺术基金会承办单位山东省济宁市汉文化博物馆学术主持洪厚甜策展人高成丰马龙执行策展刘佳乐朵云展览时间2024年5月12日—5月31日开幕式
2024-05-14 16:36:00
为何说秦国的成功,地缘优势也不容忽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扫六合,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帝国,后世之士都认为秦国之所以能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西陲小国走到这一地步
2024-05-14 10:59:00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谢泳重庆林建刚博士知我对陈寅恪晚年诗有兴趣,以凌梅生整理的《又向流云阅古今——凌道新诗札日记存稿》见告
2024-05-14 14:45:00
齐国如何奇迹般再次崛起,并延续百年国祚
战国时期,七雄争霸,众多国家之中,齐国因有春秋时期首霸齐桓公的荫蔽、楚国有楚庄王时期的底子,两个国家在战国时期仍然有着令其他国家不可小觑的实力
2024-05-14 15:02:00
聊聊春秋战国历史上首次活人献祭
祭祀中用活人献祀鬼神,起源于远古的原始部落,而在殷商时期最为流行。武王伐纣取代商朝后,周公制定周礼,“仁义”之说逐渐兴起
2024-05-14 15:03:00
司马懿真的忠于魏国吗
曹魏青龙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率领蜀国的十万大军走出斜谷,意图攻打曹魏。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一次已经是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了
2024-05-14 15:06:00
乐毅变法为何只是昙花一现
众所周知,齐、楚、燕、韩、赵、魏、秦为战国时期的七雄,其中齐国、秦国与楚国是盛极一时的大国、强国,韩、赵、魏因同出一脉也曾有过辉煌
2024-05-14 15:15:00
吕不韦如何用一个女子换来一个国家
当异人再次被围赵国时,正逢长平之战,吕不韦也找不到逃难的机会。在此期间,吕不韦又成功做成了一笔交易。在邯郸,吕不韦早就选中了一个姿容艳丽又善歌舞的年轻女子与其同居
2024-05-14 15:17:00
白起已经俘虏了赵国40万士兵,为什么都要杀掉呢
这段记载,应该特指赵括亲率的那支队伍,前有秦军壁垒,退路又被截断,只能仓促修建防御工事,转攻为守,等待援军解围。援军没等来
2024-05-14 15:17:00
战神吴起为啥被黑,是杀气太重了吗
吴起吴起,在兵法造诣上仅次于“兵圣”孙子,在行政才能上仅次于法家鼻祖李悝,在杀敌数量上仅次于“杀神”白起,表面上看,吴起是“千年老二”
2024-05-14 15:21:00
聊聊天下第一商圣吕不韦
称吕不韦为天下第一商圣,一点都不为过。在战国末年,天下纷争,大乱之世,大才层出不穷。作为一名商人,吕不韦慧眼识“货”,穷尽家资于一人
2024-05-14 15:23:00
嬴政唯一放弃的领土是哪里,至今居民保留战国习俗
我们经常用八个字来形容中国的悠久历史,深远持久,源远流长,所谓持久,就是指中国历史横跨上下五千余年,就像一个鹤发童颜的沧桑老者
2024-05-14 15:24:00
商鞅之所以最后身死车裂,在于他做错了哪三件事情
商鞅变法18年,已经让秦孝公佩服得五体投地,对商鞅可以说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而后面的秦惠文王对商鞅是又敬又畏,并不想杀他的
2024-05-14 15: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