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众所周知,齐、楚、燕、韩、赵、魏、秦为战国时期的七雄,其中齐国、秦国与楚国是盛极一时的大国、强国,韩、赵、魏因同出一脉也曾有过辉煌。
唯有七雄之一的燕国存在感很弱,春秋、战国时期燕国一直偏安北方一隅,若非燕太子让荆轲刺秦王延续国祚,怕是很难让人想起这个诸侯国。
值得一提的是,战国时期的燕国即使再怎么衰败,也曾有过一刹那的辉煌,正是这一刹那的辉煌击溃了不可一世的齐国,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正所谓“有因必有果”,燕国之所以能击败东方霸主齐国,主要的原因就是燕昭王时期的一场变法,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燕昭王变法的背景
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分封八百诸侯国,燕国、齐国皆是在此时成立了,称得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老牌诸侯国,一开始燕、齐两国的关系还比较好,齐桓公更是帮燕国击退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燕、齐两国开始为了利益战争与冲突不断,齐宣王时期彻底走向了决裂,也奠定了齐国霸权消亡的伏笔。
1.子之乱国,齐宣王趁虚而入
燕王哙是燕国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他受子之及其党羽的蛊惑,效仿尧舜等人将燕国的皇位禅让给了宰相子之,此举引发了很多人的不满。
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势子之不断镇压反对自己的人,双方最终爆发了一场大战,也可以说是燕国内部的一场内战,太子平一派被子之所击败。
燕国的这一场内乱持续了好几个月,《史记》称:“死者数万,众人惶恐,百姓离志……”可见子之之乱对燕国的伤害有多大,经济、政治和军事雪上加霜。
东方的齐国与燕国关系本来敏感,齐宣王听说这件事情后立刻带兵打着“讨伐子之”的名义入侵燕国,内耗巨甚的子之怎么可能会是齐国的对手,不久兵败被杀子之之乱结束。
2.燕昭王临危受命
燕国的百姓本以为齐国击溃子之后会退兵,然而他们却想错了,齐国不仅没有退兵反而还占据了燕国的都城,并在燕国境内大肆烧杀抢掠,史书记载“毁其宗庙,迁其重器”。
夹道欢迎的燕国人看过齐国这样的嘴脸立刻组织起来进行反抗,但却因势力弱小只能看着燕国被一点点瓜分,两国的灭国之恨就此结下。
战国时期、七国博弈,秦国、三晋与楚国皆不想齐国一家做大,纷纷站出来力挺燕国逼迫齐国退兵,最终齐宣王迫于压力放弃了得到的土地。
不过,在临走之前他却将燕国破坏得体无完肤,与蛮荒之地毫无差别。国家生死存亡之际,逃亡在外的公子姬职回到燕国继承王位,而他就是历史上知名的燕昭王。
二、燕昭王与乐毅的君臣情
战乱之后燕国山河破碎、百废待兴,燕昭王为了改变这个局面一边励精图治,一边向天下广纳贤臣进行变法图强,在“卑身厚币以招贤者”的号召下,各国有才之士纷纷赶往燕国。
不久之后,武阳城中黄金台上燕昭王得到了一大批的人才,谋士邹衍、武将剧辛皆是此时崛起的,而其中最有名的一个人就是军事家、政治家乐毅。
1.乐毅变法
乐毅是名将乐羊之后,从小就接触百家学说、精通兵法,早起的他还曾在赵国、魏国担任过职位,可惜却一直郁郁不得志,就如同商鞅在魏国一样。
燕昭王礼贤下士的消息传到他的耳朵中时,乐毅便来到了燕国谋求一个职位、创作一番事业,燕昭王与之交谈后认为乐毅是经天纬地之才,将其拜为“亚卿”总领燕国的军政大事。
颓废的燕国想要图强必须要变法,乐毅变法在此时拉开了帷幕,总的来说他的变法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严刑峻法、选贤举能、奖励军功。
子之之乱导致燕国内部混乱不堪,若想稳固这一个局面必须要严刑峻法:“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如此一来社会才能回归秩序性。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而治理天下则需要有才之士,所以变法的第二步便是选贤举能。乐毅在人才选用上的制度有两点,其一选择的人才必须做到任人唯贤而非任人唯亲。
其二官员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考核系统,这样优秀的人才才能够不断得到提拔重用,这便是“察能而授官”的原则,杜绝了“亲亲”、“贵贵”的腐败用人体制。
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在乱世中崛起,必须要具备一支精锐之师,燕国想要向齐国复仇更是如此,所以乐毅的变法有一个核心便是奖励军功,这一点与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异曲同工。
与此同时,乐毅还强调军事上着重战法和纪律的训练,如此才能够不断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甚至连乐毅自己、燕昭王本人都必须履行这一点。
一场变法的成功与否不仅在变法执行人的坚持,律令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否得民心等,更在于变法持续的时间与律令在百姓之中的贯彻。
幸运的是,燕昭王与乐毅的这一场变法任何因素皆具备,燕昭王、乐毅与庶民百姓同甘苦,使得这一场变法足足持续了28年,燕国不仅摆脱了子之之乱的颓废,更是拥有了一支保家卫国的劲旅。
燕国军民卧薪尝胆的同时,齐国国军却在国内不断横征暴敛、穷兵黩武,齐国内部积累了很多的隐患。
当然,齐国毕竟是老牌诸侯强国,燕国虽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想要击败齐国还需要一个契机,而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
2.变法大成,一战灭齐国
宋国是战国时期最富有的国家,有着最繁华的贸易市场,秦、赵与齐三国都想占为己有。乐毅和燕昭王便让苏秦出使齐国进行离间,唆使齐王在合纵攻秦的同时偷偷去占领宋国国都。
齐国这种背信弃义的做法备受诸侯国唾弃,于是乎一场六国歼灭齐国的大战展开了,公元前284年燕昭王倾全国之兵力、派乐毅领军出征讨伐齐国。
此战中乐毅率领赵、楚、韩、魏、燕五国与齐国大战于济西之地,最终齐国军队被打得溃败,燕国趁机攻入了齐国的都城临淄,报了当年的灭国之仇、亡国之恨。
之后乐毅又率兵不断蚕食齐国的土地,齐地70余座城池皆落入燕国之手,齐国府库的珍宝财物、稀有器物也被送入了燕国充实府库财政。
此战中乐毅居功至伟被封昌国君,有功将士也得到了燕昭王的亲自奖励,可以说乐毅的这一场变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更使得燕国成为了战国中期的一个“小霸”。
燕昭王变法除了灭掉齐国之外,对我国的版图扩张也有着十分重要的贡献,他曾举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北上扩张”行动,将东三省一带纳入了华夏版图。
秦开是燕昭王时期的名将,他对东胡一带非常了解,公元前283年燕昭王命秦开领兵迎战东胡,燕军从妫水流域一直打到了辽河上游一带。
他还效仿秦国、赵国在边郡修筑了长达千余里的长城,自此辽西、辽东诸郡成为了燕国的土地,而燕国也一跃成为战国七雄土地面积前三的存在。
燕昭王和乐毅的这一场变法,从某个角度来说是战国时期的最后一场变法了,若是能够一直坚持下去必然会成为秦国一统的大阻碍,毕竟燕赵之地多慷慨悲壮之士,辽东更是兵马最好的来源地。
可惜的是,这一场变法随着燕昭王的去世而结束,乐毅也在悲凉中隐退,自此之后燕国不仅失去了战争扩张得到了土地,国内局面也不断下滑。
三、变法的结局和影响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去世、燕惠王登基,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刚一登基就开始对乐毅猜忌,后者不得不离开燕国、去往赵国隐居。
燕惠王若是有秦惠文王一般的雄才大略,燕国的变法成果定然能够维持下去,奈何此人连“守成之君”都称不上。
齐国人田单用反间计散布谣言说:“乐毅之所以不尽快攻下齐国最后两城,是想要自立为王”。
燕惠王听到此事后心生猜忌,他召回在齐国征战的乐毅准备杀害,后者心生恐惧逃亡赵国,骑劫则上位成了燕惠王的宠臣并奉命攻下齐国最后两座城池。
可笑的是燕惠王毫无军事谋略、骑劫又目光短浅,结果齐国靠着两座城池反攻,不仅收复了齐国所有的土地重新立国,还击溃了燕国的大军。
此战过后燕国的新军战斗力急剧下降,再也不复燕昭王时期的辉煌,可谓是变法30年的努力一朝散尽,也应了一句老话“守业更比创业难”。
燕昭王之后燕国再无一任贤明之君,以至于在战国时期的存在感非常低,直至被秦始皇覆灭。对于燕昭王、乐毅的这一场变法,你有什么看法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4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