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魏晋宗庙制度的变革与儒家经学的关系
...两汉时期,特别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经学成为文化之主流思想,儒家典籍中有关三代,特别是周代古礼的记载亦成为影响当时相关制度的关键性因素。西汉初期,“汉承亡秦灭学之后,宗庙之制,不用周...……更多
光武帝刘秀与东汉宗庙制度的建立
...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后,在传承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理论,并大量吸收秦汉以来诸子学说而形成的新儒家学说逐渐成为当时社会主导思潮。元帝永光年间,依据儒家经典,对西汉初期确立的与周礼不合的皇帝宗庙制...……更多
晋朝庙制与祭祖:完备的制度与争议焦点
...完备。具体内容可分为:一、庙制和亲尽迭毁之法,二、宗庙时祭和合祭法。以下试分别简要介绍。晋皇室司马氏为河内温县大族,自汉以来世系清楚,这就为其子孙称帝后追认世系提供了可靠渊源。晋七庙设置从王肃说。王肃...……更多
聊聊汉元帝毁灭汉朝祖宗宗庙,改革宗庙制度的原因
...元帝不够孝顺吗?自然不会如此,汉元帝是出了名的尊崇儒家,所以他必然也是一个孝子,那为何要毁坏祖宗宗庙呢?汉朝的拜祭可不是普通人家的拜祭方式,需要很多礼节和花销。这对历代帝王来说,可是一件比较破费的事情...……更多
王肃与司马氏的关系及其在魏晋时期的角色
...谁?他都做过什么?……确实,对很多现代人,尤其是对儒家经学、经学史不甚了解的读者来说,王肃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历史人物。但是,如果我们说起他的父亲、女婿、外孙,了解一些魏晋历史,或者阅读过《三国演义》小说...……更多
“罪己诏”是皇权稳固的产物,“罪己诏”的政治功效有哪些?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修身正己的道德哲学的典型代表当属儒家学派。孔子借鉴周公礼乐制度,发挥人的至善“仁”性,提出了关于修身克己的道德学说。进而,这种思想被后继儒士和各家学者充分继承,延伸到政治建设中去。“...……更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宗庙祭祀歌辞的特征与价值
...社会中重要的国家祭礼是在基于宗法制所带来的基础上的宗庙祭祀,这类的宗庙祭祀是维护皇权权威的一种方式,也是皇权权力的一种合法性的象征。而与宗庙祭祀常常相匹配的是礼乐,自从周朝以来,在宗庙祭祀的过程之中用...……更多
先秦至西汉:宗庙祭祀的演变与四时祭制度的形成
...周以来纯粹宗教意识的逐渐淡化和人文伦理精神的凸显,宗庙祖先祭祀原有的宗教意义也逐渐减弱,强调尊卑、亲疏伦理纲常的蕴义日趋明显,《礼记》曰:“夫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更多
唐朝太庙制度变迁:从李显的遭遇看皇家宗庙之争
...庙里混上不祧的位置,那更是睡着都能笑醒的。何为天子宗庙呢?天子宗庙有五庙、七庙、九庙。五庙和九庙都是从七庙里延伸出来的,但并不是历代都能够凑齐五庙、七庙、九庙的。所以,四亲全部立庙是天子之庙最基本的。...……更多
聊聊魏晋庙制和祭祖礼
...三国志·魏志·明帝纪》记载太和元年夏四月甲申,初营宗庙,此时文帝的高祖处士(曹节)曾祖高皇(曹腾)、祖太皇帝(曹嵩)共一庙,魏武帝曹操一庙,曹操庙百世不毁。但此时的七庙制度并不完备,所祠的只是“亲庙四...……更多
曹睿:生前定庙号,离经叛道背后的无奈与抉择
...为这种与礼法大相径庭的越轨行为,曹睿受到了后世许多儒家学者的严厉批评。2、曹魏祠堂的新旧礼仪 曹睿为何冒着被指责的风险,在临死前匆忙为自己定下庙号?难道他不知道自己的举动和平时的做法不一样吗?其实问题可...……更多
三国曹魏立两个宗庙,为何将曹操单独供一庙
宗庙是古代皇帝和诸侯祭祀祖先的地方,古代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平民百姓是不准立庙的,封建制度等级森严,不能僭越,否则要杀头。三国时期,曹魏政权也建立了宗庙,在魏明帝曹叡时期,京城洛阳的宗庙还没...……更多
秦始皇的“法制主义”是政治形态根本特征
...举,但这并不意味着秦政就对儒学一律排斥。事实上,“儒家莫不重孝。秦虽灭儒,然不废孝悌”。另外,秦人尊齐鲁之学,而今文学实乃合齐鲁之学而成。 所以焦弦十分肯定地说:“秦时未尝不用儒生与经学也。”梁启超更...……更多
为什么汉代的丧葬文化被称为厚葬文化?
丧葬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秉持“死者为大”的理念,人们非常重视死后的殊荣,就连清代的张廷玉在其在世之时,接连向乾隆皇帝上奏折,表示希望乾隆皇帝应允自己死后能配享宗庙...……更多
汉朝皇帝谥号:从刘邦到刘备,为何仅三个皇帝谥号无“孝”?
...。综上,汉朝以孝为常谥,其原因不在于《吕氏春秋》、儒家经典等对孝的论述,更主要的原因应该在于“长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其实,秦朝短暂而亡,教训深刻,因此汉朝建立后的首要任务,显然应是如何延续江山,以...……更多
有多少人配享曹魏宗庙
...能揭示出当时政治格局的变化。一、曹魏太庙的建立曹魏宗庙始建于建安十八年(213年)7月,此前曹操刚刚被汉献帝封为魏公,加九锡、在丞相下置百官,掌握着东汉的实际权力。曹操遂以诸侯王之制在邺城立五庙,供奉着曹节(...……更多
长孙无忌“礼法治国”思想的历史传承与创新
...论,所以坚持要“礼法治国”。长孙无忌“礼法治国”对儒家思想的历史传承 1,继承十恶不赦之罪的律法内容第一,纲常之礼与律法的融合;即人们不能触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礼制,如果违反三纲五常,会依照...……更多
配享曹操宗庙的26位魏国功臣,郭嘉排在最后
...聚集了一大批顶级的文臣武将。曹操死后,被供奉在魏国宗庙里。为了表彰魏国的开国功臣,从魏明帝曹叡时期开始,便将一部分死去的功臣配享曹操宗庙。根据史书记载,一共有二十六位魏国功臣得以配享曹操的宗庙。然而,...……更多
三国时期庙号制度:曹操、刘备与孙权的祖庙之争
...尊崇地位,帝王们不但要祭天地,更要祭祖宗,这就有了宗庙。祭祖是人类社会的自然属性反应,普通百姓家谁还没有几座祖宗的坟头?帝王家是人类社会的统治者,他们的宗庙制度更加完善和严格,因为这事关统治的合法性,...……更多
聊聊南北朝十六国君主对儒释道选择
...形态时期,在魏、晋以后发展较快,大量地吸收和融合了儒家学说来充实道教理论,使得道教的理论逐渐系统化、戒律规范化。道教和儒家都是起源于本土的宗教,根源于同一文化土壤,二者相互联系紧密,道教基本上不与儒学...……更多
曹魏宗庙揭秘:二十六位功臣的配享顺序与背后的权力较量
...魏国的疆土。曹操离世后,他的名字被永远铭刻在了魏国宗庙的殿堂中。为了纪念魏国的奠基功臣,从魏明帝曹叡时期开始,一批批英勇的功臣被配享曹操宗庙。历史记载,总计有二十六位魏国功臣被配享曹操的宗庙,然而,这...……更多
聊聊中国历史上孔子唯一的“偶像“周公
...。三曰同姓不婚之制。\"周公之功,功在订正之功! 3.为儒家思想奠定基础在文化上周公提出了\"明德慎罚\"的道德规范,将\"德\"树立为一个非常道德规范以求规范众人;而他制定的完整的礼仪仪式,提出的\"敬德保民\",制礼作...……更多
《大秦赋》寺人嫪毐叛变夺权,秦国宗庙差点被葬送
...加冠亲政,怂恿嫪毐叛变夺权,使咸阳城遭到血洗,秦国宗庙差点被其葬送。01屠狗之辈寺人嫪毐在发达之前,相邦吕不韦对其定性,“屠狗之辈”,这个比喻恰如其分,事实证明,嫪毐真的不是玩弄政权的料,先是恃宠而骄,...……更多
清朝入关后祭祀用太庙,太庙里明朝的老祖宗们去哪里了?
宗庙,是用来祭祀祖先的地方,而皇帝家的宗庙,就被称为太庙。明朝的太庙,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所建立。清朝入主紫禁城之后,不仅效仿汉族人的宗庙制度,而且直接把明朝修建的太庙拿过来用,那明朝的那些皇帝牌...……更多
西周宗法制与井田制度:政治与经济的基石
...,也是全体姬姓宗族的\"大宗\",即最大的族长。天子的宗庙称为\"太庙\"。历代的周天子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保持天下\"大宗\"的地位,其他诸子在各自的封地建立宗庙,各有自己的\"氏\"号,受封者成为这些别宗的始祖。在诸侯...……更多
宋朝为何要把柴氏子孙和柴荣子孙模糊化
...这种仁慈是有底线的,这种底线是对后周世宗柴荣及后周宗庙的残忍。被封为郑王的柴宗训死于宋朝开宝六年(公元973年),他死的时候只有20岁,据说留下了五个儿子。如果按照宋太祖誓碑上的留言,柴宗训的五个儿子应该是...……更多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代祭祀文化及祭拜社稷神
...代理学兴起时,以及明市井文化丰繁时期。汉、宋两代的儒家正统学说均有倡导孝道的成分,宗族祭祀活动由此兴起,加之生产工具的进步与农业经验的增加,人类活动在农业收成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些原本崇敬自然神...……更多
...切功劳白白浪费。最后,万般不得已,只能使李夫人配祭宗庙,追封孝武皇后。后记:都说皇帝是孤家寡人,因为没有人敢和皇帝真心做朋友,他们所谓的“孤”,其实是“平等”感的缺失。汉武帝呢,除了心理上的孤独,连生...……更多
伍子胥拆毁楚平王的宗庙,戮他的尸体,为何有这么大的怨气?
...,极尽“占有”侮辱之能事!三、建议吴王阖闾拆毁楚国宗庙。对伍子胥来说,虽然没有得到楚昭王,但吴王阖闾及其将士们的“享乐”行径,也算是给了遗憾中的他一点抚慰。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必须尽可能地毁掉楚国。“...……更多
中国所有庙号“中宗”的帝王,只有这3位帝王有资格得中宗庙号
...,现在要介绍的庙号是“中宗”,一般来说,能够得到中宗庙号的帝王都是中兴之主,商朝最初制定中宗庙号时,就规定中兴之主的庙号为中宗。在中国历史上,庙号中宗的帝王一共有9个,但事实上却只有3个有资格得中宗庙号...……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比如李绅吃鸡舌头的说法就很不靠谱,一顿饭六百只鸡,李绅即便不是天天吃鸡,在交通运输困难的古代,鸡的供应量也会很成问题。其实
2024-06-24 20:06:00
有一次,他特地来拜访李绅,刚在旅馆住下,家仆和一个市民发生了争斗。得知是宣州馆驿崔巡官的仆人,李绅竟然把那个仆人和市民都处以极刑
2024-06-24 20:05:00
后人根据此处记载,认为这里的“李司空”就是李绅,从而从侧面证明了李绅家里的排场之大,生活的奢侈。因为诗中的李司空吃饭必有歌妓唱歌相陪
2024-06-24 20:05:00
吴湘的叔父吴武陵当年得罪过李德裕的父亲李吉甫,两家是世仇。为了取悦李德裕,李绅把吴武陵的侄子吴湘列为了报复对象,因而罗织罪名
2024-06-24 20:06:00
唐代建立后,疆土只限于关中和河东一带,尚未完全统治全国,因此,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自公元618年(武德元年)起
2024-06-24 20:13:00
简介明朝内阁首辅许彬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0:08:00
袁崇焕攻击蕾蕾,为何会被崇祯帝凌迟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一个最具争议性的人物,有人认为袁崇焕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民族英雄、抗清大将,然而结果却死于自己人的手中,充满了悲情性
2024-06-24 20:07:00
于是他下令派人,联合湖北当地的官府,以及楚王府联合调查此事,看看这一千多万两白银到底能不能悉数捐给朝廷。可是当楚王朱华奎知道此事后
2024-06-24 20:09:00
公元1643年,张献忠率领军队攻打武昌,熟知楚王坐享万贯家产,富可敌国的武昌官员,全体跪于楚王府,恳求楚王朱华奎捐献部分家产
2024-06-24 20:10:00
可能这是武则天圈养大量男宠最初的出发点吧,武则天挑选男宠的标准也很简单,体格健壮,相貌英俊,无论是早期的薛怀义、沈南璆
2024-06-24 20:14:00
管在古代还是现代,抄家和搜书包等于两败俱伤的杀招,除非证据确凿,账本什么都拿到了,不然结局很难看。如果没有铁证证明这些大臣贪污
2024-06-24 20:08:00
当时建成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就定下了很多的军法,并且李氏兄弟二人,就以身作则,和士兵们的待遇是一样的。不仅和战士们一起吃住
2024-06-24 20:11:00
明末三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大家都很熟悉,但在三案之前还有三案(劫杠案、妖书案、伪楚王案)。劫杠案、妖书案、伪楚王案三案
2024-06-24 20:09:00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杜甫在巩县出生,汉武帝时期酷吏杜周是他的元祖,杜审言是他的祖父。杜甫是西晋名将杜预的十三世孙
2024-06-24 20:16:00
《史记》里记载,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他们曾经一起做生意,管仲出的钱少,鲍叔牙出的钱多,结果赚了钱以后,管仲却每次都要多拿一份儿
2024-06-24 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