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桓温:南北朝时期的儒家贵族与军事英雄
...否强盛就看家中典籍的多少了,他们家可谓一代又一代的儒家经典谱系衔接完整,与他的跟脚背景相较量起来,像另一个在当时比较有名的琅琊王也只是一个“新贵族”而已,相当于是一个暴发户。然而,在西晋的时候,他的家...……更多
与宋朝同时期的辽、金两国都有哪些统治制度
...元化的特征。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各北族政权均向接受儒家伦理的方向演进,辽金两朝有更为多元的政治选择,他们在接纳儒家思想的同时,也大量吸取佛教、道教,以至于符合其民族传统的萨满思想共同作为政治指导原则,...……更多
从厚葬到薄葬:秦汉与魏晋南北朝墓葬习俗的变迁
...时晋朝的地盘仅剩下江东,这便是东晋。那时候的胡人对儒家倒是没多大认同。北方的胡人大多信仰佛教(比如后赵君主就力挺佛教),佛教和胡人的传统都认为应该薄葬。因此这导致十六国时期,薄葬依旧是中原地区的主流情...……更多
吴起:战国时期的传奇人物,铁石心肠成就了他也害了他
...为能击败秦国的战国强国。就是这样一位在融合了法家、儒家、兵家,在政治、军事、经济、法律上都堪称全才的豪杰,吴起最终的下场可谓惨淡,他被乱箭射死,死后的尸体被下令五马分尸。在后世的评价中,他也没有像白起...……更多
张良:汉朝的谋士与统一者的幕后英雄
...学识。在家庭的教育下,他广泛阅读了古代文献,尤其是儒家经典,这为他的后来的政治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青年时期,张良前往齐国学习,深造政治、军事和策略。他的聪明才智和谋略超群使他很快在齐国崭露头角,被赞...……更多
刘裕是如何翻盘取代东晋的
...参与当时的仙学玄学。而是读《尚书》、《左传》。”等儒家著作,无法融入当时的士绅社会,也不会受到士绅的重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像刘牧之这样的人在政治上没有多少成功的机会。只能住在后巷,才华得不到认可。...……更多
崔浩:从三国智囊到北魏重臣的传奇人生
...拔的时候不仅仅看个人能力,还要看这个人的家世,对于儒家学说是否了解,了解到何种程度。这个举动触犯到了鲜卑族的利益,因为按照崔浩的想法他们很多贵族的等级都要下降,甚至可能会失去现有的贵族特权。而此时鲜卑...……更多
鲁国为何最先覆灭,没有成为春秋五霸
...光。此外,鲁国的文化虽然繁荣,但也成为了一种束缚。儒家文化的发源地,鲁国深受礼仪制度的约束,这种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鲁国的发展。儒家强调的“仁政”和“礼治”在当时的国际环境中显得过于理想化,缺乏...……更多
英雄无善终,历史上四位如神一般的战将走向悲剧结局
...段。吴起的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他曾经在楚国发起变法,使楚国的国力大增,但是因为用法太严,得罪了很多人,所以他的支持者楚悼王一死,就被乱箭...……更多
墨家:古代中国的秘密组织及其创始人
...所灭)。墨子创立了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同儒家、法家、道家合称春秋战国四大学派。墨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军事军、教育家、科圣,也是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出身平民,反对儒家和暴政,反对兼...……更多
吴起:战国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改革家
...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吴起年轻时曾师从曾子,学习儒家思想和兵法。后来,他又到鲁国学习兵法,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事家。吴起先后在鲁国和魏国担任将领,他在鲁国时曾率领鲁国军队击败了齐国的入侵。在魏国时,他...……更多
吴起:楚国变法的英雄与悲剧人物
...会回来。吴起最初拜孔子弟子曾参为师,学习崇尚仁爱的儒家思想。后来,吴起的母亲去世了。吴起不遵守孝道、丧葬的古规。吴起被老师曾参拒绝,并与他断绝了师生关系。 魏国丞相公叔嫉妒吴起的功绩,于是告诉魏武侯,...……更多
刘渊与匈奴五部骑兵的崛起
...吸收其它内迁中原的游牧部族为己所用。同时,刘渊精通儒家经典,“为晋人所服”。 当时的士族子弟如王浑、王济、王弥等均与刘渊相交甚厚。这样,中原对晋朝司马氏不满的士族子弟与普通百姓也纷纷前来归附刘渊。刘渊...……更多
《发现兰陵》之八——《楚国之兰陵》
...位大思想家政治敏锐性与思想成熟性的特质。荀子是当时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思想丰富,涉及到哲学、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他的著作保存在《荀子》一书,计33篇。在哲学上,他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批...……更多
...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拓跋焘起用一大批汉人为官,推行儒家学说,下诏灭佛,但这一下子激起了“胡汉斗争”。拓跋焘早年最信任的大臣崔浩,历仕北魏三朝,出身清河崔氏,在北魏统一北方大业立下不可磨灭的大功,堪称拓...……更多
以唐朝“国球”发展史,管窥“蹴鞠”在政治文化中的作用影响
...,社会动乱和政治的腐朽开始制约蹴鞠运动的发展,而以儒家礼义为传统文化主体的古代社会,在强调忠孝仁义与为国为民精神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限制了上层阶级对蹴鞠运动的过度痴迷。同时,以竞争激烈为表现特点的蹴鞠...……更多
历史上外族入侵与华夏文明的韧性
...儒术开始,至司马炎建立西晋止,历四百余年,应该说以儒家为主导的汉文化在汉地十八省,特别是在中原地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还远未到根深地步的程度。 为了对付北方强大的少数民族,自西汉中叶起,中原王朝就...……更多
哪位皇帝在位48年,活了86岁,最后被饿死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几大乱世之一,也是影响极为深远,持续时间极长的乱世。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各方豪强在天下大乱之际无不各立山头,想在这次大洗牌中功成名就。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乱世有那么多皇帝,毕竟...……更多
战国时代秦赵变法:不同的应对策略与历史走向
...不得不改革变法,但是他们因循守旧,受宗法宗亲观念和儒家思想影响巨大,致使赵国改革变法难以彻底。赵国改革经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虎头蛇尾,无法肃清奴隶制残余。秦赵两国统治者不同的改革变法理念决定了秦赵两...……更多
中国历史上十大高智商人物
...,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对中国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智商和才华在中国历史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的思想和学说至今仍然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第...……更多
历史上的纣王,真如小说中那么残暴吗?
...战国时期的文献。春秋时期对纣王的评价比较中庸,这很儒家。战国时期对纣王的评价基本都是负面的,比如屈原的诗里面就有说纣王把忠臣剁成肉酱,这点体现了纣王暴戾的一面,虽然不一定真,但也未必就是假。从近年出土...……更多
吴起:兵家的传奇与儒家的叛徒
...别,就是天人永隔。性格暴戾的吴起却最先选择成为一位儒家子弟,拜了孔子弟子门下钻研儒术。母亲病死的消息传来,吴起想起当初离家的誓言,一事无成的他无颜还家。儒家子弟最重仁义、孝道,吴起的举动可谓是离经叛道...……更多
聊聊马镫的前生今世
...蒙古大学附近。这是一件北魏时期的陶马俑,间接证明了南北朝时期已经有马镫的出现。而马镫实体的出土时间则要略早于上述这件陶马俑的发现,1965年出土于辽宁省北票市(隶属于朝阳市,当时还叫北票县)北燕贵族冯素弗...……更多
古代不同朝代的汉服代表的社会环境
...汉朝的服装礼仪。汉服有与之相配的礼仪文化,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便十分重视服饰礼仪的发展,孔子也专门修订书籍来规定服饰礼仪的发展。在四千多年的服饰文化发展中,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得越来越漂亮,技艺也更加精湛。清...……更多
南朝北朝:士族与军事贵族的权力博弈
...族当皇帝,士族豪门控州郡,就是缩小版的八王之乱魏晋南北朝,一定要记住士族这股力量,很强大,而且谁当皇帝都必须跟这股势力合作。东晋皇室和士族豪门互相折腾,折腾就要打仗,不仅自己跟自己要打,还得跟北方打。...……更多
金朝南迁:摆脱贵族制约与适应自然环境的选择
...但并非所有朝代都备受关注。大多数由汉人统治,而魏晋南北朝、元朝和清朝则为少数民族所主导。在这众多的朝代中,南宋与元朝之间的金朝显得格外引人关注,由女真族完颜阿骨打在白水黑山间创建,统治中国北方和东北地...……更多
隋朝:短暂却影响深远的朝代
...多样化的文化制度在隋朝时期,比较兴盛的思想是佛家和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为人们所熟知,主张“仁爱”,提倡朴实的文学,推崇和谐的社会风气,放到现在也依然受用。而佛家思想主张摒弃一切的思想则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更多
春秋战国:礼仪之邦到战国纷争的演变
...事件。该书强调“义”,提倡“仁政”和“礼乐”,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典籍。这也折射出春秋时期,诸侯国治国理政还是比较重视礼义的。孔子本人也游走各国,想拜相辅佐君主推行仁政。但屡屡碰壁。一方面,当时战乱频仍...……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人才辈出的原因
...治国;战国时期,采用了法家。战国初期的魏国,法家、儒家并存,魏文侯用法家变法扩张,用儒家来吸引人才。齐鲁大地上的鲁国,是儒家的发源地,讲究礼仪之邦,基本上都是儒家。……像兵家,优秀的将领,各个国家都很...……更多
揭秘南齐萧道成的上位史
...。南齐武帝萧赜推崇文化教育,子嗣管理严格,要求学习儒家文化。这种士族化的转变,使得南齐家族在统治时期更加具有凝聚力和文明的特质。巩固统治和文脉相承的需要:在历史的长河中,统治者都深知文化对于巩固统治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184年黄巾起义发生后,在起义军的强大攻击面前,东汉政府慌得一塌糊涂。为保住摇摇欲坠的统治,他们在抽调武装力量进行镇压的同时
2024-06-01 09:25:00
“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在我国历史中,诞生了无数的朝代,自然在这些朝代当中就有许多贤明的君主治国有方,使得百姓安居乐业
2024-06-01 17:53:00
吕雉,字娥姁,大家通常都称呼她为汉高后、吕后、吕太后,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优秀的女政治家。由于吕后卓越的政治贡献,她还被太史公司马迁记载到了《史记·吕后本纪》之中
2024-06-01 17:54:00
外戚侵权这种事情,在战国时期的一些国家中就已经出现了这种现象了,而且这也是一种曲折稳固皇权的办法。吕后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
2024-06-01 17:55:00
通过我国古代的历史,可以看出,历朝历代短则在数十年、长则在数百年之内,大都会迎来衰败没落的结局,这似乎已经是成为了一种定律
2024-06-01 17:57:00
《元史》有记载:“大宁和众县何千妻柏都赛儿,夫亡以身殉葬,旌其门。”殉葬制度是奴隶制社会所产生的没有人性的制度,后来奴隶制社会被废除
2024-06-01 17:57:00
在古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审美文化。汉代皇宫在挑选后宫妃子时,喜欢瓜子型的女人,而唐代则喜欢有点微胖的女人。但不管如何挑选
2024-06-01 17:58:00
万历十年,万历亲政,万历帝亲政之初对师傅张居正可谓极度赞美,给其无限荣誉,但一年后,张的荣誉全部被剥夺,再一年,张家被抄家
2024-06-01 18:13:00
秦朝灭,汉朝立,刘邦在建立汉朝的过程中,他的众多沛县老乡出力甚多。刘邦称帝后,也没亏待众人,萧何、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等都皆得到了重用
2024-06-01 18:12:00
老婆跑了,丈夫就上门去接,这是一般小户人家的常态。但是如果这丈夫是皇帝,或者后备皇帝、准备当皇帝,还能照这样子吗?就像一般结婚
2024-06-01 18:13:00
黄忠阵斩夏侯渊带来的震撼,不在这件事本身,而是它所代表的划时代意义:“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完全可以形容此战后的刘备
2024-06-01 18:14:00
在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这样因为皇室宗亲们对皇帝不满而引起的乱世,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七国之乱”的发起人刘濞这个人的人生经历?秦末时期
2024-06-01 18:14:00
她历经高祖、文帝、景帝、武帝四代,从一个普通农家女,到入宫为婢,再到母仪天下,最后权倾朝野,一生充满传奇!出身普通,幼时父亲早亡人的命运实在是妙不可言
2024-06-01 18:17:00
刘邦的皇后吕雉在历史上的评价比较极端,《汉书》中认为:“高帝与吕后共定天下。”但是在另外一些史学家眼中,吕雉却是一个祸乱朝政的皇后
2024-06-01 18:18:00
之前介绍过蜀汉的蜀汉的黄权、黄崇父子。黄权跟随刘备东征,失败后被迫降魏,刘备却没有惩罚其家属,依然给予优待。蜀汉灭亡前夕
2024-06-01 18: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