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北魏太武帝饮马长江为何未能独掌中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7 15:2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继春秋战国时期之后,中国又迎来了一段大分裂时期,那便是“南北朝”了。西晋八王之乱后,司马皇室东渡,北方少数民族趁机崛起,双方分庭抗礼,导致中国进入一段长时间的南北分裂、对峙的情况。盘踞在北方的各少数民族先后建立政权,先有前秦天王苻坚一统北方,后有拓跋焘再统北方,甚至“饮马长江”。

一、父祖旌旗,志吞八荒

前秦天王苻坚在淝水之战大败后,曾宣布向他效忠的豪强们又纷纷自立称王,其中包括拓跋鲜卑。拓跋焘祖父拓跋珪先是在故地代国称王,后迁都盛乐,改国号为魏,自称魏王,“夫魏者,大名,神州之上国也,宜称魏如故”,拓跋鲜卑由此崛起,并延续了百年的国祚。

拓跋珪从群狼环伺的北地兴起,他先后击败收服了四周的贺兰部、铁弗、高车、柔然等草原诸部,并与后燕、后秦争霸于中原,在吞并后燕后一度称雄华北,即皇帝位。北魏第二位皇帝拓跋继位后,趁乘宋武帝刘裕病卒之机,亲率大军攻下河南地区多处军事重镇,他不仅做到了上承父亲拓跋珪武功拓地,还下为儿子拓跋焘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藉二世之资,奋征伐之气,遂戎轩四出,周旋夷险”,虽然父亲、祖父留下了颇为殷实的基业,但拓跋焘继位后的处境并不太平,在南方为帝的刘义隆同样有统一中华之志,而且北魏的周围还有不少敌人,于是拓跋焘为自己定下目标:统一北方,伺机南征,并吞八荒。

二、征战四方,一统北地

拓跋焘刚刚登基的时候,就遭到了柔然的侵扰,柔然可汗大檀率六万骑大举入侵,一度攻陷北魏故都盛乐。曾与柔然有过交手的拓跋焘力排众议,亲率两万骑前去讨伐,但在云中被柔然重重包围,若是柔然给力一点,北魏可能就在这时“完了”。

“临敌常与士卒同在矢石之间,左右死伤者相继,而帝神色自若”,拓跋焘身先士卒,得部众效死力,打退了柔然这次进犯。但拓跋焘深知仅仅打退柔然是不够的,为了统一中国,他必须保证自己在攻打南刘宋的时候自己的后方是安全的,打废柔然刻不容缓。

柔然与北魏长期并立,这次入侵打下了盛乐,被拓跋焘视为耻辱,而在他攻胡夏期间,柔然竟然还敢在背后捅刀子。“今乘其放牧无备出击,可一举灭之”,在大臣崔浩的力荐下,拓跋焘从始光元年(424)至太平真君十年(449)的二十五年间,对柔然进行了十三次军事打击,使柔然“怖成北窜,不敢复南”。

此外,拓跋焘还积极对北方其余势力挥刀,先后灭亡了周围的胡夏、北燕、北凉,将柔然、吐谷浑以外的北方诸胡统一于魏朝大旗之下,结束了十六国纷争的混乱局面,也代表着“南北朝”时代正式开启,最终也由北方政权结束了自八王之乱导致的“东晋十六国”以及“南北朝”长达三百年的大分裂。

三、饮马长江,仓皇北顾

拓跋焘在北方的精彩表现引起了南朝宋第三位皇帝刘义隆的关注,两人只相差一岁大小,在未来又是只隔一年就双双去世,可以说他们是对方宿命中的敌人,但就南征北伐的结果来看,是拓跋焘更胜一筹。

元嘉七年(430),就在拓跋焘和死敌柔然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刘义隆以到彦之为主帅北伐,刘宋军一度将战线推到了黄河一线,接连夺回洛阳、虎牢、滑台、碻磝四镇。但由于前线拉得太开,五万之众的刘宋需要防守上千里的地方,还没等接触敌人,自己却成了一盘散沙。而北魏则是携大胜柔然之势渡冰河反攻,重新夺回失地。

这一次交锋让双方都把北伐和南征提上行程,不过似乎谁先动手谁就输,元嘉二十七年(450),拓跋焘亲率大军十万南进,在围攻悬瓤时受阻,回撤。然后刘义隆也来劲了,发三路大军北伐,刚开始倒是有些功绩,但可惜的是因为三路调度不统一,东、中路军进攻时,西路军却行动缓慢,西路军高歌猛进时,东路军因为主将临阵脱逃而崩溃,之后,双方攻守之势异也。

在挫败刘宋的全面进攻后,拓跋焘开始了属于北魏的回合,太率领五路魏军逞一时兵威,连跨青、冀、兖、徐、豫、兖六州之地,从黄河北岸一直打到长江北岸,解锁“饮马长江”的成就,而刘义隆只得隔江北望,坐视土地受凌,百姓被辱,“索虏大帅托跋焘自率步骑数十万,陵践六州,京邑为之骚惧,百守千城,莫不奔骇。”

四、内忧外患,雄心不再

但北魏的拓土看上去一帆风顺,实则暗藏危机,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拓跋焘起用一大批汉人为官,推行儒家学说,下诏灭佛,但这一下子激起了“胡汉斗争”。拓跋焘早年最信任的大臣崔浩,历仕北魏三朝,出身清河崔氏,在北魏统一北方大业立下不可磨灭的大功,堪称拓跋焘手下汉人集团第一人的他却因为与鲜卑贵族交恶死了,受株连的还有许多北方汉人大族。

“胡汉斗争”对北魏的恶果不只体现在朝堂之上,还体现在对刘宋的战事。拓跋焘率众饮马长江是何等的意气风发,甚至扬言渡江破宋,但他的种种暴行早已引起南方汉人的殊死反抗,江淮人民自发坚壁清野,使得北魏军南下后越发难以进军,在命悬一线时与刘宋达成和解,保住了南征的全面胜利。

而拓跋焘任用宦官宗爱可以说是人生最后的败笔,宗爱虽然将拓跋焘照顾的十分舒心,但他天性险暴,行多非法,太子拓跋晃欲将其诛杀,不料先被宗爱谗言诋毁,拓跋焘大怒之下杀了东宫内大批官员,拓跋晃也因此忧愤而死。后来拓跋焘后悔不已,而宗爱担心自己有朝一日被拓跋焘杀了,于是先杀拓跋焘,又连杀东平王拓跋翰,立拓跋余,自领“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中秘书,册封冯翊郡王”,在拓跋余想夺权时又杀了拓跋余,北魏政权一时摇摇欲坠。

拓跋焘一生征战四方,他再度统一北方,甚至一度逼近长江,足以可见其军事才能,然其善战好杀,暴桀雄武,杀大臣崔浩,看上去是鲜卑贵族之胜,但为北魏南征大计平添无故阻力;逼死太子拓跋晃使得北魏霸业难继,自己也死于被他视为“奴才”的阉人宗爱之手,若非后来的拓跋濬、拓跋弘、拓跋宏皆有明君之才,北魏可能一如前秦那样分崩离析,最终覆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7 16: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北魏能统一强悍的北方,却不能收服南朝
...部落遗风。而北魏却能够总结十六国历代兴衰的经验,在太武帝之后通过文明冯太后和孝文帝的不断改革,真正建立了一个富有凝聚力的门阀王朝。那么,完美超越前代的拓跋北魏,却为何同样如苻
2024-04-25 14:20:00
北魏太武帝长子拓跋晃之死的原因
...)明元帝,16岁诞下长子。拓跋焘(408年~452年3月11日)太武帝,20岁诞下长子。拓跋晃(428年~451年7月29日)景穆太子
2023-01-29 17:16:00
拓跋焘是如何率领军队统一北方,发扬祖宗基业的?
...睿经纶,事当命世? 被祖父寄予厚望,后接任皇位是为太武帝根据历史记载,在拓跋焘出生的时候,身材容貌和其他人都不大一样,他的祖父也就是道武帝见到之后十分惊讶,说这个孩子将来一
2023-01-05 17:15:00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408~452年),字佛狸,鲜卑族。北魏第三任皇帝(423-452年)。422年,被立为太子,423年登基,改元始光。拓跋焘在位期间,亲率大军灭亡胡夏,北燕,北
2023-10-22 21:08:00
聊聊皇帝最短命的北魏王朝,被后人称为历史上最血腥的王朝
...,勉强稳住了局面,真正厉害的是拓跋嗣的儿子拓跋焘。太武帝拓跋焘16岁继位,一生南征北战,兵法如神,相继灭亡大夏、北燕、北凉等国,又拿下了西域诸国,打服了吐谷浑柔然,最终于43
2023-06-16 11:12:00
拓跋焘12岁就带兵打仗,灭亡3个国家统一中国北方
...直到另一个雄主的出现才改变了这一格局,这就是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焘。拓跋焘出生于北魏天赐五年(408年),生父是北魏的开国皇帝拓跋珪长子魏明元帝拓跋嗣。拓跋焘从小就生得神勇英
2023-02-22 21:47:00
...王拓跋绍杀害,葬在盛乐的金陵。完成统一北中国大业看太武帝拓跋焘拓跋焘是北魏历史上年龄较大、统治时间较长的皇帝。他12岁带兵出征柔然,灭掉夏国、北凉、北燕,反击南宋,北方的十六
2024-02-06 01:03:00
崔浩征讨柔然北凉等国,为何引来杀身之祸
...智谋过人,时常自比张良。他历仕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深受其倚信,为促进北魏统一北方做出重大贡献。屡次力排众议,判断时机,辅佐太武帝灭亡胡夏、北
2023-06-16 20:29:00
太子拓跋晃为何冒险抗旨灭佛行动
太武帝的“灭佛”旨意下达后,整个北魏王朝一夜间陷入一片腥风血雨,巨大的灾难笼罩在了每一个人的头上,不光是僧人遭殃,就连那些帮助保护僧人的百姓也被牵连了进去。此时太武帝人还在长安,
2023-02-01 14: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