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中国古代四次灭佛运动:统治者对佛教的矛盾与利用
...理说,佛教是一种引人向善的宗教学说,为什么会被当朝统治者这本忌惮和针对呢?于帝王而言,佛教为何如此可怕?北魏武宗,因恨灭佛第一位主张灭佛的是北魏王朝的太武帝拓跋焘。北魏的再建之路可以说是极为艰难,公元...……更多
佛教与唐朝政治相互依存与矛盾的演变
...因果关系对地方进行把控,将佛教的世俗化发展,用作了统治者政治统治的工具。李唐王朝的初期,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盛世,道家无为的思想已经无法支撑国家的发展。恰好是佛教的因果论更适合唐王朝,因此佛教的鼎盛,能够...……更多
唐武宗灭佛事件:一次改变历史走向的宗教冲突
...的政治基础中国的主流思想一直是以儒家为主,这也符合统治者的利益,毕竟儒家讲究积极入世,倡导忠君爱国,重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但是在佛教传入后,讲究因果报应,只有在活着的时候潜心礼佛,死后因果轮回才能有好...……更多
十六朝时期僧官制度的建立又有着怎样我们所不知道的的原因呢
...院更是豢养有专属的僧兵,这样的私人武装力量便成为了统治者所忌惮的。讲到僧兵,我们所熟悉的便是电视上《少林寺传奇》中所讲到的那些武功高强的少林僧兵们。那么要养活这些僧兵需要的物质基础,便自然而然的浮现出...……更多
...仰来统治汉人。于是北魏把佛教定为国教。其他南北朝的统治者,也大多崇佛礼佛。对佛教的赞助不遗余力,简直是到了疯狂的地步。当时寺庙除了会供奉佛祖之外,也要为皇帝塑造金身,并当成佛祖供大家祭拜。北魏皇帝不自...……更多
道教与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力之争
...是不断重复的。这样一来,穷苦老百姓可以寄托来生,而统治者则能加以利用,以此让百姓安分守己。这一点很重要,它能够沟通协调不同利益集团,因此也受到普遍的欢迎。 道教呢,从理论上来说,它的生死观是很高明的。...……更多
悲田院:唐宋佛教慈善事业的兴衰与影响
...衰败。在唐宋时期悲田院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被统治者运用在了治理国家上面,唐宋时期“悲田院”对当代、对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现代慈善事业的开端。“悲田院”的形成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有其一定的规律,都...……更多
武则天推崇佛教的原因是什么
...面的原因的。新王朝的建立需要借助佛教思想隋朝时期,统治者对于佛教十分重视,根据《隋书·经籍志》的记载,隋文帝“高祖雅信佛法,于道士蔑如也。”由此可见,在隋朝时期,佛教已经成为主要思想。这种背景下,佛教...……更多
梁武帝萧衍的崇佛政策与国家衰亡
...部的威胁,例如统治阶层的王公贵族,下层的平民百姓。统治者之所以推崇儒释道三教,完全就是因为其中的思想更容易控制人民,而南朝道教起不到麻痹人民的作用。之前八万之乱时孙秀更是带着五斗米教众人造反,不管原因...……更多
古代慈善公益:唐代悲田院到宋代福田院的发展与变化
...大。武宗灭佛2、武宗灭佛后的“悲田院”唐武宗时期因统治者信道反佛,进行了一系列“灭佛”运动,废佛寺、强令僧人还俗等。在这一佛教低迷期,置于寺院的悲田院也因无人打理而被废弃。然本在悲田院中的大量需救助的...……更多
...地头蛇的权力,但他们的这种专权,是不利于藏区最高层统治者的。那么如何夺回自己的权力呢,藏区当时的统治者就开始引入佛教,以宗教制衡宗教,后来从印度引入的佛教,就和本地的宗教进行了融合,于是就有了藏传佛教...……更多
吐蕃王朝为何在唐代时,出现一个短暂的兴盛时期
...最不可撼动的信仰权力。2.本土苯教与外来佛教的制衡对统治者而言,过于强势的宗教权力无异于头顶高悬的利剑,让人难以安寝。在第一任赞普出现之后,苯教便一直像藤曼一样紧紧缠绕着统治者的权杖,在当时,生存和信仰...……更多
聊聊唐宋时期的儿童娱乐生活
...石窟和唐宋时期孩童娱乐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联系因为唐朝统治者也颇为重视佛教思想,并且佛教思想因为政治方面的原因对于儿童的影响也是十分直观和重要的——这种宗教思想的广泛传播不仅扎根在唐宋劳动人民的精神之中,...……更多
梁武帝萧衍:痴迷佛教的皇帝与他的“佛系”统治
皇帝是我国在封建社会时期的最高统治者,每个皇帝都有其自己的特点。曾经有一位皇帝,对于佛教非常的痴迷,一身致力于推崇佛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正是那个年代的写照。他在位时共修建了480座寺...……更多
萧衍的佛教政策:政治理想与现实背离的悲剧
...想来教育国人,整肃国人,这不只是梁武帝,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做过。梁武帝作为一个有见识的大学者,以及一个有头脑的政治家,他肯定也会这样做的。所以,我认为这才是梁武帝大兴佛事的根本原因。不过,他的想法是好...……更多
宇文邕活了36岁就病逝了,民间传说他身患恶疾,是生前灭佛所致
...5140cec4d033fc28435aa7633190d46f364f.jpeg\"/>那么为什么历代统治者不灭道呢?一来,道教徒也入世为官,积极参与朝政,山中宰相陶弘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将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完美融合。其次,道教是本土宗教,具有中国特...……更多
他是忽必烈亲封的帝王师,在我国佛教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古字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蒙古人也就成为了天下的实际统治者,但是他们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一直以来使用的也是类似于维吾尔文的蒙古文。俗话说统一天下最重要的就是统一文化,必须要上始皇帝一样“书同文,车同轨...……更多
白莲教:从佛教分支到民间神秘组织的历史演变
...怎么演化成“白莲教”的呢!在这之前,“莲宗”都是由统治者控制,维护封建阶级统治的工具,变成一种被民间利用,反抗朝廷的宗教。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白莲宗”和“白莲教”有本质上的区别!...……更多
...灭佛教。岂料老牛居然心想事成,真的当上了吐蕃的最高统治者。一开始人们并不知道狼大妈是牛魔王,只是发现新赞普有个怪癖,每次给他理发的剃头匠无一例外都被他杀了。某一天,有个孝子进宫替狼大妈理发。孝子跪求:...……更多
孙策为什么不顾众人劝阻杀了于吉?
...策杀了于吉,是因为于吉威胁到了自己的统治。历史上,统治者为了教化人心,会宣扬这些迷信信仰,比如道教、佛教等。但是,如果他们威胁到统治者的统治,也会毫不客气的对他们进行打压。比如,历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灭...……更多
中国古代西蜀之地的名画家
...繁荣,叛军很难攻克这里。哪里安全就去哪里,这不仅是统治者的想法,也是文人墨客的想法,无数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因此进入四川躲避战乱,推动了当地的文化繁荣。 唐朝末年,随着唐朝的灭亡,各方割据势力趁着天下大乱...……更多
梁武帝萧衍:南朝佛教的推动者
...。杜牧那句著名的诗“南朝四百八十寺”,说的就是南朝统治者提倡佛教,因此南朝寺庙非常多的情况。 ……更多
...僧人被戮。废佛时间共六年。太武帝死后,文成帝继位,佛教又得以恢复。北周武帝灭佛结果:禁佛后,北方寺像几乎灭绝,僧众多逃奔江南。武帝死后,宣帝、静帝先后继位,佛法又兴。 唐武宗灭佛结果:佛教受到极大的打...……更多
四大太妃对晚清的影响有哪些
...对晚清的影响。一、皇权篇1. 慈禧太后:作为晚清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她推行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加强国防实力。然而,她的统治也饱受争议,如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等。2. ...……更多
历史上的明教是什么样子呢?摩尼教进入中国后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提倡道德,而道德往往是秩序的一部分,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并不觉得摩尼教有任何威胁。然而,当明教走入民间,与百姓越走越近,自然就会引起统治者的警觉。这时,厄运再次降临。03宣和二年(1120),某官员上奏:“温...……更多
...鉴诞生了许多高质量的艺术作品。高氏政权作为少数民族统治者占据太原,其崇佛、信佛,以佛教题材为表现方式的石窟作品就成了这个时代的产物。此背景下,天龙山出现了这些优秀的艺术作品是理所当然的。在《晋祠志》中...……更多
西安出土一块唐代石碑,丹麦记者欲出三千两黄金收购,为何被拒
...一种外来宗教,但事实上还有不少外来宗教,只不过因为统治者的好恶,发展相对式微,如“景教”。都爱说每个人可以有每个人的想法,殊不知这样的想法让古罗马很是心累,因为它先是造成基督教分为三大流派,即天主教、...……更多
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1304~1332),讳名图帖睦尔,蒙古族,元朝第八代皇帝,1328年—1329年在位;后复位,在位时间为1329年—1332年,在位时间共计5年。元武宗海山次子,明宗之弟。图帖睦尔是武宗之子,明宗的弟弟。泰定...……更多
宋朝时期节日的形成,都是官方的主导与推动
...外有三个少数民族政权并立,因此国家统治难度增加,对统治者的统治能力、统治手段提出了极大挑战,所以不得不加强内部统治,宣扬儒家伦理道德教化。因此宋代圣节和庆节的发展繁荣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一、强化道德教...……更多
从本命观念看唐朝生肖文化的繁荣
...焕发出新的生机。一、生肖文化最早起源于民间,受到了统治者和百姓的共同追捧,统治者在宫殿内摆放十二生肖雕像,文人创作热情高涨,大批生肖神话故事和诗歌应运而生。用生肖佣陪葬成为普遍现象,本命观念为生肖文化...……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6月10日是香港入境事务处总部在湾仔告士打道7号的最后一天,该处在湾仔已经经历了34个寒暑,明天将以全新面貌在将军澳与市民见面。(记者 温孟馨 素材来源 香港
2024-06-10 18:43:00
阅美南京“江山多娇—纪念傅抱石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暨新金陵画派名家作品展”举办
江南时报讯 6月7日,阅美南京第十七期“江山多娇—纪念傅抱石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暨新金陵画派名家作品展”在十竹斋人文空间开幕
2024-06-10 19:40:00
不止是司马迁,那个时代的人,普遍对卫青霍去病评价不好。有个民谣说的是:“生男莫喜,生女勿悲,君不见卫子夫霸天下!”能让中国人违背“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
2024-06-10 20:26:00
自古以来君王的后宫都是数不尽的佳丽,看不完的美貌,所以更多的皇帝都是多情且无情的,可是有这么一位皇帝,他的一生只爱过一个女人
2024-06-10 20:27:00
中国文化和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中文中也有很多成语,如“鸟尽弓藏”。这个四字成语本来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之争,但在后文,更多的是指汉高祖刘邦在取得天下后
2024-06-10 20:27:00
“朕躬揽万几。勤劳宵旰。宫闱内政。全资孝贤皇后综理。皇后上侍圣母皇太后。承欢朝夕。纯孝性成。而治事精详。轻重得体。自妃嫔以至宫人
2024-06-10 20:28:00
《三国演义·第四回》中有一名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战败后逃难到吕家,一日忽闻活活磨刀声,心中以为是吕家要杀自己
2024-06-10 20:29:00
公元220年7月,蜀汉叛将孟达“率所部降魏”后,调转枪口随魏军攻打由刘备义子刘封占据的上庸(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刘封拒绝孟达劝降后
2024-06-10 20:30:00
【文脉华章】温故丨引诗句 忆屈原 总书记这样诠释家国情怀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风雨沧桑而屹立不倒、生生不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根植于中华文化的家国情怀。爱国诗人屈原身上凝结了中国人数千年来对家国情怀最深沉的寄托
2024-06-10 21:15:00
刘邦封韩信为五十万汉军的统领大将军,然而韩信并没有因此而忘乎所以。“项羽是天下第一的英雄,凶勇刚强,力大势猛,举世无二
2024-06-10 21:19:00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封建社会的时候,人们对尊卑位分看的极为重要。身为皇室中人每个人的穿着、吃穿、用行都有着不同的规定。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以公主的身份随意佩戴凤冠
2024-06-10 21:22:00
萧何“月下追韩信”,成为刘邦集团崛起的起点,刘邦被封为汉王后,从长安来到汉中的南郑,一路翻山越岭,数十位将领逃走。韩信认为萧何
2024-06-10 21:23:00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小女儿,非常受二人的宠爱,因而太平公主的唐高宗和武则天时期,尤其是武则天时期,权势越来越重
2024-06-10 21:23:00
朱元璋本是草根出现,能够最终建立大明朝,可以说是历经腥风血雨。可能就是因为他的出身、经历,所以才导致朱元璋猜忌多疑、心狠手辣的性格
2024-06-10 21:25:00
提到大汉王朝,不得不提汉武帝时期的辉煌时代,而汉武帝时期的辉煌有一个人物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他就是惊才绝艳、战功赫赫的大将军——霍去病
2024-06-10 21: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