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吐蕃王朝为何在唐代时,出现一个短暂的兴盛时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0 17:0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唐朝之前,青藏高原上各部落闲散为局,各自为政,这些游牧民族依靠着草原的滋养而生存,但强大而兴盛的部落只是零星几个;对遥远的中原王朝而言,连小国都算不上,但这些稀少的强大部落因为族人的众多,所需要的生存资源也就更多。

而肥沃的土壤只出现在季节更替的春秋季节,一旦过了长满青草的春日,生存便成为了一个难题,这些骁勇善战的部落只能将目光放到繁荣的中原。

吐蕃王朝为何在唐代时,出现一个短暂的兴盛时期

但数百年的入侵也并没有让这些部落获得太多生存空间,农耕和书本知识的匮乏将他们局限在了部族的混战和对中原沃土的入侵,如此循环往复,草原上的三十二任赞普也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太多笔墨。

一直到唐代盛世,松赞干布的出现让草原山的大部分部落臣服于他,而青藏高原也终于迎来了真正原因上的吐蕃王朝,那么松赞干布为什么能解决这个困扰各部族数百年的统一难题,而面对各部族不同的习惯与信仰,草原物资和生存条件的局限,松赞干布是如何解决了这些难题,使吐蕃王朝走上了兴盛之路呢?

一、压住雄鹰翅膀的宗教权力

1、苯教的渊源

从石器时代起,人类对自然的恐惧和崇拜便是伴随出现的情绪,而这些矛盾的情感逐渐让他们摸索到了自然生活的规律。

在这些“规律”的束缚下,人类慢慢对强大的自然之力产生了屈服的理念,在这层理念的驱使下,祭祀与信仰这些宗教宗教行为开始出现,一直到产生文字,这些对自然力量的推崇行为才有了准确的定义--“信仰崇拜”。

而在遥远的青藏高原里,宽广的草原和横跨万里的江河让那里的人们更直观的感受到了自然的魅力,自然的力量带来了季节的变迁和生物的迁移,万物在绵延万里的草原上生存和繁衍。

在生存环境的影响下,对自然的崇拜变成了牧民心中所必须的信仰,而“自然宗教”也就因此而诞生,“万物有灵”这一概念成为了原始苯教的信仰核心。

吐蕃王朝为何在唐代时,出现一个短暂的兴盛时期

作为一种罕见的自然宗教,在蔓延万里的草原上逐渐发展为了大部分部族的信仰教义。当辛饶弥沃佛从遥远的象雄来到吐蕃时,原始的苯教还沿袭着一些血腥和愚昧的献祭习俗,在象雄文化的传播下,雍仲苯教就此建立,而“恰笨”也慢慢发展成了草原上最不可撼动的信仰权力。

2.本土苯教与外来佛教的制衡

对统治者而言,过于强势的宗教权力无异于头顶高悬的利剑,让人难以安寝。在第一任赞普出现之后,苯教便一直像藤曼一样紧紧缠绕着统治者的权杖,在当时,生存和信仰一直是各部族冲突的关键原因。

而在着背后笼罩着的便是强大而的隐秘的“苯教”势力,对于各部落的赞普来说,苯教就像是掌控不住的隐秘阻力,一旦失去警惕便会被轻易吞噬,王权旁落。一直到公元633年尺尊公主嫁入吐蕃,能够制衡苯教的教派才终于出现。

吐蕃王朝为何在唐代时,出现一个短暂的兴盛时期

作为草原的第三十三任赞普,松赞干布在坐上首领的宝座之后第一个准备解决的威胁便是威胁王权许久的苯教;为此,他远赴作为佛教起源的古印度,也就是如今的尼泊尔;在那里,松赞干布向尼泊尔国王许下盟国的承诺,只为求娶国王宝贵的女儿——尺尊公主,而于尺尊公主一同到达吐蕃的,还有原始佛教的一支。

在松赞干布远赴尼泊尔之际,尼泊尔境内有也经历着原始佛教的分裂,在“佛陀入灭”之后,许许多多对教义有着不同理解的教徒们分裂成不同的佛教支部,而松赞干布也就此为吐蕃引入了“宁玛派”这一原始佛教的分支之一。

而光靠原始佛教所带来的全新影响还远远不够抵抗苯教在吐蕃深远的传播势力,松赞干布便将目光放到了当时的中原,也就是当时唐朝,公元641年,文臣公主入藏,随之一同前往吐蕃的除去流传后世的耕种生存之道,还有汉传佛教的经书与佛像。

在两派佛教的融合助力下,原始苯教开始由盛转衰,在第三十三任赞普的统领的土地上被拔去了利爪。而苯教的退却,草原王的头上悬挂的利剑被粉碎,但他征服草原的梦想还远远没有结束,

二.松赞干布与两位公主

1、大昭寺与小昭寺

贞观十五年,李氏宗族之女被封为文成公主,在父亲李道宗的护送下踏上前往吐番的马车,带着富饶了吐番此后数千年的农耕技术与文字书籍,汉文化的入藏让吐番帝国得到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在藏文也就此基础上得以建立;与这些一起扎根吐番帝国的,还有珍贵的十二等身释迦牟尼像,大量的佛教经书卷宗,唐朝工匠们所雕刻的精美珍宝。

如果说尺尊公主的到位让松赞干布有能力抗衡着苯教的势力,握紧了手中的权杖;那么文臣公主随嫁的这些新奇事物,便是为松赞干布戴上镶满宝石的王冠。

吐蕃王朝为何在唐代时,出现一个短暂的兴盛时期

身披战甲,端坐在王座之上的草原王握紧了他的权杖,等待着这顶大唐带来的华贵王冠。作为松赞干布统一草原,建立王朝的重要因素。

尺尊公主所带来的吐蕃佛系和古籍经书让她化为了吐蕃人民心中观世音菩萨双眼留下的一滴泪化身为绿度母,另一滴泪——白度母,便是为吐蕃带来农耕和汉文化的文成公主。

后来象征着吐蕃藏传佛教信仰之地的大小昭寺,便是松赞干布为了扩大佛教发扬,和树立佛教教义而修建的寺庙,其中大昭寺放置着尺尊公主带来的佛像,而小昭寺则放置着文成公主所带来的佛像。

2.“第一位赞普”

松赞干布,出生于苯教权利的巅峰公元617年,吐蕃的第三十三位赞普,吐蕃帝国的创立者和草原的统一者。

吐蕃王朝为何在唐代时,出现一个短暂的兴盛时期

他在位期间,改善了吐蕃游牧生活,传播了耕种和纺织的知识技术,创造了藏文字,还引进了佛教,为后来的藏传佛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青草高原之上,这位吐蕃帝国的缔造者为后来吐蕃的生存与栖息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不管是首都拉萨的确立还是布达拉宫的建成,都为后世彰显着当时的吐蕃帝国雄厚的实力。而这位吐蕃帝国的第一位统治者,才刚刚踏出史书中:“西域诸国共臣之”的第一步。

三.展翅翱翔的草原雄鹰

1、草原之子的统一之路

在数千年以前,人类依靠着新生命的出现不断发展壮大,这其中孕育婴孩的女性被视为地位崇高的推崇对象,慢慢的,母系社会在这种信念中诞生了。但数千年以后,在遥远的唐朝,社会文化的变迁使得父权成了当下的根基,大多数男性所掌握着属于女性的生存资源。

而大唐的邻居——松赞干布,也刚刚建立了他一同西藏的第一步,他征服了草原上数个小国与部落,让他们归顺在自己的统治之中,这其中就包括苏毗这一传说中的“女儿国”。

苏毗人生活在草原上地广人稀的地方,从建立之初便拥有着在当时来说极为罕见的——母系崇拜,他们将千年前人类的信仰延续糅合到了自己的国度,让女性成为了站在权利巅峰的领袖。

在松赞干布的战马之下,草原上无数个边缘小国向他低下了头颅,而对松赞干布来说,统一不过是吐番帝国开启征程的号角,帝国的繁华与兴盛才是他最自豪的成就。作为“天之子”的松赞干布,就这样用赫赫战功为他长达数年的统治拉开了序幕。

2、吐蕃王朝的崛起

在这赞普十三岁即位之初,便展现了熊熊燃烧的野心,根据《赞普传记》的记载,松赞干布不但顺利收复了周边的部落国家,打下了和唐朝接壤的安多一带,一跃成为了青藏高原地区的强国之首,还为之后的汉文化传播和跟唐朝常年的贸易往来打下了基础;此后的数年里,松赞干布凭借着“大唐驸马”的身份和唐朝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

借此时机,松赞干布从唐朝引进了天文和历法,为吐蕃帝国带来了文化基础,藏传文字和藏历的建立,更是让吐蕃的文明得到了传承的更好途径,再也不需要口口相传或依靠各部族复杂且不同的语言文化来获得知识,文字的统一让吐蕃的知识水平得到了飞跃,吐蕃帝国这只大草原的雄鹰,终于飞向了广阔的天空;

吐蕃王朝为何在唐代时,出现一个短暂的兴盛时期

而文成公主入藏这一极具历史意义的时刻,更是让吐蕃成为了唐朝的盟国,此后数年,唐朝与吐蕃边境互不侵犯,互相往来,贸易经济的逐渐热络和越来越多汉文化的入藏,让吐蕃帝国在松赞干布在位期间,迎来了短暂的兴盛时期。

结语:

作为西藏人民心中永远的“吐蕃三法王之一”,松赞干布不但在史书中留下了他非同寻常的统治之力,还在草原的土壤中撒下了藏文化的种子。

当这些幼苗开始茁壮成长,长成了草原的花朵和文化色彩,随着雄鹰翅膀下的风四处飘散时;遥远的唐朝接到了友谊之花,被苯教笼罩的草原部落接到了信仰之花,为冬日粮食而愁苦的吐蕃人民接到了生存之花,而那些飘散的枝丫则铺就了唐朝和吐蕃往来的道路。

最后啊,这朵花落在了草原雄鹰的翅膀上,随着展翅高飞带来的气流,一直飘向东升的太阳。虽然花朵的花期从来都不算长,但松赞干布统治下的吐蕃帝国,依旧成为了吐蕃在唐朝时期最兴盛的塞外帝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0 2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何说吐蕃王朝最强盛时期的君主不是松赞干布呢
...实力最强大,统治疆域最辽阔的时期,不是我们所熟知的松赞干布统治时期,而是赤松德赞统治时期。正是在其统治时期,吐蕃力抗大唐帝国、回纥帝国、阿拉伯帝国这三大帝国不仅没有落入下风,
2023-03-15 22:29:00
吐蕃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也纷纷进入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上佛教开始兴盛起来。(松赞干布)吐蕃迎来第一次大发展是松赞干布的崛起。他平息了各地叛乱,定都拉萨,建立了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崛起后,极力想获得中原国
2023-08-12 06:59:00
为唐朝和吐蕃的和平做出重大贡献的文成公主为何成牺牲品
...名的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是李道宗的闺女,而当时的吐蕃松赞干布看到文成公主是非常地喜欢的,直接给文成公主建造一个宫殿供她居住。文成公主在后宫争斗中,脱颖而出虽然历史上讲,文成公主
2024-02-27 15:10:00
唐朝将军被俘,吐蕃王只因多看了他一眼,就伏地大哭是为何?
...是赤都松赞,赤都松赞干父亲乃是芒松芒赞,芒松芒赞是松赞干布的孙子。作为松赞干布的曾孙,赤都松赞在用人之上很有松赞干布的眼光,当时吐蕃第一大将论钦陵可谓是吐蕃独当一面的将领,是
2022-12-15 19:33:00
为什么吐蕃王朝能够成为西藏文明的开端?
...于西藏历史了解的并不清楚,正常意义上,我们通常会将松赞干布称作吐蕃的第一位统治者,但是国家的建立并非一日之功,在松赞干布之前青藏高原上必然也有着一套类似于国家的统治机构,即便
2023-04-21 16:44:00
为什么唐朝时期的吐蕃,能够称雄一方?
...优势之外,还涉及到两个因素。第一,是吐蕃的赞普,从松赞干布开始,很多都比较英明。在较为英明的君主统治之下,吐蕃的国力也有所提升。第二,气候问题。统治者即便英明神武,但如果没有
2023-08-18 17:04:00
哪些国防战略被用于唐朝
...雪原上,也出现了一个新兴的藏族王朝——吐蕃,吐蕃王松赞干布统一西藏高原,建立了吐蕃奴隶制王国后,遂与中原的唐王朝建立了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并对汉藏友好做出了积极的贡
2024-05-18 15:42:00
松赞干布:吐蕃王朝的崛起与对唐关系 唐与吐蕃的争斗与赤岭会盟
...的公主,他们分别是因统一西藏和迎娶文成公主而知名的松赞干布和迎娶金城公主后仍然多次与大唐交战,最终被叛军杀害的尺带珠丹。隋大业十三年(617),太原留守李渊在晋阳起兵,李密则
2023-09-02 13:49:00
吐蕃王朝的崛起与统一:从悉勃野氏到松赞干布
...实际开创者赤松赞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松赞干布。松赞干布13岁继位,在韦旁多热义等老臣的支持下,一步步平定叛乱,稳定局势,征服新的领土,直到最后象雄政权被征服以后
2023-11-12 05: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