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少言是一种能力,不说是一种智慧
...慧。舌头上有龙泉剑,要学会做自己口舌的主人。孔子《论语·颜渊》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善意的言语,像春风化雨,滋润人心、传播爱意,而伤人的话语却像一把刀子,伤人于无形。我们依靠语言沟...……更多
天下第一好事是读书(图)
...细。”老子是个聪明绝顶之人,他的话给我以智慧。3.《论语》。因为我是教师,所以读《论语》时常常注意孔子作为教育家的那一面。孔子很注意启发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更多
孔子不是只会搞文学的慈祥老头,他还是身高1.9米的武功奇才
...子,大家估计想到的都是他在文学思想上的成就,想到《论语》,想到他的三千学生等等,这么有文化的孔子一定是那种老老实实,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吧。可不要以传统的对待文人的想法看待孔,孔夫子可是位彪悍的文化人,...……更多
诸子百家是哪百家
...随着井田制、分封制的破产而衰弱,被迫下野到民间。《论语》中有“樊迟请学稼”“请学为圃”的记载,可见当时的社会是有农业风气的。 从《论语》来看,春秋时最早的农家应该是孔子游历楚国时见到的长沮、桀溺、荷蓧...……更多
“好客山东”海外社交媒体直播:到曲阜开启一场儒风研学之旅
...,然后登上了象征不断求索的“大学之道”,参与《手读论语》描摹经典名句,最后欣赏了《天下归仁》灯光秀表演。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直播还特别邀请到了孔子研究院副院长刘续兵作为节目嘉宾,为主持人和海外网友带来了...……更多
把读书作为一种习惯,在书中寻找快乐,享受阅读的乐趣
...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示。正如一句古话所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也是因为书中蕴含了治国安邦的大道理。读书也有一定的好处,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素养,磨炼一个人的品性。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更多
...称得上是模仿大师。他模拟《易经》作《太玄》,模拟《论语》作《法言》等。在其文学技巧更是继承了先秦诸子的优点,语约义丰,对韩愈、柳宗元的唐代古文运动产生过积极影响。在他所著的《太玄》中,提出以“玄”作为...……更多
子路最后为何会在卫国被乱刀砍死
...子路的指责,孔子急得指天发誓,表白自己的清白。在《论语》中,有多处记载,子路曾对老师提出过批评意见。子路性格率直,为人耿忠信义。性格决定命运。公元前480年,卫国发生内乱,子路时任卫国大夫孔悝的家邑的长官...……更多
...止杞人或凯尔特人,我们的孔子似乎也是“忧天”的。《论语·雍也》记载:“子见南子,子路不说(悦)。夫子矢(誓)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关于“天厌之”,历来有不同的解读,但至少对于王充来说,...……更多
通过以下四招看到一个人最真实的样子,不管是人还是鬼
...废的人才能最终成为伟大的工具,更值得交流。孔子在《论语》中写道: “听他们说什么,看他们做什么。”我们不仅要听一个人说什么,还要看他做什么,也就是看他是否言行一致。在现实生活中,想要真正看清一个人,也是...……更多
笔尖上的济宁|子在川上曰
...坛设教,收弟子三千,授六艺之学,贤者有七十二人。《论语》中有一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记录的是孔子因人施教引导弟子“言志”的一段话。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志向都与治国有关,三人的志向加起来正...……更多
做儒雅少年 品齐风鲁韵——东营市东营区胜利第六中学六年级开展研学之旅
...家智慧,传承国学精髓 研学第二站是尼山圣境。“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句箴言晓古今。”在仁厅手读《论语》活动现场,伴随着优雅的古乐,同学们用一支笔,一张纸,沉心勾描,用书写的方式感悟孔子教诲,用心体会儒学的...……更多
说话是本能,而好好说话却是修养
...体,想让母亲好好休息,却非要用责备的口吻说出来。《论语》中有这样一则,孔子的弟子子夏请教老师何为孝道?子曰:色难。在孔子眼中,有事情的时候,儿女为父母去做;有好吃的时候,让父母享用,都不算是孝顺,在照...……更多
苏轼与佛印:千古名篇背后的禅意与智慧
...卿,也有人说他姓谢,叫谢瑞卿。据说佛印两岁就能读《论语》,五岁时能够背诵3000首诗。他少年时代寄居竹林寺读《楞严经》,读着读着就萌生了出家当和尚的念头。也不知道为什么,他的父母就同意他到宝积市去出家,当...……更多
...新公布,《诗经》就此躲过一劫。孔子九代孙孔鲋还将《论语》、《孝经》、《尚书》《左传》等竹简藏在孔子故宅墙壁中,后来在西汉才得以重见天日。及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为宫,而得古文于坏壁之中,《逸礼》有三十九...……更多
揭秘明清女子必读教材《女四书》背后的故事
...辉事迹﹐盛赞“《女诫》作于曹(班)昭”、“《(女)论语》成于宋氏”、“《内训》出于仁孝(徐皇后)”,表达对前人的景仰之情,并创作本书以表致敬。 王相曾编辑注释过诸如《三字经训诂》一类的启蒙读本,轻车熟...……更多
...《孟母赞》。南宋时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就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一普及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启蒙读物。监察御使钟化民《祭孟母文》赞扬道:“子之圣即母之圣”、“人生教子,志在青...……更多
贵州大方:开展甲辰端午迎孔仪式琴茶雅集活动
...师带领众人诵读陆羽和孔子的经典著作《茶经》选段和《论语》十则,文仓老师诵读《迎孔文》,为陆羽塑像和孔子雕像揭布。主持人栖梧说:“这是大方县的首尊孔子雕像和陆羽雕像,依托现有的水西梧桐琴社和本无茶堂,今...……更多
聊聊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
...仰与共鸣。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思想,为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启示。他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映射出人们内心的渴望和追求。四、角度立场:历史见证者与文化传承者作为历史见证者,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儒家文化的...……更多
孔子那么牛为何春秋时没人重用他
...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君权臣,都是求贤若渴的。千金买骨的典故,就是出于那一时代。用现代的话来说,春秋战国时期,既是国君权臣们创业分蛋糕的黄金期,也是各类人才建功立业的风口,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哪怕像百里奚这样...……更多
鲁儒遭遇“诗仙”李白: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碰撞
...谨其实很搞笑,这又是一次对比。有了对比还不够,还有典故,作者是一步步来,逐层递进,读者读来就更加有趣了。典故讲的故事是秦朝的李斯一早就不重用褒衣博带的儒生,儒生这些人原来也不是汉代的叔孙通,我们不是一...……更多
春秋时期的楚国,是南方诸侯国,为何不祭祀长江,而要祭祀黄河?
...家的中庸之道。楚昭王的言行,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论语》讲述了一个关于中庸之道的故事,有一次孔子和弟子在陈国断了粮,全都饿得走不动路了。孔子弟子子路内心很崩溃,他问孔子:“君子亦有穷乎?”,这里的这个...……更多
荣宝斋(济宁)公司、杨朝明教授儒家文化学术合作启动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家语》兴中华”,《孔子家语》这部著作,更生动详实地记录了孔子及孔门弟子的思想言行,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该书资料珍贵,卷帙丰富,丰富...……更多
聊聊项橐7岁时与孔子之间有何趣事
...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出自《论语·述而》中的话很多人耳熟能详。在孔子看来,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或不善都可以为“师”——既可以“择其善者而从之”,亦可以“其不善者而改之”。将项橐视为...……更多
古代历史上的十大“圣人”,你知道几个?
...子去世后,其弟子把孔子的言行思想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更多
孔子可不是你以为的文弱书生,不信你看看
...够好好地教育弟子,自然对御和射这两熟练掌握了。据《论语·微子》所记载,孔子在63岁高龄的时候仍能亲自纵马驾车,教授学生们御这一科。而射这一科更是孔子的拿手好戏了,据《礼记·射义》所记载:孔子射箭的时候会被...……更多
竟然还有人拿商纣王和微子启继位的典故,来告诉我,母亲扶正前生的不是嫡出而是庶出!我真的是服了!商纣王和微子启这个典故淮下书生在前面的视频中反复强调,它就是个反面教材,但直到上一期视频的评论区,仍然有...……更多
...华文明的基本形态。君子文化有精神和物质两个层次,《论语》论君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说质地和文采同样重要。从文明的角度,把人的精神文明建设看作“质”,着眼于个体君子人...……更多
“南子之乱”:揭秘春秋卫国父子夺位闹剧
...个大名鼎鼎的南子,也就是最让孔子头疼的那个女人。《论语·子见南子》,孔子被子路逼得接连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以证明自己的清白,说的就是这个南子。电影《孔子》孔子和南子剧照南子本是宋国的公...……更多
千人诵读《论语》 共润经典智慧
...千名小学生齐聚操场,共同诵读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论语》,以声传道,以文育人,展现了当代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理念。通过集体诵读,学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陆睿 孙一然据新华社首尔6月18日电(记者 陆睿 孙一然)由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主办的2024年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18日在韩国首尔举行
2024-06-19 05:56:00
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6月18日下午,由中央电视台导演夏骏执导的五集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颜真卿》在宁首映,拉开了南京市纪念颜真卿诞辰1315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
2024-06-19 07:04:00
本文转自:鲁中晨报古代没有普通话各地官员上朝时需要“翻译”吗?中国方言众多,如果不同地域的人用方言交流,就跟“鸡同鸭讲”差不多
2024-06-19 07:34:00
“一世之师”范仲淹
本文转自:今晚报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宋仁宗时期搞过一次改革
2024-06-19 01:40:00
本文转自:今晚报雍正皇帝继位后,励精图治,但他性格操切,又进行了集权,把所有的奏章都拿来自己处理。有人对雍正的工作量进行过统计
2024-06-19 01:40:00
混乱的东周有孔子、老子、孟子,安定的西周为何一个“子”都没有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要说哪个朝代最令人神往?在作者眼里,应该是周朝。因为这个朝代的思想、文化最为繁荣和多样,诸子百家们对“人”的思考最为深刻
2024-06-18 17:01:00
春秋史上厚颜无耻排名,此人第一
历史上的春秋战国就是一个礼义廉耻都崩坏的时代,不说百姓说话不算,就连皇帝大臣也是一样,全都是一团糟,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说一个很无耻之人
2024-06-18 17:07:00
战国时期,韩国是弱国,秦国为何不先打韩国
虽然战国时代号称是“战国七雄”,但其中的韩国,水平跟今天的韩国比也有得一拼,那就是“弱”。尽管作为曾经中原头号强国晋国的一个分支
2024-06-18 17:14:00
三星堆出土小动物,粉碎多少旧认知
“三星堆出土的那些小动物”被网友捧上了热搜!青铜大鸟头、雄鸡、狗(据说已被权威认定为虎)……最让人大呼意外的是一只陶猪
2024-06-18 17:08:00
哪个医生,被皇帝称做“王”,活了140多年
此人据说活到了141岁,医术不用说,那是相当的精湛,而且最主要的医德高尚,不管是老百姓还是皇亲国戚都非常尊重他。李世民曾经为他写诗
2024-06-18 17:04:00
为何山东诸侯不效仿秦国政策进行变法
当魏之方明立辟,从宪令(行)之时,有攻者必赏,有罪者必诛,强匡天下,威行四邻。——《韩非子·饰邪》战国大势,变法则强,不变则灭
2024-06-18 17:05:00
为何说孔子是万世师表,要向他学敬业
孔子是万世师表,他对职业的敬重态度亦足以让现代人效仿。兢兢业业干好小职务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时丧母,二十岁娶亲,次年生下儿子孔鲤
2024-06-18 17:22:00
为何说长平之战最后一个战死的是白起
长平之战的来龙去脉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这里就不赘述了。总之就是在秦赵对峙的关键时候,赵国把老将廉颇换成了夸夸其谈的赵括
2024-06-18 19:09:00
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看到古代侠客来无影去无踪,刀光剑影,甚是让人觉得好厉害的样子,以至于小编从小就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武侠剑客
2024-06-18 17:21:00
韩信和勾践相比,谁更能忍呢
二人的可比性不大。首先就是二者的地位不同。一个是君主,一个臣子,所处位置的不同,也就导致了二者的行为的不同。但总体来说
2024-06-18 17: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