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吴贵荣)迎孔子,接陆羽,吊屈原。2024年6月10日,在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贵州省大方县奢香古镇的水西梧桐琴社,来自黔西北的30余名琴友汇聚一堂,在这里开展甲辰端午迎孔仪式琴茶雅集活动,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聆听古琴这种太古遗音,为热闹的古镇增添了一片清心之境。
2024年6月10日,贵州省大方县甲辰端午迎孔仪式为孔子雕像揭布。吴贵荣 摄
在迎孔仪式环节中,主持人栖梧老师带领众人诵读陆羽和孔子的经典著作《茶经》选段和《论语》十则,文仓老师诵读《迎孔文》,为陆羽塑像和孔子雕像揭布。主持人栖梧说:“这是大方县的首尊孔子雕像和陆羽雕像,依托现有的水西梧桐琴社和本无茶堂,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迎孔子、接陆羽仪式,目的是传承孔子的琴道和陆羽的茶道,让古琴文化和茶文化在大方这片土地上扎根。”
2024年6月10日,位于贵州省大方县水西梧桐琴社的“古琴在大方”介绍木牌。吴贵荣 摄
迎孔仪式后,进行了琴茶雅集,栖梧、疏桐等老师分别演奏了《云水禅心》《归去来辞》《酒狂》等著名古琴曲12首。疏桐老师在致辞中说:“孔子,是中国古琴第一人,孔子学琴与师襄,从此古琴长随身侧,孔子离鲁,愤而做《龟山操》;孔子去晋,阻而作《将归操》;孔子困于陈蔡,哀而作《幽兰》曲。世人谓之仲尼琴式,相传便是孔子所创。今天,我们就以《孔子读易》开启美妙的古琴之旅。”
2024年6月10日,本素老师在贵州省大方县甲辰端午迎孔仪式琴茶雅集中进行古琴弹奏。吴贵荣 摄
古琴雅集中,既有年过花甲的老者,也有舞勺之年的孩童,既有古琴之美妙,也有二胡、吉他之雅奏。参加演奏的郭祥福老师说:“今天各位老师演奏的古琴名曲都很优美,是一场灵魂的洗礼,尤其是赵李子涵小朋友的古琴弹唱《声声慢》和唐江华老师的吉他弹唱《驿动的心》点燃了全场激情,我也来凑个热闹,为大家带来一首二胡独奏《秦腔即兴曲》。”
2024年6月10日,贵州省大方县甲辰端午迎孔仪式琴茶雅集合影。吴贵荣 摄
“大方县是毕节市目前唯一发现有古琴记录的县,在清道光年间出版的《大定府志》里面就有‘典礼’一篇,其中记载了祭祀用的《春仲》《秋仲》琴谱。”雅集结束时,作为毕节市古琴协会会长的疏桐老师作了总结发言,她说:“我们2016年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成立了水西梧桐琴社,大方是我的家乡,也是古琴文化的根,于是我们2021年5月率先在大方成立了分社,让古琴文化在这片古彝圣地、奢香故里得以传承传播。”
附:迎孔文
泱泱华夏,西南贵州,黔之西北,毕节大方。此地山川形胜,民阜物丰,人勤心慧,文脉悠长。县城北郊,云龙山下,燕子岩侧,奢香古镇也。
古镇之名,源于明初贵州宣慰府使、杰出女政治家奢香。古镇外围千户居所,中则数百商家,内为花绕梯田。街置龙场九驿,满街特产汇聚、非遗展陈、彝韵悠扬。每逢节假日,四方客至;但逢避暑季,八面人潮。胜矣,壮哉!
中有一馆,曰水西梧桐琴社,已逾三载,乃毕节之分社也。率百人之众,传古琴广陵之一脉;启老幼之乐,承国学诗书于一堂。羡奢香兴儒学于大定,继先贤奠厚学于今朝!欣此日之方城,薪火不息;盼未来之故梓,学者辈出。幸矣,感哉!
甲辰端阳,迎至圣孔子于奢香古镇,接茶圣陆羽于本无茶堂。孔圣双手作揖,高立于古琴台旁;茶圣左手持盏,笑守在花池之上。皆远眺乌江北源之浩荡,任云卷云舒;近观古彝梯田之烂漫,任花开花落。给昔日之鬼方夜郎注入文脉,让今时之奢香故里绽放祥光。歌矣,颂哉!
古琴遗音,未有断绝,《大定府志》,早以记之。值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国际形势风云动荡之际,吾辈当竭余生之薄力、激匹夫之斗志,扬千年之文明、振文化之自信、传太古之遗音,与诸君共勉同行,兴我家国!
甲辰端阳栖梧记于大方
一审:张杨
二审:韩春华
三审:马本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3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