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清末最惨的一次战役是那哪,伤亡2万杀敌5人
...京师只有8公里,所以此地非常重要。满清负责此战的是僧格林沁,为了守卫住京师,僧格林沁在此布防了3万人。而参战的部队,就有满清最强的绿营军。而他们面对的则是八千英法联军,僧格林沁堪称是大清最后的勇士,他是...……更多
第二次鸦片战争撕掉大清帝国最后的脸面,天 朝上邦从此跌入尘埃
...舰进攻大沽炮台。守卫大沽炮台的是赫赫有名的蒙古亲王僧格林沁,僧格林沁曾击破太平天国北伐军,与曾国藩合称“南曾北僧”,被称为“国之柱石”。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以御前大臣兼钦差大臣身份率蒙古骑兵及八旗军...……更多
八里桥之战:一个时代的终结,蒙古骑兵谢幕
...难以北上救援,此时北京城附近的唯一一支机动兵团就是僧格林沁兵团,僧格林沁兵团有3万余人,全部都是清一色蒙古骑士,他们是冷兵器时代最令人恐惧的精锐骑兵,他们的先祖曾经征服过大半个世界。在200多年前,大清国...……更多
清军少见的一次击败英法联军的胜利为什么是不明智的
...身家性命,在第一次大沽炮台失陷之后,清朝就把蒙古的僧格林沁给调了过去,当时的大清皇族的将领之中能打的没有多少人了,僧格林沁也算是在矮子里面找高个了。而僧格林沁上任之后,在观察了大沽炮台的原有配置之后,...……更多
清朝晚期名将僧格林沁,因轻敌冒进被小卒斩杀,可惜!
僧格林沁,清朝晚期的名将,他征战半生,为清朝立下了很多战功,不过他的结局比较惨,被捻军的一个小兵所杀,死在了麦田里。公元1853年,太平军将领林凤祥、李开芳等率军两万北伐,一路进展迅速,打到了天津附近。咸...……更多
八旗最后的精锐死得有多憋屈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僧格林沁应该会选择死在八里桥的炮火中。那场发生在通州的不对称战争,虽然从炮声响起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发起冲锋的蒙古骑兵不会取得任何战果,但那种有死无生的冲锋也算维护了以弓马夺取天下的八...……更多
张乐行与捻军的崛起:从民间武装到太平天国盟友
...很强,所以依旧盘踞在老家雉河集不肯远去。1863年3月,僧格林沁指挥着蒙古骑兵开始向着雉河集发起进攻。张乐行自恃有二十万人马,竟然正面迎敌,与僧格林沁展开会战。可惜张乐行手下的二十万大军基本都是乌合之众,根...……更多
横扫亚欧的蒙古骑兵,居然败给了印度人的长矛?
...津登陆,他们的目标直指北京。清朝派出了手中的王牌---僧格林沁来率领军队保卫首都,北京虽然有大量八旗驻守,但清廷还是命人骑着快马到各个蒙古包和宿营地召集年轻人,最终召集了约一万蒙古骑队再加上原本北京的八旗...……更多
僧格林沁:清末名将的传奇人生
清末名将——博尔济吉特·僧格林沁,他的一生述说着清朝末年的无奈。在国力弱小、思维僵化的时代,面对洋人的入侵,他展现了无可战胜的坚韧。每当读到清末的历史,愤怒之余更是弥漫着深深的悲哀。那个曾屹立于世界之...……更多
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僧格林沁是满清传统军事制度最后的顶梁柱。僧格林沁的战败及死亡,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最后的顶梁柱大清的传统军事力量,主要是八旗和绿营。然而,到清代中期以后,八旗、绿营渐渐腐烂,已不堪用。太平天国起...……更多
...2月,扶王陈得才的20万大军在黑石渡溃散,大多选择投降僧格林沁,陈得才服毒自尽。遵王赖文光突围而出,率4000兵马到江淮,与张宗禹、任化邦合作,重整旗鼓。整编之后的军队,称为新捻军,或新太平军。张宗禹、任化邦...……更多
20万太平军打不赢2万湘军?太平军不弱,湘军更拉胯
...伐军只有3千人,且毫无增援,处在清军包围的大海中。僧格林沁所部,有蒙古八旗、关外八旗,以及让清朝引以为傲的索伦骑兵,加上团练武装,清军人大约3万人。兵力10:1,且丝毫不用担心太平军增援,僧格林沁表现如何呢...……更多
大清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孰强孰弱
...大约20万人,英国动员了19000余人,结果清朝战败,清军伤亡22790人,英国伤亡523人,清朝签订了近代以来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清朝没有赢下过一场战役,哪怕是一场战斗也没赢过。清朝对列...……更多
范汝增:太平天国革命史上的英勇斗士
...1865年5月,范汝增在山东曹州高楼寨参与歼灭了清军名将僧格林沁的战斗。1866年12月,年仅26岁的范汝增在山东寿光弥河不幸战败,英勇牺牲。范汝增是太平军同英法军队斗争的重要前沿将领,曾重创“常胜军”“常捷军”和清...……更多
...,赖文光、张宗禹、任化邦在高楼寨设伏,击杀清朝名将僧格林沁,八旗阵亡八千余人,元气大伤。僧格林沁败亡,清朝勋贵无人可用,慈禧只能重用曾国藩湘军,李鸿章淮军,汉人势力得以延伸到中原,改变了晚清军政格局。...……更多
大败过英法联军的僧格林沁有多强
...族的蒙古王爷,他便是成吉思汗的第27代孙,铁帽子亲王僧格林沁。这位僧王的人生经历也是十分之丰富和传奇。他从小并不是出生在富贵人家,他父亲布和德力格尔虽然是车左后旗台吉家族的旁系子孙,不好的时候家境是比较...……更多
咸丰为何授意僧格林沁抓捕巴夏礼
...丰听到传回来的消息,当即也犯了牛脾气。他一方面授意僧格林沁整顿兵马,准备开战,另一方面居然指使怡亲王:谈不拢就将巴夏礼这些人扣起来作为人质,打仗嘛,兵不厌诈,对待这些洋人,不要有妇人之仁!结果,1860年9...……更多
...比。八里桥之战,英法不过7千余人,且都是步兵,结果僧格林沁的3万大军一败涂地。 此战,清军把最能打的蒙古马队和东三省八旗都掉了过来,但无济于事。英法损失微乎其微,而清军主力却元气大伤,这就是工业化军队对...……更多
僧格林沁之死,张皮绠的无意之举与清朝廷的疯狂报复
...愈演愈烈的时候,请朝廷派出军队去镇压,其中有一个叫僧格林沁的将领,1859年时,曾率兵击退过英法联军,被清政府视为名将。之后有一位少年,才16岁,却是一员猛将,一刀砍死清军统帅僧格林沁,清廷震怒,后来被凌迟处...……更多
聊聊近代军阀第一人苗沛霖
...死后,太平军实力大跌,再加上捻军首领张乐行父子也被僧格林沁击杀。大清帝国的形势一片大好,僧格林沁素知苗沛霖狡诈,早就想拔掉这个隐患。而苗沛霖也知道自己树大招风,再加上此前降而复叛的前科,早晚被清廷处理...……更多
刘玉渊设伏,斩杀八旗4位名将,清军伤亡一万余人
...,难以恢复元气。2个月后,清军再次调集重兵围剿,以僧格林沁为主帅,率八旗、绿营、团练南下,总计2万人。此时,刘玉渊所部有4万,兵力占据优势,但装备不如清军。巨野之战,刘玉渊依然采取伏击战术,对僧格林沁示弱...……更多
26、吉文元,北伐先锋大将,连续攻克十几座城池,僧格林沁对他十分畏惧。阜城之战,吉文元冲锋陷阵,被枪弹射中,阵亡沙场。25、谭体元,天京陷落后,继续与清军厮杀。射猎凹之战,谭体元成功设伏,湘军阵亡3千,4位...……更多
带着10万精锐离开,翼王不明白唇亡齿寒之道理吗?哪来的自信
...卫,威胁北京安全。为此,清朝只好将战斗力还算可以的僧格林沁蒙古马队、东三省马队调往大沽设防,其他各省绿营军也赶往指定地点集合,阻止联军登陆。在此情况下,翼王石达开带兵外出单干时,清朝就算想派兵去追杀,...……更多
揭秘捻军:与太平天国齐名,震撼清朝统治
...东民众武装联合进行了激烈的抗清运动。连清廷的王牌师僧格林沁蒙古马队也陷入泥潭,一时难以脱身南下。此时捻军在江苏也取得了不少战果,清江浦大捷就是捻军东征苏北时的一次巨大胜利。这场战役犹如一颗巨型炸弹在清...……更多
太平军进入湖南后,为何能迅速壮大
...下下,与“捻军”联合,在高楼寨之战打死满蒙第一名将僧格林沁,全歼八旗精兵7千余人。尹隆河之战,赖文光团团包围淮军主力,斩杀数千人,刘铭传陷入绝境。若非鲍超突然从后面杀出来,刘铭传估计难逃一死,或者被俘...……更多
...法联军攻占天津,并在京城东郊的张家湾和八里桥重创了僧格林沁率领的蒙古科尔沁骑兵。清朝统治者引以为傲的八旗军再遭重创,客观上进一步又提升湘军的地位。自从1853年出省作战以来,湘军在咸丰眼中就是后娘养的,粮...……更多
晚清四场影响政治格局之战:一支消沉200年势力之重新崛起
...死。此战后,大清在江南一带再无成建制的正规军可用,僧格林沁所部蒙古马队又需要防备英法联军,故而咸丰只能将全部希望寄托给曾国藩,并授予他实际权力。不久,曾国藩任两江总督,节制苏、浙、皖、赣等四省军政;左...……更多
...再次抵达天津外海。法国派出舰船40余艘,陆军6700人,而僧格林沁在大沽的守军仅有10000人。为避免纠缠,联军选择在大沽以北的北塘登陆。僧格林沁为保实力,命南岸守军撤往通州。次日,英国舰队顺利驶入白河。英法联军攻...……更多
...太平天国大势已去,军心不稳,人心涣散,在霍山覆没。僧格林沁进攻,太平军将士大多投降,陈得才服毒自尽,十几万兵马溃散。赖文光幸运突围而出,带着3千兵马前往淮北,与张宗禹、任化邦等“捻军”将领合作。捻军人...……更多
该走的都走了,林凤祥率留下的两千老兵与清军奋战至最后一滴血
僧格林沁阻引运河水淹连镇给林凤祥的守军带来了致命一击,第一批意志不坚定的太平军将士走出阵地向清军投降求饶。老练的僧格林沁抓住时机贴出布告,广招来降的太平军将士,并承若如果弃城投降不仅可以免死还能加官...……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古代盐价这么高,穷苦人家买不起用什么代替?代替品让人难以下口
社会在不断发展,科技也越来越进步,如今的影视剧有很多是穿越剧和古装剧,因此越来越多人对古人们的生活感兴趣。他们会在大脑里反复琢磨
2025-02-13 20:12:00
李渊真是被迫造反?把他四个儿子名字连起来,会发现我们都被骗了
在数千年的中华历史画卷上,涌现了许多精彩绝伦的过往,而唐朝毫无疑问是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之一。鼎盛时期的唐朝,南征北战无往而不利
2025-02-13 20:27:00
清朝男人真实的发型,和电视上演的不一样,早期叫金钱鼠尾!
这几年清宫剧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热点,尤其是一些服饰和装扮,都是让人津津乐道的,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清朝时期,男性的发型并不是一直都是牛尾辫的
2025-02-13 20:35:00
秦彝的绝技真的能战胜杨林吗?秦彝的实力在隋唐排名是什么水准?
在隋唐时期,有两位武艺高强的名将,他们分别是北齐的秦彝和北周的杨林。他们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场惊天动地的对决,结果却是秦彝战死
2025-02-13 20:38:00
原创败退台湾之时,阎锡山曾携带了两箱黄金,可为何他还落魄到住窑洞
【本文由历史旧事儿独家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抄袭必究哦!】自蒋介石败退台湾之时,阎锡山也随着老蒋去了台湾。可到了台湾后的阎锡山
2025-02-13 20:47:00
原创那位坚信“龙”存在,离家16年去深山寻龙的道长马东营,现咋样了
古诗中提到:龙行踏绛气,天半语相闻。中国人和西方人眼中的龙其实有很大的形象差别,比如说中国人眼中的龙,它代表的是一种吉祥
2025-02-13 20:48:00
合肥“香花墩”地名引热议:“香花墩”很古很神奇,而且是移动的
大皖新闻讯 “香花墩”是合肥的老地名,被视为合肥包公祠的永久驻地,它承载了合肥古城诸多历史印记。大皖新闻2月12日报道后
2025-02-13 20:54:00
妃子本应为皇帝殉葬,却成功逃出,20年后被发现为守墓人生下孩子
在古代,人殉是体验身份的丧葬方式,虽然它毫无人性、愚昧落后,但这种制服却持续了很久一段时间。5000年以前的龙山文化时期
2025-02-13 21:03:00
原创魏灭蜀战争中,姜维能料事如神,为何回援没有成功?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对蜀道的艰难险阻所发出的最无奈的感慨。正是蜀地道路的艰险难行
2025-02-13 21:05:00
古代没有暖气,皇帝怎么取暖,一招让宫女脸红心跳
文/行走天涯古代没有暖气,皇帝怎么取暖,一招让宫女脸红心跳在古代人人都想要进宫,不论是成为皇帝的妃子,还是成为皇帝跟前伺候的太监和宫女
2025-02-13 14:45:00
李奇龙:“亚洲飞车王子”竟是李长灵的曾孙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9年4月13日,李奇龙驾驶红旗轿车成功飞越云南大峡谷。汽车凌空75.6米,不仅超越了1997年柯受良飞越黄河一倍的距离
2025-02-13 15:06:00
孙敬会对徐宁的形象设计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臧叶飞画水浒人物的难点在于,梁山108好汉,虽然人数众多,但很多人在形象,个性方面,难免有相似之处
2025-02-13 15:15:00
白蛇“闹”元宵!被称为“最受读书人喜爱的画坛大家”戴敦邦绘《白蛇传》新篇正式出炉啦。2月12日下午,戴敦邦先生原稿捐赠仪式暨《画里话外三生缘·戴敦邦绘〈白蛇传〉新篇》新书发布会在杭州国家版本馆主书房举行
2025-02-13 16:07:00
1月10日,浙江省博物馆开年大展“故宫·茶世界”观茶——茶文化精品文物展在之江馆区亮相。展览由故宫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主办
2025-02-13 16:07:00
原创流落海外的10件国宝,大多都“藏在”英国,至今难以归还
我国的历史悠久,国人的智慧结晶也是数不胜数,但是由于某些原因,自己国人的文化代表却漂流在外,回国之日遥遥无期。有哪些令人惊叹的国宝肠胃回国
2025-02-13 13: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