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清咸丰、同治时期,北方涌现出一支让清政府头疼的武装力量,比太平天国更为令人忧虑,那就是捻军。清政府在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后,已经失去了有效统治整个社会的能力。鸦片战争的爆发于1840年更是给清政府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为了赔款,清政府不断加强对人民的压榨,使百姓的负担变得前所未有的沉重。在这一时期,太平天国运动和反清农民武装势力捻军运动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清斗争。
捻军运动在史书上被称为19世纪与太平天国运动齐名的一场波澜壮阔的农民反清斗争。为什么说捻军能与太平天国齐名呢?主要原因在于捻军主要活跃在北方,对清朝首都的威胁更为巨大。捻军的活动范围涉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湖北、陕西、甘肃等10个省,相比之下,太平天国运动更多地集中在南方。捻军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强大的骑兵,其最强盛时期拥有骑兵多达10万人,且都是经验丰富、善于战斗的老兵。
由于捻军取得的战功赫赫,引起了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的关注。捻军内的一些人甚至被封为太平天国的诸王,如沃王张乐行、奏王苗沛霖、梁王张宗禹等。其中,张乐行更是深受百姓欢迎,歌谣中唱到“想老乐,盼老乐,老乐来了有吃喝。他打仗,咱跟着,一齐同把清妖捉。”捻军甚至有志向进攻清朝首都的雄心,歌谣中唱到“要想活命快入捻,穷汉子跟着老乐干。你拿刀,我拿铲,非得搬掉皇家官。”
相较于太平天国的南征,捻军在北方更具地利之便。随着捻军队伍的不断壮大,其在河南的活动也变得越来越频繁。1859年3月后,捻军连续取得了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北舞渡战役和野猪岗战役。这些胜利使得清政府感到十分无奈,河南巡抚陆应谷甚至在奏折中感叹:“所调本省、外省精兵,统计四千二百余名,分布各处,尚形单薄。”可见捻军对清政府造成的压力是不可估量的。
1859年5月,捻军二万余众进入山东,与山东民众武装联合进行了激烈的抗清运动。连清廷的王牌师僧格林沁蒙古马队也陷入泥潭,一时难以脱身南下。此时捻军在江苏也取得了不少战果,清江浦大捷就是捻军东征苏北时的一次巨大胜利。这场战役犹如一颗巨型炸弹在清军中爆炸,引起强烈震撼。对此,清政府的钦差大臣和春在奏折中忧心忡忡地表示:“查清江系南北锁钥,距淮郡(安)止四十余里,并有间道直通里下河各属,万一捻股长驱下窜,淮南腹地处处可虞。”
然而,遗憾的是,捻军后来没有集中兵力,反而分为东、西两部,步了太平天国领袖石达开的后尘。1865年,清大将僧格林沁部在河南被全歼后,清政府动员团练湘军、淮军及多省兵力全力围剿捻军。最终,捻军在左宗棠、李鸿章等清军将领的围剿下灭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8 0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