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太平天国沃王:出身“富户”结局怎么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8 06:27:00 来源:戏说三国

于率兵起义此种“大逆不道”之事,封建王朝之处理方式很简单:主要作乱者都是凌迟处死(常说的“割千刀”,很残忍),以杀鸡儆猴,震慑敢于反抗王朝统治之潜在势力。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朝对被俘虏或投降的太平军诸侯王、高级将领等,一般都是凌迟处死。林凤祥、李开芳,这两位北伐军最高统帅(爵位是“侯”),兵败后在北京菜市口被凌迟;英王陈玉成、干王洪仁玕、遵王赖文光等则是俘虏后拒绝投降被凌迟;翼王石达开则是“请降”不成,被四川总督骆秉章凌迟;幼天王洪天贵福也是被凌迟。不过,这些王侯将相都是“一人”被凌迟处死,因家人多不在军中,还可以幸免于难。然而,太平天国沃王张乐行就不一样了,因叛徒出卖,不但自己被凌迟,妻子、孩子等都被凌迟;全家都遭殃,相当悲怆。

张乐行,安徽亳州人,大地主家庭出身,算是一方土豪,典型的“富户”,从不为温饱问题而苦恼。那么,如此之人,怎会起来“造反”呢?其一、清王朝腐朽没落,统治残暴,张乐行受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一同揭竿而起。其二、张乐行一家主要是靠“贩盐”、“开赌局”为生,与官府抢夺“生意”,彼此之间矛盾很尖锐。1851年12月,张乐行拉拢一帮“盐贩”发动起义,并号召农民抗拒缴纳粮税,正式与清朝宣战。1852年12月,张乐行在雉河集与18路“捻军”歃血为盟,被推举为盟主。1856年初,张乐行手握10万兵马,第二次在雉河集召开结盟大会,自称“大汉明命王”;组建黄、白、红、黑、蓝五旗军制,制定《行军条例》。如此一来,张乐行势力如日冲天,横扫淮北清军如风卷残云,中原大地为之震动。

手头有了兵马,张乐行开始引起清朝重视,并派重兵围剿。1852年2月,张乐行与袁甲三在亳州大战,因部下叛变,“捻军”腹背受敌,张乐行仅带10余骑兵逃出。7月,张乐行卷土重来,继续与袁甲三交战,大破之,而后一路奋勇追杀清军,兵锋直抵河南开封府,并准备攻城。不过,“捻军”势单力孤,当清军主力云集之后,便采取守势。1857年初,张乐行接受李秀成邀请,同意加入太平天国阵营,一起对付清军。李秀成在《自述书》中说:“当过六安,上三河尖,招引张乐行。那知张乐行先发龚德树、苏老天半路相迎。当即计破霍丘县,攻破此城,交张乐行为家。”加入太平天国,张乐行不但找到同盟军,而且还得到一块基地,即是霍邱县,也算是赢家了。

此时张乐行加入太平天国,还带来7万兵马,虽说不全是精锐,可缓解了因翼王石达开率兵(10万精锐)出走而造成之“兵慌”,算是给太平天国“雪中送炭”了。1858年10月,湘军第一悍将李续宾率8000精锐老兵,连克太湖、潜山、桐城、舒城,兵锋直抵三河镇,扬言要拿下庐州。此时,张乐行接受陈玉成、李秀成之命,率本部兵马与庐州守军绕道三河,攻打桐城清军,阻止其北上增援李续宾,为陈、李取得三河大捷,全歼湘军6000精锐立下赫赫战功。正如李秀成在自述中所说的:“三河大胜,有赖张乐行、龚德树之帮忙”,对其功劳也是十分肯定。当然,天王洪秀全也是很够意思,能立下大功,自然就可以封王。1860年初,张乐行受封为沃王千岁,所部“捻军”也改称太平军。(洪秀全改,张乐行答应不答应则另外说)

受封为沃王千岁,这足以证明“捻军”对太平天国之重要性,也足以证明张乐行立下之战功确实不少。道理简单,洪秀全当时还没玩“滥封”,王爷也就那么几位而已,故而张乐行“沃王”之含金量相当高,这点毫无疑问。不过,张乐行对太平天国也有所不满,主要是“长毛不够义气”。为何呢?因为陈玉成、李秀成喜欢从“捻军”中挖掘人才,如陈玉成精锐骑兵小左队,几乎都是从两淮“捻军”中挖过来。不管怎么说,为了对付清朝,张乐行还是非常乐意与太平天国合作,也接受调遣,一起支撑起反清大业。1863年2月,僧格林沁率马队2万,再配合各路清军、团练,出动20余万兵马合围张乐行,双方进行决战。此时,捻军长枪队首领董志信投降,反戈一击,张乐行腹背受敌,战败而逃。3月,捻军蓝旗首领李勤邦勾结安徽巡抚英翰,将张乐行一家老小捆绑起来,叛变投敌。

对于张乐行一家人,清朝处理方式很简单:直接凌迟,以儆效尤。话说,张乐行还真是硬汉一枚,凌迟时不吭声,清军很恼火,直接将儿子张熹之肉塞进他嘴巴里面,场面十分残忍。据龚淦《耕余琐闻》记载:“刽子手把张乐行就地极刑处死,行刑时,脱尽衣服,绑于木桩,片割其肉,撩掷空中,经一时始尽,唯留头面,以欲传首示众也。血肉淋漓之际,口吐白沫,犹能一开其眼。”张乐行妻子杜金蝉,女将领一枚,被俘虏后受凌辱,接着骑木驴,最后也是凌迟处死,十分残忍。至此,张乐行全家老小都被“一锅端”,且是凌迟处死,这代价不是一般的大。1865年5月,张乐行侄子张禹爵(后过继给张乐行,称“幼沃王”)在山东高楼寨歼灭蒙古马队7000余人,僧格林沁逃往麦田避难,被小兵张皮绠一刀割喉,就此殒命,也算是报仇了。

太平天国沃王张乐行,出身“富户”,衣食无忧,因不满清王朝残暴统治而起兵反抗,后全家被凌迟处死,此乃悲怆也。对此,各位又是如何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8 0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张乐行:太平天国中的捻军总盟主,被酷刑处死
...,发生了一次特别厉害的农民起义,就是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天国运动。这一次的农民起义给清朝带来了重创。在这次战争中,无数的人为此付出了生命。整个太平天国运动中,很多将领和士兵付出
2023-11-05 22:29:00
凌迟处死:太平军四大将领的悲壮结局
...被地雷炸飞的危险,率先杀入武昌城,陈玉成堪称人杰。太平天国名将众多,英王陈玉成年纪最轻,却杀伤湘军最多,令曾国藩闻风丧胆。陈玉成之前,太平军也屡次击败湘军,但斩杀人数并不多。
2024-02-15 19:12:00
太平天国历史上被凌迟的将领
...,只是他的身份比较特殊而已。洪天贵福之前,被凌迟的太平天国将领众多,死得壮烈,他们不愿屈服清朝,从容赴死。16岁的洪天贵福被凌迟,并不奇怪。清朝对太平军俘虏,一般都是凌迟。所
2023-08-20 16:42:00
太平天国梁王张宗禹,全军覆没以及他的死亡之谜
...,张宗禹任张乐行的警卫部队正黄旗和镶黄旗统领。由于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主动联络捻军与其共抗清军,经英王保举,捻军诸首领都拥有太平天国的封爵。由陈玉成主导的歼灭湘军李续宾部的“三
2023-03-02 19:56:00
历史上的张禹爵是怎么死的
1863年2月,因叛徒李勤邦出卖,太平天国沃王千岁张乐行被俘虏,与妻子、儿子,同一天被凌迟处死。如此,张乐行一脉断绝,二哥张敏行则将自己第五子张禹爵过继给他,承袭沃王爵位,是为“
2023-08-22 20:23:00
太平天国灭亡后,洪秀全留下的漂亮老婆,她们的最终结局如何?
太平天国最终灭亡的时候,洪秀全的老婆们都落得个啥结局呢?根据历史记载,洪秀全带着的太平军在南京扎稳脚跟之后,就过上了极度奢侈的日子。当时太平军不光抢富户的钱,分富户的地,还让这些
2024-11-03 11:06:00
八旗最后的精锐死得有多憋屈
...当时满清政权的现状,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风雨飘摇。太平天国运动自两广而起,数年之内席卷江南,多年未经大战的南方八旗绿营兵与太平军对决时屡屡溃败,太平天国政权不仅占领重镇南京,
2024-05-15 13:16:00
清末的捻军歼灭僧格林沁,他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组织?
与太平天国同时期,在北方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人数众多,有20多万人。他们来无影去无踪,打得清军丢盔弃甲,不可一世的清朝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也被他们伏击全歼。那么,他们到底是谁,是
2023-04-22 10:08:00
太平天国的屏障,古代的捻军是如何起义的,为何难以获得认可?
...间,中国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大大小小的起义或者内乱,而太平天国、捻军、陕甘回变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不过,由于捻军并未写入中学的历史教材,因此就显得少有人知了。本
2023-01-29 17: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