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该走的都走了,林凤祥率留下的两千老兵与清军奋战至最后一滴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11 14:4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僧格林沁阻引运河水淹连镇给林凤祥的守军带来了致命一击,第一批意志不坚定的太平军将士走出阵地向清军投降求饶。老练的僧格林沁抓住时机贴出布告,广招来降的太平军将士,并承若如果弃城投降不仅可以免死还能加官进爵。当然如果光是动动嘴皮子给予承若的话很多人是不会轻易相信清军的诱降伎俩的,僧格林沁深谙被困于绝境之中的太平军将士的心理弱点,他优待第一批逃出连镇的太平军降兵,给那些有投降欲望的太平军将士铺平道路,引诱他们上钩。

该走的都走了,林凤祥率留下的两千老兵与清军奋战至最后一滴血

僧格林沁

在连镇与林凤祥艰苦守城的将士被两种强大的力量以相同的方向推向清军的怀抱,一种是城中面对死亡的排斥力,一种是来自清军诱降的吸引力。这两种力往清军方向叠加,犹豫清军伸来的魔抓,势不可挡。如果没有十足的定力,城中的太平军将士只能被无形的力量吸走。一个集团,被内部瓦解比被外部施压更可怕!1854年12月9日,林凤祥看到城外有信号弹升起,随后又有一队人马出现,自称由高唐赶来增援,林凤祥喜出望外,即刻放松警惕派人接应,熟知被这支伪装的清军一阵狂轰,走出阵地的将士悉数被射杀。很明显,投降的太平军将士出卖了林凤祥与李开芳两军接应的暗号,林凤祥埋怨、痛恨降兵,下令对投降者杀无赦。

该走的都走了,林凤祥率留下的两千老兵与清军奋战至最后一滴血

林凤祥剧照

林凤祥的格杀令并没能阻挡住太平军投降的浪潮,反而愈演愈烈。1854年12月,清军受降六十余人;1855年1月,清军受降两百余人,1855年2月,清军受降高达两千多人!为了激怒林凤祥,僧格林沁命太奸(太平天国的投敌分子)施绍恒(湖北江夏人)率领投靠清军的原太平天国士兵与林凤祥展开骂战,试图引诱林凤祥出战。林凤祥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立马结队要剿灭反贼,不料被埋伏于侧翼的清军火力所杀伤,败退回城。

该走的都走了,林凤祥率留下的两千老兵与清军奋战至最后一滴血

北伐军团殊死奋战

看着将士的满身血污和被饥饿折磨得无精打采的眼神,回想整个北伐的艰难历程,手足兄弟一个个在自己的面前倒下,林凤祥终于动了恻隐之心。他下令把抓回的太奸释放,并给于盘缠,由其自由选择活路。人性的丑恶与高尚在此时形成鲜明的对比,选择做太奸的终究不会念林凤祥的恩情,选择抵抗到底的自然不畏一死。1855年2月,僧格林沁将来降的两千多名太平军将士编成“义勇”,“义勇”联合清军大部队向自己曾经的兄弟举起了屠刀。林凤祥的身边集结了两千多名意志坚定的两广老兵,他们是铁了心要玉石俱焚的。

该走的都走了,林凤祥率留下的两千老兵与清军奋战至最后一滴血

林凤祥撤往连镇东城

为了集中兵力,林凤祥带领部队固守东连镇,清军的包围圈越缩越小了。此时连城已经断粮,太平军开始吃刀鞘、树皮、甚至是清军的尸体。林凤祥已成瓮中之鳖,向清军投降的太平军将士已经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僧格林沁开始卸磨杀驴。萧凤山、钟有年等九十多命太奸首先被处死,随后又有六百多名太奸被杀,太奸终究难逃一死,只是这样的死法有点窝囊。1855年2月25日,北伐军团最后一次与清军大规模作战,斩杀清军将近百人。1855年3月7日,清军对林凤祥的阵地发起总攻,僧格林沁、西凌阿、瑞昌等数十名将领率领两万多清兵扑向殊死抵抗的太平军。太平军寡不敌众,土木防御工事尽数被毁,两千余守兵一半丧生在清军的炮火和刀枪下,一半投河自杀身亡。林凤祥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与卫兵藏于地窖之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1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僧格林沁、胜保等率6万兵马攻破天津城池
...、弹药、衣物等战略物资跟不上,前景不容乐观。此外,僧格林沁与胜保已经相继组建两大军团,总计兵马6万余,正朝着天津杀来。僧格林沁乃晚清八旗第一名将,尤其擅长使用骑兵作战,所部3
2023-08-22 21:47:00
太平军悍将李开芳被凌迟
...寇自重,太平军则不断夜袭,清军苦不堪言。9个月后,僧格林沁在连镇俘虏林凤祥,咸丰决定更换高唐主帅,下令逮捕胜保,押送回京审判。僧格林沁督师,麾下以关外八旗兵为主,连同绿营、团
2023-08-21 06:38:00
太平军北伐初期,林凤祥、李开芳为何全军覆没?
...北方没有大兵团。林凤祥、李开芳进入河北后,清朝组建僧格林沁、胜保两大军团,总计兵力六万余。其中,八旗马队两万,多数是从蒙古、东三省调遣而来,战斗力比较强悍。要知道,七年后八里
2023-08-22 16:04:00
太平天国北伐失败,杨秀清是如何做大损失的?
1855年3月,僧格林沁攻破连镇,因叛徒出卖,林凤祥被俘虏,受凌迟处死。5月,僧格林沁水淹冯官屯,李开芳“诈降”失败,被押往北京凌迟,所部数百人全部被屠杀。至此,历经两年的太平天
2023-08-22 15:58:00
忠诚勇将:僧格林沁的英勇传奇
僧格林沁(公元1811年-1865年),科尔沁左翼后旗人,成吉思汗胞弟拙赤合撒儿的第二十六代孙,受封扎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世袭罔替,是满清统治集团最受信任的蒙古藩王。他曾数次挽救
2023-09-06 00:15:00
“乱拳打死老师傅”陈仕保,7000兵马北上增援曾立昌挂帅
...动时期,被小兵杀死的悍将可不少,大名鼎鼎的蒙古郡王僧格林沁,此人号称是晚清八旗第一悍将,结果在麦田里被小兵张皮绠割喉,改变了晚清军政格局。太平军悍将彭大王,率兵下乡征粮,结果
2023-08-22 21:09:00
太平天国:太平军兵力众多,为何打不赢湘军
...人多势众,就是打不赢清军。1864年,江北20万太平军投降僧格林沁;洪仁玕的10万兵马被席宝田5千湘军消灭。李世贤、汪海洋的30万大军一路南撤,着实有意思。纵观太平天国战争1
2023-09-20 17:23:00
...国合作,也接受调遣,一起支撑起反清大业。1863年2月,僧格林沁率马队2万,再配合各路清军、团练,出动20余万兵马合围张乐行,双方进行决战。此时,捻军长枪队首领董志信投降,反
2024-06-08 06:27:00
八旗最后的精锐死得有多憋屈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僧格林沁应该会选择死在八里桥的炮火中。那场发生在通州的不对称战争,虽然从炮声响起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发起冲锋的蒙古骑兵不会取得任何战果,但那种有死无生的冲锋也算维护
2024-05-15 13:1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