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853年5月,东王杨秀清将林凤祥、李开芳等悍将从扬州调回,交给他一项重大任务,率兵北伐中原,直取燕京,将咸丰赶回东北。太平军北伐,阵容非常豪华,远非西征初期可比。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朱锡琨、黄益芸等,都是太平天国早期一流将领,作战经验非常丰富。北伐出动2万余人,都是从广西、湖南出来的老兵,战斗力、战斗意志没得说。
阵容豪华,太平军北伐进展非常顺利,可以用所向披靡来形容。5月,太平军从浦口出发,快速穿越安徽,进入河南境内。11月,太平军抵达天津郊外静海、独流,清朝震动,咸丰都有了“搬家”打算。但是,太平军北伐还是惨败。1855年3月,林凤祥在连镇被俘虏;5月,李开芳在冯官屯被俘虏,北伐全军覆没。太平军北伐,林凤祥起初所向披靡,为何还是全军覆没呢?
01、清军兵力雄厚,人数优势明显
2万太平军北伐,人数很少吗?答案是,太平天国初期,这已经是杨秀清所能出动的极限了。要知道,太平军进入南京时,主力是从湖南招收的五万矿工、天地会,从广西出来的“老兄弟”不过万人。换句话说,定都天京时,太平军精锐部队也就是六万左右,但需要同时防守扬州、镇江、南京,北伐能出动2万,确实很多了。
太平军北伐初期,清朝没有防备,北方没有大兵团。林凤祥、李开芳进入河北后,清朝组建僧格林沁、胜保两大军团,总计兵力六万余。其中,八旗马队两万,多数是从蒙古、东三省调遣而来,战斗力比较强悍。要知道,七年后八里桥之战,这支八旗铁骑直接冲向英法联军现代化步兵方阵,不是一般勇猛。
除了僧格林沁、胜保两大军团,清朝在北方各省还有地主、官僚、士绅等办理的“团练”武装。这些“团练”经常袭扰太平军,配合清军行动,是太平军劲敌。
02、远离后方基地,军队缺少补给
杨秀清给林凤祥北伐指示:“间道疾趋燕京,勿贪攻城略地,以靡时日”,让太平军进行“闪电战”,不要贪图攻打城市,耗费时间。所以,林凤祥、李开芳并未过多攻取城市,就算攻取,也随即放弃,然后继续北上。如此,太平军虽然进展顺利,却没有固定基地进行休整、补给,处境非常艰难。
没有在中原获得立足之地,林凤祥若想获得补给,只能靠天京大本营。但是,天京路途遥远,沿途各地都是清军控制,粮食运输受阻,北伐军补给遇到困难。抵达天津郊外静海、独流时,北伐军不但缺少粮食,连冬季衣服都没准备好,处境非常艰难。
林凤祥进军途中,曾书信杨秀清,告知情况:“忖思此时之际,欠谷米一事。临淮至此,着人带文回朝数次,未知至否?如此山遥水远,音信难通。”可知,远离后方基地,缺少物资补给,这是太平军一大困境。
03、撤退不及时,对援军抱有幻想
林凤祥长驱直入,所向披靡,横纵中原各地,不到六个月就抵达天津郊外,清朝震动。进兵如此神速,可知太平军早期战斗之强悍。如此,就算清军具有人数优势,太平军远离后方基地,缺少补给,也不知全军覆没。只要撤退及时,指挥得当,林凤祥就算不能攻入燕京,完成杨秀清给的任务,至少可以将主力带回,保存有生力量。
北伐最终全军覆没,与林凤祥指挥错误不无关系。林凤祥攻打天津受挫后,相继退守静海、独流、阜城、连镇,后则分兵守高唐。太平军撤退时,僧格林沁与胜保闹矛盾,清军互不配合,林凤祥可以从容撤兵。此外,太平军实力尚存,兵力还算雄厚,突围比较顺利。
林凤祥对援军抱有幻想,撤兵南下目的是接应援军,然后继续北上攻打燕京。所以,林凤祥没有一鼓作气,直接撤回太平天国辖区,而是相继屯驻阜城、连镇,最终被清军围困,导致惨败。
04、连镇分兵行动,战略判断错误
对援军抱有幻想,林凤祥、李开芳相继停留阜城、连镇,而没有直接撤回太平天国统治区。如此,僧格林沁、胜保可以从容布置兵力,进行围堵,截断城内外联系,将北伐军困在城内,耗死对手。太平军野战能力强悍,但缺少重武器,攻坚战不行,很难突破清军封锁线。
太平军从阜城突围后,退守连镇,兵力所剩不多。此时,林凤祥、李开芳再次犯下错误,就是分兵行动。为接应曾立昌援军,林凤祥让李开芳率六百骑兵突围而出。李开芳还没见到援军,曾立昌军团在临清惨败,全军覆没。如此,李开芳只好率六百兵马夺取高唐,死守待援。
连镇分兵,无疑是林凤祥、李开芳战略判断错误。原因很简单,此时太平军兵力有限,分兵就是自我削弱力量。再则,连镇、高唐距离遥远,不能相互呼应,容易被清军各个击破。1855年3月,僧格林沁夺取连镇,俘虏林凤祥。接着,僧格林沁围攻高唐,李开芳退守冯官屯。5月,李开芳“诈降”失败,被清军俘虏,处以凌迟。至此,太平军北伐失败,全军覆没。
综上所述,林凤祥、李开芳率2万精兵北伐,起初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结果却全军覆没,损失惨重。究其原因,北伐兵力不足,清军人数占优势是其一,但主要还是林凤祥、李开芳指挥失误。攻打天津失败后,林凤祥、李开芳应该放弃攻取燕京计划,直接率大军撤退,而不是相继驻扎阜城、连镇,幻想天京能派出援军,然后继续北上。
对援军抱有幻想,林凤祥、李开芳撤退不及时,给清朝从容部署兵力时间,最终全军覆没。就此而言,太平军北伐全军覆没,主要是指挥错误。若林凤祥、李开芳指挥得当,太平军就算不能攻取燕京,主力也可以撤回来。对此,各位又是如何看待?欢迎点评。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战争全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2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