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在古代,人殉是体验身份的丧葬方式,虽然它毫无人性、愚昧落后,但这种制服却持续了很久一段时间。5000年以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商周时期就出现了人殉现象,商朝贵族墓室中曾经发现了大量的女性尸骨,这些女性尸骨都是陪葬品。

汉朝时期,人殉制度逐渐被废除,人殉逐渐被大家否定遗忘。然而在明朝时期,人殉制度竟然被列入了祖训,堂而皇之的成为了合法的丧葬制度。朱元璋的次子朱爽死亡时,他下令让朱爽的两个王妃陪葬,以免朱爽黄泉路上太孤单。在他刚临终前,他授意自己的孙子朱允炆(介绍)要让后宫未生育的嫔妃陪葬。
朱允炆虽然心有不忍,但皇命难违,他忍痛将后宫嫔妃作为陪葬品一同入葬。朱元璋在位时期,这个惨绝人寰的人殉制度再次死灰复燃,好在朱允炆宅心仁厚,上位后逐渐取消。

“陪葬令”一下,引发了整个后宫的慌乱哭喊,不愿意陪葬的宫女直接被毒酒毒死或者被白绫吊死,自愿进入墓陵中陪葬的,要在墓室中活活被闷死或饿死,陪葬人数高达到3000余人。
有个妃子福大命大,她从墓陵中偷偷逃了出去,被守墓侍卫发现。妃子苦苦哀求,希望侍卫放她一马,侍卫动了恻隐之心,便将她留在皇陵附近。两个人日久生情,这位妃子为这个侍卫生下了一个孩子。

然而世界无不透风的墙,20年后,妃子和侍卫的事东窗事发,在位的皇帝并没有过多追究,只是让他们世代守护皇陵。这个结局算得上比较圆满了,毕竟从陪葬人群中逃出就属于死罪,更何况和守墓侍卫通婚生子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1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