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败过英法联军的僧格林沁有多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0 21:0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清朝晚期最艰难的时代,也就是鸦片战争开始之后。当时的清朝便进入了一种内忧外患的局面,国内有农民起义的武装叛乱,国外有各国列强的虎视眈眈。

在后世所记述的时代人杰中,大多是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这样崛起的汉族新贵们。很多人都以为在清朝晚期,基本上除了恭亲王奕欣,还稍微有点能力和智商之外,其余的亲王贝勒都是酒囊饭袋之辈。

大败过英法联军的僧格林沁有多强

事实上来说,晚清时期有这么一位赫赫有名的将领,虽然不是绝对的满清嫡系,但他也算是满清贵族的蒙古王爷,他便是成吉思汗的第27代孙,铁帽子亲王僧格林沁。

这位僧王的人生经历也是十分之丰富和传奇。他从小并不是出生在富贵人家,他父亲布和德力格尔虽然是车左后旗台吉家族的旁系子孙,不好的时候家境是比较贫寒的,甚至还跟随父亲,给别人放过羊,但是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这样的机遇让他成为了继承郡王之位的天选之子。

大败过英法联军的僧格林沁有多强

然后呢,他就一路人生开挂,经历过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参与过过平叛太平天国的战争;率军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英法联军。

也因此获得了世袭罔替的铁帽子亲王资格,就在人生青云直上的巅峰时期,他却被一个小小的16岁捻军将士所杀,阴沟翻了船;对清朝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就连慈禧太后都曾说:僧格林沁亡,则我大清国亡。

有人说这种说法,难道不会太夸张了点嘛?即便是僧格林沁死了,不还有很多骁勇善战的将领吗?诸如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后来还有袁世凯之流的北洋军,慈禧太后怎么就断定僧格林沁死了,大清国就要亡了呢?

大败过英法联军的僧格林沁有多强

其实这个说法一点都不假,之所以说僧格林沁对清朝如此重要,其一在于僧格林沁身份独特,与满清是利益共同体,忠心耿耿,而且对清朝皇室不离不弃。

清史稿中曾经记载:朝廷倚之为长城。也足以看出清廷对他有多看重。而让清廷之所以如此看重的原因,就在于跟上面的那些大佬不同的是,他是满清的近亲显贵,无论出于利益还是出于身份角度,站队一定会站在满人王朝这一边,这边是他与汉族封疆大吏的不同之处,毕竟僧格林沁是个王爷,算是统治阶级,曾国藩最后功劳那么高吗,不才是个一等侯,这中间差的是鸿沟!

其次是僧在满清贵族中,算是比较能打仗的一位了。

率领蒙古铁骑驰骋中原,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候,他在山东一带,击败了太平军北上的李开芳部,解决了京城之危,因此被咸丰帝封为亲王。

大败过英法联军的僧格林沁有多强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又是这位僧格林沁在大沽口,建立防御工事,整肃军纪,最终得了第2次大沽口之战的清军胜利,这也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对外国军队的唯一一次胜利。基本上,在整个满清贵族之中,除了僧格林沁还有一定的战斗能力,其他公子爷基本就告别疆场了。

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僧格林沁一死,基本上就无人可以制约已然坐大的汉族大臣和拥有兵权的将领们。

在满汉权力争夺失衡的情况下,清王朝很快就陷入了外强中干的一种局面,地方手握大权的的封疆大吏们,逐渐逐渐的形成一种割据的态势,中央权威渐失,以李鸿章淮军为代表的汉人武装力量坐大,还甚至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出现了各地东南互保,不听中央的局面。

大败过英法联军的僧格林沁有多强

而且甚至出现了后来,北洋新军的建立者袁世凯可以拥有直接逼迫清帝逊位的能力。而这种结局,从僧格林沁一死蒙古铁骑的消亡,就已经成为必然了。对清王朝再也没有可以直接隶属于朝廷的军队;是必须要依靠南方宗主社团的团练武装,也就是诸如曾国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来维系清朝安危。

死了僧王,再无可以依仗的自家满清贵族可以守卫大清江山,而包括慈禧在内清廷也清醒的知道:把安危系于他人,灭亡自然也就是迟早的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0 23: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八里桥之战:一个时代的终结,蒙古骑兵谢幕
...难以北上救援,此时北京城附近的唯一一支机动兵团就是僧格林沁兵团,僧格林沁兵团有3万余人,全部都是清一色蒙古骑士,他们是冷兵器时代最令人恐惧的精锐骑兵,他们的先祖曾经征服过大半
2023-02-02 20:09:00
晚清猛将僧格林沁2年参百战尽数殄灭,西方人称他为“巴图鲁”
...生,不惜用生命的代价来为清王朝续命。这个人就是僧王僧格林沁。一、没落的贵族僧格林沁在蒙古里意为尊贵的狮子。他是蒙古人,出身于贵族家庭中。但他的家族在贵族里是最低的四等。在清朝
2023-01-02 14:14:00
八旗最后的精锐死得有多憋屈
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僧格林沁应该会选择死在八里桥的炮火中。那场发生在通州的不对称战争,虽然从炮声响起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发起冲锋的蒙古骑兵不会取得任何战果,但那种有死无生的冲锋也算维护
2024-05-15 13:16:00
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僧格林沁是满清传统军事制度最后的顶梁柱。僧格林沁的战败及死亡,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最后的顶梁柱大清的传统军事力量,主要是八旗和绿营。然而,到清代中期以后,八旗、绿营渐渐腐烂,
2023-01-09 21:51:00
大势已去的清政府宣布皇帝退位的原因分析
...真正意义上的满蒙军队,当最后一位手握大军的满蒙王爷僧格林沁战败之后,清朝皇帝的退位只是时间问题。毕竟在平定太平天国之后,清政府就只能靠着汉大臣来维持局面,只是当时曾国藩比较小
2023-04-21 15:51:00
...观楼孙髯180字“古今第一长联”就是他让幕僚写的。 8,僧格林沁:悲哀的蒙古将领僧格林沁是喀尔喀的蒙古亲王。1853年后,他带领蒙古骑兵击溃了林凤祥、李开芳的北伐军,被清朝
2024-04-29 22:30:00
...再次抵达天津外海。法国派出舰船40余艘,陆军6700人,而僧格林沁在大沽的守军仅有10000人。为避免纠缠,联军选择在大沽以北的北塘登陆。僧格林沁为保实力,命南岸守军撤往通州
2024-04-30 11:31:00
清末最惨的一次战役是那哪,伤亡2万杀敌5人
...京师只有8公里,所以此地非常重要。满清负责此战的是僧格林沁,为了守卫住京师,僧格林沁在此布防了3万人。而参战的部队,就有满清最强的绿营军。而他们面对的则是八千英法联军,僧格林
2024-03-20 15:28:00
蒙古铁骑最后的统帅,为何最后屈死农民军之手
...翻了船,被斩杀在麦田之中,实在让人唏嘘感叹。上图_僧格林沁(1811年—1865年),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左翼后旗(今属内蒙古)人年纪轻轻就官居一品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铁木真二
2023-02-21 19: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