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军少见的一次击败英法联军的胜利为什么是不明智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7 10:2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之中,清朝末期与西方列强的交战之中,基本上都是胜少负多,在更多的时候,面对着船坚炮利的西方列强,大清的军队总是被打得满地找牙,列强的军队似乎总是能用极少的代价获得更大的胜利,但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之中,清朝对阵列强之时,尤其是对阵英法联军之时,也不是总是失败的,甚至还有过一次不小的胜利,这就是1859年的大沽口炮台之战(第二次)。

清军少见的一次击败英法联军的胜利为什么是不明智的

当时英法联军已经占领过一次大沽口炮台了,那次的战斗对于英法联军来说,赢的还是挺顺利的,没费多大的劲就打下了大沽口,在六天之内就兵临天津城下,直接威胁大清的京师重地。而那次的战争之中,大清也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了一个所谓的《天津条约》!

清军少见的一次击败英法联军的胜利为什么是不明智的

而到了1895年的这一次英法两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决定再次用少量的武装力量逼清朝就范,这也就成为了第二次的大沽炮台之战,只不过,这一次,英法联军没有想到,自己在与清军的交锋之中,居然被打得大败而归,而且,己方有4人阵亡,369人受伤,舰艇被击沉4艘,重伤5艘,并有2艘被俘虏的巨大代价,大败亏输,非但没能占领大沽口,反而被在水陆两线都被清军击溃,一路逃到杭州湾,清军则仅有32人伤亡,交换比超过1:10。要知道,这样的战斗比例对于英法联军来说,是无法想象的,毕竟在一年之前,清军在他们的眼里还是那样的不堪一击,怎么仅仅只是过了这么短的时间,就变了一个样子呢?

清军少见的一次击败英法联军的胜利为什么是不明智的

其实,对于这件事情,与当时的清朝的调整有关,虽然清朝确实比较的无能,但是对于京津重地的防卫,是不敢太过于的松懈的,毕竟这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在第一次大沽炮台失陷之后,清朝就把蒙古的僧格林沁给调了过去,当时的大清皇族的将领之中能打的没有多少人了,僧格林沁也算是在矮子里面找高个了。而僧格林沁上任之后,在观察了大沽炮台的原有配置之后,果断地采取了一些整改的措施,这其中就包括在地势较高的双港东西两岸修建了十三座炮台,配置了若干火炮,其中有六门重炮,两门重达12000斤,四门重10000斤。把炮台守军人数从1600人增加到3000人,同时抽调关外八旗马队5000名作为机动力量,以充实守军防御等,这些硬件实力的增加,也使得清军的力量得到了一个不小的进步,除了这些之外,对于守阵的士兵的训练,僧格林沁也抓得很紧。

清军少见的一次击败英法联军的胜利为什么是不明智的

所以,等到了第二次大沽炮台之战的时候,清军的准备还是比较的充足的,再加上英法联军过于的轻敌了,他们没有想到清军的力量在一年之内得到了这样的加强,只是派了一些排量比较小的战船就进入了内水,并且对于僧格林沁提出的要求他们在从北塘登陆的要求充耳不闻,执意要给大清一点颜色看看。

就这样,一方面是英法联军的大意轻进,只派了火力比较小的战船作战,另外一方面则是训练有素将领得力的清军,而且还有地势上的优势,在战斗之中,僧格林沁作为主帅更是身临前线,鼓舞士气,最终打得英法联军退了回去,而且还受到了重大的损失。

清军少见的一次击败英法联军的胜利为什么是不明智的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有些奇怪:既然在这次战争之中,清朝取得了这样的成绩,为什么还说这次胜利是不明智的呢?难道什么也不管就让英法联军直接进入京师就是正确的吗?

其实,单纯的就战术而言,这次战争僧格林沁指挥的确实比较的好,也是少见的一次完胜,这对于打击列强的嚣张气焰和鼓舞清军的士气来说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我们从这场战争的起因和后续的一些影响来看,就会发现,这次的战争虽然赢了,但确实是清朝的不明智做法,因为,这场战争,本来可以不用打的。

清军少见的一次击败英法联军的胜利为什么是不明智的

因为多国与国之间的问题来说,这次的清朝与英法之间的战争就是因为一次外交灾难而引起的,僧格林沁将一件本来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化解的小事激化成了战争。起因是英法公使进京换约,英国人要求在天津港大摇大摆的上岸,咸丰帝为顾大清的颜面要求使团在北塘悄悄登陆,这样可以少引人注意,毕竟这不是什么太光彩的事情。但是列强却不想这样,他们就是要搞得动静大一些才好。

就是因为这样的分歧,两边互不相让,英国公使额尔金命护卫船队硬闯白河口,僧格林沁果断地对其发起猛烈进攻。英法公使当时率领的船队实际上并不是正规的军舰,也没有率主力军队前来,根本没有大打的计划。如果僧格林沁能考虑清朝本身的实际国情,妥善低调处理此事,完全可以避免后来引发的战争。在尝到失败之后,英法军队开始重视清军,并1860年从克里米亚战场调来主力部队,到了第三次攻击大沽炮台的时候,虽然主帅仍然是僧格林沁,但是这次英法联军只用了很小的代价就找下了炮台,并于后续直接进军京师,接下来的联军在城中大肆抢掠,连圆明园都给烧了,而这与一年前的大沽失利不无关系,所以,笔者才会说当年的清朝其实本可以避免那场战争的,但是因为处理得不明智才引起了后续的灾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7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僧格林沁为何能击败英法联军?
...次大沽口之战中,清军在蒙古亲王僧格林沁的指挥,击败英法联军,取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一场胜利!曾经在战场上屡战屡败的清军,为何能在这场战役中击败英法联军?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2023-08-30 06:32:00
第二次鸦片战争撕掉大清帝国最后的脸面,天 朝上邦从此跌入尘埃
...劫抢走,创下历代割地赔款之最。1860年八里桥一战中,英法更是以合计伤亡五十人的代价杀得三万满蒙骑兵伤亡过半,溃不成军。谁曾想到这支所谓的八旗劲旅在三十年前还翻越帕米尔高原痛
2024-06-23 21:08:00
忠诚勇将:僧格林沁的英勇传奇
...化解京师危机,1859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于大沽口挫败英法联军,取得对西方资本主义强国开战以来首次胜利,被称为“国之柱石”,与曾国藩合称“南曾北僧”。1865年僧格林沁奉命剿
2023-09-06 00:15:00
大清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孰强孰弱
...强0:1。2、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14年后,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英法共出动了17700人和173艘军舰
2024-04-14 10:20:00
咸丰为何授意僧格林沁抓捕巴夏礼
...年,英国人有关“修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后,暴怒的英法联军再度北上,企图通过军事力量向大清领导人施压。这一回,在天津大沽口之战中,清敌的英法联军遭到清军的迎头痛击,不但阵亡4
2024-04-14 09:56:00
僧格林沁:清末名将的传奇人生
...使得僧格林沁的威名在海内震动。 1859年,僧格林沁面对英法联军,展现出强烈的抵抗意志。在大沽口保卫战中,他下令坚决反击,击毁英军战舰,使英军死伤惨重,最终迫使英法联军撤退
2024-02-13 19:42:00
清朝晚期名将僧格林沁,因轻敌冒进被小卒斩杀,可惜!
...来越大了。1859年,僧格林沁指挥大沽口保卫战,击退了英法联军的进攻。此战,英法联军伤亡数百人,四艘战舰被清军击沉,竖起白旗灰溜溜地逃离了战场。1860年,英法联军卷土重来,
2023-01-30 17:46:00
蒙古铁骑最后的统帅,为何最后屈死农民军之手
...这支劲旅最后的统帅,曾不顾巨大的科技差距与伤亡抵抗英法联军的入侵,还十分卖力地围剿农军起义军,不料最后却阴沟里翻了船,被斩杀在麦田之中,实在让人唏嘘感叹。上图_僧格林沁(18
2023-02-21 19:32:00
...掩盖的呢?在清朝的众多国耻中,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为甚。话说在1860年9月21日,清军将领僧格林沁率数万骑兵在八里桥,与英法联军激战,结果清军惨败。消息传
2023-08-31 10: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