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于谦为何拥立朱祁镇的弟弟为帝
...自然有一杆秤。土木堡之变后,瓦剌挟大胜的余威,兵临北京城下。北京是大明的北大门,只要北京城一下,整个中原将无险可守。当年明成祖朱棣将国都由山温水软的金陵迁到苦寒之地的北京,就是出于“天子守国门”的考量...……更多
于谦:忠诚与智慧的明朝守护者
...,大败蒙古军,沿边万里青山,北方暂时太平。明宣宗与明英宗时,仁宣之治使得明朝进入极盛时期。然而好景不长,蒙古部落趁机坐大,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正是明英宗亲征瓦剌,最终兵败土木堡。元朝灭亡后,漠北蒙古...……更多
于谦被斩时为何锦衣卫落泪,孙太后也掩面痛哭
...死,连给于谦行刑的锦衣卫为之落泪。曾与于谦一起守卫北京城的孙太后,在得知忠臣已去后,她连连落泪,甚至悲伤到几日都吃不下饭,为这位忠臣悲伤! ……更多
于谦:忠诚与正义的典范,最后却遭冤斩
...运,力挽颓局于危难 几年后,瓦剌部队突袭北京,擒获明英宗,史称土木堡之变。形势危急,于谦果断主张立明英宗的弟弟为帝,即后来的明代宗。他认为国家大局为重,不能容许权力真空状态。当时朝中众说纷纭,有人主张...……更多
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太后得知后水米不进,锦衣卫抄家时落泪
...队被拦了下来,北京就算是保住了。而在北京之内,整个北京城的民众都被于谦动员起来了,这些人在北京城内外修建了层层工事,期望阻挡游牧民族的骑兵。经过了十多天的鏖战,北方游牧部队打穿了于谦部署的层层防御,一...……更多
听说英宗复位,景泰帝为何连说三声“好”
...朱祁镇自己也成了俘虏。瓦剌太师也先挟持朱祁镇,兵临北京城下,城内一片大乱,此时的太子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但朱见深年幼,根本镇不住局面。以徐有贞为代表的大臣,甚至想逃跑。国都一旦沦为敌手,将不堪设想。...……更多
...朝臣商议战守大计。现如今瓦剌兵锋正盛,不日就会打到北京城下。而京城三大营又在土木堡全军覆灭,这该如何是好?朱祁钰把问题抛给大臣,指望大臣们出主意。可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大臣们此时竟然纷纷号啕大哭,整个朝...……更多
于谦入狱后说 找到这样东西可以证明我清白 英宗:清白也要杀
...正月二十三日,于谦被处死,死在了那座他曾经用生命的北京城前,史载:天下冤之!迎立外藩这一罪名,本来就是编造出来的,其用意有二,一是这罪名够大,足以判于谦死刑甚至抄家灭族,二是此罪名不容易“证伪”,所谓...……更多
明宪宗为何恢复叔叔明代宗帝号
...骨的明朝当然不会接受瓦剌的胁迫,因此,瓦剌大军包围北京城,准备以武力解决问题,明朝的危机依旧没有解除。为举国一心抗击瓦剌,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站了出来,说服想要弃国南迁的大臣们团结一致保卫国都,并力推监...……更多
明英宗朱祁镇成为阶下囚为什么会平安归来
1449年,在大太监王振的鼓动下,23岁的明英宗朱祁镇亲率20万大军,御驾亲征瓦剌。此时的瓦剌,在首领也先的带领下,正处于极盛时期,它实力雄厚,称雄西北,军队的战斗力更是不可小觑。和强悍善战的瓦剌相比,明英宗的...……更多
明英宗亲征,损兵折将,为何回京后竟拿功臣出气
...挡住瓦剌两路大军的进攻,于谦将征调的22万人马部署在北京城外,自己亲自坐镇指挥。在于谦的坚持下,明军与瓦剌苦战多日,始终未曾妥协。在紧要关头,各路勤王人马也相继赶到,从而扭转了战局。瓦剌见北京城难以攻下...……更多
剖析诡异的“土木之变”
...就是说,明朝军队中绝对有内鬼,而这个内鬼,不可能是明英宗朱祁镇,因为人家是皇帝,当然希望能赢了;也绝不可能是王振,因为是王振怂恿明英帝去打瓦剌,王振是主帅,当然希望能赢,赢了名传青史。按照明朝的朋党之...……更多
当了八年皇帝,却被咸鱼翻身
...了长达七年之囚犯生涯!在群臣看来,朱祁钰确实有保卫北京城的功劳,但他的皇位是因为事急从权,现在朱祁镇回来了,却被当成了囚犯!问题在于:朱祁镇并没有犯过什么错啊!朱祁钰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帝,是情势使然。当...……更多
此战损兵十万皇上被擒,他反败为胜却以谋反被杀,比岳飞死得都冤
...等人的请求,朱祁钰登基,号明代宗。十月,瓦剌军打到北京城外,在西直门外扎营。于谦得到消息,立刻派将领出城迎战,他亲率一路人马驻守在德胜门外,命守城将官紧闭城门,誓与瓦剌军死战。与此同时,各地明军纷纷驰...……更多
徐有贞:从土木堡之变到夺门之变的关键人物
...我第一个先把你弄死。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于谦提议坚守北京城的想法无疑是极为正确的。(于谦画像) 一来,京师是国本,倘若弃京师而不顾,那丢掉的可就不仅仅是一座城池,而是等于将中原北方的大片土地拱手送出。二...……更多
明朝最霸气一战,两万残军打败瓦剌十万大军
...两万残军是如何战胜凶猛的十万瓦剌大军的呢?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不顾群臣的反对,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打算效仿明成祖朱棣御驾亲征,讨伐瓦剌。朱祁镇在两天的时间里,集结了明军20万,带着自己的小宦官踏上了北伐的...……更多
揭露明英宗废除人殉制度的原因
...文、兵部尚书于谦等人全部下狱,没过多久就将这批保卫北京城的忠贞大臣全部杀掉。杀了王文、于谦等人后,他又给当初扰乱朝纲,干预朝政的太监王振平反,不但为他塑了香木雕像,还为他祭葬招魂,为王振建立了一座旌忠...……更多
于谦土木堡之变中守住了北京城,后来皇帝为何杀死他
...局就是在这里奠定的,明英宗被俘后,瓦剌大军随即开到北京城下,因为明英宗已经把京城附近最精锐的军队玩全军覆没了,当时的北京随时可能成为北宋末年的汴梁。 当时很多人都建议迁都,避瓦刺锋芒,只有于谦站了出来...……更多
明朝第一忠臣于谦:忠义之魂永存不朽
...子作风,从此将他提拔重用,委以要职。然而好景不长,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后,宦官当政,朝堂上的权贵们都揣摩权宦的喜好送钱讨好。于谦却丝毫不为所动,坚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有人建议他也送一些土特产讨好权宦,于谦义...……更多
聊聊于谦的悲剧与光辉
...事才能和坚定的爱国情怀。他迅速组织起一支军队,坚守北京城,成功抵御了也先的军队,避免了明朝可能的灭亡。于谦的这一壮举,不仅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更体现了他临危不惧、勇于担当的精神。然而,正是这样一位救国...……更多
大明哪位忠臣被斩,刽子手以死谢罪
...明五十万精锐也损失殆尽。后来瓦剌大军带着朱祁镇兵临北京城下。在大明朝危亡之际,于谦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坚决拥护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登基,并且指挥大军大败瓦剌军,与北京城外,史称“京城保卫战”。此战的成功...……更多
聊聊大明王朝景泰八年的诛心之问
...为“扎在皇帝内心深处的一根刺”呢?一、瓦刺铁蹄直入北京城下,于谦力挽狂澜,得保大明国门不失所有的一切,要从8年前明朝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一仗开始的。正统十四年即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听信王振蛊惑,率领五十万大...……更多
宗门复辟成功后,朱祁镇如何处置弟弟的妃子?
序: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一位钦差大臣,却成了俘虏皇帝。许多人“怒不可遏”,给他起了很多戏称,比如“土木宝战神”、“明宝宗”、“瓦剌留学生”等等。然而近年来,由于某部畅销书的夸大,这个杀死民族英雄于谦...……更多
为何世人皆知于谦是冤枉,明英宗朱祁镇还要背负骂名,将于谦杀害
...澜,爱民如子,却惨遭身败。为何世人皆知于谦是冤枉,明英宗朱祁镇还要背负骂名,将于谦杀害?难道就只是为他的“复辟无名”找一个借口?一官宦世家,志存高远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心目中的偶像,而这个偶像就是我们...……更多
蒙古再次兵临京城下,严嵩如何保卫北京
...从正统十四年说起。那年,瓦剌也先大举进犯,宦官怂恿明英宗亲征,于谦极力劝谏英宗,但英宗不听。结果英宗被俘,京师震惊,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帝王被俘,举国惶然,当时便有大臣提出,星象有变,应该迁都...……更多
从土木之变到夺门之变,大明王朝完成了她由盛而衰的转折
...的第五个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驾崩,或者是他的儿子明英宗朱祁镇的亲政开始的。然后,才是“土木之变”。“土木之变”之后,就是“北京保卫战”。“北京保卫战”之后,就是“英宗回宫”。“英宗回宫”之后,就是“...……更多
陈循为何在土木堡之变后接任大明王朝的首辅
...主,严重缺乏攻城的器械,所带的粮草也不足,宣扬攻陷北京城更多只是恐吓罢了。随着朱祁钰的登基,随着大明王朝暂时恢复了稳定,随着各地的勤王之师纷纷抵达北京,蒙古人已经成了强弩之末,所谓的突袭北京城已经成了...……更多
于谦作为文官从没带过兵打过仗,危难时刻凭什么守住大明半壁江山
...南迁,唯独于谦等少数人反对,力排众议,且最后守住了北京城。于谦是一个文官,在这之前没有带过兵打过仗,为何坚信能守住北京城?是盲目的自信,头脑发热,靠一腔热血?那么,于谦有条件赢下这场保卫战,延续大明的命...……更多
明军主力在哪战中被全部歼灭
...许太监读书识字,这就为后来太监干政埋下了伏笔,到了明英宗时期出了一位有名的大太监王振,王振此人本是一个教书先生,如果没有进宫,他一辈子可能仅仅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而已,然而王振的追求与大多数人不一...……更多
土木堡之战:明朝的危机与边将的艰难选择
...该何去何从呢?其实,当时面临这个两难选择的还有留在北京城内的官员们,他们也在忠君和忠社稷之间纠结、犹豫。关键时刻,于谦挺身而出,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为由,毅然联合群臣奏请太后拥立郕王为新君,郕王朱祁...……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俯仰间 水墨气韵自然流露
《志在高山》 刘罡 2016年《上观下视联》 白谦慎 2025年 《雨后千山铁铸成》局部 潘天寿 1961年◎姜莉芯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美在五岳”展览包括两部分
2025-04-10 14:43:00
三国第一反差:万人敌张飞的诗画人生与儒将风姿
提起张飞,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恐怕是《三国演义》中那个豹头环眼、声如雷霆的莽汉形象——手持丈八蛇矛,当阳桥上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兵
2025-04-10 09:16:00
书讯 |《苏轼十讲》文津奖获奖图书精装重现 新增万余字研究新作 收录20余幅苏轼小像与书画
苏轼一生“如鸿风飞,流落四维”,仕途几经浮沉,一代文坛盟主的影响力却未见消减;与禅门僧人、方外道士过从甚密,兼采佛道之修养
2025-04-10 10:17:00
瓷韵禅心映古刹 百寺珍瓷汇金陵 ——沪上景德百寺展栖霞寺站启幕
3月29日上午,栖霞古寺千年银杏吐翠,梵音缭绕。这座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的古刹,迎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由沪上景德与栖霞古寺联合主办的“福蕴华堂——沪上景德百寺展”在云谷艺术馆启幕
2025-04-10 10:33:00
历史上的今天 | 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逝世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阿拉伯文:جبران خليل جبران;英文:Gibran Kahlil Gibran,1883年1月6日—1931年4月10日)是黎巴嫩裔美国诗人
2025-04-10 11:32:00
“鸳鸯绣出从君看,休把金针度与人”。在中国道家的医药传承中,“八宝紫金锭”因其单脉秘承、疗效精妙而经世不绝,被世人津津乐道
2025-04-09 20:10:00
自古权臣不是篡位就是身死
权臣没有好下场,这首先是封建制度决定。权力一旦获取就无法再放弃 ,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家人和聚集在自己的身边的利益集团
2025-04-10 00:27:00
这个民族是被蒙古灭国的,他的后裔至今还有不少
西夏是党项人建立的一个政权,元昊建立西夏之初,经常与北宋发生战争,而且多次击败了北宋的军队。党项人也是游牧民族,他们民风彪悍
2025-04-10 01:19:00
山东一名囚犯,曾1950年被中央紧急召进北京,如今享受着18级待遇
引言中国有一句古话:“吃水不忘挖井人。”人需要懂得感恩,老一辈人经常将“人不能忘本”这几个字铭记于心,在过去,勤劳踏实而又朴实的劳动人民们在长久的生活之中总结出来种种的生活经验
2025-04-09 16:58:00
慈禧第一次看到灯泡时,说了一句让人捧腹的话,至今沦为后世笑柄
一对情侣走进西餐厅吃牛排,服务员问女士:“牛排要几分熟?”女生思考了一下,说了一句:“八分的……”结果服务员不屑地笑了笑
2025-04-09 18:03:00
英美在柏林挖地道窃听情报,为何克格勃明知道不揭穿?原因很简单
众所周知,冷战期间东西柏林是苏联和西方国家,进行激烈对抗的第一阵地。当时柏林发生的新闻,经常出现在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不过
2025-04-09 18:16:00
诗“画”潍坊|(4)《题十笏园》——康有为
编者按:于诗影间,邂逅潍坊。潍坊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潍坊的风光,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当诗词遇上影像,就如同开启了一扇通往潍坊灵魂深处的大门
2025-04-09 18:17:00
书画雅趣丨花间独步悦己心,墨香飘逸自欢欣
于纷扰尘世中,寻一隅静谧,花间独步,笔墨为伴,此乃人生一大乐事。书画之道,非仅技艺之展现,实为心灵之抒发,悦己之心,笑看浮云
2025-04-09 18:18:00
赵姬一生有几个男人?她生的嬴政到底是吕不韦,还是异人的孩子?
赵姬是一个女人,一个让男人看一眼不会忘记的女人。赵姬还有一个绝活,这个绝活很多贵族的男人都喜欢,她的绝活就是舞跳得很好
2025-04-09 1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