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提起张飞,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恐怕是《三国演义》中那个豹头环眼、声如雷霆的莽汉形象——手持丈八蛇矛,当阳桥上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兵。然而,历史的真相往往比小说更耐人寻味。近年来,随着更多史料的发掘与研究,一个截然不同的张飞正逐渐浮出水面:他并非粗犷武夫,而是精通书画、擅长诗赋的儒雅之士,甚至相貌堂堂,堪称三国时代的“文艺美男”。
张飞的传奇色彩,首先表现在外貌上。他有一张怪异的脸,豹头燕颔,双眼圆睁,虎须倒竖,犹如捉鬼的钟馗,貌相难看。历史上的张飞,则可能是个风度翩翩的美男子,人们也有将美男子脸型,称作“张飞脸”的说法。
我们印象中的张飞
我们熟知张飞的形象,是《三国演义》的功劳。《三国演义》描写张飞的外貌是:“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外貌,真是不敢恭维。
而且“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身份是个屠夫,好结交天下的英雄豪杰,十分豪爽。
历史上真实的张飞
张飞“世居涿郡,颇有庄田”,是一个家产丰厚的人。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张飞绝对不是一个有勇无谋的屠夫。同时,家有丰富的良田,不会受到风吹日晒,又怎么会皮肤黝黑?
不仅如此,张飞的两个女儿,都进了刘禅的后宫。
张飞的大女儿,是刘禅的第一任皇后;张飞的二女儿,在姐姐去世后,成为了刘禅的第二任皇后。刘禅虽然令人不齿,但是在贪图享乐上,可是毫不马虎的,他会让两个丑女进宫当皇后,与他朝夕相对吗?绝不可能。
而且张飞的字写得着实不凡。明代的卓尔昌在《画髓元诠》里头说,张飞喜欢画美人,书法上更是擅长草书。
张飞勇武过人,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不是以一当十,也不是以一当百,而是“万人敌”,评价如此之高,在武功上,领军打仗方面,也是十分勇猛。《三国演义》的改编
《三国演义》中许多关于张飞鲁莽的事件,其实都是杜撰。鞭打督邮就是一例。
按照《三国演义》中的说法:刘备率关、张等人起兵不久,就屡立战功,但始终不见朝廷委派官职。有一次,虽然他们救了董卓的性命,就因刘备等人无官无衔,董卓不但不表示感谢,还甚为无礼,气得张飞差点杀了他。
后来在宛城一战中,刘备等人再立战功,好不容易被赏了个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的小官。哪知才干了四个月,就被朝廷免了职。不仅如此,朝廷派来的督邮,还对其进行辱骂和陷害。
张飞闯进后堂,见督邮坐于厅上,将县吏绑倒在地,大喝:“害民贼!认得我么?”督邮急起,唤左右把张飞捉下。但却被张飞用手揪住头发,一直扯出馆驿,掀到县前系马的柳树上缚住,用柳条鞭打督邮的腿。
在前厅的玄德,正纳闷间,听得县前鼎沸,慌问左右,答曰:“张将军绑一人在县前痛打。”玄德慌去观之,见张飞大骂不止,而被绑缚的人是督邮,玄德惊问其故,张飞答曰:“此等害民贼,不打死等甚!”督邮告曰:“玄德公救性命!”玄德终是仁慈的人,急喝张飞住手。
但据《三国志》记载,真实的情况却是这样的:刘备当了安喜县尉后,督邮以公事到县。刘备去拜见他,结果碰了钉子。刘备大怒,冲进了他的住所,将这位督邮捆绑起来,用腰带套着他的脖子,像马一样,绑在拴马桩上,自己弃官而逃。
对这件事,还有另一种说法,据《典略》称:督邮到了该县,准备解除刘备的官职。刘备听说督邮在传舍,便去求见督邮,督邮称病不肯相见。刘备气愤之极,便冲入传舍。将其捆绑在树下,“鞭杖百余下,欲杀之。督邮求哀,乃释去之。”
不管哪种说法属实,都说明鞭打督邮的,是刘备而不是张飞。
虽然鞭打督邮是假,但也颇符合张飞疾恶如仇、不恤小人的性格。
张飞对有学问的人,礼遇有加。如:荆州零陵郡人刘巴初降,张飞立即登门拜访,不想刘巴根本不理他。张飞虽然气愤,但没有抱怨一句。再比如,他很敬重片刻断决百日积案的奇才庞统,当发现诸葛亮才能出众后,也是立刻“纳头便拜”。
张飞还惜英雄、重英雄,如:捉到严颜时,严颜宁死不屈,张飞敬重其为人放了他,严颜最终被感动而归降。这些事例都说明,张飞具有爱敬君子、能人的好品格。
只可惜,张飞脾气暴躁,对士兵过于严苛。刘备时常劝张飞:“你治军刑罚太重,每天都要鞭打手下的将士,又不防备他们,任他们待在你左右,这是为自己埋下祸患啊。”张飞不听,果然就是死在其部下之手。
史书记载,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张飞迁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同年,刘备为了给死于东吴之手的关羽报仇,发兵征东吴,张飞也在阆中准备出兵,与刘备会师江州。由于过于心痛,张飞暴饮,而后鞭打士兵;结果在出发前夕,被其部将张达﹑范强(《三国演义》中作范疆)谋杀。远在成都的刘备,闻得张飞都督有表来到,未卜先知,大呼:“噫!飞死矣。”所以,后主刘禅时,追谥他为桓侯。张飞死于阆中,自然葬在阆中。阆中人仰慕张飞的忠勇,在墓前还修建了张飞庙;现存的墓,则是明清时重建的。
历史的尘埃掩埋了太多真相,而张飞的形象变迁,恰恰是艺术演绎与史实碰撞的经典案例。从勇猛武将到诗画双全的儒将,这一反差不仅打破了人们的刻板认知,更提醒我们:历史人物往往比传说更复杂、更鲜活。或许,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张飞曾提笔挥毫,留下墨宝;又或许,他的诗篇早已湮没在时光长河中。但无论如何,重新发现这位“文艺张飞”,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尊重,也是对三国文化多元面貌的精彩补充。下次再谈起张飞时,或许我们不该只说“猛”,更该记得他的“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10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