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宋朝官员的工资内容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我都想穿越了
...六七百人。进士及第就授予官职。宋开宝二年还规定,凡举人参加过十五场科举考试而未及第者,一律特赐“本科出身”。真宗时,又把标准降低了,应试五场而未及第者即可获得这样的称号。所以,只要你身体好、有耐心,基...……更多
...与300名优秀考生一起,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是科举最高级别考试,殿试通过则晋升为“进士”,进士第三名为“探花”,第二名叫“榜眼”,第一名是“状元”。从隋朝开科到清光绪结束,科举制度近1300年,仅仅出...……更多
蒲松龄生不逢时,72岁才考上贡生,一生都穷困潦倒
...在了第一步到第二步长达五十三年之久(童生试、贡生、举人、进士)。此后,蒲松龄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总是失败。直到清康熙五十年,他才考取贡生。那个时候,他都72岁了,他剩余的人生支撑不了他再继续参加科举。二、...……更多
水均益女儿从央视离职,你知道兰州水家历史上有不从政的祖训吗?
...科高等学堂。如果按照科举制度,考中秀才之后就应该考举人考进士了,但是此时已经是大清摇摇欲坠之时,大清为维持统治,决定取消了科举。在宣统元年(1909)夏,水梓虽然没法考举人,但是在甘肃提学使陈曾佑主持的官...……更多
科举制下的寒门困境:唐朝科举真相揭秘
科举制起于隋而成型于唐,它的第一大作用是打破了贵族对官场的垄断,使“寒门出贵子”成为现实,因而收获了一片赞誉声。可实际上,直到唐朝结束我们都没有看到“寒门出贵子”的盛大景象,真正的贫寒之家,靠科举出...……更多
毕沅的人生机遇:因值夜班看奏折意外中状元
...的有信心。终于,他在二十三岁的时候,考中了顺天乡的举人。这是科考的第一步,先得举人,才能进京,去搏一搏状元榜眼探花。好在,毕沅的能力十分的强,在得中举人后,被以举人的身份,授予内阁中书,撰拟结写诏令。...……更多
...号竹泉,云南省昆明人,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庚申科举人,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辛酉科进士,官至江南御史,巡视江南漕务,吏科给事中,服阕入京,授刑部给事中,后历任福建兴泉永道,并选进翰林。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更多
寇准为何曾不欲授晏殊为进士
...,他的诗词才情横溢,被誉为“词中之龙”。然而,他在科举之路上却遭遇了挫折。据《宋史》记载,晏殊在参加科举考试时,曾得到寇准的赏识,但寇准却并未将他推荐为进士。那么,寇准为何会有这样的举动呢?一种说法是...……更多
聊聊明末一个苏州世家
...成人的儿子有两位。长子名宗典,字文初,崇祯十五年中举人,鼎革之后隐居不仕。次子名宗昌,字瑞初,只有秀才功名。姚希孟留有著述多部,其中一部《文远集》(明崇祯张叔籁等刻清閟全集本,《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更多
卢肇:从贫困书生到状元之路的传奇人生
...进京赶考,出人意料地一举夺得了当年的状元。成为自有科举制度以来,江西地区的第一个状元。要知道唐朝的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非常少,卢肇同期的同榜进士仅有22人。高中状元后,25岁的卢肇意气风发,挥毫泼墨地作了一...……更多
卢植:唐朝清官典范,坚守廉洁之路
...好的价值观。他明白母亲的不易,知道唯一的出路就是考科举。于是,卢植学习刻苦,从来不需要母亲的督促。即使其他朋友邀请他一起玩,他也以学业为由谢绝了。妈妈看到他这么努力,很高兴。通过刻苦学习,卢植逐渐养成...……更多
汉人的科举制度,在金元时代是怎样发展的?
...南宋和金朝面临的头等大事。如何尽快安定天下呢?通过科举制度来拉士人,无疑是绝佳选择。这样一来,杨业和元好问两人的经历和家族就成了绝佳的历史见证。杨业不仅是说书评戏里的主人公,还是历史上实实在在存在的武...……更多
清朝一考生殿试时写了八个字,获得皇帝钦点状元
...》的文章,范进多次参加科举考试,直到中年时期才中了举人,可范进却高兴得疯掉了,让人感到遗憾却也十分无奈。在清朝也有一位家境贫寒但十分幸运的考生,他曾在殿试答卷上写下8个字,皇帝看过之后极为感动说:状元...……更多
...均在此读启蒙书籍。父亲李仕亨乃明朝嘉靖四十年乙卯科举人,曾官至贵州思州府知府、云南按察副使。”李养德,明万历九年辛巳(1581年)生,字涵初(一字伯存)。其舅舅李恒曾是明代兵部尚书张佳胤的启蒙老师之一。万...……更多
康熙帝钦点,李蟠的状元之路
...状元。他生于书香门第。祖父李向阳,是明代天启年间的举人。父亲李合,是明末弘光年间的拔贡,著有《忖庵诗集》。他幼承家训,年少聪颖,很早就显露出过人天赋,旧志载:“李蟠幼年聪慧,读书可一目十行,写文章,洋...……更多
...汇成江河,共同推动了贵州在明清之际“七百进士、六千举人”的科举成绩。顾久表示,王阳明在贵州的岁月,促进了地方的文化、教育乃至社会发展,这些影响绵延至今,在今天火遍全网的“村BA”“村超”里也能够找到阳明...……更多
聊聊古代科举考试的奇特现象
在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状元、榜眼、探花是最高荣誉的象征。然而,有趣的是,有时候中了探花的人比中了状元还高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探寻这其中的原因。一、科举考试的选拔制度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更多
南明何腾蛟为什么被后人诟病
...教导之下,何腾蛟果然学业精进。天启年间,何腾蛟中了举人。在明代,中了举人就可以为官,但官小位卑,为科举进士所鄙视,所以一般人都不愿意以举人的身份当官,要么努力中进士,要么回家当富家翁。明朝士子何腾蛟的...……更多
聊聊科举制度的兴起对地方门阀制度的冲击
...起推敲。本文,纵横借着这个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来讲讲科举制度的兴起对地方门阀制度的冲击。关于《西游记》中刘洪杀陈光蕊的解读近几年《西游记》不断被暗黑化解读,各种解读方式层出不穷,其中关于刘洪杀害陈光蕊的...……更多
《红楼梦》中的贾府转型不成功,是受到皇权的打压吗?
...不让他转型,道理说不通。比如说,不让贾府子弟通过考科举入仕途,那么可以直接不让贾敬中进士即可。又何必在其中进士后,采取打压措施。另外,对于贾政的提拔,也是因为其好读书给予从政入仕的锻炼机会。同样,若是...……更多
选家,古代的职业教辅编辑
...八股文,因此也相当畅销;还有“行卷”,是乡试中中举举人的作品选,销量相对来说要差一些。此外,还有“社稿”“朱卷”“窗稿”“名稿”等,但权威性都不如前三种选本。 后来,出版商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编选。为了增...……更多
张柬之:大器晚成的宰相之路
...。唐睿宗永昌元年(689年),朝廷举办了一次“贤良科”科举选拔考试,一千多来自于全国各地的考生参与了应试。人们印象中似乎只有“进士科”,其实科举的科目种类很多,唐初有数百种之多,只是后来人们发现,进士科最...……更多
他三岁考中进士,又与皇帝关系亲密,为何一生未得重用
...,于1013年在福清出生,据说他年仅2岁时,一次邻居家一举人的父亲做寿,举人诵读助词时,他听完两遍就一字不落的复述出来了,举人甚是惊讶,连忙鼓励他父母送他去参加童子试,他父母也听取了建议,决定送他进京应试;...……更多
十载宦游归未得
...)出生于陕西韩城北原的渚北村,乾隆十五年(1750年)举人,乾隆十九年(1754年)甲戌科进士;他的父亲卫苌是雍正甲辰科(1724年)举人,曾任栖霞知县,升通判。父子二人皆为举人出身。陕西韩城位于黄河之滨,龙门山旁,...……更多
古代状元能做多大的官职
...位肯定不成问题。公元622年,唐代武德五年,随着这一年科举考试的落幕,历史上第一位科举状元,也由此诞生。科举虽然起始于隋朝,但隋朝的时候,科举制度并不完善,史书上也没有记载,隋朝科举考试的状元是谁。就连隋...……更多
杨荣从政二三事
...事件源于当年朝廷会试中榜的51名进士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部落榜之故。由于当年的主考官刘三吾是南方人,因此就有人告御状到明太祖朱元璋那里,称:“三吾南人,私其乡。”皇帝派复查官张信彻查此事,却又有人举报...……更多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演化出君主立宪制
...朝政。为了打破门阀士族对官职的垄断,隋唐时期诞生了科举制,但是科举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用并不大,隋唐时期科举入仕的读书人仍是极少数,晚唐时期科举甚至差点沦为新的九品中正制。出身低微的黄巢在多次科举不第...……更多
崇文重教迈德村
...众多出类拔萃的人物,可谓彦士俊杰,代有人才,进士、举人、贡生、国学生等才俊,使得经学堂成为迈德村的金字招牌。迈德村曾氏宗祠的形制完全按照山东曾氏宗祠的规格、形状建造,这座典雅大气的祠堂是“上可奉祖宗,...……更多
聊聊让康雍乾三代帝王动容的于成龙
...名字只出现在了“副贡”名单里,这意味着他虽未能高中举人,但可以参加会试。“副贡”对于普通百姓家庭的孩子来说已属不易,所以这对于成龙来说也算一个鼓舞。他默默下定决心,科举之路,于成龙不会就此放弃。明朝覆灭,清朝...……更多
...府龙泉人,与王直是同府老乡,正统三年江西戊午科乡试举人,宦迹史载不详,就任汝宁府知府大约在景泰年间。万历《吉安府志》称他“为知府,有惠政,民甚思之”,指的就是这段经历。王直在《〈汝宁府志〉序》也说“项...……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多彩贵州文化新风采|朱启钤:没到过贵州却只认自己是贵州人的营造巨匠
“朱启钤的一生从未踏入贵州,但因籍贯贵州紫江(今开阳县),他只认自己是贵州人。”7月31日,79岁高龄的朱延琦带着他和曾祖父朱启钤的愿望踏上一段寻根之旅
2025-08-04 21:08:00
玉皇山脚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一直是杭城观展热门地。最近几年,每年暑假的“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都吸引了许多观众。眼下,2025“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碧色万里
2025-08-04 14:28:00
上栗县金山镇开展“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活动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为彰显参战老兵的新时代风采,弘扬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家国情怀
2025-08-04 15:31:00
长影出品电影《731》发布“血证”版海报
历史不容遗忘,真相终将刺破黑暗。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长影集团出品电影《731》正式官宣定档9月18日全国上映,并于今日(4日)发布“血证”版海报
2025-08-04 16:35:00
千年文脉滋黔北:遵义书院的起源、发展及当代创新
多彩贵州网讯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地处黔北要地,自古便是中原文化与西南边陲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其书院的发展轨迹,不仅是一部地方教育史的缩影
2025-08-04 18:14:00
鲁网8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邹城孟府。孟府是国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和封建地主庄园之一
2025-08-04 18:19:00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
岁月流转,阳岐村的历史印记几经沧桑。一代代人的接力守护,古村迎来了它的光彩重生。
2025-08-02 12:17:00
我为家乡代言丨从万姓同根到红色基因,解码周口文化名片
大河网讯 什么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7月31日—8月1日,“我为家乡代言”系列活动之“夏香满园”网络直播推介活动走进周口
2025-08-02 1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