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升官发财,这是古人几千年的梦想。所以范进考到五十多岁还要考,考上了竟然高兴得发了疯。
我国古代官员的俸禄,一般是和秩级联系在一起的,但同时也和当时的工资政策有关系。根据史籍的记载来计算,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宋朝的官员们薪水是最高的。
宋朝官员的工资内容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他们有正俸、禄粟、职钱、春冬服、从人衣粮、茶酒、厨料、薪炭以及牲畜饲料等,衣食住行、甚至家眷从人的开销,全部由国家买单。他们不但每月有固定工资,还有一份减免赋税的职田。其职田按官品高下给田40顷至1顷不等,且大都是良田。在税费的缴纳上,国家已经给了很多优惠政策,但他们大都偷税漏税。
宋朝的这种分配制度是“薪给制”和“供给制”相结合。“供给制”有很多弊端,宋朝以前早已废除,但宋太祖赵匡胤在杯酒释兵权之后,为了安抚助他篡位的将领们,许他们以高爵厚禄。臣下给予皇帝对皇位的安全感,皇帝给予手下荣华富贵。到了后代皇帝,这也便成为一种制度顺利延续下去了。
宋朝的官员从没有下岗分流一说,相反,只要你进入国家公务人员的序列,只要你不犯大错,这个铁饭碗就可以带进坟墓里了。而且,这个铁饭碗的含金量会越来越高,很有可能会变成金饭碗。宋朝政府对文职官员三年一“磨勘”,武职官员四年一“磨勘”,按现在的说法,叫考核。考核过后,只要无大错就可升迁。升迁后,各种待遇也水涨船高。
在宋代,做官就意味着发财。比如宰相吕蒙正和范仲淹,出身贫寒,为官期间也都算廉洁,但吕蒙正退休后,在洛阳建有“园亭花木,日与亲旧宴会”,范仲淹能用自己的钱在家乡修建“义庄”,赡养族人。
如果大家觉得他们还不够清廉,那我们不妨看看被万民敬仰的大清官包拯的薪资水平。
包拯“倒坐南衙开封府”时,头上戴有三顶帽子,即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事、尚书省右司郎中。按宋仁宗嘉祐年间颁布的官员薪水法规《嘉祐禄令》,包拯作为龙图阁直学士,每年有1656贯的货币收入,还有10匹绫、34匹绢、2匹罗和100两绵的实物收入。
按《宋史·职官志》,包拯在开封府做第一把手,每月有30石月粮,其中包括15石米、15石麦。此外每月还有20捆(每捆13斤)柴禾、40捆干草、1500贯公使钱。再查《嘉祐禄令》,权知开封府事每月还有100贯的添支,每年冬天又发给15秤(每秤15斤)的木炭。
另外,作为外任藩府的高级官员,朝廷划拨给包拯20顷职田,也就是2000亩耕地,允许他每年收租,并且基本无须纳粮。这2000亩耕地按每亩租米一石估算,每年也有2000石米的进项。总计包拯一年的各项收入:20856贯铜钱、2180石大米、180石小麦、10匹绫、34匹绢、2匹罗、100两绵、15秤木炭、240捆柴禾、480捆干草。
宋真宗熙宁二年,开封米价400文一石,麦价300文一石。宋仁宗嘉祐四年,官定绫价1600文一匹。宋真宗咸平年间,开封每匹绢最低1200261文。宋徽宗宣和年间,每匹罗定价4000文。宋仁宗天圣七年,官府规定每两绵不得超过85文。宋真宗时某年冬天,官府出售木炭,每秤售价100文。宋仁宗后期,官府收购柴禾,每捆定价50文。宋仁宗宝元二年,开封干草最低19文一捆。
以上是史料中出现的距包拯任职开封府时间较近的物价数据。利用这组物价数据,我们可以把包拯每年的各项实物收入都换成钱,加起来大致是1022贯,加上20856贯货币收入,总共是21878贯。据宋徽宗时淮南转运使张根说,他掌管淮南20个州,每年上缴中央的财税有30万贯,平均一个州缴税才1.5万贯。包拯两万贯以上的年薪,比人家一个州每年上缴的税收还要多。
宋朝官员不仅工资高,而且工作很轻松。宋朝的官僚制度有“官”、“职”、“差遗”的区分。“官”只是一种等级待遇,作为叙级、分等、定薪的依据。“职”并不是职务,而是加官,是一种虚衔。所谓“差遗”,也称职事官,是官僚担任的实际职务。例如名义上宰相是中书令、门下侍中,但那仅仅是“官”,掌握相权的却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等这些“差遗”。这样,宋朝的官员大多没有具体的工作,却又拿着高工资,生活得相当惬意。
宋朝政府为让官员们安心工作,不为家事分心,每个官员都可按规定配有仆人,最低的官员配给一名仆人,宰相可配给一百人,费用都由国家提供。同时还允许高级官员直系、旁系亲属,甚至门人到政府工作,当时这叫“荫补”。“荫补”一般都是在皇帝生日、官员退休、死亡的时候。
宋朝公务员的门槛很低。宋朝科举取士,每次科举录取的人数越来越多,从宋初的几十人到宋太宗时的二百多人。到宋末,一次录取进士就达六七百人。进士及第就授予官职。宋开宝二年还规定,凡举人参加过十五场科举考试而未及第者,一律特赐“本科出身”。真宗时,又把标准降低了,应试五场而未及第者即可获得这样的称号。所以,只要你身体好、有耐心,基本上最终都能实现升官发财的梦想。
北宋“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为百姓治天下也”,加上宋给辽、金的岁币,给西夏的岁赐,导致宋朝政府出现了巨大的财政赤字,人民的生活也更加困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1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