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包拯《乞不用赃吏疏》陈惩贪倡廉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25 06:1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学习时报

梁桂雪

廉为官之本,贪为政之蠹。贪腐历来是为法所不容、为人所唾弃的行为。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谏臣上书进言,力请治贪,《乞不用赃吏疏》就是其中一篇。“疏”是我国古代臣下向君主陈述政见、评议政事的上奏文书。宋仁宗时期,官员队伍中贪污腐败成风、聚敛钱财无度,百姓怨声载道。在这种政治背景下,御史包拯向宋仁宗上言《乞不用赃吏疏》,力陈惩贪治赃,倡树廉风,挽救民心。

廉以用权廉以安民

包拯(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进士出身。自幼勤谨孝顺,曾任监察御史、知谏院、御史中丞等职,弹劾过宋祁等权贵重臣,因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爱护百姓被民众称为“包青天”。自宋代以后,以歌颂包拯为主题的疑难判案故事如《铡美案》《铡判官》《探阴山》等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些并非确有其事,但之所以它们为历代世人所知,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赞扬怀念包拯不畏权贵、公开公正、亲民爱民的仁心。

包拯在治学治政的过程中历览前朝历史经验,深谙廉是为官之德,更是民心所向。《乞不用赃吏疏》开宗明义讲“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在此,“表”为表率、榜样之义,而“贼”为仇敌、祸害之义。廉洁奉公的官员是百姓的表率,而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则是百姓的祸害。将“民之表”与“民之贼”两相对比,凸显了民本观念是包拯廉政思想的重要基础。包拯自入仕伊始,就一直倡导和躬行亲民爱民的作风。他在任职开封府时,为了防止门牌司收转状纸时向告状人索贿受贿,他改革诉讼制度,裁撤门牌司,大开正门,允许告状人直接上庭递交状纸,实现了官民“无复隔阂”,解决了百姓见官难、花费多的问题。透过诸多仁廉举措,可见包拯深刻认识到百姓乃是国家根本,为政应从养民、安民入手,廉以用权才能更好维护政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

正如清人陈宏谋所说:“亲民之官,以廉为基。”廉洁是一个官员最基本的道德操守,贪腐之人怎么会做到公正爱民呢?在《乞不用赃吏疏》中,面对“赃污擿发,无日无之”这一贪腐丛生的困境,包拯痛心疾首。实际上,治贪不仅是为了重振朝纲。整肃政风,也是为了守住民心,营造崇德尚廉的世风。

严以用典 严以治贪

治贪需要制度,而制度重在执行。包拯曾讲“政失于宽,而弊于姑息”,法令执行不严不仅不能惩贪治恶,还会被大家轻视,损害法令权威。在《乞不用赃吏疏》中,包拯描述道,很多官员对贪赃者“或横贷以全其生,或推恩以除其衅”,有的无原则地从宽处理以保全其性命,有的为显示皇恩浩荡而免除其罪责。包拯将这种惩贪不力的松垮现状归结为制度执行不力。他讲,“虽有重律,仅同空文,贪猥之徒,殊无忌惮”。当时朝廷律法制度如一纸空文,官府审判执法视同儿戏,这才让贪赃枉法之人毫无忌惮,贻害社会。因此,要整治这一局面,必须“以法律提衡天下”。在总结执法不严这一根源后,包拯又列举了两个历史案例来说服宋仁宗对贪赃者要严刑峻法。第一个是“昔两汉以赃私致罪者”,其子孙也会被牵累无法做官。第二个是宋太宗时期“尝有臣僚数人犯罪”,这种犯赃滥者不可重新做官。以这一远一近两个案例来告诫宋仁宗严以治贪的重要历史经验。

作为谏官,包拯是北宋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执法如山、秉公用权的典型。他在任职开封府时,辖区内的达官显贵沿惠民河大修楼台水榭,导致河道阻塞,河水暴涨,包拯不畏权贵,下令悉数拆除。他曾严劾贪官污吏,如国丈张尧佐、淮南转运使王逵、宰相宋庠等权贵重臣都曾因不守廉洁、贪赃枉法被他弹劾过,因此才留下了“阎罗包老”之称。

以廉选人 以廉用人

治贪需要依靠严刑峻法,但是基于防患于未然的考量,还需要在选人用人上下功夫。在《乞不用赃吏疏》中,包拯坚持把选人用人与惩治贪腐融为一体,惩罚贪罪是第一环节,能否再次录用是第二环节。凡“臣僚犯赃抵罪”者,不仅要给予严惩,还要断绝他重新入仕做官的可能,即使天下大赦,也不能免于处罚。“所犯若轻者,只得授副使上佐”,即使对那些贪赃罪行较轻的,最多也只能委以副使、上佐一类没有实权的职务。这就将廉德品质直接跟仕途发展挂钩,从选人这一环节断绝了赃滥者再度从政的幻想,降低了政风被二次污染的可能。如此,则既能做到激励廉吏,又能做到惩戒贪官。

在日常管理中,包拯不仅意识到“政失于宽,而弊于姑息”,也观察出“士驰于务,而幸于因循”是导致贪污腐败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因此,为从源头上防范贪婪之人进入官员队伍,包拯主张以廉德标准选官、以廉政表现考官,以达选贤任能、公正公平。包拯一生判案众多,他发现之所以会出现冤假错案,除了与官员能力有关,更与官员受贿纳赃、判决不公相连。因此,包拯提出“精选廉干中正之人”,以此强化官员队伍的道德自律,激励大家将廉德作为持久修养内容。

《乞不用赃吏疏》言直而意真,话刚而情切,刺贪倡廉,是包拯众多奏章中的一篇反贪檄文。文中既描述了他对赃滥之事的痛恨之情,也表达了对重典治贪和以廉选人的深入思考,可谓是他“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这一主张的生动书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5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只有皇上才能穿龙袍,为何包拯也敢穿?原因其实很简单
包拯是宋仁宗天圣年间出生的,他家是书香门第。他爹包岳是进士,当过屯田员外郎。包拯从小就机灵得很,五岁能背千字文,十岁就能读诗书啦。他爹可喜欢他了,从小就给他接受特别好的教育。【一
2024-09-08 10:26:00
欧阳修推荐与批评包拯的背后:清官与文学家的交锋
...欧阳修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擘,两人生活在同一时代,在宋仁宗时期曾经同朝为官,有过一段交集。欧阳修曾经向朝廷推荐过包拯,称赞包拯“清节美行”,不过到了后来,欧阳修又向皇帝批评包拯
2023-09-17 12:03:00
...把魏徴谏唐太宗的三道奏章抄写了一份,并且还把它送给宋仁宗,以此来警示宋仁宗要以国事为重,虚心纳谏,并任用贤能。包拯还曾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赃吏》,体倡行廉政之风。他主张要亲贤臣
2024-05-18 19:21:00
...服饰,把明朝该有的服饰放在了宋朝。包拯在职的时候,宋仁宗对画画有着独特的造诣,时常喜欢给下属们画画,包拯曾经也被‘‘宠幸’’过。宋仁宗还把画送给了包拯,可当时有个规矩,皇帝送
2022-12-21 11:09:00
包拯:北宋铁面无私,清廉正直的典范
...都有例外,包拯就是其中之一。包拯出生于宋真宗时期。宋仁宗时期考进士,后任建昌县令。包拯死后,追赠礼部尚书。值得一提的是,父母去世后,包拯没有出任官职,而是选择辞职返乡。这体现
2024-04-24 11:00:00
黑脸之下的赤诚:还原一个真实的包拯
...棘手问题,如\"冷清冒充皇子案\"中,他不顾压力将冒充宋仁宗之子的冷清处死。但历史记载显示,包拯处理的大多数案件其实相当平常,那些戏剧性的\"奇案\"更多是后世文学创作的产物
2025-04-29 08:41:00
正史上北宋名臣包拯,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和文学作品中有何不同
...他戴上黑脸的帽子。这也是有原因的。庆历三年,包拯被宋仁宗任命为京城殿中丞,随后又升任开封府尹。在当时,开封是大宋的京城,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因此包拯的职位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市
2024-12-21 10:45:00
宋朝贤相庞籍,为何被后世抹黑丑化?
...师,后人之所以认为是庞籍,仅仅是因为其姓庞罢了。而宋仁宗时期出名的庞姓臣子也仅有庞籍一人,因而便笼统地将庞籍看作庞太师。如果要说庞太师的具体形象,对宋仁宗时期的官员,尤其是皇
2024-01-27 19:26:00
海瑞与包拯:古代清官的不同境遇
...落,大公无私。但是二人的官场履历却差别甚大,包拯有宋仁宗这样的明君在,得以人尽其才,晚年做到了枢密副使这样的正二品高官。而海瑞,先是冒死上《治安疏》言辞批评嘉靖帝,遭受牢狱之
2023-11-01 15:0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