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杨荣从政二三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9 02:5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

杨荣从政二三事

杨荣铜像

明朝著名政治家、理学家杨荣(1371-1440),是闽北建宁府建安县(今建瓯)人,原名道应、子荣,字勉仁。明朝建文二年(1400)考取进士,朝廷初授编修官职。公元1403年,明成祖因其即位有功,为其赐名荣,升授修撰,并命其入阁,参掌机务,深受朱棣重用。多次随同朱棣皇帝北巡边疆、屡立战功。明永乐十八年(1420)正月,官升文渊阁大学士,进入朝廷领导核心。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明成祖北巡时病逝于榆木川(即内蒙古开平城西北),为了稳定政局,杨荣主张秘不发丧,护送朱棣灵柩返京后,拥立仁宗。杨荣继明成祖后,又在仁宗、宣宗、英宗三帝当政期间,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朝政,获“四朝辅政”美誉。他为官清正廉洁、勤政爱民;能谋善断、刚正不阿。历任过翰林学士、文渊阁大学士、太常卿、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少师等职。病逝后,赠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敏。在辅佐四朝皇帝期间留下了许多可钦可赞的从政业绩,本文仅举几例以启迪后人。

建卫所兵制 屯田又保疆

明成祖朱棣接连起兵漠北,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导致国库空虚,难以承受。于是在第二次北征途中,明成祖特意召见杨荣,与他探讨对策。朱棣首先请杨荣谈谈如何做到兵强马壮,粮草丰厚?如何贯彻实施屯田戍边之策?如何重新编制和训练士兵,成为有战斗力的军队?杨荣从所研究的历代兵制中受到启发,认为征兵制的好处是战时才征兵,战争结束士兵又回归故里继续务农,这些来自农村的兵,能吃苦耐劳,平时军费开支少;短处是若战事漫长,士兵长期出征将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并且临时征募的兵员缺少训练,又缺乏实战经验,战斗力相对弱。而募兵制好在士兵以当兵为职业,经常进行正规训练,武技较高,常年集中驻扎,不从事其他生产劳动;缺点是这些人大都是散户游勇、没有各方面的牵挂,有奶便是娘,轻易会逃跑,况且养着一大批军人,军费负担很重。杨荣审时度势,分析了征兵制与募兵制的利与弊,提出了一种卫所兵制,指出:“要做到足食足兵之道,宜择将帅,力屯田,将得人,则军士拂忧;军士安,则耕不违时,不患兵食不足。”杨荣的此番良策,把垦荒屯田,组建卫所兵制,增强边防的作用,分析得细致入微,令人折服,正中朱棣心怀。接着,杨荣又提出根据明朝边防地形特点和军务需要,设置卫戍所,从边防沿线县府百姓中按人口比例征兵,被征者入军籍,世代继袭,代代当兵。军籍由边防点上的都督掌管,不受地方官管束。军队耕战结合,平时既要农忙季节耕田种粟,农忙过后,也要进行常备训练,以便战争爆发时,担起保家卫国的重任。确切地说是训练出一支武装力量和生产能力相辅相成的新型军队,这种军队给养基本能自给自足,朝廷只需付兵器、战马,任命将帅即可。这样既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又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一旦战争爆发,便可调用。

明成祖朱棣采纳和实施了杨荣的建议,达到国家足食足兵的目的,大大增强了明王朝的国防力量。

平南北榜争骚乱 行南北分卷考制

北宋以来,北方战乱不断,经济和文化倍受摧残。而南方环境相对稳定,加上许多北方文人达士纷纷逃离北方,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南方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南方人的文化水平相对高于北方。每次朝廷会试,都会出现南方人几乎包揽中举入仕的局面,引发了北方人的极度不满。公元1397年,朝廷爆发“南北榜之争”的骚乱,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该事件源于当年朝廷会试中榜的51名进士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部落榜之故。由于当年的主考官刘三吾是南方人,因此就有人告御状到明太祖朱元璋那里,称:“三吾南人,私其乡。”皇帝派复查官张信彻查此事,却又有人举报张信滥用职权,勾结刘三吾,故意将北方文人中的劣等试卷呈送皇帝,企图瞒骗皇上。于是皇上龙颜大怒,下令处死张信,充军刘三吾。随后,朱元璋亲自阅卷,钦定当年61名进士,全部为北方举人。这就是明朝轰动全国的“南北榜之争”。这件事情的处理虽是朱元璋笼络北方士人的一种策略,然而,也为日后明王朝改革科举取士制度打开了先河。然而不幸的是,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南北榜之争”后的第二年就病逝了,后来,朝廷又因“靖难之役”和“五次北征”,根本无暇考虑科考改革之事。直到明仁宗、明宣宗时期,社会稍事安定后,杨荣才顺势提出“科举兼取南北士”的建议,得到朝廷采纳。自此后,朝廷考试皆用“南北分卷”,如取百名进士则南六十,北四十。后又改用南北中分卷的办法科考取士。这一改革使朝廷选拔人才的范围更加广泛,既收买了北方文人的人心,给了他们登科入仕的机会,也促进了社会安定和谐。

杨荣此举深得帝心与民心,也展示了他治国安邦的智慧和才干。

任人唯贤 不避亲疏

杨荣十分欣赏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言的“亲贤人,远小人”的主张,认为:当今朝廷必须改变过去“循资升授,贤否混淆”的考核任用和升职陋习。对朝廷可用之才须大力推荐,委以重任,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专长和才干。明宣宗接受他的建议,作出了新的任职、升职规定:“自今布政司、按察司及知府、知州有缺,吏部行移在京三品以上的官举保,及布政司、按察司堂上官联名举报,必取秉公端厚、识达大体、能为国为民者。吏部审其所保,果当具民奏闻,量授以职。后犯赃罪,并罚举者。”(《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八十八》)如此一来,既能让更多的官员参与到选拔和考核官员的工作中,又能及时发现人才,委以重任。

在京官举荐上,杨荣正是按“只要对朝廷有利的事,就从不分亲疏,唯事不唯人”的荐才原则办理。当时正值都御史刘观被罢官下狱,都御史一职空缺,杨荣和杨士奇按朝廷颁布的上述规定,联名举荐顾佐接替刘观之职。顾佐果然不负所望,到任后贬谪二十多位不堪其任的官员,降了八人的官级,罢黜了三人的官职,同时又举荐了四十多位清正廉洁、敢于作为的人担任各地御史,以便更有效地督察各地官员。经过顾佐一番整肃,朝廷的官风端正了许多。

在地方官举荐上,杨荣力荐了一批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官员出任县府官员,其典范莫过于对苏州知府况钟的举荐。苏州是朝廷税赋收入的重要地方,但多年来官员与豪绅相互勾结,弄虚作假,造成苏州税赋征收乱象横生,该多收的少收,不该收的却增收,官庸民怨。况钟经杨荣推荐出任苏州知府后,在第一次公开升堂理事时,府衙内一些贪官就故意拿出一大堆公文请他处理。他佯装不懂,虚心请教,并且按照他们的所言草草处理,致使这些贪官恶吏误判况钟是个庸官,以为很好戏弄!没想到事过三日,况钟重新开庭理案时,竟厉声斥责他们:“前天某事应该办,你们却加以阻拦;而某些不该办的事,你们竟然硬要我办,该当何罪?理应依法处死!”并且当庭诛杀了几位为首的贪官恶吏,同时又撤职罢免了一批。此事震骇苏州全城,也在京城掀起了大浪。此后苏州城内上下都遵纪守法,稳定了此地的人心,增加了朝廷收入。况钟在任上,还废止了许多苛刻、繁琐的恶习陋规,凡对百姓不利之事,他都多次上书朝廷请求革除。在荒年时,他还上书朝廷请求为民减去税赋,深得苏州百姓的拥戴。因此当况钟任职届满准备调离时,苏州百姓两万多人联名具奏巡按御史,请求朝廷批准况钟继续留任苏州知府,得到朝廷恩准。由此可见杨荣的确有推荐良才之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9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赌徒”杨荣为何获胜
...朱棣在南京奉天殿登基称帝,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史称明成祖。明成祖朱棣决定组建内阁,仅有7人入选,其中年龄最小的便是杨子荣,最机警的也是杨荣。《明史》记载,同值7人,荣最少,警
2024-04-25 22:48:00
文臣杨荣手无缚鸡之力,却敢拦住朱棣的去路
...或者不想活了,他的确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对朱棣说。(明成祖朱棣)面对朱棣,或者说面对朱棣身后的千军万马,杨荣面色如常,轻轻说了这么一句话:“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明史
2023-01-11 22:31:00
朱棣靖难之役后直奔皇宫,一小官因拦住他而成为四朝宰相
大明永乐二十二(1424年)年,明成祖朱棣组织第五次北征,进一步打击大明的北方强敌蒙古鞑靼部。这一次北征不顺利,天寒地冻,粮草一直跟不上,到达兰纳木儿河,还是见不到敌军踪影,士兵
2023-09-16 20:03:00
明成祖朱棣为什么会被蒙古武装消灭
...漠北。这一次依旧不见蒙古武装主力,搜索几个月之后,明成祖朱棣自己也觉得没有必要再耗下去。他对随行的英国公张辅等大臣说:“以前的皇帝跟游牧民族作战的时候,都是以打跑他们为最终目
2023-02-03 13:51:00
明朝著名的“三杨内阁”,如何评价他们的功过?
...《明太祖实录》时期,王叔英以史之才推荐杨士奇入仕。明成祖即位后,因其好《周易》,而杨士奇恰巧精通《周易》,孤儿得宠,先任左中允,后进左谕德,地位渐高。明成祖北巡,常以太子朱高
2023-05-28 05:24:00
...委培山村人。金幼孜中洪武庚辰进士,初授户科给事中。明成祖朱棣即位后,金幼孜以文学荐入翰林改检讨,与解缙、胡广、黄淮、胡俨、杨士奇、杨荣同值内阁。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
2023-09-29 08:08:00
朱棣直奔皇宫,哪位小官拦住他最后却成大宰相
...皇宫,不久又在群臣的“拥戴”下,正式登基为帝,是为明成祖。由于朱棣按照礼制的规定登基,所以除了少数拒不承认其合法性的官员外(比如黄子澄、齐泰、方孝孺、铁铉等人),绝大部分臣民
2023-08-10 22:00:00
聊聊明朝重要的辅政大臣“三杨”之一杨荣
...问他关于杨荣接受边关将领馈赠一事。杨荣以前经常跟随明成祖朱棣出征,所以和边疆将领颇为熟悉,作为朝廷重臣,接受这些将领的礼物是常有的事。杨士奇显然对杨荣这类事比较了解,但是他并
2023-04-20 09:48:00
金幼孜坠马,为何只有杨荣一人去救他,其他两人连头都不回?
...浩浩荡荡北上,从北京的德胜门出发,绵延数十里。这是明成祖朱棣登基后的第一次御驾亲征,将士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居庸关,信心十足。然而,在一个多月后,在关外凌霄峰附近的山谷中,有
2022-12-16 19:11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