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民间故事:太守突患重疾,管家找到神医,神医:让你家夫人来见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3-27 14:3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唐代贞观年间,苏州城里迎来了一位年轻有为的太守。

这位太守姓杨,刚刚而立之年便上任苏州太守,可谓是少年得志、意气奋发,发誓要在任上干出一番大事业来。

民间故事:太守突患重疾,管家找到神医,神医:让你家夫人来见我

可是不料才刚上任没几日,杨太守便突发恶疾,晕倒在办公的途中。

手下人见此情景,吓得不轻,赶忙将他送回家中。

杨太守家的大管家杨林,请来苏州城内的各路郎中,前前后后数十人为太守治病。

没过几日,杨太守清醒过来了,可是他发现自己眼前一片黑暗,什么都看不见了!

杨太守吓得不轻,不会是失明了吧?这可如何是好?自己还这么年轻,还有未完成的事业啊!

于是,杨太守让管家贴出告示:谁能治好杨太守的眼疾,重金奖赏!

民间故事:太守突患重疾,管家找到神医,神医:让你家夫人来见我

十几天过去了,杨太守仍然什么都看不见,也不见有人来揭榜,这可如何是好啊!急得杨太守团团地转。

这日,管家杨林急匆匆地回到府中,高兴地对杨太守说道:“大人,小人听说城南的山上住着一位神医,专治疑难杂症,好多百姓得了怪病经他一治都好了,大家都叫他“许神医”!”

杨太守一听,顿觉有了希望,便让杨林赶紧快马加鞭去城南请“许神医”来为他治病。

管家杨林也不敢怠慢,急匆匆地去了城南的山上,真的见到了那位“许神医”,上前说明来意,便要带“许神医”回府给他家大人治病。

只见这“许神医”不慌不忙地,先是问了问杨太守的病症,而后又打听了杨太守的来历。

民间故事:太守突患重疾,管家找到神医,神医:让你家夫人来见我

“许神医”听说这位杨太守年轻有为,刚到而立之年便居太守之位,又急于政绩,焦灼难安,常常需要靠服用药方才能入睡。

“许神医”沉默片刻后,对管家杨林说道:“你就准备这样带我去给你家大人看病?好歹我也是一介名医,连个轿子都不配坐吗?”话音刚落,便将管家杨林撵出了家门。

管家杨林一头雾水,不知这位“神医”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遂向附近的百姓打听后才知:这位“许神医”性格怪异,言行举止与常人不同实数在正常不过了。

于是,管家便回府将“许神医”的话原封不动地回禀给了杨太守。

杨太守听后很生气,怒斥道:“一个小小郎中敢自称神医也就罢了,还敢刁难太守,真是岂有此理!”

随后,杨太守便命杨林带些人手,把那位“许神医”绑了来!

管家一听,赶忙上前阻拦道:“大人不可,得罪什么人也不可得罪医者,如今您的病还没好,不如等他给您治好了病症,您再处置他?”

杨太守一听,也对,先把病看好了再说吧,遂消了消怒气,对杨林说道:“就按他的意思办吧!”

管家杨林便吩咐下人们准备了上乘的轿子,一行人恭恭敬敬地往城南的山上去了。

民间故事:太守突患重疾,管家找到神医,神医:让你家夫人来见我

不料“许神医”看到后,不仅没有满意,反而训斥道:“你家主人患有眼疾,看不到,不能来也就罢了,那夫人呢?一点儿诚意都没有,真是的!”

这下子,连好脾气的管家也生气了,他怒气冲冲地下了山,回府就把这番话原封不动地转告了他家大人。

杨太守听后,更加生气,怒斥道:“真是蹬鼻子上脸了,马上带人把他给我抓起来!”

杨太守的夫人朱氏听说后,赶忙来劝阻道:“大人莫生气,既然他提出要求让我去,那我就去会会他,想来他胆子再大,也不敢玩弄太守大人吧?”

民间故事:太守突患重疾,管家找到神医,神医:让你家夫人来见我

于是,杨夫人朱氏带着管家杨林、一鼎上乘的轿子和一众人往城南的山上走去。

可是,大概两个时辰后,朱氏哭哭啼啼地跑回了府中,向杨太守告状道:“大人,那郎中欺人太甚了,那轿子里坐的根本不是他,而是一只穿着衣服的大黄狗,这分明就是在羞辱你我二人啊!”

杨太守气得连话都说不清楚:“好、好、好一个神医!快来人,给我把他抓起来!”

这时,一个声音传来:“杨大人,不睁眼看看是什么人让你如此生气啊?”只见一个身着青衣的白胡子老者笑眯眯地从府外走了进来。

杨太守揉了揉眼睛,突然,他发现自己能看见了!

杨太守是即开心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时,只听“许神医”说道:“杨大人突发的眼疾,叫做暴盲症,是因你年轻气盛又积劳成疾,导致的暂时性失明。想要治好它,就需让阳气直冲而上,所以我故意刁难你,让你越来越愤怒,怒至极点,自然就不治而愈了!”

杨太守听后钦佩不已,不由地赞叹道:“先生真乃在世神医啊!”

遂赶忙让人奉上白银百两作为奖赏。

只见那“许神医”却摆手拒绝道:“钱,我就不收大人的了,只希望大人能恪尽职守,做一名好官,造福苏州百姓!”

民间故事:太守突患重疾,管家找到神医,神医:让你家夫人来见我

言罢便走出了太守府门。

编者说:许神医不用一针一药,而是通过详细询问太守的病症,利用他的心境治好他的眼疾,是当之无愧的医术高明;更让人赞叹的是:太守病愈后,“许神医”未收一分钱,只希望太守能恪尽职守,造福百姓,真可谓是仁心仁术的“神医”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时著名的医学家,与曹操同乡,并为其所杀。这位古代神医的故事在中国妇孺皆知。但是,历史上果真有此神奇人物?史学界历来看法不一。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认为,华佗故事原型来自于印度佛
2023-08-29 10:15:00
民间故事:女子一生做善事,死后却被被判下地狱,判官说我在救你
...她建了一处庙宇纪念她。【声明】:本故事为虚构的原创民间故事,旨在丰富读者业余文化生活,所有情节根据民间口述整理而成。纯文学作品,借古喻今、明道讲理,勿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民间
2025-01-27 21:45:00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失传名著背后的历史真相
...的原因恐怕是他的名气不够。事实上,在古代,张仲景比神医更有名气。长沙太守,这并不是说他医术不好,而是说医生在当时是一个很卑微的职业。如果你不能达到顶级,你将不会被载入正史。当
2024-04-27 21:38:00
一个故事告诉你:真正的蠢人,往往有一种缺心眼的表现,你有吗?
...御医看了也是无计可施。消息传开以后,齐国民间的一位神医声称自己有办法治好齐王的心病。齐国的太子于是就专程来向这位神医请教,神医表示,方法其实很简单,心病还须心药医,只要让大王
2023-05-28 11:21:00
杏林春暖:建安神医董奉的济世传奇
...效应,使人们福报绵延,更有力气夸张地编传奇故事了。民间故事大王把董奉的阳寿定为一百多年,说他仙逝时容貌依然像30多岁的样子。董奉飞升之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在杏林中修建祠堂“太
2025-04-09 09:22:00
清朝神医叶天士,看病用奇特的手法,医学方面无人能及
...士大夫心目中,成为良医,是他们的第二职业选择,说起神医之名,每个人都能道出一二来,作为清朝的神医,民间会首先想起他,他就是叶天士。叶天士所生活的时代,跨越了康熙、雍正、乾隆三
2022-12-29 22:37:00
华佗是印度人而非中国人?清华教授陈寅恪有何依据?确实如此吗?
...高超的故事,但是在陈寅恪看来,华佗的这个故事和印度神医耆域的故事非常像,而且发生的时间也非常相近,于是陈寅恪认为,华佗很可能就是这个印度神医,他是印度人!综合上述三个“证据”
2024-11-04 10:28:00
《三国演义》中华佗的传奇事迹记录于《三国演义》和《后汉书》
...禁后,曹操的思念之情也日益深沉。对于这位医术高超的神医,曹操的心中既是敬佩,又是愧疚。毕竟,曹操曾经为了怀疑而不信任华佗,结果却失去了这个举世无双的医者。华佗的传奇事迹和医术
2023-08-01 10:54:00
《神医喜来乐》梁丽被封杀,李保田被封戏霸
小的时候有很多喜欢的电视剧,《神医喜来乐》就是其中一部,高明的民间医术,逗乐的师徒关系,痴情一片的赛西施,为爱不要生命的胡氏,以及坏到了骨子里的孟庆和,时至今日还不能忘记剧中的故
2023-01-16 10: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