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游记随笔丨于都河畔沉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3-27 15:57: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春暖花开时节,我来到这个熟悉却从未到过的地方——江西于都。

这是一次红色寻根之旅,重温峥嵘岁月,倾听历史回响。为避开周一闭馆,第一站我先瞻仰了共和国摇篮——瑞金;尔后是中国革命转折之城——长汀;接着是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诞生地——古田;最后到达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于都。到达于都已是下午,行李放进宾馆,便急匆匆赶往《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一段段文字,一件件实物,无不述说着90多年前那段红军从此远征天涯的悲壮故事。

我站在“长征渡口”已近傍晚时分,“长征渡口”四个大字刻写在一块树立的石头上,红色而苍凉。这是作为红军中的一员,也是从这里踏上浮桥的杨成武将军的手迹。眼前是一条宽约600多米的河流,河上停靠着几艘刷着红漆的木船,在夕阳柔光映照下,静静的述说着90多年前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我站在于都河畔,由近及远,由河想到船,由船想到红军和于都人民,陷入深深的沉思。

1934年10月16日,正是重阳节。按照中国传统,这天正是结伴登高、赏菊饮酒、挥毫赋诗的日子。然而就在那个夜晚,大约也是这个时刻,8.6万人的大军分别从瑞金、古田、长汀等地集结在于都,简单休整准备后,从于都县城东门等8个渡口出发,在茫茫夜色中跨过于都河,向着光明迤逦而去,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途。一条河,就此与一个民族息息相关;一群人,从此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

八万多大军,去向何方?当时敌人不知道,红军也不知道。但红军将士们没有畏惧和彷徨,坚定中不无兴奋和轻快,谨守着服从命令的天职,向着上级指定的方向斗志昂扬地进发。一位红军干部告诉史沫特莱:“如果皓月当空,轻风佛面,夜行军也是很惬意的事。要是附近没有敌军,各连队之间还要拉歌呢”。这是怎样的坚强意志、坚定的信念和革命的乐观主义啊,这何尚不是“重阳节”的另一种浪漫呢!

《长征组歌》中提及的第一个地名便是于都河,红军渡过于都河后,历经两年多的长途跋涉,行经15个省份,翻越20多座大山,渡过30多条河流……在重兵追堵下,这支队伍平均每天急行军50公里以上,平均3天就遭遇一次激烈战斗,平均每300米就倒下一名战士……他们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攻克天险腊子口……最后走到了陕北,走向了新生,开创了中国革命新局面。这场“无与伦比的史诗般的远征”,标注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坐标。在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的一面墙上,80多双草鞋组成的一幅特别中国地图,纪念那支脚踏草鞋英勇远征的队伍。

站在于都河畔,我在想,当年的于都人民为保障红军渡河付出了怎样的巨大牺牲?我转身回望,远处是万家灯火的于都县城,一派祥和安宁。90多年前这座城里的先辈们,为了红军迅速、安全地渡过这条没有桥的600多米宽的于都河,他们倾其所有将家中几乎所有门板、木料都捐出来搭建浮桥,有的老人甚至把自己的寿材也捐了出来。最终大大小小800多条船只覆盖在河面,军民在60里长的河段架起五座浮桥。为避免敌机侦查暴露目标,红军和于都群众每天下午五点开始架设浮桥,等红军顺利夜渡后,凌晨再把浮桥拆除,将浮桥分散隐蔽在岸边,几个渡口的浮桥反复拆搭有15次之多。30万于都人民实行自动戒严,严密封锁消息,防止敌人渗透,并配合红军制造假象迷惑敌人,以至于红军顺利渡江后,敌人才明白真相。于都人民保守“8.6万红军从各个战线向于都集结、休整、补充并雄赳赳地渡过于都河开始长征”的秘密,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红军渡河时,于都河边数以万计的男女老少来到渡口为红军送行,有的送来草鞋、斗笠、雨伞,有的送来鸡蛋、土豆等食物……在纪念馆我看到这样一组数字:1933年于都人口34万,1936年是17万,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也才有22万人。“家家有红军”,在当年的于都绝不是一句夸张的话。仅于都平安村,就有276名青壮年投身于红军行列,其中156人英勇牺牲在长征路上……

华灯璀璨,月照天空。我漫步在红军长征纪念园,晚饭后的人们,有的在跳广场舞,有的在练健身操,有的在打太极拳,舒展身姿,有的在唱着熟悉的红色歌曲,一个年轻的妈妈正在长征集结出发地“主题雕塑”前,给几岁的儿子一字一句的讲述着90多年前红军跨渡于都河远征的故事……

先烈们,你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早已实现了,人民正生活在幸福安康之中。祖国不会忘记你们,人民不会忘记你们!(王建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27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于都河畔,聆听历史的回响
...12日,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233班全体同学来到于都河畔,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90年前,同样在于都河畔,一支8.6万人的大军在4天4夜陆续渡河,踏上了震惊世界
2024-05-23 03:17:00
朱虹 汪敏运:追寻红军足迹 弘扬长征精神--感受《长征第一渡》带来的前行力量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朱虹 汪敏运于都,中国革命史上闪光的名字。1934年10月,中央红军86000多名将士从江西于都集结出发,在中华大地勾画出一条蜿蜒二万五千里的红飘带,成为
2023-09-12 21:40:00
...(祝福)“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10月是于都县的“长征纪念月”,为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重温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新
2023-10-27 04:53:00
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历史博物馆文物保管科科长谢称英:甘做基层文保路上的“老黄牛”
...访者供图“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于都河畔,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下游人如织。“于都是红色文物大县,现有不可移动文物600余处,可移
2024-06-24 00:15:00
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人民网于都9月21日电 (陈逸飞)9月19日,由江西省委网信办主办,江西新闻客户端承办,赣州市委网信办、吉安市委网信中心协办的“村里喜讯捎北京”网络主题
2023-09-21 20:47:00
赣州于都:集结大桥通车,献礼七一
...30日,在党的102周年华诞来临之际,随着一声礼炮巨响,于都集结大桥在人们的翘盼中竣工通车了。通车仪式现场,于都县的党政领导、红军后代和烈士遗属代表及广大民众,在于都河畔共同
2023-06-30 11:41:00
舞台剧演出火爆助力于都红色文旅市场持续升温
...西手机报讯中国首部大型红色文旅史诗《长征第一渡》在于都县长征大剧院持续火爆上演,成为助力当地红色文旅市场发展的一股强劲动力。这部讲述宏大长征历史的史诗级舞台剧自2023年3月
2024-07-31 09:05:00
于都胜利大桥胜利通车
...客户端王丹 齐鑫5月21日,中央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之际,于都旅投投资建设、中建五局设计施工的于都胜利大桥胜利通车。在于都河畔遥望胜利大桥,一抹耀眼的正红映入眼帘,于都胜利大
2024-05-21 12:25:00
红色故事的创新表达
...征第一渡》剧照 □ 张秀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星夜渡过于都河,踏上了漫漫长征路。80多年后的今天,在这片血染的土地上,舞台剧《长征第一渡》震撼开演,带领人们近距离感受
2023-11-29 05: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