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演化出君主立宪制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3 19:3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秦始皇死后不久,秦朝就爆发了农民起义,六国贵族接连复国,推翻了秦朝的统治。难道秦朝就没有想办法压制六国贵族吗,当然是有的,收缴兵器、马放南山、统一驰道等,甚至把很多的贵族迁到都城咸阳附近居住。但是秦朝统治的时间太短了,汉朝同样面临如何处置六国贵族的难题。

西汉为了彻底解决战国遗留贵族的问题,朝廷实行了非常铁血的陵邑制,将六国贵族和各地的富豪一律迁徙到长安城附近皇帝陵墓处居住。每当一个皇帝登基称帝时,就强制迁徙全国的豪强富商给自己守陵。尽管是在都城郊区,由于大量富人居于此地,使这些陵邑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其中五个陵邑建县,称“五陵邑”。不见五陵豪杰墓,五陵年少今市东,都是反映五陵邑的诗句。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演化出君主立宪制

对于稳定统治来说,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战国七雄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实行近千年的分封制成功过渡到郡县制。可是随着监察制度的缺失和官商勾结的阻挠,西汉后期的皇帝已经无法将富商迁徙到陵邑,地方豪强再次失去控制。到了东汉时期,连刘秀完成统一大业都要借助豪强的力量,到东汉后期,中央朝廷再也控制不了地方豪强了。

古代中国从此进入了阶级固化最严重的时代,魏晋时期。曹魏时期诞生了九品中正制,在这种制度下,出身决定了一切。你想要当官的话,看你是哪门哪户的子弟,人品、能力根本微不足道。如果是草民阶级的话,无论多优秀,这辈子就别想当官了,下辈子好好投胎。这种制度使得门阀士族彻底垄断了朝廷的官职,阻断了普通人入仕的通道。

东晋时期恰恰是最接近君主立宪制的时代,皇帝无实权,由大家族把持,但也只是像而已。西晋的皇帝玩得比较过火,内部八王之乱,外部五胡南下,丢失了半壁江山,东晋群臣不敢把权力还给司马氏的皇帝。不过仍然推行九品中正制,王谢桓庾四大家族交替把持朝政。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演化出君主立宪制

为了打破门阀士族对官职的垄断,隋唐时期诞生了科举制,但是科举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用并不大,隋唐时期科举入仕的读书人仍是极少数,晚唐时期科举甚至差点沦为新的九品中正制。出身低微的黄巢在多次科举不第,愤然举起反旗,他带着起义军杀进长安城,按照公卿百官的顺序杀尽王公贵族。到了宋朝,科举制才得以完善,大量的普通人通过读书入仕。

到了明朝,科举制迎来了巅峰,大量的读书人入仕,产生了一股特殊的官员群体,俗称清流,如六科给事中、十三道御史、监察院等。一开始清流们评议时政、弹劾大臣、指斥宦官、整饬纲纪等,宛若官场的一股清风。但是随着清流与士绅的媾和,清流又出现了排斥权贵、试图垄断社会晋升通道的邪气。

这些清流排斥勋贵、压榨农民、抵制皇权,甚至一度压制皇权,出现了原始的“宪法思想”和资本主义萌芽。但是明朝晚期未能在政治制度上有所突破,当时的明朝内有李自成,外有后金,朝廷中央必须要有强权政治来兜底,压制和打击内忧外患。清流们无法在这个时候完成君主立宪,或者说统治者趁着内忧外患避开了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演化出君主立宪制

到了清军入关,君主立宪就更不可能了,满人和清流、士绅组成了利益共同体,大家一起消灭明朝余孽和农民武装,然后一起压制底层。两千年的封建历史就是一部压制底层的历史,秦朝防范六国贵族,但是对底层的徭役、兵役从未停止;汉初休养生息,到了汉武帝又重新压制底层;魏晋时期垄断晋升通道,底层完全无法入仕;宋朝号称经济发达,农民起义数量古代第一;明朝虽说短暂压制皇权,辽饷、练饷却又根本停不下来。

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思想在于限制君主权力,把权力分给代表人民行使权利的议会,议会权力又高于君主权力。但是在中国古代,百姓是没有任何权利的,政权和百姓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的渠道,等到毫无退路的时候只能以农民起义的形式反抗。好不容易撑到明朝好像要过渡到君主立宪制,结果在内忧外患中消耗殆尽,又回到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当中。

在传统的观念中,好像只有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两种政体,事实上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也有很多,比如号称千年一系的日本和英国,其他如泰国、柬埔寨、挪威、丹麦、新西兰等,都是保留着名义上的君主,但是君主没有实权。其中很多国家行君主立宪制,主要是君主曾经带头犯过大错,比如日本。而古代中国的两晋时期,君主犯错后也被限制权力,但最终并未演化成君主立宪制。刘裕取代东晋后,又回到封建帝国之路,结论就是君主立宪制在中国根本行不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3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的君主立宪制为何会失败?
...字。”其二,清朝皇室,把持朝政不愿意放权。为了配合君主立宪制,清政府颁布了非常重要的一个文件,叫做《钦定宪法大纲》,这个文件其中的内容包含人民自由,言论自由,等等一些君主立宪
2023-02-23 16:56:00
清朝为什么没有变成君主立宪制
...最为专制的王朝没有之一。指望这个王朝要转型成近现代君主立宪制国家,非常困难。因为专制和立宪,本来就是相互对立的。当时的几个立宪制的君主国,英国王室早就成了吉祥物,日本跟德国的
2023-05-20 10:33:00
澳大利亚新版钞票将移除英国君主肖像,更多展示国家历史文化
...遭到反对党质疑,被认为是出于政治动机。澳大利亚实行君主立宪制政体,英国君主是澳大利亚的国家元首。同许多前英国殖民地一样,澳大利亚一直就“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保留与英国的宪法关系”
2023-02-02 19:45:00
如果把清朝换为汉家王朝,会不会过渡到君主立宪制?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一种奇妙的想象力,那便是假设一个小小的改变可以影响整个局势。如果一场泡尿能扑灭挑衅、改变反叛、驱逐瘟疫和化解税收问题,这泡尿着实了不起。这样的局面使得明王朝得
2024-12-27 16:56:00
英国国王加冕前,伦敦警方逮捕反君主制团体领导人
...066年征服英国的诺曼底公爵威廉。英国也是全球最早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现代君主已几乎没有实际权力,主要承担象征性和礼仪性功能,因而也有人将其称之为虚君共和制。
2023-05-06 23:05:00
慈禧问立宪有何好处 大臣回答10个字 说动慈禧推行立宪
...没有触及核心层面——实行宪政改革。效仿英国或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对清朝而言无异于自废武功,一开始并不感兴趣。但随着日俄战争爆发,君主立宪的日本最终战胜君主专制的沙俄,国内要求立
2023-01-10 17:21:00
看查尔斯加冕,英国人忍不下去了
...和派处决,英国经历了短暂的共和国时期, 而后成为了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不再拥有实权,国会成为英国政治的中心。根据计划,载着查尔斯三世的马车即将在大约两小时后经过这里,而史密斯
2023-05-10 09:52:00
世界上的第一位皇帝、国王和总统分别是谁呢
...统治。但纵观当今世界上,仍然还有很多国家依然保留着君主立宪制的传统,尽管他们的国王,已经不再掌握国家的实权。像国王一样作为国家最高领导者的还有皇帝,总统这样的“职位”,那世界
2023-01-06 14:50:00
突发!泰国国会最大党被要求解散
...选活动中承诺修改冒犯君主法的做法是在试图推翻该国的君主立宪制。该法院命令远进党停止一切修改冒犯君主法的努力,并停止“污蔑”泰国国王拉玛十世。
2024-03-13 17: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原地区反顽斗争从这里开始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古交市南头村“抗战一面旗 红色堡垒村”红旗雕塑。张澍宏 摄 清晨,微风徐来。81岁的古交市南头村村民郝太平
2025-08-28 07:20:00
信念坚如磐 驱寇复河山——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四)“爹!您耐心的(地)等着吧!胜利的日子就快来了……明年就要反攻日本,那时候才是咱们团圆的时候
2025-08-28 07:48: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黔北老兵张振鑫的烽火与平凡
115地质队老宿舍区位于清镇市东北,低矮的红砖房整齐排列,院落纵横。岁月浸染下,砖色深沉。狭窄的巷道,如时光的脉络,连接着过往与当下
2025-08-28 05:0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张龙海:我在息烽守护年轻的“七烈士”
清晨,息烽县阳朗村薄雾未散,59岁的张龙海已握着扫帚清扫147级台阶上的落叶。这里是张露萍等七烈士纪念碑。每一级台阶都分为七步
2025-08-28 05:01:00
文物出道计划 | 莽嘟嘟的贵州汉代袖珍孤品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08-27 10:23:00
近日,“鲁迅故里景墙画面是否误导青少年”一事引发热议。孙姓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帖,认为景墙中鲁迅吸烟画面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2025-08-27 11:34:00
胜战·2025丨佛堂变战场!别再说福州没硬仗!162名普通警察以命护城,这段记忆,我们从未忘记。
2025-08-27 11:38:00
父辈的抗战丨微山老兵李延广身藏麦田,躲过日军小队搜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刘冲 从微山湖畔扛着红缨枪的儿童团团长,到战火中穿梭送信的少年通信兵;从解放战争里冲锋的战士
2025-08-27 13:24:00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队伍参观胶东革命纪念馆
近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实践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烟台市的胶东革命纪念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通过深入了解胶东地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革命历史
2025-08-27 16:58:00
筝鸣时评丨一位守陵人,一座忠义城
大众网评论员 姚双玉8月27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25:00
隐秘战线上的无声丰碑——探访威海贝草夼地下交通站纪念馆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潘佳蓬 李孟霏 实习生 沈语侬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
2025-08-27 17:26:00
“中国好人”杨智忠:24年,720名烈士,56次“回家”!
大众网记者 梁小童 潍坊报道8月27日下午,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35:00
台湾青年巩义行:触摸千年文脉,沉浸体验中原文化魅力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8月24日,台湾青年“品读郑州”交流活动走进巩义市,二十余位来自台湾的青年先后造访石窟寺、杜甫故里与永昭陵
2025-08-27 18:43:00
用24载光阴换56次团圆——记“中国好人”杨智忠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在山东潍坊有一位老人,用人生最宝贵的24年,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守望。他不是英雄,却守护着700多位英灵
2025-08-27 19: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