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听妻入狱:古代中国的悯囚制度与家族传承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不能为家族延续香火,那就是对父母的大不孝。所以,古代就有了“听妻入狱”这种听起来比较人性化的规定,如果死囚在落罪之时膝下无儿女的话,他们就能享有这项“福利”。法...……更多
古代死囚临死前的最后一项福利是什么
...,留下你的血脉和后代?这听起来可能有些荒唐,但是在中国古代,这却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制度,叫做“听妻入狱”。这是一种专门针对无子男性的死囚的福利待遇,是一种封建伦理道德在监狱管理上的体现,也是一种对死囚的...……更多
马皇后:大明王朝的贤后典范
...举不仅惠及读书人,而且推进了明朝的教育水准,实在是中国封建教育史上灿烂的一笔。洪武二年(1368)七月二十八日,元顺帝率后妃太子惶惶逃离大都(北京),奔往上都(今内蒙古多伦县)。八月初二,徐达率部进入大都...……更多
朱元璋问了死囚1个问题,死囚回答后为何被放了
咱们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皇帝也是什么样的都有,有暴虐的如夏桀商纣;有文青如李煜赵佶陈叔宝;有风流多情的李隆基、乾隆帝;有事业第一的秦始皇汉武帝;有武力值满点的铁木真忽必烈……然而从一个目不识丁、无权无...……更多
“秋后问斩”制度:古代统治者的仁心与儒家“天人感应”的体现
...时的要求。在犯了死刑的罪犯身上,就有“秋后问斩”的制度,古代封建统治者为何会实行“秋后问斩”的制度呢?根据儒家学说,春天代表了万物复苏,夏天代表了万物生机勃勃,秋天则是万物凋零的时刻,冬天则是万物孕育...……更多
...”似乎早已时过境迁面目皆非了。因此,当我们试图描述中国古代刑法的发展脉络并揭示其规律时,应当尽量避免使用儒家化、法家化那样的术语和标准。正如我们不能因为“八议”源于儒家经典《周礼》,就断言此项制度的产...……更多
秦朝忠孝观念:秦朝“以孝治天下”的贡献
...采取强而有力的措施遏制亦是无可厚非。二、礼孝治家国中国最早的词典《尔雅》,将孝道定义为“善事父母为孝”,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善待父母,满足父母的基本物质需求,以及对父母的由衷尊敬,但“孝”从礼制而言并不仅...……更多
中国古代继承制度:以母贵为基础的嫡长子继承制
中国自古以来,王公贵族的爵位财产结为一体,且由于实行一夫多妻制(确切的说是一一妻多妾制度),子女众多,为了解决死后爵位财产继承问题,维护社会的秩序稳定,建立行之有效的继承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大禹把王位传给...……更多
古代死囚吃断头饭时,为何会放一块腥臭的生肉?别小瞧它,有大用
...声”的缘故。 但不管怎么样,从春秋时期楚庄王开始,中国的历史上就有明确的断头饭的记载了。因为古时候除却一些罪大恶极的特殊刑罚。比如人们熟知的车裂、凌迟之外,大多数死刑犯都是直接被砍头处死的。 砍头自然...……更多
汉人的科举制度,在金元时代是怎样发展的?
...何做官按照马克思的经典论断,阶级是社会的基础,传统中国也不例外。作为统治阶级的,自上古以来便是巫和王,众多王室成员及其部属也就成立次一级的统治阶级,掌握众多奴隶的生杀大权。到了西周和春秋时代,贵族阶层...……更多
揭秘门阀制度:曾与皇权共天下,为何在唐朝衰亡?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门阀制度曾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与皇权并驾齐驱,共同塑造了社会的政治格局。然而,这一制度在唐朝之后逐渐走向衰亡,令人不禁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这一制度的变革?俗语...……更多
尹嘉铨身犯何罪被打入死囚之中,皇帝为何又降旨释放
...,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文字狱”。“文字狱”的现象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并不罕见,封建统治者们为了维持文化专制,牢牢地将国家的统治权攥在手里,往往对百姓实行愚民政策,再对文人阶层施以高压,意图钳制臣民的思想,...……更多
从北周到隋:独孤伽罗的坚韧与智慧如何塑造一个朝代
...情故事备受称道,三是其独立、勇敢、贤明的性格与古代中国传统女性迥异。下面,我要从独孤伽罗的身世、经历出发分析其对性格因素的影响,并分析这一人物性格对短命王朝隋朝产生的影响。一、家庭出身和个人经历(一)...……更多
北魏王朝:子贵母死的残酷制度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朝代,虽然大部分人对它知之甚少,却曾是当时中原大地最大的一个王朝。统治中国北方大陆一百多年,缔造出南北对峙的割据,这个朝代就是北魏。在北魏,有这么一项非常残忍的制度,名为“子贵母...……更多
雍正王朝:张五哥本是死囚,康熙为何提拔他当侍卫,此举有何深意
...中案来……案中案主人公张五哥出场:江夏镇之缘《雍正王朝》中,张五哥看似无关紧要的一个小人物,实则他的存在影响整个大局,他是康熙和雍正父子之间感情深入、皇权交接的关键人物,甚至是本剧中灵魂的重要人物。康...……更多
商榷一下商纣王的来历和历史
...害忠良,以及平民,最终被周武王处死。商、周的变迁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王国维在其《殷周制度论》一书的开头就说:“莫剧于殷、周时期,中国的政经和文化的变迁”。作为一个世界上唯一的统治者,在这个...……更多
唐代女性在婚姻中有着什么样的地位呢
...通过和离的形式分手避免了难堪与尴尬。上官婉儿在古代中国婚姻,通常是两个家族的事情。和离这种“体面”的形式,在狭小的通婚区域内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唐律记载,和离的法定条件是“不相安谐”。根据《唐律疏议》的...……更多
商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三公是什么职位?有外臣内臣之分?
...或四周。有手工业家族,商人家族,更多的是农民家族。中国古代奴隶与古希腊、罗马奴隶制不同,他们主要不是生产奴隶,而是家内奴隶。从居住空间看,商王族居住在统治中心区,只是派亲信到各地巡视监督。各地诸侯方伯...……更多
元朝:横扫欧亚的帝国,为何迅速灭亡?
公元1271年,天命真人自大漠入中国为天下主,这一年元世祖忽必烈在元大都称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广阔的大一统王朝,元朝。元朝这个名字起的就不一般,取自于易经开头的:大哉乾元。万物之始,乃统天。遥想当...……更多
...经李秦授的提醒,武则天越发觉得那些被自己流放的豪门家族极其危险,于是便任命李秦授为使者,专门负责“安抚”流者。所谓“安抚”,其实就是暗中屠杀。李秦授为个人前途,对那些被流放的豪族子弟大肆捕杀,结果引起...……更多
揭秘东汉行政效率低下之谜:世家豪强如何影响帝国命运
...的进程大大加快,其副作用就是革命的效果大大降低,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王朝最突出的有两个,分别是东汉和两宋。最乏力的皇权公元40年,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已经登基整整十六年了,但此时他烦恼不已。刘秀建立的大一统...……更多
辽金契丹女真:揭秘古代游牧民族的独特婚姻制度
婚姻制度,在中国封建时代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早在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就立下婚姻法,不允许出现违背人伦道德的关系出现,后来的大一统王朝一直都在延续和完善婚姻制度。简单来讲,就是不允许乱伦的关系出现,但...……更多
聊聊《雍正王朝》里的两个职场“老狐狸”
...佟家兴盛摆在第一位,他知道什么时候因势利导对自己的家族最有优势。佟国维有着敏锐的政治目光,他似乎总能够及时想到康熙在想什么,同时又很机智的将自己的聪明压在心里。所以在推选新太子的最后选择揣着明白装糊涂...……更多
李世民缔造贞观盛世,被各族尊称天可汗
前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君主卓越无比,他以睿智的谋略和卓越的统治才能,缔造了贞观盛世。这位传世之帝,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他的辉煌成就令后人敬仰,被各族尊称为“天可汗”,成为千古一帝的典范。在这个...……更多
武则天完善科举制度,竞争压力堪比高考,为何唐朝学生不上补习班
...三百年历史,我们熟悉的也就是前一百年的大唐盛世。有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天可汗”唐太宗,也有唯一的女皇武则天,还有那个毁誉参半的唐玄宗。但安史之乱之后的一百多年,在中学历史书上只有“藩镇割据”;唐宋之...……更多
哪个朝代皇帝的权利最大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大一统时期。这段时期的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剧烈动荡的转型期,同时也是中华文明在文化艺术层面的整合期。秦汉时期所形成的中央皇权的政治制度和治理国家的官僚体系,深深的影响了此...……更多
从道德楷模到虎毒食子:王莽的政治野心与家族牺牲
中国古代王朝更迭频繁,战争亦是频繁发生,想要赢得战争就得有强大的军事力量,而正所谓“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拥有优秀的将领是赢得战争的最关键因素。历朝历代总会涌现一些彪炳史册的名将,比如秦国的司马错...……更多
唐朝假荫现象:政治腐败与王朝衰落的催化剂
...三年进行一次全国户籍审查,记录百姓家庭关系,姓氏、家族成员等一目了然。 尽管制度井然有序,却建立在社会稳定和政治清明的基础上。在战乱和政治变故中,甲历常遭破坏,使得原有的清晰记录变得模糊。人口流动性增...……更多
曹魏与西晋:短命的王朝与人心认同的缺失
...的能力,也包括经济实力。所以这部分人的态度,决定了中国历史的走向。而农民起义往往因为领导人和领导团队的认知结构有限,缺乏精英阶层加盟,而最终陷入溃败。说个很简单的道理,好比你开一家公司,需要产品经理、...……更多
宦官之祸:明朝皇权旁落的隐秘推手
宦官、外戚和权臣并称中国封建王朝的三大隐患,即使是这三个势力其中一个做大,都会导致皇帝大权旁落甚至王朝覆灭。所以历代皇帝都时刻重视对外戚和权臣的防范,以明朝为例,为了防范外戚干政明朝皇室除了明初的政...……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2024-06-24 21:55:00
朱元璋的子孙真的吃垮了大明江山吗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以史为鉴,太祖制定了一套封藩制度,并从洪武三年开始
2024-06-24 21:55:00
诸葛亮并没有杀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记载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故事,以至于至今的民间戏曲,和人们的口口相传都认为诸葛亮真的斩了马谡
2024-06-24 21:56:00
明朝阉党焦芳,为何最后竟能善终
焦芳,字孟阳,河南泌阳县人(今属河南驻马店),明朝阁臣、阉党。明朝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2024-06-24 21:57:00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57:00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
2024-06-24 22:00: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1:00
嘉靖的3个皇后为何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嘉靖从小就很聪明,父亲教他读书,几次下来他就会背诵了,后来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便让他学习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对各种礼仪和规范流程十分熟悉
2024-06-24 22:02:00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