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聊聊一棵树引发的战争
春秋时期,吴国边城卑梁(今安徽天长)与楚国边城钟离(今安徽凤阳)毗邻,两国经常为了边境上的一点小事,摩拳擦掌。一日,因为采摘桑叶,一个吴国小女孩和一个楚国小女孩起了争执。原因是,在卑梁、钟离两城界碑...……更多
2600年前一场惊心动魄贸易战,让西周第一大国沦为小邦
...伏鲁国,不是想当活雷锋。而且这样搞的话,我们齐国的丝织业可以大受打击了。管仲笑:君王不闻“预先取之必先予之”乎?我们就是要让鲁国人先占便宜,再来对付他们!至于我国的丝织业,可以由国家收购,绝对不会受影...……更多
齐国:战国七侠中的海洋霸主,海王之国的典范
... 齐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是丝织和制陶。齐国历来重视丝织业的发展。临淄地区是我国最早的丝织中心之一。姜太公时期,因地制宜地提出“劝儿媳”。“、技”政策,大力发展丝织业;通过奖励制度促进桑蚕业发展。随着精...……更多
唐朝纺织技术的领先,成就盛世的工艺瑰宝
...刺史期间,真正领略了苏州的丝绸,还作诗赞美。唐朝的丝织品提花工艺已经非常考究,利用机器设备能提出比锦缎更加繁琐的花型和宽幅产品。薄如蝉翼,用来形容唐朝的丝织品恰如其分。这里边还有一个典故:传说一个波斯...……更多
唐朝税收与货币政策:经济繁荣与动荡的背后
...然而,到了唐后期,南方手工业取得了大幅进步,尤其是丝织业、造船业、造纸业和制茶业。唐朝的手工业相较于前朝有了显著的发展,而商业也呈现出更为繁荣的景象。手工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更多
纺织机械的发明与应用:宋代纺织业的革新之路
...dArk-wright)在1796年研制出的水力纺织机,要早四百多年。丝织提花机在唐代原有的基础上,至宋代不断改进提高,已逐渐完整定型化。宋人楼寿的《耕织图》上绘有一部提花机,便于织造复杂的花纹图案。据考证,《耕织图》上...……更多
南宋农业与手工业的繁荣:经济与技术的卓越贡献
...丝户分离,专业机户出现。如此种种,皆表明南宋时期的丝织业出现专业化的趋势,不再是如以往一般一户人家完成所有的从采桑到织出成品的全部工序。这种如流水线一样的生产方法,提高了整个行业的生产效率。提到南宋,...……更多
探讨大唐多少年来的传承与创新
...,丝织、陶瓷、铁器等行业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特别是丝织业,成为了唐朝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商业繁荣:唐朝的商业繁荣程度空前,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都非常活跃。长安、洛阳等大城市成为了商业的中心,吸引了大量的...……更多
...绮、绢等,在当时的南宋都城临安和苏州、扬州等已经是丝织业的主要生产区。丝绸印染工艺的发展和提高,使得当时的服装面料色彩丰富,样式华丽。而女子使用的抹胸,主要用罗、绢做成,上面绘有色泽亮丽的图案。从出土...……更多
宋朝是唯一超过三百年的朝代,周朝汉朝却不算,这是为什么呢?
...度空前的一个封建王朝,宋朝在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以及制瓷业等领域均有重大发展。(宋朝瓷器)从宋朝的整个外贸状态来看,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这个王朝对外通商的国家轻松超过了50个,且其中不乏各大沿海...……更多
...能及也。”据碑刻资料的粗略统计,苏州的手工业行业有丝织业、刺绣业、踹布业、染布业、冶金业、造纸业、刻书业、蜡烛业、玉作业、木作业、装裱业等数十种。基于经济基础雄厚、文化发达以及在此基础上追求时尚的社会...……更多
张士诚与朱元璋:英雄末路的生死对决
...用物产代替,这促进了苏松手工业的发展。苏州大力发展丝织业,成为全国丝绸制品中心;松江则大力发展棉纺业,“上供赋税,下给俯仰”,形成了松江棉制品“衣被天下”的局面。许多年后,张士诚仍是朱元璋心中一个不可...……更多
棉被:让人羡慕的御寒利器!
...棉纺业的普及,的确有技术难关要过。要知道,虽说中国丝织业与麻织业自古发达,但棉花与丝麻的“脾气”完全不同,现成工具用不上,推广困难就在情理之中。棉纺技术瓶颈的解决,得益于宋末元初一个叫黄道婆的女子,这...……更多
揭秘伊尹、姜子牙等先秦四贤,如何影响历史进程
...顿吏治,使政治清明,并且还统一甲骨文,发展中医药和丝织业,所以,后来历代的餐饮业和丝织业,都尊崇其为创始人。号称神州第一宰相,连后来的孔子都称赞伊尹是:“大贤唯有伊尹”。据说,因为伊尹是莘地人,所以后...……更多
...就有“日出万绸,衣被天下”的说法。到了南宋定都后,丝织业更有“杭州所出,为天下冠”之称。其时,官营织机集中在红门局(织造局所在地)周围,而大量的民间织机则主要分布在城东艮山门东街上一带,史料记载:“杭...……更多
...中国出口商品的生产基地。两浙、四川和整个沿海地区的丝织业比较发达,丝绸种类繁多,产量大。元代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宋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发展,元代来华的意大利大旅行家马可波罗提到,华商运往印度的商品以棉、...……更多
明朝为何会形成“两京一都”的格局
...十分发达,仅江宁县而言就有多达九十五个行业。特别是丝织业,南京最出名的便是云锦,织成的龙衣蟒袍、花素缎匹专供皇室享用,或用于赏赐臣僚,或赠送外国使臣。除丝织业外,印刷业、造船业、棉纺织业、制扇业、竹器...……更多
不靠海的杭州是如何出海的
...有三四百个行当,与“穿衣”相关的就有数十个,其中以丝织业最为发达。杭州生产的丝织品有绫、罗、锦、缎、刻丝、杜缂、鹿胎、纻丝、纱、绢、绵、紬等十多个大类品种,远销海内外,“丝绸之府”逐渐名闻天下。 再说...……更多
天下美食皆文章
...的说法不一:有人说这个菜系得名于十七八世纪里昂大型丝织业兴起后,食堂厨娘们为工人在晚上九十点钟歇工时准备的加餐;也有人说这个菜系源自为驾车的邮差商贩准备的小吃部,马主人在里边大快朵颐,而店里的伙计在外...……更多
□牧童微语明代中后期,苏州丝织业大多“机户出资,机工出力”,首现现代工业萌芽。百年前,苏纶厂、开弦弓村缫丝厂机器轰鸣,编织起苏州工业筋骨,沉淀下苏州实业气韵。如今,稳居“全国工业前三强”,工业已经成...……更多
管仲同样的策略为什么会成功三次呢
...三计之一,就是向吕梁交出帛帛。鲁、梁许多人平时从事丝织业。齐国要想说服蛮夷,鲁、梁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但怎样才能让鲁国、梁国投降,听从齐国的命令呢?当时,很多将领都想以武力征服鲁、梁,但身为齐国丞相的管...……更多
为什么把近代中国的落后都怪到清朝头上,原因有哪些?
...朝都更接近近代化。在清中期,经济上江南地区纺织业、丝织业工场拔地而起,农产品商品化稳步推进;贸易上,中国被卷入国际贸易,成为环太平洋贸易中心,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思想文化上,乾嘉学派通过大量辨伪、辑佚、...……更多
商品经济刺激下的宋代手工业生产与雇佣劳动力的广泛应用
...来此佣力,但是周围的农民来此佣工的肯定也不少。宋代丝织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行业遍布全国各个地方,与前代相比出现了新的变化,与农业相结合的家庭纺织手工业开始向独立手工业发展,出现了专门的“机户”。作为...……更多
炸馊饭的记忆
...业,不愿去外省工作,留在南京吃祖产,我祖辈从事云锦丝织业,家境比较殷实,他十多年吃下来也坐吃山空,我父亲与我二伯也无力资助他,他就开始自食其力以炸爆米花为生。毕竟他是具有大学文凭的人,炸爆米花与同行不...……更多
《母仪天下》的赵飞燕、赵合德,才是妖妃的最好诠释!
...质感高级 从汉代出土的服饰壁画陶俑等文物来看,当时丝织业还不发达,服饰的衣料种类也并不丰富,即使是宫廷造型用料也比较朴素,最奢侈的是轻盈的素纱蝉衣。而在这部影视剧中,为了强化宫廷感,衣料也特意选择了质...……更多
“丝绸之路”一词提出者,为100多年前的江苏留下珍贵记录
...湖上散落着几座岛屿,岛上多山。”太湖岛上的人们从事丝织业,到处种满桑树。在他看来,太湖岛上的风景竟与意大利伦巴第有几分相似。船驶出太湖,继续沿着运河北上,李希霍芬经过了木渎古镇,看到了附近有数座类似小...……更多
市场与民众消费:唐代城市消费为何会如此繁盛?
...表。唐代手工业发达。主要有纺织业、陶瓷业、矿冶业、丝织业、造船业、造纸业和制茶业。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繁荣,使得民众的生活得到了基本的满足,衣、食、住、行相关的商品种类丰富繁多。诞生了种类多样的行...……更多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为什么会出现在新疆?答案简单,系国库调拨
...调拨的东西。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汉武帝发动对匈奴的战争,打通西域,在当时的朝廷中有一批人认为是劳民伤财,没有多少意义的,包括《史记》的作者司马迁都是反对的,在史记里多处流露出对战争不满。司马迁与汉武帝...……更多
...议汉武帝在这里设立陵寝。而东方朔则偷摸在宝穴上栽种一棵树作为记号。汉武帝当然没怀疑东方朔,当然即便是怀疑,风水师如果水平不够也看不出所以然。毕竟汉武帝陵寝(茂陵)的风水也不错。东方朔临终之前,才把这件...……更多
...使元朝初年的北方大地农作物品种持续增多,棉纺织业、丝织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繁衍、民户增加,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的繁华与兴盛,以及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达与增长。从思想观念进步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2024-06-24 21:55:00
朱元璋的子孙真的吃垮了大明江山吗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以史为鉴,太祖制定了一套封藩制度,并从洪武三年开始
2024-06-24 21:55:00
诸葛亮并没有杀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记载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故事,以至于至今的民间戏曲,和人们的口口相传都认为诸葛亮真的斩了马谡
2024-06-24 21:56:00
明朝阉党焦芳,为何最后竟能善终
焦芳,字孟阳,河南泌阳县人(今属河南驻马店),明朝阁臣、阉党。明朝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2024-06-24 21:57:00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57:00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
2024-06-24 22:00: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1:00
嘉靖的3个皇后为何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嘉靖从小就很聪明,父亲教他读书,几次下来他就会背诵了,后来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便让他学习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对各种礼仪和规范流程十分熟悉
2024-06-24 22:02:00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