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宋朝女子的穿衣搭配是怎样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3 20:4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古代诗词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关于抹胸的描述。例如,南唐后主李煜在《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中写道“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抹胸”即女子的内衣。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南唐,但每个朝代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名称也会随着改变。那么,古代抹胸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可以到南京市博物馆欣赏距今一千多年的宋代抹胸。

抹胸,相当于现代女性所用的文胸,只不过当时的抹胸做的比较宽大。通过两根系带,把上身大部分包裹起来。

南京市博物馆陈列的这件菱形朵花纹印花绢抹胸,出土于花山宋墓。2003年9月30日,南京市高淳县花山乡在道路改造中,发现了一座砖室古墓,并立即上报。南京市博物馆和高淳县文物报数所的工作人员迅速组成考古队,对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考古鉴定,这是一座南宋砖室墓。

墓室中的一具棺木成为工作人员的关注点。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棺木中的文物,考古人员将它运回了博物馆进行清理。等打开棺木后,发现棺木中全是液体,令人惊讶的是,里面有具女尸,而且尸体完好无损,头发和皮肤保存的完好,肌肉甚至还有弹性。工作人员感到十分惊奇,经过千年,这具古尸怎么保存得如此完好?

据专家讲,花山宋墓能保存到今天,可能和他的所处环境有关系,地势高,通风和温湿度都比较好,以至于文物、棺材和尸体能完好的保存至今。

另外,在棺材里还发现了一个包裹陪葬衣服的包袱,一样保存完好。包袱里有鞋子、袜子、枕头、卫生带等物品,都是很少见的出土物品,而且衣服的品质都很高,据此推测,墓主人生前可能是当地富裕的家庭女子。尤其是一批丝绸服饰,花色、样式都十分丰富,在南京乃至国内都实属罕见,这都对研究宋代女子服饰和丝织工艺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在出土的这些衣物中,最漂亮的当数一件宋代的抹胸了。呈长方形,竖长50厘米,横宽116厘米,上部中间大有褶皱,两边系绳,带长51厘米,为绢质,轻薄坚韧,表面光泽柔和。经过七百多年,抹胸大部分颜色褪去,呈灰黄色,其实上面曾染了红绿黄褚等各种颜色。

中国女子使用抹胸,最早可追溯的汉代文字的记载,当时称为“抱腹”,到魏晋时期又称为“两当”,唐代的时候叫“诃子”,两宋的时候,就称为“抹胸”,那么到清朝就是“肚兜”了。

宋代的丝织手工业较为发达,品种繁多,主要有绫、罗、绸、缎、纱、绮、绢等,在当时的南宋都城临安和苏州、扬州等已经是丝织业的主要生产区。丝绸印染工艺的发展和提高,使得当时的服装面料色彩丰富,样式华丽。而女子使用的抹胸,主要用罗、绢做成,上面绘有色泽亮丽的图案。

从出土的或流传至今的宋代书画中,可以了解宋代女子是如何用抹胸和其它服饰相搭配的。如《招凉仕女图》中可以看出宋代女子的着装风格。图中,两位女子内穿抹胸,外穿对襟长衫,下穿长裙,这正是宋代女子流行的时尚穿衣风格。

据文献记载,宋代女子往往在抹胸外穿一件长衫,在长衫外系上丝带或披巾,并配上精美的坠子。长衫之外还会穿上半袖的“精子”,这样使得抹胸和长衫相互陪衬,将女性的委婉之美发挥到极致。

在炎热的夏季,长衫的材质一般是凉爽透气的素纱。与抹胸一同出土的素纱直襟窄袖衫,就是宋代的夏季流行服饰。它直领,对襟,窄袖,衣摆两侧开叉,款式十分讲究。

令人称奇的是,这件纱衣质料十分地轻薄,仅仅重31.1克。比长沙马王堆出土的49克的素纱襌衣还要轻。它薄如蝉翼,轻若烟雾,这么看来,一件成人女子的衣衫加起来也就几张纸的重量。

除了纱外,罗也是宋代女子夏季常穿的丝织面料,它质地轻薄,柔软,常被用作夏服或帐幔。西蜀时非常出名的才女花蕊夫人在《宫词》中吟咏宫人夏日纳凉时的情形“薄罗衫子透肌肤”。在传世画作《簪花仕女图》中,晚唐、五代的女子身上穿的,大概就是这种“透肌肤”的罗衣。

花山宋墓出土的服饰中就有日月卷草纹罗衫、六瓣花纹罗衫,而在李清照的《点绛唇》词中就有“薄汗轻衣透”关于这些贵族时尚服饰的描述。

除此之外,花山宋墓竟然还出土了一些开裆裤。在我们现代人的思想中,开裆裤是婴幼儿穿的衣服,大人怎么会穿开裆裤呢。那么,花山宋墓出土的这些开裆裤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种开裆裤,名为并蒂莲纹罗裤,是罗质的长裤,裤脚宽大,腰间有系带。并镶嵌有荷花和莲蓬、荷叶等,这些花纹是宋代流行的装饰题材。在出土的九条裤子中,有三条开裆裤,占比是相当高的,这在当时或许是一种流行的穿着风格。

在《说文》中有记载“绔,胫衣也”,其意思是,绔是给两条腿穿的衣服。由此可见,古代早期的裤子都是开裆的,虽然出现了合裆裤,但开裆裤并没有消失。

在两宋时期,穿衣风格虽然已经偏向保守,但是开裆裤仍然与合裆裤一块穿着搭配,而且是部分男女的。宋代的开裆裤非常轻薄透气,只不过,大人的开裆裤,是穿在里面的,如果要出门,外面还要穿上一条裙子的。

宋朝的女裙,大多数是罗纱的材质。裙料柔软,裙前还飘饰着长长的裙带,或坠玉或结成花朵形。如“坐时裙带牵纤草,行即罗裙扫落花,”以及“裙边微露双鸳并;”“绣罗裙上双鸾带”等都是描写当时裙色和裙饰的诗句。

宋代的女子服饰,虽然承袭了前代的传统,但是经过程朱理学封建思想的影响,穿衣风格相比唐代来说已经趋于保守了,显示出了一种清淡雅致、内敛含蓄的美,更能感受到中国传统女性的素雅恬静之美。

抹胸、纱衣、开裆裤、纱裙,这一整套的宋代女性服饰,为现代的我们呈现出一位千年前的富家女子的形象,让我们感悟到一种淡雅之美。

而关于抹胸的穿着,还有文献记载,宋代女子无论平民还是贵妇都喜欢内穿抹胸,外穿一件对襟窄袖的褙子,而且衣襟大都没有纽扣或绳带系连,呈自然敞开式,因此里面的抹胸会不时显现出来,隐约露出内衣之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3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代女子流行穿开裆裤,夏天通透凉爽,冬天是如何抵御严寒的?
...抹杀与涂改的,我们只有坦然的去面对。汉代女子流行穿开裆裤历史上有一些服饰,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让我们根本无法理解,不过细细品味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又能让我们多一份理解。就比如汉代
2024-02-27 21:53:00
古代女儿出嫁,最稀罕的不是珠宝首饰,是什么
...但它并不是最稀罕的,古代女子最稀罕的陪嫁品应该要数开裆裤了,大家一定好奇,为何是开裆裤呢?开裆裤不是小孩子用的东西吗?原来,在古代,女子穿开裆裤已经不是稀奇事,女子穿开裆裤最
2024-06-07 10:19:00
古代女子,上穿肚兜,下穿何物
...三代以来,都是没有下穿之物的,也是到了汉朝才穿上了开裆裤。那么为何不穿也顺理成章呢?因为这个开裆裤也是为了人类大小便的方便,才制作而成的,所以自然就算不穿也顺理成章了。这样的
2024-06-04 19:52:00
...一对呈交合状的男女。这两件都可以算是一本婚前读物。开裆裤。开裆裤是古代新娘的洞房专用品,用来避免两个指腹为婚从未见过面的男女之间的尴尬。银托子和铜盒。这两个都是女方家长为男方
2023-09-04 16:37:00
隋炀帝杨广有多荒淫?霸占父皇王妃,后宫宫女被迫穿开裆裤
...时随地行乐,杨广在位期间,后宫宫女妃子全部被要求穿开裆裤,史书上记载这么荒淫无度的杨广,在后世眼中却是始终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能比肩秦始皇,京杭大运河的修建甚至比万里长城对后
2023-02-22 16:51:00
...部,这样就能抵御一定的风寒。秦汉时期,不仅女子会穿开裆裤,连男子也是一样,或者说有的人甚至里面裤子都不穿,当然,除了穿这种开裆裤之外,外面还是要套一件类似围裙样的东西,直接罩
2023-09-03 16:29:00
...荒淫无道。那么杨广到底有多荒淫,传说隋炀帝让宫女穿开裆裤的背后原因是什么?隋唐演义杨广剧照揭秘隋炀帝杨广的艳史杨广晚年,其荒淫的本性暴露出来,对于美女的需求已经到了如饥似渴的
2023-08-29 11:30:00
古人成亲必备的4件套,其中的一件让新娘感到难为情
...的。而这第三样和第四样嫁妆说起来都比较羞耻,那就是开裆裤和启蒙书。因为古代女子在结婚之前的观念都十分保守,对基本的生理知识基本也没有了解。所以为了避免她们在洞房的时候什么都不
2023-01-18 22:43:00
古代女子的一生,被哪六个字束缚着
...异性有任何的身体接触。据记载,一个小女孩,一次穿着开裆裤骑在锄头上玩乐,小女孩走后,一位老头在锄头柄上看到了有血的迹象,所以就把锄头拿走,藏在了自己家中,几年之后,这个小姑娘
2024-05-14 16: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